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大佬展开激辩,稳定币到底能否增加货币乘数?为什么要较真这个?这对币市有什么影响?


💠正方观点:能
武兄认为,用户支付100美元给Circle,铸造100USDC、用于买币了,Circle收到100美元后用来购买美债作为抵押,美国政府收到100美元,这样100美元在购买BTC和美国政府使用,共持行了两次货币职能。
原文:
💠反方观点:不能
逃课君举了2个例子
例子1:用户用100美元存入银行,然后用余额去消费,但是银行不能把100美元用于信用贷款、只能购买美债,这种情况下不算增加货币乘数。
例子2:老板给员工发工资100美元,老板的钱在银行A,员工的钱在银行B。银行A这100美元假如原来是买美债的,现在银行必须卖掉这100美元的美债,然后把这100美元转到银行B的员工账户中,但是美元实际在银行B,银行B再去购买100美元的美债,因此美债没有增加。
原文:
💠从商业银行信用创造、货币派生与货币乘数说起
蜂兄用80岁爷爷奶奶也能理解的话,再解释一下,便于一些非经济类专业的小伙伴理解。
储户张三,把钱存行商业银行里。比如存了1万元,在有人贷款的时候,商业银行可以把这些钱贷款出去,当然不能全贷出去,外一人家来取钱你没钱怎么办,所以要留一部分。留这一部分就是准备金,准备金要交给央行,防止银行银行挪用。比如商业银行给央行交了500块钱(5%),然后自己再留500(5%)作为流动性储备(以应对大量储户来取钱) ,把9000块钱贷款给李四。
然后呢,李四,也不能扛着9000块钱出去花吧,可能他拿900元(10%)现金,剩下8100就又存到商业银行了,你别管是哪一家银行,这个银行也是把5%准备金存到央行,自己留5%,还剩下7290,又贷款给王五。
王五也是,留了10%,把剩下的6561又存到银行,银行又留10%,把剩下的5904.9又贷款给了赵六。
你看,一共就1万元,结果张三有1万元可以花,李四有9000,王五有7290,赵六有5904.9。这就是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啥叫信用?就是银行相信李四、王五、赵六,所以把钱借给他们了,于是创造出了更多的美元参与社会消费。
9000+7290+5904.9,这就是派生出来的货币。
基础货币是10000。
假如,这个国家就这四个人,那么这个货币乘数就等于(10000+9000+7290+5904.9)/10000
这个就是课本里教的内容。当然,课本里还有公式比较复杂,咱们又不考试,咱们理解的是信用创造、货币派生和货币乘数的逻辑。
货币乘数反映基础货币通过信用得到放大的程度。商业越繁荣,消费者越敢花钱,包括刷更多的信用卡或各种消费、置业类的贷款,企业也越愿意生产更多的商品、越敢贷款去扩大生产,贷款多了,上面例子中,赵六存钱银行再借给王二麻子……就会派生出更多的货币,货币乘数就越大。
所以,货币乘数和经济是有正向关系的。
💠为什么说美元稳定币增加了货币乘数?
先来说一下结论,注意,不是观点,就是结论。美元稳定币是可以增加货币乘数。
🔹第一重信用关系:发生在用户与金融中介之间
蜂兄来聊一聊逃课君的例子1,用户把100美元存到银行。商业银行用这100美元买美债了,美国政府获得这100美元,美国政府还会把这100美元花出去。比如他用这100美元给员工发工资,或者向企业购买A纸,那么员工或企业收到这100美元,再存到商业银行里,你看这是不是再次参与了商业信用创造?!
但是,用户如果直接买美债,没有这个效果。用户买了美债,美债放在那里就不能用它来消费了。
所以,这个差距在哪?差距就在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收了用户存进来的钱,然后去买美债了。这里其实是一笔信用啊!商业银行收到的存款,会记到负债里啊,负债啊,这不就是信用吗?
