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Alpha 第三届积分狂欢节 & ES Launchpool# 联合推广任务上线!
本次活动总奖池:1,250 枚 ES
任务目标:推广 Eclipse($ES)Launchpool 和 Alpha 第11期 $ES 专场
📄 详情参考:
Launchpool 公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34
Alpha 第11期公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37
🧩【任务内容】
请围绕 Launchpool 和 Alpha 第11期 活动进行内容创作,并晒出参与截图。
📸【参与方式】
1️⃣ 带上Tag #Gate Alpha 第三届积分狂欢节 & ES Launchpool# 发帖
2️⃣ 晒出以下任一截图:
Launchpool 质押截图(BTC / ETH / ES)
Alpha 交易页面截图(交易 ES)
3️⃣ 发布图文内容,可参考以下方向(≥60字):
简介 ES/Eclipse 项目亮点、代币机制等基本信息
分享你对 ES 项目的观点、前景判断、挖矿体验等
分析 Launchpool 挖矿 或 Alpha 积分玩法的策略和收益对比
🎁【奖励说明】
评选内容质量最优的 10 位 Launchpool/Gate
香港Web3嘉年华人气锐减 RWA成焦点 华人大佬聚会引关注
香港Web3盛会:人气不如往年,RWA成焦点,华人大佬聚首引关注
2025香港Web3嘉年华于4月6日至9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这是由万向区块链实验室和HashKey Group联合主办的第三届活动。虽然组织方宣称汇聚了近400位全球顶尖专家和行业领袖,展会面积也比去年增加50%,但实际情况却不尽如人意。
多位与会者反映,今年的整体人流比前两年下降近一半,展位数量也从去年的150多家减少到不到100家。相比新加坡Token2049的300个展位,差距更为明显。有人甚至戏称这是"最冷清的一届大会"。
人气下降的原因多样。首先,大会恰逢市场低迷期,影响了参与热情。其次,2月份的共识大会可能分散了一些注意力。再者,行业普遍面临缺乏热点和创新的问题,普通用户参会动机不足。
尽管如此,某些展位仍然吸引了大量人流。某交易平台的展台规模最大,人气最旺。此外,MEME类项目GMGN也颇受欢迎。在主题方面,Payfi仍然是热门话题,传统金融机构在这一领域有不少建树。上海数据交易所和博时基金等机构的参与,体现了对RWA和数字货币基金的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曾经热门的概念在本次大会上似乎失去了吸引力。DePin赛道乏人问津,Solana和Sui的曝光度不高,TON也不再如去年那般引人注目。比特币生态更是少有人问津,BTCFi概念似乎未能激起太多兴趣。
从参会者构成来看,KOL成为主力军,有人戏称这是"KOL人才市场"。相比之下,风投机构的存在感明显降低,反映出产业生态链的快速变化。
虽然主会场人气不足,但周边活动仍然热闹非凡。超过100场的Side event包括技术论坛、黑客松,以及各种社交活动。某些交易平台举办的游轮派对和夜场活动吸引了不少人参与。华人仍是香港大会的主要参与群体,海外人士的参与度似乎有所下降。
本次大会最引人注目的是华人大佬们的聚会。在BUIDL 2025活动现场,多位知名人士齐聚一堂,展现了难得的和谐场面。这一幕引发了市场的诸多猜测。
相比之下,某知名公链创始人的处境则不太乐观。在该公链价格低迷的背景下,他的演讲似乎未能获得太多共鸣。有趣的是,某交易所创始人在现场似乎比他更受欢迎,这或许反映了当前行业的一些变化。
总的来说,从2023年的满怀期待到2024年的人山人海,再到如今的冷清,香港大会折射出了行业的起起落落。虽然目前面临诸多挑战,但熊市也为优质项目提供了脱颖而出的机会。传统金融与新兴技术的融合正在加速,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
尽管香港在Web3发展方面面临一些困难,但其生态已初具规模。从政策角度看,无论是RWA试点还是稳定币监管,香港在Web3领域的开放度仍居全球前列。政府也在积极推动相关政策,包括制定稳定币发行人监管制度,以及计划发布第二份虚拟资产发展政策声明。
截至去年9月,香港已有超过1100家金融科技企业,年增长率超过15%。这些企业涵盖了数字银行、虚拟保险、虚拟资产教育平台等多个领域。此外,香港证监会还允许虚拟资产现货ETF参与链上质押活动,并放宽了对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的部分限制。
尽管香港作为窗口的作用目前可能不够明显,但从长远来看,对于传统机构进入Web3领域,香港仍是最理想的发展环境之一。或许,我们应该对香港的发展给予更多耐心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