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正式启动!
分享你对 $ERA 项目的独特观点,推广ERA上线活动, 700 $ERA 等你来赢!
💰 奖励:
一等奖(1名): 100枚 $ERA
二等奖(5名): 每人 60 枚 $ERA
三等奖(10名): 每人 30 枚 $ERA
👉 参与方式:
1.在 Gate广场发布你对 ERA 项目的独到见解贴文
2.在贴文中添加标签: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贴文字数不低于300字
3.将你的文章或观点同步到X,加上标签:Gate Square 和 ERA
4.征文内容涵盖但不限于以下创作方向:
ERA 项目亮点:作为区块链基础设施公司,ERA 拥有哪些核心优势?
ERA 代币经济模型:如何保障代币的长期价值及生态可持续发展?
参与并推广 Gate x Caldera (ERA) 生态周活动。点击查看活动详情: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169。
欢迎围绕上述主题,或从其他独特视角提出您的见解与建议。
⚠️ 活动要求:
原创内容,至少 300 字, 重复或抄袭内容将被淘汰。
不得使用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和 #ERA# 以外的任何标签。
每篇文章必须获得 至少3个互动,否则无法获得奖励
鼓励图文并茂、深度分析,观点独到。
⏰ 活动时间:2025年7月20日 17
VC视角解读Memecoin热潮:机遇与挑战并存
VC如何看待Memecoin热潮?
在一场聚会上,有人问我是否对当前市场感到焦虑。我起初不解其意,对方解释说很多人认为Meme币大行其道,VC币将陷入困境。确实,在最近的DeVCon大会上,Meme成为了热门话题,同行们甚至开玩笑说讨论一级市场会耽误炒作Meme。
实际上,我们并不特别焦虑。作为一家自有资金的长期基金,我们可以从更长远的角度看待这个行业。我们没有募资压力,不需要向外部投资者解释投资策略,而是遵循自身兴趣去了解行业价值与人才流动。
在加密货币这个一二级市场界限模糊、二级市场泡沫化的环境中,VC的本质更加凸显:押注具有风险回报的事物。跟随任何意识形态或参与政治斗争都没有意义,关键是向市场学习。
行业结构性变化
年初时我们对行业结构变化进行了深入复盘,得出的结论是:行业两极分化愈发严重。一方面,传统金融通过ETF等合规方式将大量加密资产纳入华尔街,这部分流动性很难再转回场内;另一方面,注意力经济进一步压缩,最原生的加密方式变成了直接炒作Meme,这也是传统金融无法涉足的领域。
在这种宏观经济与社会背景下,场内流动性持续萎缩。过去我们希望两端可以融合,但结果恰恰相反,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因此,行业中间环节日益艰难。
这些中间环节包括所有依靠早期红利崛起的机构,如离岸交易所、做市商、加密金融服务商以及VC,都无法幸免。这种结构性变化让离岸交易所感到焦虑,CME的期货持仓量已超过某知名交易平台。如果主流币因传统金融入场而越来越多在合规场所交易,而Meme也可以在链上催生出10亿美元以上的项目,那么某些交易平台的生存空间是否在被挤压?
除了离岸交易所,那些依靠加密货币崛起的做市商看到华尔街的高频量化团队带着基础设施与资金进场,又该如何破局?随着他们的式微,为其提供服务的第三方金融机构存在感也越来越弱,更不用说无法主动交易的VC了。
这种两极分化与流动性挤压才是行业根本性的变化。找到破局之道的才能胜出。
VC Token的问题
市场对VC Token的负面情绪是可以理解的。项目以超高FDV上市,上线后不断解锁抛售获利。既然都是赌场,为什么不去一个相对更公平的赌场,玩Meme PvP,输了只能怪自己手慢,而不是为几十亿美元估值的VC币接盘。
这个问题的本质是我们行业的流动性供应链出了问题。
为什么某公链能不断创新高?因为他们有真正的产品落地,且产品能让持币者持续获利。用户社区转化为交易社区,两者形成正向循环,成为某种自我实现的预言,这是形成买入压力的关键。
上个周期的DeFi其实也是如此,产品上线有微创新好玩,DEX创造流动性持续价格发现。当产品社区与炒币社区达成共识,中心化交易所上币进一步释放流动性,项目、社区与交易所实现三方共赢。
一个健康的生态是:在链上活跃的都是愿意买币的,更是愿意传播的,这条流动性供应链就形成了正循环。
而现在VC Token面临的问题就是这两个社区的割裂。主网刚上线就TGE,产品根本没有落地,社区都是来领空投的,带来的都是卖盘。上个周期还有大户帮忙杠杆买入山寨币,但这个周期杠杆基本被清理。同时,上个牛市很多VC募到了大量资金,有布局压力,为了向投资人展示漂亮的账面回报,不得不一轮轮抬高项目估值。
这就造成了现在VC Token的局面,高估值上市又缺乏买盘,除了下跌还能怎样。
这就不难理解Meme产生的逻辑,既然VC投资的项目落不了地,那都是炒空气为什么不炒个估值低更公平的?
