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Alpha 第三届积分狂欢节 & ES Launchpool# 联合推广任务上线!
本次活动总奖池:1,250 枚 ES
任务目标:推广 Eclipse($ES)Launchpool 和 Alpha 第11期 $ES 专场
📄 详情参考:
Launchpool 公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34
Alpha 第11期公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37
🧩【任务内容】
请围绕 Launchpool 和 Alpha 第11期 活动进行内容创作,并晒出参与截图。
📸【参与方式】
1️⃣ 带上Tag #Gate Alpha 第三届积分狂欢节 & ES Launchpool# 发帖
2️⃣ 晒出以下任一截图:
Launchpool 质押截图(BTC / ETH / ES)
Alpha 交易页面截图(交易 ES)
3️⃣ 发布图文内容,可参考以下方向(≥60字):
简介 ES/Eclipse 项目亮点、代币机制等基本信息
分享你对 ES 项目的观点、前景判断、挖矿体验等
分析 Launchpool 挖矿 或 Alpha 积分玩法的策略和收益对比
🎁【奖励说明】
评选内容质量最优的 10 位 Launchpool/Gate
Web3创业者注意:出海不等于合规 深入解析法律风险
Web3创业者常见的合规误区:出海并不等同于合规
自2021年以来,许多Web3项目纷纷将业务迁往海外,以应对国内监管政策。与此同时,不少Web2开发者也在考虑转型进入Web3领域。无论是已经入局的Web3从业者,还是准备转型的技术人员,在项目启动初期都会面临一个共同问题:项目该落地在哪里?
考虑到国内对Web3项目,尤其是具有金融属性的创新项目一直保持高压监管态势,许多创业团队倾向于"项目出海"——在海外注册,技术团队分布在港新及东南亚等地。
在Web3项目的技术创始人或负责人看来,这种"境外注册+远程部署"的模式似乎天然具备"合规"优势——项目未落地中国,自然就不受中国法律约束。
然而现实情况要复杂得多。根据多起涉刑案件的经验,即使项目架构在海外,只要触及中国法律底线,仍然存在被追责的高风险。
因此,本文旨在帮助Web3创业团队中的技术决策者理解一个核心问题:为什么"项目在境外"也可能触发中国法律风险?
监管背景下的生存逻辑
对大多数创业者而言,初期最核心的诉求是"生存"。合规看似重要,但在资源紧张、节奏紧迫的早期阶段,往往被排在优先级之后。
但有长远规划的创业者会更早关注监管政策,了解法律边界,判断哪些事情可做、哪些不可做,从而决定项目如何搭建和落地。
从刑事风险防控角度,技术负责人必须重点了解以下两个关键监管文件:
这两份政策文件的核心精神是:禁止首次代币发行(ICO),并将虚拟货币相关业务认定为非法金融活动。
尤其是924通知,直接被业界称为"最强监管文件"。它不仅明示虚拟货币交易活动违法,还明确提出"境外虚拟货币交易平台不得向中国境内居民提供服务"。
正因如此,大多数Web3项目选择"出海"规避风险。但问题是:项目真的出海了,就真的安全吗?
技术负责人常见误区解析
许多项目方在起步阶段就积极咨询律师:应该把公司注册在哪个国家?是选开曼、BVI,还是新加坡?搭建基金会还是母子公司架构?这些问题背后往往藏着一个核心假设——认为"注册在海外,就能规避中国法律"。
但必须明确指出:离岸架构虽然在商业风险隔离、税务优化、资本运作上确有作用,但在刑事责任层面,无法构成对中国法律的豁免盾牌。
换句话说,离岸结构的功能是"商业隔离",而非"刑事保护"。它的主要效用体现在:
但如果项目本身涉及中国法律明令禁止的行为,如非法经营、开设赌场、洗钱、传销等,即使公司主体在境外,根据我国刑法当中的"属地管辖"或"属人管辖"原则,中国司法机关依然有权追责。
"穿透式执法"的含义
所谓"穿透式执法",可以从两个基本原则来理解:属地原则与属人原则。
属地原则:即使项目注册在海外,但如果存在以下情况,也可能被视为"行为发生在境内",触发中国法律:
属人原则:根据我国刑法第7条规定,中国公民在境外实施"按我国法律应负刑责"的行为,同样可以被追责。
"穿透式执法"在Web3领域的常见表现包括:
对技术负责人而言,理解"穿透式执法"的基本逻辑,是做好项目风控的第一步。
结语
许多人以为,只要把项目"出海",就能一劳永逸地摆脱中国法律的监管。但事实是,如果一个项目从未进行过法律风险评估,即便设在海外,也难言安全。
希望Web3领域的创业者、技术负责人能够认识到:项目是否具备合规基础,关键并不在于注册地在何处,而在于项目本身是否触及中国法律所划定的红线。
只有在早期阶段就把风险识别作为底层思维,才能让项目走得更远,活得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