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正式启动!
分享你对 $ERA 项目的独特观点,推广ERA上线活动, 700 $ERA 等你来赢!
💰 奖励:
一等奖(1名): 100枚 $ERA
二等奖(5名): 每人 60 枚 $ERA
三等奖(10名): 每人 30 枚 $ERA
👉 参与方式:
1.在 Gate广场发布你对 ERA 项目的独到见解贴文
2.在贴文中添加标签: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贴文字数不低于300字
3.将你的文章或观点同步到X,加上标签:Gate Square 和 ERA
4.征文内容涵盖但不限于以下创作方向:
ERA 项目亮点:作为区块链基础设施公司,ERA 拥有哪些核心优势?
ERA 代币经济模型:如何保障代币的长期价值及生态可持续发展?
参与并推广 Gate x Caldera (ERA) 生态周活动。点击查看活动详情: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169。
欢迎围绕上述主题,或从其他独特视角提出您的见解与建议。
⚠️ 活动要求:
原创内容,至少 300 字, 重复或抄袭内容将被淘汰。
不得使用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和 #ERA# 以外的任何标签。
每篇文章必须获得 至少3个互动,否则无法获得奖励
鼓励图文并茂、深度分析,观点独到。
⏰ 活动时间:2025年7月20日 17
以太坊定位转变 从世界计算机到全球去中心化账本
以太坊:从全球计算平台到去中心化账本的演进
近日,以太坊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 对一条社交媒体评论表示认同,认为"以太坊一层是世界账本"。这一罕见表态引发了对以太坊宏观定位的新一轮讨论。
作为区块链领域的代表性项目,以太坊自诞生之日起就以构建"世界计算机"为愿景,旨在打造一个能运行任何智能合约、承载各种去中心化应用的开放平台。然而,随着生态的发展和市场的变迁,其定位似乎正在发生微妙的转变。
以太坊的初心:全球计算平台
回顾以太坊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其主线虽然没有经历剧烈的叙事转变,但一直处于动态演化中:
从2016年开始的几轮市场周期中,以太坊作为智能合约平台的领头羊,推动了大量链上应用的诞生。从ERC20代币到去中心化金融(DeFi),再到非同质化代币(NFT)和区块链游戏,每一轮热点都展现了链上计算的潜力。
然而,高昂的Gas费用和有限的交易处理能力等性能问题,一度制约了复杂计算逻辑的大规模落地。为应对这些挑战,从2020年开始,扩容技术Rollup逐步成为主流,以太坊也逐渐确立了"L1+L2"的分层架构。
L1与L2的分工:叙事重构
在当前的架构下,以太坊生态形成了明确的分工模式:主网负责提供安全和最终结算的基础设施,而L2网络(如Optimism等)则承担大部分高频交易和用户操作。
这种分工不仅提高了整体的可扩展性,也进一步强化了ETH的价值捕获逻辑。随着L2生态的繁荣,以太坊主网逐渐向"全球去中心化账本"的角色转变。所有L2网络都依赖它作为最终的结算层,这种模式类似于传统金融体系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EIP-1559提案的实施是以太坊叙事转折的关键节点。它引入了基础费用和燃烧机制,重塑了以太坊的价值捕获方式。这使得以太坊不再依赖主网上的大量交易带来的Gas收入,而是转向依靠L2网络实现持续的"税收"。
"世界账本"的现实意义
从实际应用来看,以太坊每一轮价值爆发都源于其作为账本角色被广泛使用。无论是2017年的ERC20浪潮,还是2020年的DeFi热潮,亦或是近期可能因美股代币化、实物资产上链而引发的新一轮增长,以太坊始终扮演着可信账本的角色。
对传统金融而言,虽然计算能力重要,但真正决定是否迁移上链的核心因素是账本的信任、最终性与安全性。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金融平台选择基于L2网络推出资产交易服务,因为这些交易最终都将回归以太坊主网完成结算。
这种趋势不仅验证了以太坊L1的价值,也将重塑L2的价值捕获逻辑,推动整个以太坊生态在技术与金融基础设施之间实现真正的接轨。
总的来说,以太坊从"世界计算机"向"世界账本"的演进,体现了一种务实的发展路径。它不再仅仅是未来链上应用的愿景,而是正在成为现实世界主流资产选择的结算终点。这种转变不仅关乎以太坊能做什么,更在于现实世界愿意用它来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