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研究院:深度解析:全鏈背景下 AVS 業態的未來趨勢與發展機遇

進階8/12/2024, 6:14:56 AM
主動驗證服務(AVS)是由EigenLayer首創的創新技術,通過以太坊再質押來復制原生以太坊PoS共識的經濟安全性,爲區塊鏈應用提供便宜、便捷的安全驗證和計算服務。本文以探討 EigenLayer AVS 的運作機制爲起點,揭示全鏈再質押背景下的創新技術、運作機制、潛在優勢以及面臨的挑戰。在全鏈背景下,AVS 生態發展呈現出多樣化和競爭激烈的趨勢。盡管面臨技術成熟度和安全風險等挑戰,AVS 仍有望成爲區塊鏈安全可信架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引領加密市場生態繁榮。本文爲讀者呈現一個清晰而全面的 AVS 生態圖景,提供全面而深入的見解。

核心要點:

  • 主動驗證服務(Actively Validated Service,AVS)由 EigenLayer 首創,通過將以太坊再質押來復制原生以太坊 PoS 共識的經濟安全性,爲各區塊鏈應用提供更爲便宜、便捷的安全驗證和計算服務。
  • AVS 由質押者、運營商和需求者組成,質押者將原生 ETH 或流動性質押代幣(LST)等存入 EigenLayer,運營商提供安全驗證服務,需求者則是需要安全保障的大量 Dapp。這種雙邊自由的信任販賣,可以形成一個互利共贏的商業模型,具備很高的商業潛力。
  • 全鏈背景下的 AVS 生態發展將更加繁榮多樣,激烈的競爭也將與之而來。EigenLayer 在以太坊上首創的 Restaking+AVS 理念被其他 Layer2、Layer1 生態系統模仿並擴展,催生了多鏈/全鏈共享流動性安全的新協議。這些新協議在質押代幣多樣化、跨鏈互操作性、激勵模型創新及資產流動性釋放等方面展現了諸多創新玩法。
  • AVS 提供了去中心化、低成本的安全解決方案,降低了質押門檻,增強了靈活性。然而,技術成熟度不足、安全風險、削減風險和市場接受度等挑戰仍需業內多方探索克服。
  • 隨着 EigenLayer 的 Restaking 機制迅速崛起,總鎖倉價值(TVL)已攀升至令人矚目的 150 億美元,這不僅改變了流動性質押衍生品的格局,也引發了市場對主動驗證服務(AVS)生態未來發展的無限遐想。

本文以首創 AVS 理念的以太坊再質押和安全性租用平台 EigenLayer 生態作爲探討起點,由此揭示全鏈再質押背景下的創新技術、運作機制、潛在優勢以及面臨的挑戰,爲讀者呈現一個清晰而全面的 AVS 生態圖景提供全面而深入的見解。

AVS 新原語的背景和意義

1、AVS 出現的現實背景

想象一下,以太坊區塊空間正在變得日益狹窄,「租金」愈發昂貴,爲了應對這一挑戰,Rollup 技術應運而生,它們如同高效的建築師,將大量的交易和數據打包成一個個精致的小盒子,再通過以太坊的智能合約驗證其可用性,最終將這些小盒子嵌入到以太坊主網,被標記爲安全可信的小盒子,並爲使用者節省了大量開銷。

然而這一過程並非毫無波瀾,一方面大量大量非 Rollup Layer 的產品協議並不需要以太坊主網這樣共識安全非常高的環境,卻仍需要繳納高昂的安全認證費,另一方面大量通過 EVM 橋接到以太坊的項目,自身無法直接在以太坊上部署,通常要耗費大量資源和資本來靠自身的質押和驗證機制確保網路安全。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EigenLayer 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AVS(Actively Validated Services,主動驗證服務)。

這裏先交代下 EigenLayer。EigenLayer 是以太坊上的一個流動性質押協議,它創新地引入了 Restaking 機制,允許在共識層重新使用原生 ETH 再質押和 LST (流動性質押代幣)再質押。

截至撰文日,EigenLayer 協議上的鎖倉價值(TVL)已經達到 4.8M ETH(約合$17B)。

其運行流程是:質押者將 ETH 或 LST 等資產重復質押至 EigenLayer,這些資產隨後被提供給 AVS 用作安全保障。AVS Operator 則利用這些質押資產爲需要節點驗證的中小型區塊鏈網路(應用鏈)提供驗證服務。應用鏈在完成驗證服務後支付相應費用,這些費用經 EigenLayer 分配,一部分作爲質押獎勵回饋給質押者,一部分作爲服務收益給予 AVS,剩餘部分則作爲協議收入歸 EigenLayer 所有,從而形成了圍繞質押者、AVS 和應用鏈三者相互依存、互利共贏的商業模型。

圖 1 來源:Despread

也就是說,EigenLayer 的 AVS 解決方案,是將二次質押的以太坊來復現原生以太坊 Pos 共識的經濟安全性,雖然 stETH、pufETH 等帶來的 PoS 共識安全要弱一些,但由以太坊運營商的子集提供的這些服務也更加便宜、便捷,就像是服務廣大小微用戶的低價驗證員。它不僅在某種程度上繼承了以太坊嚴謹的安全驗證機制,更將其抽象化、模塊化,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提供給那些對共識安全需求較低的項目。

圖 2 來源:EigenLayer

這裏舉一個相對極端的例子,比如只要有足夠的經濟擔保(指 ETH)支持用戶在 Layer 上即時轉出,那麼開發者就可以使 Optimism、Arbitrum 繞過原定的 7 天欺詐證明窗口期。

總之,EigenLayer 的 Restaking 機制允許 ETH 質押者通過驗證以太坊和其他信任網路,實現其資產的“二次利用”,可以看作是是將閒置的土地出租給創業者,既盤活了資源,又能獲得二次收益,具有非常大的商業潛能。

2、AVS 是什麼?

我們從上不難總結,AVS 是通過 EigenLayer 協議與以太坊共識層集成的外部分布式系統,使用後者共識機制來驗證交易,從而增強各種應用程序的其安全性,其核心承諾是爲任何計算(無論是鏈上計算還是鏈下計算)提供 Web3 信任保證。

另一值得一提的是,EigenLayer 上的 AVS 能夠設計獨特的共識機制(如 PoS、PPoS、DPoS),並依賴運營者運行節點以維護信任網路的安全,使項目團隊能集中資源於功能開發,同時減少以太坊網路的價值泄漏。

總之,隨着 AVS 在 EigenLayer 上持續構建於以太坊之上,這些服務不僅爲鏈的基礎層增添了更多價值,還使得運營者和用戶無需再在網路間做出選擇,進一步提升了質押者的價值回報。

EigenLayer AVS 的運行機制

1、參與角色

在 EigenLayer 協議架構設計中,有三個關鍵組件即 Restaker/Staker(質押者)、Operator(運營商)、AVS(主動驗證服務),當然嚴格來講也可以加上該系統的分散服務和基礎設施的核心合約(例如,委托管理者、罰沒管理者、策略管理者等)。

圖 3 來源:EigenLayer

質押者:這些用戶鎖定他們的 ETH 或 ETH 的流動性質押代幣 LST(如 stETH)以支持新網路和服務,並獲取收益。

AVS 運營者(也稱爲原生重新質押者):運行節點軟件的實體管理和運行基於 EigenLayer 構建的服務的軟件,它們載 EigenLayer 中註冊,結合質押者委托,通過執行驗證任務賺取預定獎勵。當然,運營者的不當行爲可能導致其質押的 ETH 被罰沒(也稱爲“slashing”),從而保持參與者的責任心。

AVS 需求者:這是需要分布式驗證發行來保證安全的各類應用或程序,包括側鏈、數據可用性層、新虛擬機、守護者網路、排序器、預言機網路、跨鏈橋、閾值加密方案、可信執行環境等。

2、運作流程

我們在上文已經討論了 EigenLayer 的大體運作流程,這裏就對 AVS 的運作流程做下詳細拆解:

  1. 質押者(Staker)與 EigenLayer 交互,將資產存入策略管理器(StrategyManager)中。
  2. 質押者還通過與 EigenLayer 交互,選擇運營商進行委托。此委托過程由委托管理器(DelegationManager)處理。
  3. 運營商運行特定於其選擇服務的 AVS 的鏈下客戶端軟件。此客戶端軟件獨立於 EigenLayer 核心協議。運營商需通過 EigenLayer 的委托管理器合約進行註冊/注銷流程,以成爲 EigenLayer 運營商。運營商註冊是選擇並服務 AVSs 的必要條件。
  4. 下圖中的虛線框表示的組件,根據界面設計是可選的。
  5. 每個 AVS 開發者可以設計和實現自己的合約,只要其入口點(通常稱爲 ServiceManager)實現了 EigenLayer 協議所期望的接口即可。

圖 4 來源:EigenLayer

3、安全保護機制

如前文所述,EigenLayer 的 AVS 實際上以太坊 PoS 共識經濟安全性的簡配版,那麼如何在這種低安全性的前提下,來爲 AVS 實行一定安全保護措施呢?

