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定义以太坊协调性:平衡去中心化与生态整合

以太坊生态系统面临的一个重要社会挑战是如何平衡和整合去中心化与合作。该生态系统的优势在于有众多不同的个人和组织,如客户端团队、研究人员、Layer 2 团队、应用开发者和地方社区组织等,都在为自己心目中的以太坊未来而努力。主要挑战在于确保所有这些项目能够共同构建一个看似统一的以太坊生态系统,而不是众多互不兼容的小型封闭系统。

为应对这一挑战,生态系统中的许多参与者提出了"以太坊协调性"的概念。这包括价值观的协调(如保持开源、减少中心化、支持公共产品)、技术的协调(如遵循生态系统范围内的标准)以及经济的协调(如尽可能使用ETH作为代币)。然而,这一概念历来定义模糊,可能带来社会层面的掌控风险:如果协调性仅意味着"与特定群体为伍",那么这个概念就已经失败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让协调性的概念更加明确,将其分解为具体的属性,并用特定的指标来衡量。每个人的指标列表可能不同,指标也会随时间变化。但我们已经有了一些坚实的起点。

Vitalik:什么是以太坊生态需要明确对齐的价值观?

开源是一个重要属性,它具有两个主要价值:一是代码可检查,确保安全性;二是减少专有技术锁定的风险,允许无许可的第三方改进。虽然不是每个应用的每个部分都需要完全开源,但生态系统依赖的核心基础设施组件绝对应该开源。

开放标准是另一个关键属性。项目应努力与以太坊生态系统实现互操作性,并基于现有的开放标准(如ERC-20、ERC-1271等)以及正在开发中的标准(如账户抽象、跨L2转账、L1和L2轻客户端证明、即将推出的地址格式标准)进行构建。如果现有标准无法很好地满足新功能需求,应与他人合作编写新的ERC。

去中心化与安全性也是重要考虑因素。项目应避免信任点,最小化审查脆弱性,并减少对中心化基础设施的依赖。可以通过"撤退测试"和"内部攻击测试"等方法来评估项目的去中心化和安全性水平。

正和性是另一个重要属性。项目的成功应该惠及整个以太坊社区,即使他们并不是项目自身生态的一部分。具体例子包括使用ETH作为代币、对开源技术的贡献,以及承诺将部分代币或收入捐赠给以太坊生态系统的公共产品。

对更广泛世界的贡献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因素。以太坊的目标是让世界变得更加自由和开放,启用新的所有权和协作形式,并为人类面临的重要挑战作出积极贡献。项目可以通过为更广泛的受众带来可持续价值的应用、对超越以太坊的公共产品的捐赠,以及构建在加密领域之外也能实际应用的技术等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

显然,上述所有内容并不适用于每个项目。不同类型的项目(如Layer 2、钱包、去中心化社交媒体应用等)会有不同的衡量标准。这些标准的优先级也可能随时间变化。例如,两年前Rollup处于"早期阶段"时可能有一些不完善之处,但现在我们需要它们尽快达到更高的标准。

理想情况下,我们希望看到更多像L2beat这样的实体出现,追踪各个项目在满足上述标准以及社区提出的其他标准方面的表现。项目之间的竞争将不再是与特定群体交好,而是争取在清晰可理解的标准下尽可能地保持一致。各种基金会和组织应与这些活动保持一定的距离,可以提供资金支持,但不应直接参与运营。创建下一个L2beat本身应该是一个无需许可的过程。

这种方法为有兴趣支持并参与生态系统的组织和个人提供了一条更加清晰的途径,帮助他们在保持中立的同时决定支持哪些项目。每个组织和个人可以根据自己最看重的标准做出判断,并选择符合这些标准的项目。这不仅让各种基金会,更让其他参与者都能成为推动项目保持一致性的激励力量的一部分。

只有在明确了"能力"定义的情况下,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择优体系,否则很可能变成一个排他且零和的社交游戏。关于"谁来监督监督者"的担忧,最好的解决方法不是指望所有有影响力的人都是"天使",而是通过久经考验的技术,如权力分立。像L2beat、区块链浏览器以及其他生态系统监控者这样的"仪表盘型组织",就是这种原则在当今以太坊生态系统中发挥作用的一个优秀例子。

如果我们能在不将所有权力集中到一个单一"监督者"手中的同时,进一步明确不同方面的协调性,我们就能让这一概念更加有效,并以太坊生态系统所追求的公平、包容的方式加以体现。

ETH-0.41%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3
  • 分享
评论
0/400
链上福尔摩斯vip
· 16小时前
话说得那么复杂 还不是想统一标准?
回复0
ShibaMillionairen'tvip
· 16小时前
啊...真期待我的柴犬能上月球.jpg
回复0
ParallelChainMaxivip
· 16小时前
太烧脑了吧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