加密貨幣作爲電商主流支付方式的前景,長期以來被寄予厚望。理論上,其不可逆交易、低手續費、跨境即時到帳等優勢,似乎能完美解決傳統支付體系的痛點。然而,現實中加密貨幣在電商領域的普及卻步履蹣跚。直到近年,隨着市場成熟度提升與技術演進,這一局面才開始出現轉機。本文將深入剖析加密貨幣在電商領域的採用歷程,從早期預期與現實的落差,到網路效應的關鍵作用,再到穩定幣帶來的新可能,揭示其背後的核心邏輯與未來方向。
早期預期與現實的落差:理論優勢爲何未能轉化爲市場接受度?
2014年前後,隨着比特幣在2013年底的首輪價格泡沫(盡管以2017年標準看規模較小),加密貨幣首次進入主流視野。當時,行業普遍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