EigenLayer 上最主要的是引入了節點風險控制機制,通過分散驗證節點、引入積分獎勵、實施罰沒等來引導節點安全規範運行。

3.1 節點風險控制

EigenLayer 設計了一種名爲“分散驗證者集羣(DVC)”的系統來分散風險。這個系統確保即使部分 AVS(主動驗證服務)出現問題,也不會影響整個網路的安全性,提高了系統的容錯性和安全性。

另外通過超大規模 AVS(Hyperscale AVS)和輕量級 AVS(Lightweight AVS)設計模式,可以使更大規模的 ETH 來保護超大規模的 AVS,平衡安全性和中心化風險。

最後,EigenLayer 允許以太坊個人節點(home validators)可參與驗證任務,協議的 AVS 也制定自己的節點羣(quorums)與再質押 ETH 的節點羣共同運行,由此減少操控隱患。

3.2 罰沒機制

如果驗證者(Operator)在參與 AVS 的過程中表現出惡意行爲或未能按要求進行驗證,其質押的 ETH 可能會被罰沒,相關的措施包括不適用同質化權證、限制運營商串通、控制意外罰沒風險等。

罰沒:如果運營商有惡意行爲或違反了承諾(commitment),那它們將被罰沒者罰沒,每個罰沒者都有自己的罰沒邏輯。

如果運營商選擇參與 2 個 AVS,則它們必須同時同意兩個 AVS 的罰沒條件。

不適用同質化權證:EigenLayer 不會發出同質化代幣作爲質押權證,這樣能減少倉位擁有方與節點運行商的利益衝突,還能因爲每個用戶的委任質押選擇不同,調節不同的罰沒風險規定。

限制運營商主觀串通:限制特定 AVS 的破壞收益,或允許 AVS 監控參與其驗證任務的一組運營商是否也在許多其他 AVS 中再質押,並傾向激勵參與少量 AVS 的 EigenLayer 運營商等增加運營商破壞成本。

解決運營商錯誤:最新的《EIGEN: The Universal Intersubjective Work Token》白皮書還解釋了如何使用 EIGEN 代幣處理一些主觀或客觀上的安全故障。

對於一些主體間可歸因錯誤(Intersubjectively attributable faults),也就是區塊鏈與外部主之間信任假設帶來的問題,如鏈外資訊等的正確性,會因不同主體間的錯誤而不易自動識別主體間的故障,但對外部觀察者來說就容易辨別判斷。

目前 EIGEN 代幣便可用於補足智能合約無法管轄之外的這類風險假設。EigenLayer 協議開放 ETH 和 EIGEN 雙代幣質押以保護特定 AVS (目前僅開放 EigenDA),其中再質押吸收 ETH 強化區塊鏈網路內的去中心化,而 EIGEN 代幣質押可以通過分叉來支持主體間的削減(slashing-by-forking)。

當多數 EIGEN 代幣質押者行爲不當引發系統問題時,質押 EIGEN 的外部挑戰者可提議創建新代幣分叉,剝奪惡意質押者分配權。待 EIGEN 完成分叉後,用戶與 AVS 可自選並存的兩個版本。若社會共識確認不當行爲,成功則新分叉將取代舊版、挑戰者獲取獎勵,失敗則質押被銷毀以示懲罰。

控制意外罰沒風險:意外罰沒是指 AVS 創建時的意外罰沒漏洞(例如代碼 bug),通過代碼安全審計和 Governance layer(治理層)對罰沒的一票否決能力來控制罰沒風險。

其它

EigenLayer 採用了由以太坊和 EigenLayer 社區的知名人士組成的基於聲譽的治理委員會,用於協調處理 AVS 相關的安全風險。

該組織負責對 EigenLayer 合約進行升級,允許新的 AVS 進入罰沒審查過程,以及上文提到的審查和否決罰沒事件。

EigenLayer AVS 的優缺點

1、優勢特色

綜上可知,EigenLayer AVS 有如下優勢:

保證去中心化
EigenLayer 通過明確指定或激勵原生 ETH 質押者參與 AVS 驗證任務,支持被分流到去中心化服務的質押資金回流到以太坊的質押資金池,有助於解決以太坊的信任分裂和流量碎片化問題。同時,EigenLayer 打破了以太坊因追求民主性而對靈活性的妥協,使得創新想法能夠快速部署於以太坊共識層,與以太坊主網形成共生互補關係,既保持了長期穩定性,又獲得了短期內所需的敏捷和靈活性。

降低質押門檻
無需完整 32 ETH 門檻,小型質押者也可通過通過再質押機制參與以太坊安全,並能使整個網路減少對大型質押者的依賴。

低成本啓動應用
EigenLayer 實際上解構了共識層與執行層,使開發者可以設計出專用的執行環境,並允許按需採購共識化產品/服務,同時復用 Ethereum 的 PoS 資金作爲共識來源的定價成本更低,這樣使得最終 AVS 需求方獲得了便宜的安全層保護。

高度靈活性
EigenLayer 引入了自由市場治理的概念,AVS 可以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選擇設定質押者的法定人數(例如,70% ETH 質押者 + 30% AVS 代幣 質押者)、罰沒條件、費用模式(以 AVS 代幣 / ETH 等方式支付)、運營商要求以及它們自身的 AVS 合約等。

社區治理
EigenLayer 利用以太坊的保守治理與動態的自由市場模型有機融合的方法來鼓勵廣泛可靠的社區參與和治理,使得區塊鏈網路更加民主化和去中心化。EigenLayer 引入 EIGEN 與 ETH 雙幣質押,並以 EIGEN 治理代幣來處理安全衝突,另外成立了治理委員會,用以協調合約升級、AVS 罰沒等事宜。

2、挑戰與風險

EigenLayer AVS(主動驗證服務)展示了創新潛力和應用價值,但仍存在多方面的不足與缺陷,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個方面:

技術實現度不足
目前仍處於早期階段,多數功能偏實驗性和理論性,實際部署尚需大量工作,尤其是管理多 AVS 的分叉機制復雜度高。

安全風險
包括黑客攻擊、設計實施問題在內的智能合約風險,以及與以太坊基礎設施集成可能帶來的潛在漏洞。

削減風險加大
參與重新質押會使質押的削減風險倍增,而一旦用戶將代幣委托給驗證者,就意味着放棄了對這部分風險的控制權。

技術實施難度
EigenLayer 的實現高度依賴智能合約的穩定性和安全性,這些復雜技術若存在漏洞或安全問題,可能引發質押者重大資金損失。同時,由於 EigenLayer 緊密集成於以太坊節點生態,運營商在技術執行的不完善可能將直接影響其整體安全性和效率。

運營商集中化風險
高鏈下要求可能導致資源和專業知識向少數運營商集中,容易造成中心化,加劇資源分配不均。

獎勵系統公平性受損
不同服務提供的不同獎勵結構可能改變以太坊當前的公平獎勵系統,激勵運營商追求最大化回報,破壞驗證者間的平衡和公平。

市場接受度挑戰
用戶採用和市場接受度是 AVS 擴展和普及的障礙。

全鏈 AVS 生態發展現狀

EigenLayer 首創了基於以太坊的 Restaking+AVS 的創新理念,但其它 Layer2、Layer1 生態系統也出現了類似協議產品,甚至目前已經出現多鏈/全鏈的 AVS 協議,它們不僅支持了更多樣化的質押代幣,也在跨鏈互操作性、可持續的激勵模型、釋放資產流動性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創新的玩法,下文對此做簡述。

1、各鏈 AVS 相關協議/產品紛紛湧現

我們注意到,圍繞以太坊和 EigenLayer 的 AVS 相關協議/產品已經形成了龐雜的生態系統,而這一趨勢也已經逐漸蔓延到其它區塊鏈網路系統中。我們關注到比特幣的 BouceBit,Solana 的 Solayer,Near 的 LiNEAR 等,這些都爲市場帶來了新的視野,擴大並增強了整體的再質押格局。

圖 5 來源:Gauntlet

Symbiotic

Symbiotic 協議是一個由 Lido 創始人和 Paradigm 資本支持的、旨在通過擴大質押代幣種類和靈活性來與 EigenLayer 競爭的再質押性協議。

該協議的核心優勢在於其廣泛的代幣兼容性,不僅限於 ERC-20 代幣,還包括了如 stETH、wstETH、cbETH、wBETH、rETH 等多種類型代幣,以及未來可能支持的其他與 EigenLayer 不兼容的資產。

除了更廣泛的資產兼容性之外,Symbiotic 還設計了自由配置的分層設計方案,比 EigenLayer 直接將質押資產委托給節點運營商的做法更爲靈活。Symbiotic 這種設計不僅降低了質押資產的一系列性風險,還允許用戶自定義獎勵機制,提高了資本的利用效率並降低了運行成本。

BounceBit

BounceBit 協議是一條基於比特幣生態的側鏈,旨在通過創新的 BTC 再質押機制和雙幣 PoS 共識機制,提升 BTC 的資本效益和安全性。

該協議運行機制是允許用戶將原生比特幣,BNB Chain 上的 BTCB 和 WBTC 等存入 Mainnet Digital 和 Ceffu 的受監管托管中,並在 BounceBit 鏈上鑄造等價的鏡像代幣 BBTC。而後用戶可以將其 BBTC 和 BB 委托給驗證者,並獲得 LST(stBBTC,stBB)作爲憑證。節點則根據投票權重被選爲 AVS,否則就是候選 AVS。

