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區塊鏈政策布局:五城各顯神通在區塊鏈技術蓬勃發展的大背景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和杭州五個城市憑藉各自的優勢,正在積極布局區塊鏈產業。這些城市的區塊鏈發展戰略與其經濟實力、人才儲備和科技創新能力密切相關。各地政府也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規劃來支持區塊鏈產業的發展。## 北京:政策布局早,監管嚴格作爲全國的政治和經濟中心,北京在區塊鏈領域的政策布局走在了全國前列。早在2016年,北京就開始關注區塊鏈技術可能帶來的革新。2016年2月,中關村區塊鏈產業聯盟成立,同時設立了區塊鏈國際孵化中心。2016年12月,北京將區塊鏈列爲互聯網金融的一項技術。這表明北京政府鼓勵將區塊鏈作爲金融科技來創新金融領域。隨後北京政府在多個規劃中都鼓勵探索區塊鏈等創新技術的研究應用。2018年發布的《北京市促進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18年-2022年)》再次將區塊鏈納入金融科技發展規劃範疇。但北京對區塊鏈行業,尤其是加密貨幣的監管十分嚴格。2018年8月,朝陽區下發通知禁止承辦任何形式的虛擬貨幣推介活動。北京的政策取向與其金融和人才優勢密切相關。未來北京在金融創新和監管科技方面或許會有更多突破。## 上海:緊隨其後急起直追上海雖然錯過了早期互聯網發展紅利,但在區塊鏈領域並未落後。2011年6月,中國第一家比特幣交易平台在上海創立。2015年,第一屆區塊鏈全球峯會也在上海舉辦。盡管如此,上海在區塊鏈政策方面起步較晚。直到2017年,區塊鏈才開始在政府文件中被提及。2018年,上海在區塊鏈領域開始奮起直追。5月,區塊鏈產業中心成立;6月,上海區塊鏈技術研究中心揭牌;9月,楊浦區發布12條政策扶持區塊鏈產業發展。雖然前期政策缺位導致上海在區塊鏈企業和專利數量上落後,但當前區塊鏈仍處於早期階段,上海仍有機會抓住這波變革機遇。## 廣州:產業先行,政策跟進廣東是國內出臺區塊鏈政策最多的省份,其中廣州尤爲突出。2017年,廣州成立區塊鏈產業協會和創新基地,並出臺第一部區塊鏈產業扶持政策。在這樣的策略下,廣州目前擁有超過6000家區塊鏈企業,居全國首位。廣州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還在繼續加大。2018年5月,廣州印發區塊鏈產業發展辦法實施細則;10月,廣州開發區表示將出臺新版"區塊鏈10條"政策。在持續的政策利好下,廣州憑藉已經聚集的區塊鏈企業,未來發展空間廣闊。## 深圳:彰顯金融科技中心野心深圳作爲國家首個創新型城市,在區塊鏈領域自然走在前列。從2016年11月至2018年4月,深圳多個政府部門發布了支持區塊鏈技術的文件,爲發展普惠金融、科技金融等奠定了政策基礎。深圳的區塊鏈政策主要由金融辦發布,顯示出深圳想要在金融領域追趕北上的決心。在政策引導下,深圳在區塊鏈技術應用於跨境支付、電子憑證等金融場景中處於全國領先地位。深圳還推出了高額財政補貼政策。如"金融創新獎"和"金融科技專項獎"年度總獎金高達2550萬元。深圳首個區塊鏈創投基金首期規模達5億元。明確的政策方向加上大手筆財政補貼,深圳在發展區塊鏈革新金融領域方面值得期待。## 杭州:政策引導,應用導向得益於阿裏巴巴等互聯網巨頭的帶動,杭州聚集了大量優秀的互聯網企業和人才,爲發展區塊鏈奠定了基礎。杭州在區塊鏈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都有知名企業。杭州政府較早關注區塊鏈。2016年12月,浙江省政府就提出要集聚區塊鏈等金融科技企業。2017年4月,杭州主辦了首個政府主辦的區塊鏈峯會,並推出國內首個區塊鏈產業園。2017年12月,杭州市政府發文強調要在區塊鏈等領域率先布局,構建先發優勢。杭州的政策主要引導利用既有優勢形成產業集聚,而非單純的財政補貼。截至2018年8月,杭州已有55家區塊鏈技術服務相關企業,區塊鏈生態圈日益成熟。總的來看,這五個城市正各展所長,在區塊鏈這一新興領域中尋求突破。未來誰能脫穎而出,讓我們拭目以待。
五城區塊鏈政策布局解析:北京監管嚴 廣州企業多
