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时代跨境犯罪治理:中国司法应对与法律风险

robot
摘要生成中

Web3时代下的跨境刑事管辖与执法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以太坊等公链网络作为一种全球性公共基础设施,正逐步展现出其作为下一代价值互联网的巨大潜力。这种去中心化的技术特征虽然带来了诸多优势,但也导致网络环境缺乏有效监管,使得诈骗、盗窃、洗钱等犯罪活动呈现出国际化、隐蔽化的特征。传统的跨境刑事管辖和执法制度已难以应对这些新型犯罪。

各国正在积极改革传统跨境刑事管辖和执法制度,以应对这一挑战。本文将从中国的相关法律规定出发,探讨Web3从业者跨境活动的法律风险。

跨境刑事管辖与执法的基础

在国际法体系中,主权是核心概念。国家在其领土范围内享有最高且终局性的权力,同时也负有不干预他国主权的义务。因此,跨境刑事管辖与执法作为一种对外行使的"执法管辖权"受到严格限制。

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利用经济优势,过度扩张管辖权,滥用长臂管辖对海外企业和个人进行刑事管辖和执法,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和争议。

中国的跨境刑事管辖与执法实践

中国司法机关进行跨境刑事管辖与执法时,首先需要确定对相关犯罪嫌疑人及其行为具有管辖权,然后通过刑事司法协助程序向外国请求协助。

管辖权的确定

中国进行跨境刑事管辖的依据主要有三种:

  1. 属人管辖:针对中国公民在国外实施的犯罪行为。
  2. 保护管辖:针对外国公民在国外危害中国或中国公民的犯罪行为。
  3. 普遍管辖:依据国际条约或其他国际法义务而产生的管辖权。

在请求外国司法协助前,还需要以"双重犯罪原则"为标准进行审查,即犯罪行为在请求国和被请求国的法律中都被认定为犯罪。

刑事司法协助请求的提出与案件推进

中国的《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规定了刑事司法协助的范围和程序。提出刑事司法协助的主体根据是否存在协助条约而定,有条约的由相关部门在职权范围内提出,无条约的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跨境加密资产诈骗案例分析

近期,上海静安区检察院公布了一起涉及加密资产的跨境诈骗案。犯罪团伙通过虚假投资平台诱骗被害人投资加密货币。公安机关通过国内布控,成功抓获多名回流至中国的犯罪嫌疑人,而非通过国际刑事司法协助途径。

这一案例反映出,尽管中国已与多国签署刑事司法互助条约,但实际使用率不高,可能是由于效率低下、手续繁杂等原因导致。

结语

需要强调的是,从事Web3相关业务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构成犯罪。然而,如果中国公民以加密资产为噱头,在境外实施针对中国公民的犯罪行为,即使身在国外,也可能受到中国刑法的制裁。

当前,中国对区块链技术和加密资产的态度仍相对谨慎。Web3从业者应当充分了解相关法律风险,在合规的前提下开展业务,避免触犯法律红线。同时,我们也期待相关法律法规能够与时俱进,为新兴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发展提供更清晰的指引和更有力的保障。

ETH-1.43%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6
  • 分享
评论
0/400
SelfSovereignStevevip
· 11小时前
一个圈又要乱了...
回复0
区块链养老院院长vip
· 11小时前
跨境有法可依了 喜大普奔~
回复0
精神财富收割机vip
· 11小时前
别担心 都去海外了
回复0
智能合约反叛者vip
· 11小时前
谁来救救韭菜的钱包
回复0
SelfMadeRuggeevip
· 11小时前
都合规谁还玩web3
回复0
静默看客vip
· 11小时前
规矩还得要有哦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