BounceBit 的再質押框架允許用戶在網路內共享安全性,但限於目前的規模效應和自身側鏈較低的共識安全性,所以在該方向上的發展尚不清晰。

圖 6 來源:BouceBit

但值得注意的是,比特幣網路本身是硬件礦機的 PoW 共識,不需要像 PoS 機制那樣通過節點代幣來維護網路安全,所以基於比特幣的 LRT 協議們容易受到比特幣社區的質疑,其利用比特幣的經濟安全性在進行 AVS 的業務路線尚不清晰。

鑑於比特幣生態建設的活躍性,該鏈還有其它再質押協議如 Lombard、Bedrock、Chakra、Uniport、OrangeLayer Protocol 等,預計該賽道競爭將日趨激烈。

Solayer

Solayer 協議是 Solana 生態中的再質押協議,旨在利用去中心化雲基礎設施爲用戶提供再質押的途徑,以獲取額外收益。

用戶可以存入原生 SOL、mSOL、JitoSOL 等多種資產,除了獲得 POS 質押收益外,還能獲得 MEV 和 AVS 等收益。

Solayer 通過將 Solana 的質押者作爲驗證者,並爲去中心化應用程式提供創建自有 AVS LST 的簡便方法。

Solayer 還允許用戶設計不超過 2 天的解綁流程,並提供緊急退出機制,以便在 AVS 停止運作時從用戶處釋放綁定的資產。

圖 7 來源:solayer.org

因爲 EigenLayer 服務對象多處於以太坊主鏈外,所以 Solayer 將 EigenLayer 的再質押設計稱之爲外源性 AVS(Exogenous - Actively Validated Services)。Solayer 支持外源性 AVS,但更專注於直接在 Solana 主網上運行的內源性 AVS(Endogenous AVS)的發展。與 Eigenlayer 復刻以太坊性能的手段不同,這些內源性 AVS 的目標是爲 Solana 鏈上的 Dapp 提供更大的區塊空間保障,並優先處理交易,以緩解基礎 Layer 1 網絡擁塞帶來的問題。

同樣地,鑑於 Solana 活躍的生態,該鏈還有其它再質押協議如 Cambrian、Picasso Network、Fragmetric 和潛在的 Jito 等,預計該賽道競爭將日趨激烈。

LiNEAR

LiNEAR Protocol 是基於 NEAR 區塊鏈生態開發的領先流動性質押協議,它允許用戶質押 NEAR 通證以獲取 LiNEAR 作爲質押收益,並可通過$LiNEAR 參與 NEAR/Aurora 生態中的多種 DeFi 協議,進一步獲取額外收益。

LiNEAR 的核心在於其創新的自動化節點選擇算法,該算法能夠根據預設標準自動篩選和監控節點,動態調整質押策略,將資金從表現不佳的節點轉移至表現優異的節點,從而促進了節點的多樣化選擇,增加了網路去中心化程度,同時提高了網路安全性。

2、整合多鏈/全鏈的 AVS 業務探索

隨着各鏈不斷湧現出再質押協議,整合多鏈/全鏈的再質押協議自然也隨之出現,但目前該領域提出的諸多新概念遠大於實際可行性,各方面發展並不完備。

以筆者的觀察來看,很多自稱是全鏈再質押的協議其實支持的區塊鏈系統和代幣有限,自然在整合多鏈的共識安全性、探索無縫跨鏈互操作方面進展也十分有限,但這不妨礙我們對此做早期觀察。

目前狹義上的全鏈再質押協議,我們可以理解爲支持多條鏈上的某一共識資產。例如 Solv 支持 BTC,該比特幣可以來自 BNB Chain、Ethereum、Mantle、Arbitrum、Merlin、Bitcion Mainnet 等鏈;再比如 StakeStone 通過與 LayerZero 等跨鏈技術的集成,支持來自 Ethereum 以及其側鏈、Layer 網路上的 ETH,並實現資產和價格在多個區塊鏈網路之間的無縫轉移。

圖 8 來源:StakeStone

而廣義上的全鏈再質押協議,我們可以理解爲將一種或若幹代幣安全性引入到一個或若幹網路,爲其提供經濟安全。

比如 Cosmos 鏈更靈活、可互操作,而 BTC、ETH 鏈則能提供更高級別的安全性,所以以太坊再質押協議 EigenLayer、比特幣質押協議 Babylon 在該方向的結合上做了積極探索,此外還有 Persistence One 這樣的輕量協議提出的將 ATOM、TIA、DYDX 等再質押到 Cosmos 鏈上,從而使 Cosmos 各生態系統做到安全銜接。

我們這裏以 EigenLayer AVS 爲例介紹。Ethos 旨在將以太坊的經濟安全性和流動性帶到 Cosmos。針對 Cosmos 鏈建立過程中的高成本及驗證者網路構建的復雜性,Ethos 推出了 Guardians Chain,這是一個由 EigenLayer 運營商驗證的 Layer 1 安全協調層。此機制允許新項目僱傭 Guardians 作爲虛擬驗證者,從而無需自行構建驗證者網路,即可享受以太坊級別的安全性。

此外,Ethos 旨在解決 Cosmos 消費者鏈面臨的代幣經濟學復雜性和通脹問題,通過其創新的再質押模式,減少了構建和維護驗證者集的需求。

當然,還有一些開發者關注到許多去中心化服務(如跨鏈橋、預言機、RPC 網路等)本質上是服務多鏈的,所以我們看到也有一些將 AVS 擴展到多鏈的協議,例如 Karak、Allstake 等,它們能確保更快集成各鏈,並支持更多的資產,如各種原生 Layer 1 和 Layer 協議代幣、LST(流動性質押代幣)、DeFi LP 代幣、穩定幣和其他代幣化資產等。

Karak

Karak 是一個全鏈的再質押協議,已經兼容多種資產,包括 LST、USDe 和 sDAI 等穩定幣以及 Pendle PT 頭寸。

此外該協議的優勢還在於,Karak 的無偏見設計使每條鏈都可以擁有本地部署的再質押基礎設施,並使用自己的資產集進行保護,而整套工具和 SDK 套件能支持開發人員輕鬆擴展或爲其應用程序創建新功能。

圖 9 來源:Karak

Karak 的運行機制與 EigenLayer 類似,主要是通過 Restakers 提供資產安全、DSS(Distributed Secure Services)利用這些資產提升服務安全性、Chains 或 Rollups 利用 DSS 的服務、以及操作者保障服務安全性的方式,形成了一個閉環的生態系統。

Allstake

Allstake 正在構建超越以太坊的更廣泛的加密領域“可驗證雲”,使用戶能夠在包括 NEAR、Solana、比特幣、以太坊、Ton 等在內的多條鏈上本地重新質押各種資產(LST、LRT、LP 代幣、穩定幣等)。

在 NEAR 協議上的鏈抽象的支持下,Allstake 不僅爲所有鏈帶來了原生的重新質押,而且從第一天起就可以構建具有多鏈籤名功能的 AVS。

該協議由三個核心組件組成:

  • Allstake Hub 建立在 NEAR 協議上,管理所有 AVS 和運營商,並跟蹤所有重新抵押者的存款、委托和取款狀態。
  • 所有客戶端鏈(包括以太坊等 EVM 鏈和非 EVM 鏈,如 Solana)上的客戶端合約都允許這些客戶端鏈上的重新質押者進行原生質押、委托和提現。由於比特幣上沒有智能合約,因此重新質押邏輯是通過鏈籤名實現的。
  • Allstake Hub 和客戶端鏈合約之間的跨鏈互操作性可以將質押和委托狀態從客戶端鏈同步到 Allstake Hub,以及使用由 Allstake Hub 發起的鏈籤名交易在客戶端鏈上執行取消委托、削減和獎勵分配。

圖 10 來源:Allstake

總的來說,全鏈設計上注重兼容多類型資產以及與多鏈無縫集成,通過聚合或復合資產池來產生更大的安全效應。

3、基於不同 AVS 組合的衍生品出現

在全鏈時代下,橋接器、互操作性解決方案等 AVS 將促進各鏈之間的資產轉移、信息交換和合約交互,那麼將不可避免地出現基於不同 AVS 組合發行的多類型衍生品,例如像 Yearn Finance 那樣耕作收益最大化、Convex 那樣收益賄選等 DeFi 翻版產品等。

我們目前看到 Ether.fi、Renzo、Puffer Finance、Eigenpie 等基於 EigenLayer 的質押衍生品平台,它們通過保護 AVS 並提供更高的質押收益,進一步簡化了終端用戶再質押過程中選擇運營商和獎勵策略的復雜性,扮演着 EigenLayer 生態系統接口的角色。

StakeStone 則針對這些 AVS 底層資產創建了一種統一的流動性釋放方式。StakeStone 將支持的各鏈 ETH 質押和潛在再質押獎勵包裝到統一的 STONE 代幣中,並分發到各個生態系統的應用層。

因此,與依賴 Dex 的流動性退出機制不同,StakeStone 協議層的這種封裝機制能支持用戶即時解質押的流動性需求。

圖 11 來源:StakeStone

不過,各類基於 Restaking、AVS 的衍生品雖然可以進一步釋放經濟活力,但風險也將隨之疊加。Eigen 基金會近期就表示 EIGEN 衍生品的創建或交易將對社區造成損害,並警告說,參與此類活動將影響未來 EIGEN 空投季節的資格。