區塊鏈政策布局:五城各顯神通
在區塊鏈技術蓬勃發展的大背景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和杭州五個城市憑藉各自的優勢,正在積極布局區塊鏈產業。這些城市的區塊鏈發展戰略與其經濟實力、人才儲備和科技創新能力密切相關。各地政府也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規劃來支持區塊鏈產業的發展。
北京:政策布局早,監管嚴格
作爲全國的政治和經濟中心,北京在區塊鏈領域的政策布局走在了全國前列。早在2016年,北京就開始關注區塊鏈技術可能帶來的革新。
2016年2月,中關村區塊鏈產業聯盟成立,同時設立了區塊鏈國際孵化中心。2016年12月,北京將區塊鏈列爲互聯網金融的一項技術。這表明北京政府鼓勵將區塊鏈作爲金融科技來創新金融領域。
隨後北京政府在多個規劃中都鼓勵探索區塊鏈等創新技術的研究應用。2018年發布的《北京市促進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18年-2022年)》再次將區塊鏈納入金融科技發展規劃範疇。
但北京對區塊鏈行業,尤其是加密貨幣的監管十分嚴格。2018年8月,朝陽區下發通知禁止承辦任何形式的虛擬貨幣推介活動。
北京的政策取向與其金融和人才優勢密切相關。未來北京在金融創新和監管科技方面或許會有更多突破。
上海:緊隨其後急起直追
上海雖然錯過了早期互聯網發展紅利,但在區塊鏈領域並未落後。2011年6月,中國第一家比特幣交易平台在上海創立。2015年,第一屆區塊鏈全球峯會也在上海舉辦。
盡管如此,上海在區塊鏈政策方面起步較晚。直到2017年,區塊鏈才開始在政府文件中被提及。2018年,上海在區塊鏈領域開始奮起直追。5月,區塊鏈產業中心成立;6月,上海區塊鏈技術研究中心揭牌;9月,楊浦區發布12條政策扶持區塊鏈產業發展。
雖然前期政策缺位導致上海在區塊鏈企業和專利數量上落後,但當前區塊鏈仍處於早期階段,上海仍有機會抓住這波變革機遇。
廣州:產業先行,政策跟進
廣東是國內出臺區塊鏈政策最多的省份,其中廣州尤爲突出。2017年,廣州成立區塊鏈產業協會和創新基地,並出臺第一部區塊鏈產業扶持政策。
在這樣的策略下,廣州目前擁有超過6000家區塊鏈企業,居全國首位。廣州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還在繼續加大。2018年5月,廣州印發區塊鏈產業發展辦法實施細則;10月,廣州開發區表示將出臺新版"區塊鏈10條"政策。
在持續的政策利好下,廣州憑藉已經聚集的區塊鏈企業,未來發展空間廣闊。
深圳:彰顯金融科技中心野心
深圳作爲國家首個創新型城市,在區塊鏈領域自然走在前列。從2016年11月至2018年4月,深圳多個政府部門發布了支持區塊鏈技術的文件,爲發展普惠金融、科技金融等奠定了政策基礎。
深圳的區塊鏈政策主要由金融辦發布,顯示出深圳想要在金融領域追趕北上的決心。在政策引導下,深圳在區塊鏈技術應用於跨境支付、電子憑證等金融場景中處於全國領先地位。
深圳還推出了高額財政補貼政策。如"金融創新獎"和"金融科技專項獎"年度總獎金高達2550萬元。深圳首個區塊鏈創投基金首期規模達5億元。
明確的政策方向加上大手筆財政補貼,深圳在發展區塊鏈革新金融領域方面值得期待。
杭州:政策引導,應用導向
得益於阿裏巴巴等互聯網巨頭的帶動,杭州聚集了大量優秀的互聯網企業和人才,爲發展區塊鏈奠定了基礎。杭州在區塊鏈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都有知名企業。
杭州政府較早關注區塊鏈。2016年12月,浙江省政府就提出要集聚區塊鏈等金融科技企業。2017年4月,杭州主辦了首個政府主辦的區塊鏈峯會,並推出國內首個區塊鏈產業園。
2017年12月,杭州市政府發文強調要在區塊鏈等領域率先布局,構建先發優勢。杭州的政策主要引導利用既有優勢形成產業集聚,而非單純的財政補貼。
截至2018年8月,杭州已有55家區塊鏈技術服務相關企業,區塊鏈生態圈日益成熟。
總的來看,這五個城市正各展所長,在區塊鏈這一新興領域中尋求突破。未來誰能脫穎而出,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