Meme成为不可忽视的机会
在前文分析的两极分化下,Meme成为了行业最不可忽视的赛道之一。
我曾以为Meme纯粹是投机,但现在我意识到自己错了。它是承载文化思潮的载体,价值不在于具体功能与技术,而在于承载集体意识、情绪与认同的独特能力,这与宗教逻辑如出一辙。在看似荒诞的表象之下,表达的是深刻的社会心理需求和价值观念,它将思潮与情绪产品化与资本化。
换言之,它的产品内核是所承载的思潮与叙事,而这些思潮与叙事的规模决定了一个Meme的上限。先锋科技、偶像崇拜、IP情感、亚文化思潮,我们分析它背后潜力,就如同VC分析一个产品所在赛道前景与位置一样。
对Meme而言,代币就是它的产品。围绕产品它要做的就是价格与社区的互相促进,价格某种意义上是产品的迭代。在价格波动中构建坚实的社区基础,让投机者变成坚定持有者,让他们去传播,最终完成自我实现的预言。
在这一点上,Meme Token实际上具有VC Token所不具备的巨大优势。因为代币就是产品本身,所以产品社区与炒币社区合二为一,形成合力。
Meme因为发行成本低,导致投资信噪比非常低,而且无法从有形产品形式上分析。它需要对思潮与市场情绪有极好的理解,我仍在努力学习是否有可结构化的方法去研究这个赛道,从而在极低信噪比中选中标的。如果可以,那么什么样的标的适合我们介入,什么时候介入。
但我非常相信Meme会成为跨周期的机会,因为它本质是数字时代的一种文化现象,思潮不朽情绪迭代它就永不枯竭。
更重要的是,我一直认为给边缘人暴富机会是我们行业生机所在。在这波Meme之前,都说这个周期对创业者的要求是过去的十倍,投资似乎都被VC吃完了,社区与散户情绪受到极大压抑。但通过Meme又可以让年轻人通过早期埋伏实现100倍回报的机会,反权威是加密货币最核心的精神之一,我相信它永远存在。
这个周期Meme还能走多远
当所有人都热情高涨,觉得可以为社区奉献一切,也认为可以永远盈利时,别忘了获利盘一定会收割,这是金融行业不变的道理。回想当年NFT社区是不是也这样:每个人都以使用猴子头像为荣,帮助他们联系品牌方,到处举办活动和联名,NFT派对遍布全球,然后呢?
当各种膨胀的自信与不切实际的预期出现,当觉得持有主流币不如持有Meme,当各种黑客与跑路事件发生,我们就应该开始警惕。一旦行业没有更大的流动性机会,比特币开始遇到阻力,一切增强版的Alpha都会更快速度下跌。
顺便说一句,DeSci与上个周期人民DAO以及拯救阿桑奇的逻辑是不是如出一辙?在"正义"名号之下我们是否有能力辨别信仰与投机。
实际上,Meme发生巨大转折是在某交易平台上线小Neiro之后。当时VC Token陷入困境,突破口是发现上了小Neiro,拥抱社区Meme让项目、社区与交易所用户都赚到了钱,于是就有了后续发展。
但现在链上Meme的盲目流动性是否类似当时某交易平台上高TVL项目后的TVL竞争,是否类似上线大用户基数的TON生态币后的竞争。
交易所基于市场预期会改变上币策略,从而引导市场走向。而我们行业又因为资产发行成本过低与流动性溢价一定会陷入同质化竞争乱象,这个乱象大家终将麻木并厌倦。
这就是周期的力量。
小周期上,不要为了押注交易所支持什么就做什么,真正在为行业建设的项目一定会脱颖而出。
大周期上,熊市一定会让那些无所作为的过剩供给被市场出清,然后让市场回归正轨。
市场永远在长期主义建设与短期主义情绪中摇摆,它是一个光谱,主角与Meme会成为两端,随着市场情绪此消彼长。
无需焦虑,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就好。
投资就是这样一场游戏,我们基于认知做判断下赌注,对了赚钱错了复盘,永远保持好奇、永远保持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