可以預見的是,我們在未來將看到更多的再質押資產和 AVS 組合的衍生產品或服務。

AVS 生態用例

目前 EigenLayer AVS 生態建設最爲完善,涵蓋可驗證的 Web2 基礎設施、Web3 基礎設施、Rollup 服務等三大類別。

圖 12 來源:@0xSumanth,Polygon Ventures

限於篇幅,我們這裏按照 TVL 大小,依次對 EigenLayer AVS 上一些重要的用例做簡要介紹。

EigenDA
EigenDA 是 EigenLayer 的首個數據可用性服務,具有 10 MiB/s 的寫入吞吐量,且成本是同類產品中最低的。該系統的設計靈感來自 danksharding,它承諾將以太坊的 DA 擴展到 EIP-4844 之外。

eoracle
eoracle 是一個使用 EigenLayer 構建的由以太坊保護的模塊化、可編程的預言機網路。

Lagrange
Lagrange 構建模塊化的零知識協處理器,提供無信任的鏈外計算,降低鏈上計算的成本,首批推出的兩個協議是基於零知識證明的 ZK Coprocessor 與 State Committees。

其中 State Committees 是一種針對 OP Rollup 的 ZK 輕客戶端協議,它是通過將 EigenLayer 的重新質押安全性與其 ZK 協處理器相結合而設計的。

ZK Coprocessor 是一個中心化網路,用於可靠地生成高活性保證的不同 ZK 證明。

Automata Multi-Prover AVS
Automata Network 探索 TEE 協處理器在 EigenLayer 上的多證明器 AVS 方向上的開發。去中心化系統引導輔助 TEE 證明器,以最大限度地減少破壞網路的錯誤並實現更好的安全性和去中心化。通過引入 TEE Committees,該方法得到了增強,其中多證明器 AVS 受到機器信任和加密經濟安全性的雙重約束。

Cyber MACH (由 AltLayer 提供支持)
Cyber 是專注社交的 Layer。通過將 Web3 的關注點擴展到金融之外,Cyber 使開發人員能夠創建 Dapp,從而改變人們連接、創造、貨幣化和共享價值的方式。

Witness Chain
Witness Chain 爲 DePIN 提供驗證服務,這是第一個統一孤立的 DePIN 經濟的物理狀態共識協議。通過 WitnessChain,可以解鎖集成物理資產的共享經濟,促進計算能力、能源、存儲等資源的交換。

OpenLayer
OpenLayer 是第一個模塊化的數據層,旨在實現傳統數據流的現代化。OpenLayer 受到每個人和每個設備的貢獻,它提供了一種模塊化解決方案,可以協調數據收集、驗證和轉換,滿足 web2 和 Web3 公司的需求。

Brevis coChain AVS
Brevis 是一款智能 ZK 協處理器,它使智能合約能夠讀取和利用任何鏈上的完整歷史鏈上數據,並以完全無需信任的方式運行可定制的計算,以支持數據驅動的 DeFi、zkBridge、ZK 身分等用例。使用 EigenLayer,Brevis coChain AVS 通過 ZK 防欺詐 ZK 協處理器模型實現了新的加密經濟安全性。借助 Brevis AVS,開發人員可以構建數據驅動的 DApp,與純 ZK 模型相比,其運行成本要低得多。

AltLayer MACH
AltLayer MACH 是 OP Mainnet 和 Arbitrum One 的快速終結性 AVS。作爲 AVS,用戶可以將 ETH 或 LST 委托給任何註冊運營商。存入以保護 MACH 的經濟抵押品隨後用於證明給定 Rollup 狀態的有效性;從而爲 Rollup 提供快速終結層。它將爲這些 Rollup 上的最終用戶提供以下核心服務:Rollup 交易的快速確認、用於檢測任何惡意網路參與者的加密經濟安全性以及 Rollup 狀態的去中心化驗證。

Xterio Mach (由 AltLayer 提供支持)
Xterio 是一家由遊戲行業資深人士創辦的 Web3 遊戲開發商和發行商,利用 EigenLayer 的再質押 Rollup 技術,提供幾乎即時的交易確認,專注於 AI 遊戲領域。

Hyperlane AVS
Hyperlane 是一個模塊化、無需許可的互操作性框架,目前已部署在 35 個 EVM、Cosmos 和 Sealevel 鏈上。

ARPA Network
ARPA BLS 閾值籤名方案 (BLS-TSS) 網路是一種先進的去中心化加密系統,旨在執行 BLS 閾值籤名任務。利用 ARPA 網路,Randcast 在多個主流區塊鏈上提供安全可靠的隨機數生成。

Omni Network
Omni 是一種以太坊原生互操作性協議,可在以太坊的 Rollup 生態系統中建立低延遲通信。再質押使 Omni 能夠爲以太坊模塊化生態系統的未來建立安全、高性能和全球兼容的互操作性的新先例。

DODOchain MACH (由 AltLayer 提供支持)

DODOchain 是一個全鏈交易 Layer3,由 Arbitrum、EigenLayer 和 AltLayer 集成而成。作爲 Rollup 級別的流動性層,它連接以太坊 Rollup 和比特幣網路,將流動性整合到一個平台中,實現無縫跨鏈交易。憑藉其作爲 Restaked Rollup 的地位,DODOchain 提供去中心化驗證和快速終結性,顯著增強了全鏈時代的安全性和效率。

GM Network MACH (由 AltLayer 提供支持)

GM Network 是首個消費級 AIoT(AI + IoT) 網路。GM Network 的模塊化生態系統旨在通過大幅降低開發人員的成本和障礙,促進 AIoT 的大規模採用。它由三個主要層組成:資產層、數據層和用戶層。

結論

隨着 EigenLayer 首創的 Restaking 機制的迅速崛起,主動驗證服務(AVS)作爲一種去中心化安全服務和驗證計算的新技術方案應運而生,有望消除構建底層信任網路的負擔。

一言以蔽之,此方案核心在於讓以太坊主網 Validators 通過重復質押的 LST 代幣,並受獎懲經濟模型激勵,跨鏈跨應用構建安全共識。若 Layer2 或其它應用/程序普遍採用 AVS 共識機制,則實質上會形成一種基於經濟驅動的簡版 Based Rollup 模式,而這個多方互利的生態系統,將極大地推動以太坊生態的多樣化發展。

而在全鏈背景下,跨鏈/多鏈/全鏈的再質押經濟業態由此在 Eigenlayer 帶動下全面爆發,呈現出多樣化的再質押資產支持類型、集成更多跨鏈互操作性、復用/混用多鏈多機制的安全共識以及誕生諸多組合衍生品等趨勢。一言以蔽之,全鏈背景下的 AVS 生態發展將更加繁榮多樣,激烈的競爭也將與之而來。

當然,不必諱言的是,AVS 的快速發展也面臨着智能合約風險、套娃資產脫錨清算、運營商集中化、市場初期接受度等挑戰,這些都是難以在短期內能快速解決的系統性問題,需要緩緩圖之。

作爲行業領頭羊,EigenLayer 正在通過擴展 AVS 可定制化功能、完善安全審核和罰沒措施、開發跨鏈集成方案、拓展生態合作等,逐步應對同業競爭和內在挑戰。

可以預見的是,隨着技術的成熟和市場的接受度提高,Restaking 與 AVS 將成爲區塊鏈安全可信任架構重要組成部分,成爲引領加密市場生態繁榮的範式創新,我們也期待後續能看到 EigenLayer、Solayer、StakeStone、Karak 等這些高端玩家更多的創新玩法。

參考資料:

  1. https://techub.news/newDetails/?id=fb33fdafde3f437cb4ab4be766440661
  2. https://www.panewslab.com/zh/articledetails/if7dpkf4.html
  3. https://docs.EigenLayer.xyz/EigenLayer/avs-guides/avs-developer-guide
  4. https://2039955362-files.gitbook.io/~/files/v0/b/gitbook-x-prod.appspot.com/o/spaces%2FPy2Kmkwju3mPSo9jrKKt%2Fuploads%2F9tExk4U2OdiRKGEsUWqW%2FEigenLayer_WhitePaper.pdf?alt=media&token=c20ac4bd-badd-4826-9fb6-492923741c9e
  5. https://medium.com/
  6. https://medium.com/nearprotocol/linear-protocol-launching-governance-token-lnr-and-unveil-restaking-support-2a46a329ab9e
  7. https://foresightnews.pro/article/detail/64568
  8. https://x.com/poopmandefi/status/1809848249098072129
  9. https://www.coinbase.com/de/blog/EigenLayer
  10. https://medium.com/nearprotocol/introducing-allstake-omnichain-restaking-for-trustless-scaling-ca51930c884a
  11. https://docs.allstake.org/technical-architecture
  12. https://docs.exocore.network/exocore/faq/technical/what-are-the-main-benefits-of-an-omnichain-design
  13. https://mp.weixin.qq.com/s/yQpNu2xZAm9DVkc-Ci9AsQ
  14. https://x.com/0xSumanth/status/1800151322563666240
  15. https://app.EigenLayer.xyz/avs
  16. https://www.bitalk8.com/article/24572
  17. https://www.gauntlet.xyz/resources/inside-the-restaking-ecosystem-leading-protocols-and-projects
  18. https://app.EigenLayer.xyz/avs

本文基於作者的獨立研究和分析判斷,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本文中提到的任何信息都不應該被視爲對任何特定項目或策略的推薦或認可。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對於讀者使用本文以及由此產生的任何後果,Gate.io 不承擔任何責任。

