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好型人格的人,其實就是父母成功馴化出來的奴隸。第一種,就是親子關係倒置。在正常的家庭裏面啊,父母本應該去照顧孩子的情緒,去關注孩子的情感需求。然而呢在討好型人格的孩子家庭當中,情況是恰恰相反的。孩子要安撫父母的情緒,父母還要要求孩子以他們爲中心。你想一想孩子長期被迫照顧孩子的情緒,那麼久而久之在人際關係當中,他就習慣了把別人的感受放在第一位。所以這類人羣通常都是高敏感,特別善於觀察別人的負面情緒,然後總是去試圖照顧別人,最後卻常常忽視自己的情緒和感受。



第二種,就是父母會隨意侵犯孩子的邊界。我們說在正常家庭當中,父母應該守護孩子的成長空間,允許孩子自由探索並且建立個人邊界。然而呢很多控制型的父母,他們會強勢的侵佔孩子的空間。比如說有些父母啊經常去翻閱孩子的日記,隨意進出孩子的房間,連門都不敲,那麼長此以往,孩子的自主性就被瓦解掉了。在社會當中他是不敢去捍衛自己邊界的,所以很多人面對沖突,他經常選擇去讓步,去後退。所以你看這種代際傳遞的控制模式,不僅會在家庭中上演,還會在外部世界無意識的呈現,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第三種,就是有些父母會用聽話、懂事、孝順、感恩等等PUA組合拳。所有這些行爲的本質啊,都是爲了讓孩子變得更好控制。所以很多孩子無條件的去照顧父母的情緒,受了委屈他也不爭不鬧,長期的迎合,長期的順從,就爲了從父母那裏聽到一句誇獎,哎,我的孩子真懂事。你看這就是一種被反復訓練出來的順從,他不是一個人發自內心的選擇。我們會看到一些父母啊經常向孩子強調什麼呢?我爲你犧牲了,我爲你奉獻了,以此來要求孩子對自己感恩和孝順。他營造出來一種道德虧欠感,讓自己呢在親子關係裏面經常佔據那個道德高地。然而孩子卻長期處於一種虧欠父母的這樣的狀態當中。那麼還有一些父母呢總是強調感恩,他們總是在表明他們的愛是很苛刻的,並且有附加條件的。比如說有些父母啊經常說孩子要爲自己長臉,要足夠優秀,會導致孩子從小缺乏那些無條件愛的滋養,他很難建立起屬於自己內心裏面真正的自信,對遇到衝突以後往往是不敢。

第四種,就是貶低、否定、打壓和摧毀孩子的自尊心。很多父母常常以愛之名,揪着孩子的錯誤不放,去貶低、去打壓。那麼孩子時間長了以後,就會內化這種否定,他會覺得自己好沒有用呀。那很多父母呢,借這種手段把自己放在關係裏面的高位,孩子反而喪失了個性和自主意識,最後淪爲了唯命是從的空心奴隸。所以你看自尊心受挫的孩子,在人際關係當中經常會變得這個異常的敏感。他總是過度的去關注別人的言行啊,因爲害怕被別人討厭,所以對別人說的話,被別人的動作,他總是習慣性去過度解讀。所以長此以往,很多討好型人格的人,對他們來講,社交是一種內耗來的。所以你看我們說很多討好型人格的人,經常伴有這種社交恐懼症。但其實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就是一種自我保護。 #以太坊突破3800# #Gate 6月透明度报告# #山寨币爆发#
ETH-2.8%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