🔹第二重信用关系:发生在金融中介与借款者(负债方)之间
在课本中,银行收到用户存款,再借给借款人,创造了信用。
在逃课君的例子1里,银行收到存款,用于买美债。别忘了,这本身上是把钱借国美国政府。虽然美债被认为是无风险资产,但是美债本身就具有信用属性。
在美元稳定币的模式中,Circle收到用户资金,用于买美债,相当于把钱借给了美国政府。
所以,在银行与借款者,circle与美国政府之间,形成了第二重信用关系。
🔹信用创造、货币派生发生在两重信用关系之下
看到这里应该很清新了,如果直接购买美债,这只有一重信用关系。没用信用创造。
如果金融机构获得了存款,没有进行再投资或把钱贷出去,这也是只有一重信用关系,没有信用创造。
信用创造是发生在两重信用关系之下的!
所以,美元稳定币业务的第一重信用是稳定币发行机构与用户,第二重信用关系是稳定币发行机构与美国政府。
🔹稳定币与商业银行在增加货币乘数的区别
第一,商业银行增加货币乘数依赖的是商业信用;美元稳定币增加货币乘数依赖的是美国政府的信用。
第二,正是因为第一条,商业银行要留出准备金和流动性储备,而美元稳定币不需要超额储备,1:1发行。
第三,但是商业银行信用创造是递减式循环,贷款机构还会把部分资金存入商业银行体系,再次参与信用创造。但是美债派生的货币大概率不会再用于铸造美元稳定币。
🔹稳定币扩大货币乘数的动态视角
可能有小伙伴会认为,稳定币发行机构不一定要从美国政府那里购买美债,可能是从市场上购买美债。
再来看逃课君的例子1,老板给员工发工资100美元,老板的钱在银行A,员工的钱在银行B,银行用这笔钱投资美债,美债从银行A转移到银行B,美债没有增加。
但这个例子,似乎并不适合讨论稳定币,因为这个例子中,从”银行A→老板→美债”,转移到”银行B→员工→美债”,无论是美元还是美债,都没有需求的增加。
但是,在”美元→稳定币→美债”这个关系里,随着加密市场和Web3生态的发展,对稳定币的需求是增加的,所以导致对美债的需求增加。
所以无论稳定币发行机构是从市场上购买美债还是从美国政府那里直接购买美债,大概率在长期,稳定币需求是增长的,同时促进美债的需求。
美债需求上涨,按照供需关系,美国政府大概率会发行更多的美债,信用关系增加了,派生出更多的美元。
稳定币需求增加→美债需求增加→美债供给(发行量)增加→派生出更多美元
💠为什么较这个真?
🔹促进M2增长
之前蜂兄提出过,牛市往往发生在M2年增率减速上涨阶段。M2年增率是首先进入加速上涨,然后渐渐过度到减速上涨,这时候经济、投机市场进入上升的高峰期。
美元稳定币起到了扩大货币乘数的作用,通过美债派出生更多的美元,有利于M2的扩大,会有更多的派生美元通过美国政府支出(政府员工薪酬或政府购买的形式)流向实体经济,起到促进经济的作用,对于投机市场也会一定的利好逻辑。
当然,这是抛开剂量谈毒性,稳定币的需求增长量带来的货币乘数效应可能并不明显,毕竟前面比较分析过,美元稳定币通过美债信用派生美元,这个过程是非循环的。
但是:
🔹为美债增发提供买盘
美债即将达到上限,美国政府为了维持收支平衡,需要设定新的美债上限,增发美债。美元稳定币的成长,可以增加对美债的需求,有利于美债供求关系趋于平衡。
当然,稳定币需求的增长可能并不是爆发式的。但是持续性的稳定增长,刚好可以对映美债的逐渐增发。
🔹美国政府倾向于支持甚至鼓励加密市场
基于以上两个逻辑,美国政府更倾向于支持甚至鼓励加密市场和Web3生态。
USDC-0.01%
BTC0.76%
B-13.93%
post-image
post-image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