作者: Car.Y
译者: Sonia
审校: Edward、Piccolo、Ashley、Joyce

Gate 研究院:深度解析:全鏈背景下 AVS 業態的未來趨勢與發展機遇

進階8/12/2024, 6:14:56 AM
主動驗證服務(AVS)是由EigenLayer首創的創新技術,通過以太坊再質押來復制原生以太坊PoS共識的經濟安全性,爲區塊鏈應用提供便宜、便捷的安全驗證和計算服務。本文以探討 EigenLayer AVS 的運作機制爲起點,揭示全鏈再質押背景下的創新技術、運作機制、潛在優勢以及面臨的挑戰。在全鏈背景下,AVS 生態發展呈現出多樣化和競爭激烈的趨勢。盡管面臨技術成熟度和安全風險等挑戰,AVS 仍有望成爲區塊鏈安全可信架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引領加密市場生態繁榮。本文爲讀者呈現一個清晰而全面的 AVS 生態圖景,提供全面而深入的見解。

核心要點:

  • 主動驗證服務(Actively Validated Service,AVS)由 EigenLayer 首創,通過將以太坊再質押來復制原生以太坊 PoS 共識的經濟安全性,爲各區塊鏈應用提供更爲便宜、便捷的安全驗證和計算服務。
  • AVS 由質押者、運營商和需求者組成,質押者將原生 ETH 或流動性質押代幣(LST)等存入 EigenLayer,運營商提供安全驗證服務,需求者則是需要安全保障的大量 Dapp。這種雙邊自由的信任販賣,可以形成一個互利共贏的商業模型,具備很高的商業潛力。
  • 全鏈背景下的 AVS 生態發展將更加繁榮多樣,激烈的競爭也將與之而來。EigenLayer 在以太坊上首創的 Restaking+AVS 理念被其他 Layer2、Layer1 生態系統模仿並擴展,催生了多鏈/全鏈共享流動性安全的新協議。這些新協議在質押代幣多樣化、跨鏈互操作性、激勵模型創新及資產流動性釋放等方面展現了諸多創新玩法。
  • AVS 提供了去中心化、低成本的安全解決方案,降低了質押門檻,增強了靈活性。然而,技術成熟度不足、安全風險、削減風險和市場接受度等挑戰仍需業內多方探索克服。
  • 隨着 EigenLayer 的 Restaking 機制迅速崛起,總鎖倉價值(TVL)已攀升至令人矚目的 150 億美元,這不僅改變了流動性質押衍生品的格局,也引發了市場對主動驗證服務(AVS)生態未來發展的無限遐想。

本文以首創 AVS 理念的以太坊再質押和安全性租用平台 EigenLayer 生態作爲探討起點,由此揭示全鏈再質押背景下的創新技術、運作機制、潛在優勢以及面臨的挑戰,爲讀者呈現一個清晰而全面的 AVS 生態圖景提供全面而深入的見解。

AVS 新原語的背景和意義

1、AVS 出現的現實背景

想象一下,以太坊區塊空間正在變得日益狹窄,「租金」愈發昂貴,爲了應對這一挑戰,Rollup 技術應運而生,它們如同高效的建築師,將大量的交易和數據打包成一個個精致的小盒子,再通過以太坊的智能合約驗證其可用性,最終將這些小盒子嵌入到以太坊主網,被標記爲安全可信的小盒子,並爲使用者節省了大量開銷。

然而這一過程並非毫無波瀾,一方面大量大量非 Rollup Layer 的產品協議並不需要以太坊主網這樣共識安全非常高的環境,卻仍需要繳納高昂的安全認證費,另一方面大量通過 EVM 橋接到以太坊的項目,自身無法直接在以太坊上部署,通常要耗費大量資源和資本來靠自身的質押和驗證機制確保網路安全。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EigenLayer 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AVS(Actively Validated Services,主動驗證服務)。

這裏先交代下 EigenLayer。EigenLayer 是以太坊上的一個流動性質押協議,它創新地引入了 Restaking 機制,允許在共識層重新使用原生 ETH 再質押和 LST (流動性質押代幣)再質押。

截至撰文日,EigenLayer 協議上的鎖倉價值(TVL)已經達到 4.8M ETH(約合$17B)。

其運行流程是:質押者將 ETH 或 LST 等資產重復質押至 EigenLayer,這些資產隨後被提供給 AVS 用作安全保障。AVS Operator 則利用這些質押資產爲需要節點驗證的中小型區塊鏈網路(應用鏈)提供驗證服務。應用鏈在完成驗證服務後支付相應費用,這些費用經 EigenLayer 分配,一部分作爲質押獎勵回饋給質押者,一部分作爲服務收益給予 AVS,剩餘部分則作爲協議收入歸 EigenLayer 所有,從而形成了圍繞質押者、AVS 和應用鏈三者相互依存、互利共贏的商業模型。

圖 1 來源:Despread

也就是說,EigenLayer 的 AVS 解決方案,是將二次質押的以太坊來復現原生以太坊 Pos 共識的經濟安全性,雖然 stETH、pufETH 等帶來的 PoS 共識安全要弱一些,但由以太坊運營商的子集提供的這些服務也更加便宜、便捷,就像是服務廣大小微用戶的低價驗證員。它不僅在某種程度上繼承了以太坊嚴謹的安全驗證機制,更將其抽象化、模塊化,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提供給那些對共識安全需求較低的項目。

圖 2 來源:EigenLayer

這裏舉一個相對極端的例子,比如只要有足夠的經濟擔保(指 ETH)支持用戶在 Layer 上即時轉出,那麼開發者就可以使 Optimism、Arbitrum 繞過原定的 7 天欺詐證明窗口期。

總之,EigenLayer 的 Restaking 機制允許 ETH 質押者通過驗證以太坊和其他信任網路,實現其資產的“二次利用”,可以看作是是將閒置的土地出租給創業者,既盤活了資源,又能獲得二次收益,具有非常大的商業潛能。

2、AVS 是什麼?

我們從上不難總結,AVS 是通過 EigenLayer 協議與以太坊共識層集成的外部分布式系統,使用後者共識機制來驗證交易,從而增強各種應用程序的其安全性,其核心承諾是爲任何計算(無論是鏈上計算還是鏈下計算)提供 Web3 信任保證。

另一值得一提的是,EigenLayer 上的 AVS 能夠設計獨特的共識機制(如 PoS、PPoS、DPoS),並依賴運營者運行節點以維護信任網路的安全,使項目團隊能集中資源於功能開發,同時減少以太坊網路的價值泄漏。

總之,隨着 AVS 在 EigenLayer 上持續構建於以太坊之上,這些服務不僅爲鏈的基礎層增添了更多價值,還使得運營者和用戶無需再在網路間做出選擇,進一步提升了質押者的價值回報。

EigenLayer AVS 的運行機制

1、參與角色

在 EigenLayer 協議架構設計中,有三個關鍵組件即 Restaker/Staker(質押者)、Operator(運營商)、AVS(主動驗證服務),當然嚴格來講也可以加上該系統的分散服務和基礎設施的核心合約(例如,委托管理者、罰沒管理者、策略管理者等)。

圖 3 來源:EigenLayer

質押者:這些用戶鎖定他們的 ETH 或 ETH 的流動性質押代幣 LST(如 stETH)以支持新網路和服務,並獲取收益。

AVS 運營者(也稱爲原生重新質押者):運行節點軟件的實體管理和運行基於 EigenLayer 構建的服務的軟件,它們載 EigenLayer 中註冊,結合質押者委托,通過執行驗證任務賺取預定獎勵。當然,運營者的不當行爲可能導致其質押的 ETH 被罰沒(也稱爲“slashing”),從而保持參與者的責任心。

AVS 需求者:這是需要分布式驗證發行來保證安全的各類應用或程序,包括側鏈、數據可用性層、新虛擬機、守護者網路、排序器、預言機網路、跨鏈橋、閾值加密方案、可信執行環境等。

2、運作流程

我們在上文已經討論了 EigenLayer 的大體運作流程,這裏就對 AVS 的運作流程做下詳細拆解:

  1. 質押者(Staker)與 EigenLayer 交互,將資產存入策略管理器(StrategyManager)中。
  2. 質押者還通過與 EigenLayer 交互,選擇運營商進行委托。此委托過程由委托管理器(DelegationManager)處理。
  3. 運營商運行特定於其選擇服務的 AVS 的鏈下客戶端軟件。此客戶端軟件獨立於 EigenLayer 核心協議。運營商需通過 EigenLayer 的委托管理器合約進行註冊/注銷流程,以成爲 EigenLayer 運營商。運營商註冊是選擇並服務 AVSs 的必要條件。
  4. 下圖中的虛線框表示的組件,根據界面設計是可選的。
  5. 每個 AVS 開發者可以設計和實現自己的合約,只要其入口點(通常稱爲 ServiceManager)實現了 EigenLayer 協議所期望的接口即可。

圖 4 來源:EigenLayer

3、安全保護機制

如前文所述,EigenLayer 的 AVS 實際上以太坊 PoS 共識經濟安全性的簡配版,那麼如何在這種低安全性的前提下,來爲 AVS 實行一定安全保護措施呢?

