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堅定的環境論者。



我從小就夢想當作家,高中畢業那個假期,我用手機看《鏡花緣》的時候,看到裏面關於“蕩秋千的黃段子”,一遍遍慨嘆,寫的賊牛逼。

記憶中也時常回憶起初中從同桌那借閱《魯濱遜漂流記》的一些印記。

到了大學,看《追憶》看《生活在別處》。

畢業後在圖書公司,看托馬斯·沃爾夫的《時間與河流》;看諾曼梅勒的《裸者與死者》。

後來看《包法利夫人》,重溫《面紗》,看《人生的智慧》等等。

經典看的越多,對於不朽的迷戀也更深,男性雄競的虛榮心也更旺。

可是空有“射向月球的夢想(寫出巨著)”,卻缺少了落地的才華。

一番深思熟慮之後,我得出的答案是:

我缺少了童子功。

從小農村出身,導致我就沒成長在一個容易成爲作家的環境中。

試想一下,當別的孩子小小年紀早就看完四大名著的時候,你還天天在地裏捏泥巴玩,以後能逼嗎?

童子功的魅力,不僅僅是時間的優勢,更是深刻記憶、認知的優勢。

這種差距,就相當於一個18歲的同齡人已經是一家上市公司總裁了,你卻還天天在學校裏做個小可愛。

站在喜馬拉雅之巔,看到的風景,呼吸的空氣,帶來的成長和感受,絕非是線性的。

對於環境的重要性,納瓦爾、elon musk,都是堅定受益者和布道者。

我對此始終深信不疑。

我最近就在思考,如何才能把自己放在成功更容易發生的環境中呢?

國家是一種環境(文化環境/經濟環境);
城市是一種環境(信息環境/人脈環境);
租住的房子小區是一種環境(切身相關的喫穿住行);
信息渠道/書籍/朋友也是一種環境……

大環境、小環境、內環境、環境……

第一個問題:

請問,杭州、深圳,這兩個城市,哪一個環境更容易讓成功發生?哪一個城市更能創造/激發一個個體巨大的潛力和可能性?

最近爲了想清楚這個點,額外多付了6萬左右的房租。回杭州住了2個多月感受,沒有答案。回深圳繼續生活感受,目前還是沒有答案。

在杭州,好像不去西湖住,無法體會杭州的底蘊?既然無法體會杭州最不可替代的底蘊,住在濱江、蕭山之類的,那和住在深圳的南山有啥區別?深圳南山區步行就可看到深圳灣——這種海景似乎是杭州所沒有的(雖然杭州有錢塘江可看,看是還是有區別的)。

第二個問題:

假定選擇了城市,比如杭州。這個是城市大環境,在這個大環境下,選擇哪個區域/小區居住,環境才是最佳的?

假定選擇了深圳,住在深圳哪裏,才最能體驗深圳的魅力和可能性?
ELON1.4%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