EigenLayer 上最主要的是引入了節點風險控制機制,通過分散驗證節點、引入積分獎勵、實施罰沒等來引導節點安全規範運行。

3.1 節點風險控制

EigenLayer 設計了一種名爲“分散驗證者集羣(DVC)”的系統來分散風險。這個系統確保即使部分 AVS(主動驗證服務)出現問題,也不會影響整個網路的安全性,提高了系統的容錯性和安全性。

另外通過超大規模 AVS(Hyperscale AVS)和輕量級 AVS(Lightweight AVS)設計模式,可以使更大規模的 ETH 來保護超大規模的 AVS,平衡安全性和中心化風險。

最後,EigenLayer 允許以太坊個人節點(home validators)可參與驗證任務,協議的 AVS 也制定自己的節點羣(quorums)與再質押 ETH 的節點羣共同運行,由此減少操控隱患。

3.2 罰沒機制

如果驗證者(Operator)在參與 AVS 的過程中表現出惡意行爲或未能按要求進行驗證,其質押的 ETH 可能會被罰沒,相關的措施包括不適用同質化權證、限制運營商串通、控制意外罰沒風險等。

罰沒:如果運營商有惡意行爲或違反了承諾(commitment),那它們將被罰沒者罰沒,每個罰沒者都有自己的罰沒邏輯。

如果運營商選擇參與 2 個 AVS,則它們必須同時同意兩個 AVS 的罰沒條件。

不適用同質化權證:EigenLayer 不會發出同質化代幣作爲質押權證,這樣能減少倉位擁有方與節點運行商的利益衝突,還能因爲每個用戶的委任質押選擇不同,調節不同的罰沒風險規定。

限制運營商主觀串通:限制特定 AVS 的破壞收益,或允許 AVS 監控參與其驗證任務的一組運營商是否也在許多其他 AVS 中再質押,並傾向激勵參與少量 AVS 的 EigenLayer 運營商等增加運營商破壞成本。

解決運營商錯誤:最新的《EIGEN: The Universal Intersubjective Work Token》白皮書還解釋了如何使用 EIGEN 代幣處理一些主觀或客觀上的安全故障。

對於一些主體間可歸因錯誤(Intersubjectively attributable faults),也就是區塊鏈與外部主之間信任假設帶來的問題,如鏈外資訊等的正確性,會因不同主體間的錯誤而不易自動識別主體間的故障,但對外部觀察者來說就容易辨別判斷。

目前 EIGEN 代幣便可用於補足智能合約無法管轄之外的這類風險假設。EigenLayer 協議開放 ETH 和 EIGEN 雙代幣質押以保護特定 AVS (目前僅開放 EigenDA),其中再質押吸收 ETH 強化區塊鏈網路內的去中心化,而 EIGEN 代幣質押可以通過分叉來支持主體間的削減(slashing-by-forking)。

當多數 EIGEN 代幣質押者行爲不當引發系統問題時,質押 EIGEN 的外部挑戰者可提議創建新代幣分叉,剝奪惡意質押者分配權。待 EIGEN 完成分叉後,用戶與 AVS 可自選並存的兩個版本。若社會共識確認不當行爲,成功則新分叉將取代舊版、挑戰者獲取獎勵,失敗則質押被銷毀以示懲罰。

控制意外罰沒風險:意外罰沒是指 AVS 創建時的意外罰沒漏洞(例如代碼 bug),通過代碼安全審計和 Governance layer(治理層)對罰沒的一票否決能力來控制罰沒風險。

其它

EigenLayer 採用了由以太坊和 EigenLayer 社區的知名人士組成的基於聲譽的治理委員會,用於協調處理 AVS 相關的安全風險。

該組織負責對 EigenLayer 合約進行升級,允許新的 AVS 進入罰沒審查過程,以及上文提到的審查和否決罰沒事件。

EigenLayer AVS 的優缺點

1、優勢特色

綜上可知,EigenLayer AVS 有如下優勢:

保證去中心化
EigenLayer 通過明確指定或激勵原生 ETH 質押者參與 AVS 驗證任務,支持被分流到去中心化服務的質押資金回流到以太坊的質押資金池,有助於解決以太坊的信任分裂和流量碎片化問題。同時,EigenLayer 打破了以太坊因追求民主性而對靈活性的妥協,使得創新想法能夠快速部署於以太坊共識層,與以太坊主網形成共生互補關係,既保持了長期穩定性,又獲得了短期內所需的敏捷和靈活性。

降低質押門檻
無需完整 32 ETH 門檻,小型質押者也可通過通過再質押機制參與以太坊安全,並能使整個網路減少對大型質押者的依賴。

低成本啓動應用
EigenLayer 實際上解構了共識層與執行層,使開發者可以設計出專用的執行環境,並允許按需採購共識化產品/服務,同時復用 Ethereum 的 PoS 資金作爲共識來源的定價成本更低,這樣使得最終 AVS 需求方獲得了便宜的安全層保護。

高度靈活性
EigenLayer 引入了自由市場治理的概念,AVS 可以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選擇設定質押者的法定人數(例如,70% ETH 質押者 + 30% AVS 代幣 質押者)、罰沒條件、費用模式(以 AVS 代幣 / ETH 等方式支付)、運營商要求以及它們自身的 AVS 合約等。

社區治理
EigenLayer 利用以太坊的保守治理與動態的自由市場模型有機融合的方法來鼓勵廣泛可靠的社區參與和治理,使得區塊鏈網路更加民主化和去中心化。EigenLayer 引入 EIGEN 與 ETH 雙幣質押,並以 EIGEN 治理代幣來處理安全衝突,另外成立了治理委員會,用以協調合約升級、AVS 罰沒等事宜。

2、挑戰與風險

EigenLayer AVS(主動驗證服務)展示了創新潛力和應用價值,但仍存在多方面的不足與缺陷,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個方面:

技術實現度不足
目前仍處於早期階段,多數功能偏實驗性和理論性,實際部署尚需大量工作,尤其是管理多 AVS 的分叉機制復雜度高。

安全風險
包括黑客攻擊、設計實施問題在內的智能合約風險,以及與以太坊基礎設施集成可能帶來的潛在漏洞。

削減風險加大
參與重新質押會使質押的削減風險倍增,而一旦用戶將代幣委托給驗證者,就意味着放棄了對這部分風險的控制權。

技術實施難度
EigenLayer 的實現高度依賴智能合約的穩定性和安全性,這些復雜技術若存在漏洞或安全問題,可能引發質押者重大資金損失。同時,由於 EigenLayer 緊密集成於以太坊節點生態,運營商在技術執行的不完善可能將直接影響其整體安全性和效率。

運營商集中化風險
高鏈下要求可能導致資源和專業知識向少數運營商集中,容易造成中心化,加劇資源分配不均。

獎勵系統公平性受損
不同服務提供的不同獎勵結構可能改變以太坊當前的公平獎勵系統,激勵運營商追求最大化回報,破壞驗證者間的平衡和公平。

市場接受度挑戰
用戶採用和市場接受度是 AVS 擴展和普及的障礙。

全鏈 AVS 生態發展現狀

EigenLayer 首創了基於以太坊的 Restaking+AVS 的創新理念,但其它 Layer2、Layer1 生態系統也出現了類似協議產品,甚至目前已經出現多鏈/全鏈的 AVS 協議,它們不僅支持了更多樣化的質押代幣,也在跨鏈互操作性、可持續的激勵模型、釋放資產流動性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創新的玩法,下文對此做簡述。

1、各鏈 AVS 相關協議/產品紛紛湧現

我們注意到,圍繞以太坊和 EigenLayer 的 AVS 相關協議/產品已經形成了龐雜的生態系統,而這一趨勢也已經逐漸蔓延到其它區塊鏈網路系統中。我們關注到比特幣的 BouceBit,Solana 的 Solayer,Near 的 LiNEAR 等,這些都爲市場帶來了新的視野,擴大並增強了整體的再質押格局。

圖 5 來源:Gauntlet

Symbiotic

Symbiotic 協議是一個由 Lido 創始人和 Paradigm 資本支持的、旨在通過擴大質押代幣種類和靈活性來與 EigenLayer 競爭的再質押性協議。

該協議的核心優勢在於其廣泛的代幣兼容性,不僅限於 ERC-20 代幣,還包括了如 stETH、wstETH、cbETH、wBETH、rETH 等多種類型代幣,以及未來可能支持的其他與 EigenLayer 不兼容的資產。

除了更廣泛的資產兼容性之外,Symbiotic 還設計了自由配置的分層設計方案,比 EigenLayer 直接將質押資產委托給節點運營商的做法更爲靈活。Symbiotic 這種設計不僅降低了質押資產的一系列性風險,還允許用戶自定義獎勵機制,提高了資本的利用效率並降低了運行成本。

BounceBit

BounceBit 協議是一條基於比特幣生態的側鏈,旨在通過創新的 BTC 再質押機制和雙幣 PoS 共識機制,提升 BTC 的資本效益和安全性。

該協議運行機制是允許用戶將原生比特幣,BNB Chain 上的 BTCB 和 WBTC 等存入 Mainnet Digital 和 Ceffu 的受監管托管中,並在 BounceBit 鏈上鑄造等價的鏡像代幣 BBTC。而後用戶可以將其 BBTC 和 BB 委托給驗證者,並獲得 LST(stBBTC,stBB)作爲憑證。節點則根據投票權重被選爲 AVS,否則就是候選 AVS。

BounceBit 的再質押框架允許用戶在網路內共享安全性,但限於目前的規模效應和自身側鏈較低的共識安全性,所以在該方向上的發展尚不清晰。

圖 6 來源:BouceBit

但值得注意的是,比特幣網路本身是硬件礦機的 PoW 共識,不需要像 PoS 機制那樣通過節點代幣來維護網路安全,所以基於比特幣的 LRT 協議們容易受到比特幣社區的質疑,其利用比特幣的經濟安全性在進行 AVS 的業務路線尚不清晰。

鑑於比特幣生態建設的活躍性,該鏈還有其它再質押協議如 Lombard、Bedrock、Chakra、Uniport、OrangeLayer Protocol 等,預計該賽道競爭將日趨激烈。

Solayer

Solayer 協議是 Solana 生態中的再質押協議,旨在利用去中心化雲基礎設施爲用戶提供再質押的途徑,以獲取額外收益。

用戶可以存入原生 SOL、mSOL、JitoSOL 等多種資產,除了獲得 POS 質押收益外,還能獲得 MEV 和 AVS 等收益。

Solayer 通過將 Solana 的質押者作爲驗證者,並爲去中心化應用程式提供創建自有 AVS LST 的簡便方法。

Solayer 還允許用戶設計不超過 2 天的解綁流程,並提供緊急退出機制,以便在 AVS 停止運作時從用戶處釋放綁定的資產。

圖 7 來源:solayer.org

因爲 EigenLayer 服務對象多處於以太坊主鏈外,所以 Solayer 將 EigenLayer 的再質押設計稱之爲外源性 AVS(Exogenous - Actively Validated Services)。Solayer 支持外源性 AVS,但更專注於直接在 Solana 主網上運行的內源性 AVS(Endogenous AVS)的發展。與 Eigenlayer 復刻以太坊性能的手段不同,這些內源性 AVS 的目標是爲 Solana 鏈上的 Dapp 提供更大的區塊空間保障,並優先處理交易,以緩解基礎 Layer 1 網絡擁塞帶來的問題。

同樣地,鑑於 Solana 活躍的生態,該鏈還有其它再質押協議如 Cambrian、Picasso Network、Fragmetric 和潛在的 Jito 等,預計該賽道競爭將日趨激烈。

LiNEAR

LiNEAR Protocol 是基於 NEAR 區塊鏈生態開發的領先流動性質押協議,它允許用戶質押 NEAR 通證以獲取 LiNEAR 作爲質押收益,並可通過$LiNEAR 參與 NEAR/Aurora 生態中的多種 DeFi 協議,進一步獲取額外收益。

LiNEAR 的核心在於其創新的自動化節點選擇算法,該算法能夠根據預設標準自動篩選和監控節點,動態調整質押策略,將資金從表現不佳的節點轉移至表現優異的節點,從而促進了節點的多樣化選擇,增加了網路去中心化程度,同時提高了網路安全性。

2、整合多鏈/全鏈的 AVS 業務探索

隨着各鏈不斷湧現出再質押協議,整合多鏈/全鏈的再質押協議自然也隨之出現,但目前該領域提出的諸多新概念遠大於實際可行性,各方面發展並不完備。

以筆者的觀察來看,很多自稱是全鏈再質押的協議其實支持的區塊鏈系統和代幣有限,自然在整合多鏈的共識安全性、探索無縫跨鏈互操作方面進展也十分有限,但這不妨礙我們對此做早期觀察。

目前狹義上的全鏈再質押協議,我們可以理解爲支持多條鏈上的某一共識資產。例如 Solv 支持 BTC,該比特幣可以來自 BNB Chain、Ethereum、Mantle、Arbitrum、Merlin、Bitcion Mainnet 等鏈;再比如 StakeStone 通過與 LayerZero 等跨鏈技術的集成,支持來自 Ethereum 以及其側鏈、Layer 網路上的 ETH,並實現資產和價格在多個區塊鏈網路之間的無縫轉移。

圖 8 來源:StakeStone

而廣義上的全鏈再質押協議,我們可以理解爲將一種或若幹代幣安全性引入到一個或若幹網路,爲其提供經濟安全。

比如 Cosmos 鏈更靈活、可互操作,而 BTC、ETH 鏈則能提供更高級別的安全性,所以以太坊再質押協議 EigenLayer、比特幣質押協議 Babylon 在該方向的結合上做了積極探索,此外還有 Persistence One 這樣的輕量協議提出的將 ATOM、TIA、DYDX 等再質押到 Cosmos 鏈上,從而使 Cosmos 各生態系統做到安全銜接。

我們這裏以 EigenLayer AVS 爲例介紹。Ethos 旨在將以太坊的經濟安全性和流動性帶到 Cosmos。針對 Cosmos 鏈建立過程中的高成本及驗證者網路構建的復雜性,Ethos 推出了 Guardians Chain,這是一個由 EigenLayer 運營商驗證的 Layer 1 安全協調層。此機制允許新項目僱傭 Guardians 作爲虛擬驗證者,從而無需自行構建驗證者網路,即可享受以太坊級別的安全性。

此外,Ethos 旨在解決 Cosmos 消費者鏈面臨的代幣經濟學復雜性和通脹問題,通過其創新的再質押模式,減少了構建和維護驗證者集的需求。

當然,還有一些開發者關注到許多去中心化服務(如跨鏈橋、預言機、RPC 網路等)本質上是服務多鏈的,所以我們看到也有一些將 AVS 擴展到多鏈的協議,例如 Karak、Allstake 等,它們能確保更快集成各鏈,並支持更多的資產,如各種原生 Layer 1 和 Layer 協議代幣、LST(流動性質押代幣)、DeFi LP 代幣、穩定幣和其他代幣化資產等。

Karak

Karak 是一個全鏈的再質押協議,已經兼容多種資產,包括 LST、USDe 和 sDAI 等穩定幣以及 Pendle PT 頭寸。

此外該協議的優勢還在於,Karak 的無偏見設計使每條鏈都可以擁有本地部署的再質押基礎設施,並使用自己的資產集進行保護,而整套工具和 SDK 套件能支持開發人員輕鬆擴展或爲其應用程序創建新功能。

圖 9 來源:Karak

Karak 的運行機制與 EigenLayer 類似,主要是通過 Restakers 提供資產安全、DSS(Distributed Secure Services)利用這些資產提升服務安全性、Chains 或 Rollups 利用 DSS 的服務、以及操作者保障服務安全性的方式,形成了一個閉環的生態系統。

Allstake

Allstake 正在構建超越以太坊的更廣泛的加密領域“可驗證雲”,使用戶能夠在包括 NEAR、Solana、比特幣、以太坊、Ton 等在內的多條鏈上本地重新質押各種資產(LST、LRT、LP 代幣、穩定幣等)。

在 NEAR 協議上的鏈抽象的支持下,Allstake 不僅爲所有鏈帶來了原生的重新質押,而且從第一天起就可以構建具有多鏈籤名功能的 AVS。

該協議由三個核心組件組成:

  • Allstake Hub 建立在 NEAR 協議上,管理所有 AVS 和運營商,並跟蹤所有重新抵押者的存款、委托和取款狀態。
  • 所有客戶端鏈(包括以太坊等 EVM 鏈和非 EVM 鏈,如 Solana)上的客戶端合約都允許這些客戶端鏈上的重新質押者進行原生質押、委托和提現。由於比特幣上沒有智能合約,因此重新質押邏輯是通過鏈籤名實現的。
  • Allstake Hub 和客戶端鏈合約之間的跨鏈互操作性可以將質押和委托狀態從客戶端鏈同步到 Allstake Hub,以及使用由 Allstake Hub 發起的鏈籤名交易在客戶端鏈上執行取消委托、削減和獎勵分配。

圖 10 來源:Allstake

總的來說,全鏈設計上注重兼容多類型資產以及與多鏈無縫集成,通過聚合或復合資產池來產生更大的安全效應。

3、基於不同 AVS 組合的衍生品出現

在全鏈時代下,橋接器、互操作性解決方案等 AVS 將促進各鏈之間的資產轉移、信息交換和合約交互,那麼將不可避免地出現基於不同 AVS 組合發行的多類型衍生品,例如像 Yearn Finance 那樣耕作收益最大化、Convex 那樣收益賄選等 DeFi 翻版產品等。

我們目前看到 Ether.fi、Renzo、Puffer Finance、Eigenpie 等基於 EigenLayer 的質押衍生品平台,它們通過保護 AVS 並提供更高的質押收益,進一步簡化了終端用戶再質押過程中選擇運營商和獎勵策略的復雜性,扮演着 EigenLayer 生態系統接口的角色。

StakeStone 則針對這些 AVS 底層資產創建了一種統一的流動性釋放方式。StakeStone 將支持的各鏈 ETH 質押和潛在再質押獎勵包裝到統一的 STONE 代幣中,並分發到各個生態系統的應用層。

因此,與依賴 Dex 的流動性退出機制不同,StakeStone 協議層的這種封裝機制能支持用戶即時解質押的流動性需求。

圖 11 來源:StakeStone

不過,各類基於 Restaking、AVS 的衍生品雖然可以進一步釋放經濟活力,但風險也將隨之疊加。Eigen 基金會近期就表示 EIGEN 衍生品的創建或交易將對社區造成損害,並警告說,參與此類活動將影響未來 EIGEN 空投季節的資格。

可以預見的是,我們在未來將看到更多的再質押資產和 AVS 組合的衍生產品或服務。

AVS 生態用例

目前 EigenLayer AVS 生態建設最爲完善,涵蓋可驗證的 Web2 基礎設施、Web3 基礎設施、Rollup 服務等三大類別。

圖 12 來源:@0xSumanth,Polygon Ventures

限於篇幅,我們這裏按照 TVL 大小,依次對 EigenLayer AVS 上一些重要的用例做簡要介紹。

EigenDA
EigenDA 是 EigenLayer 的首個數據可用性服務,具有 10 MiB/s 的寫入吞吐量,且成本是同類產品中最低的。該系統的設計靈感來自 danksharding,它承諾將以太坊的 DA 擴展到 EIP-4844 之外。

eoracle
eoracle 是一個使用 EigenLayer 構建的由以太坊保護的模塊化、可編程的預言機網路。

Lagrange
Lagrange 構建模塊化的零知識協處理器,提供無信任的鏈外計算,降低鏈上計算的成本,首批推出的兩個協議是基於零知識證明的 ZK Coprocessor 與 State Committees。

其中 State Committees 是一種針對 OP Rollup 的 ZK 輕客戶端協議,它是通過將 EigenLayer 的重新質押安全性與其 ZK 協處理器相結合而設計的。

ZK Coprocessor 是一個中心化網路,用於可靠地生成高活性保證的不同 ZK 證明。

Automata Multi-Prover AVS
Automata Network 探索 TEE 協處理器在 EigenLayer 上的多證明器 AVS 方向上的開發。去中心化系統引導輔助 TEE 證明器,以最大限度地減少破壞網路的錯誤並實現更好的安全性和去中心化。通過引入 TEE Committees,該方法得到了增強,其中多證明器 AVS 受到機器信任和加密經濟安全性的雙重約束。

Cyber MACH (由 AltLayer 提供支持)
Cyber 是專注社交的 Layer。通過將 Web3 的關注點擴展到金融之外,Cyber 使開發人員能夠創建 Dapp,從而改變人們連接、創造、貨幣化和共享價值的方式。

Witness Chain
Witness Chain 爲 DePIN 提供驗證服務,這是第一個統一孤立的 DePIN 經濟的物理狀態共識協議。通過 WitnessChain,可以解鎖集成物理資產的共享經濟,促進計算能力、能源、存儲等資源的交換。

OpenLayer
OpenLayer 是第一個模塊化的數據層,旨在實現傳統數據流的現代化。OpenLayer 受到每個人和每個設備的貢獻,它提供了一種模塊化解決方案,可以協調數據收集、驗證和轉換,滿足 web2 和 Web3 公司的需求。

Brevis coChain AVS
Brevis 是一款智能 ZK 協處理器,它使智能合約能夠讀取和利用任何鏈上的完整歷史鏈上數據,並以完全無需信任的方式運行可定制的計算,以支持數據驅動的 DeFi、zkBridge、ZK 身分等用例。使用 EigenLayer,Brevis coChain AVS 通過 ZK 防欺詐 ZK 協處理器模型實現了新的加密經濟安全性。借助 Brevis AVS,開發人員可以構建數據驅動的 DApp,與純 ZK 模型相比,其運行成本要低得多。

AltLayer MACH
AltLayer MACH 是 OP Mainnet 和 Arbitrum One 的快速終結性 AVS。作爲 AVS,用戶可以將 ETH 或 LST 委托給任何註冊運營商。存入以保護 MACH 的經濟抵押品隨後用於證明給定 Rollup 狀態的有效性;從而爲 Rollup 提供快速終結層。它將爲這些 Rollup 上的最終用戶提供以下核心服務:Rollup 交易的快速確認、用於檢測任何惡意網路參與者的加密經濟安全性以及 Rollup 狀態的去中心化驗證。

Xterio Mach (由 AltLayer 提供支持)
Xterio 是一家由遊戲行業資深人士創辦的 Web3 遊戲開發商和發行商,利用 EigenLayer 的再質押 Rollup 技術,提供幾乎即時的交易確認,專注於 AI 遊戲領域。

Hyperlane AVS
Hyperlane 是一個模塊化、無需許可的互操作性框架,目前已部署在 35 個 EVM、Cosmos 和 Sealevel 鏈上。

ARPA Network
ARPA BLS 閾值籤名方案 (BLS-TSS) 網路是一種先進的去中心化加密系統,旨在執行 BLS 閾值籤名任務。利用 ARPA 網路,Randcast 在多個主流區塊鏈上提供安全可靠的隨機數生成。

Omni Network
Omni 是一種以太坊原生互操作性協議,可在以太坊的 Rollup 生態系統中建立低延遲通信。再質押使 Omni 能夠爲以太坊模塊化生態系統的未來建立安全、高性能和全球兼容的互操作性的新先例。

DODOchain MACH (由 AltLayer 提供支持)

DODOchain 是一個全鏈交易 Layer3,由 Arbitrum、EigenLayer 和 AltLayer 集成而成。作爲 Rollup 級別的流動性層,它連接以太坊 Rollup 和比特幣網路,將流動性整合到一個平台中,實現無縫跨鏈交易。憑藉其作爲 Restaked Rollup 的地位,DODOchain 提供去中心化驗證和快速終結性,顯著增強了全鏈時代的安全性和效率。

GM Network MACH (由 AltLayer 提供支持)

GM Network 是首個消費級 AIoT(AI + IoT) 網路。GM Network 的模塊化生態系統旨在通過大幅降低開發人員的成本和障礙,促進 AIoT 的大規模採用。它由三個主要層組成:資產層、數據層和用戶層。

結論

隨着 EigenLayer 首創的 Restaking 機制的迅速崛起,主動驗證服務(AVS)作爲一種去中心化安全服務和驗證計算的新技術方案應運而生,有望消除構建底層信任網路的負擔。

一言以蔽之,此方案核心在於讓以太坊主網 Validators 通過重復質押的 LST 代幣,並受獎懲經濟模型激勵,跨鏈跨應用構建安全共識。若 Layer2 或其它應用/程序普遍採用 AVS 共識機制,則實質上會形成一種基於經濟驅動的簡版 Based Rollup 模式,而這個多方互利的生態系統,將極大地推動以太坊生態的多樣化發展。

而在全鏈背景下,跨鏈/多鏈/全鏈的再質押經濟業態由此在 Eigenlayer 帶動下全面爆發,呈現出多樣化的再質押資產支持類型、集成更多跨鏈互操作性、復用/混用多鏈多機制的安全共識以及誕生諸多組合衍生品等趨勢。一言以蔽之,全鏈背景下的 AVS 生態發展將更加繁榮多樣,激烈的競爭也將與之而來。

當然,不必諱言的是,AVS 的快速發展也面臨着智能合約風險、套娃資產脫錨清算、運營商集中化、市場初期接受度等挑戰,這些都是難以在短期內能快速解決的系統性問題,需要緩緩圖之。

作爲行業領頭羊,EigenLayer 正在通過擴展 AVS 可定制化功能、完善安全審核和罰沒措施、開發跨鏈集成方案、拓展生態合作等,逐步應對同業競爭和內在挑戰。

可以預見的是,隨着技術的成熟和市場的接受度提高,Restaking 與 AVS 將成爲區塊鏈安全可信任架構重要組成部分,成爲引領加密市場生態繁榮的範式創新,我們也期待後續能看到 EigenLayer、Solayer、StakeStone、Karak 等這些高端玩家更多的創新玩法。

參考資料:

  1. https://techub.news/newDetails/?id=fb33fdafde3f437cb4ab4be766440661
  2. https://www.panewslab.com/zh/articledetails/if7dpkf4.html
  3. https://docs.EigenLayer.xyz/EigenLayer/avs-guides/avs-developer-guide
  4. https://2039955362-files.gitbook.io/~/files/v0/b/gitbook-x-prod.appspot.com/o/spaces%2FPy2Kmkwju3mPSo9jrKKt%2Fuploads%2F9tExk4U2OdiRKGEsUWqW%2FEigenLayer_WhitePaper.pdf?alt=media&token=c20ac4bd-badd-4826-9fb6-492923741c9e
  5. https://medium.com/
  6. https://medium.com/nearprotocol/linear-protocol-launching-governance-token-lnr-and-unveil-restaking-support-2a46a329ab9e
  7. https://foresightnews.pro/article/detail/64568
  8. https://x.com/poopmandefi/status/1809848249098072129
  9. https://www.coinbase.com/de/blog/EigenLayer
  10. https://medium.com/nearprotocol/introducing-allstake-omnichain-restaking-for-trustless-scaling-ca51930c884a
  11. https://docs.allstake.org/technical-architecture
  12. https://docs.exocore.network/exocore/faq/technical/what-are-the-main-benefits-of-an-omnichain-design
  13. https://mp.weixin.qq.com/s/yQpNu2xZAm9DVkc-Ci9AsQ
  14. https://x.com/0xSumanth/status/1800151322563666240
  15. https://app.EigenLayer.xyz/avs
  16. https://www.bitalk8.com/article/24572
  17. https://www.gauntlet.xyz/resources/inside-the-restaking-ecosystem-leading-protocols-and-projects
  18. https://app.EigenLayer.xyz/avs

本文基於作者的獨立研究和分析判斷,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本文中提到的任何信息都不應該被視爲對任何特定項目或策略的推薦或認可。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對於讀者使用本文以及由此產生的任何後果,Gate.io 不承擔任何責任。

作者: Car.Y
译者: Sonia
审校: Edward、Piccolo、Ashley、Joyce
即刻开始交易
注册并交易即可获得
$100
和价值
$5500
理财体验金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