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正式啓動!
分享你對 $ERA 項目的獨特觀點,推廣ERA上線活動, 700 $ERA 等你來贏!
💰 獎勵:
一等獎(1名): 100枚 $ERA
二等獎(5名): 每人 60 枚 $ERA
三等獎(10名): 每人 30 枚 $ERA
👉 參與方式:
1.在 Gate廣場發布你對 ERA 項目的獨到見解貼文
2.在貼文中添加標籤: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貼文字數不低於300字
3.將你的文章或觀點同步到X,加上標籤:Gate Square 和 ERA
4.徵文內容涵蓋但不限於以下創作方向:
ERA 項目亮點:作爲區塊鏈基礎設施公司,ERA 擁有哪些核心優勢?
ERA 代幣經濟模型:如何保障代幣的長期價值及生態可持續發展?
參與並推廣 Gate x Caldera (ERA) 生態周活動。點擊查看活動詳情: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169。
歡迎圍繞上述主題,或從其他獨特視角提出您的見解與建議。
⚠️ 活動要求:
原創內容,至少 300 字, 重復或抄襲內容將被淘汰。
不得使用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和 #ERA# 以外的任何標籤。
每篇文章必須獲得 至少3個互動,否則無法獲得獎勵
鼓勵圖文並茂、深度分析,觀點獨到。
⏰ 活動時間:2025年7月20日 17
三位開發者的Web3轉型之路:從Java到區塊鏈的進階之旅
從不同背景到Web3:三位開發者的轉型之路
厭倦內卷的研究生Alan:從Java到區塊鏈
Alan是一名軟件工程專業的研究生,本科時系統學習了Java開發技術棧。但隨着對Web2行業的深入了解,他逐漸發現國內JavaWeb開發內卷嚴重,技術創新空間收窄,這種"停滯感"讓他開始重新思考方向。
在老師推薦下,Alan接觸到Web3與區塊鏈技術,被其去中心化的創新模式和底層技術邏輯深深吸引。他果斷報考了區塊鏈方向的研究生,雖然目前以理論研究爲主,但一直期待將技術落地的實踐機會。
參加"某平台上的Solidity開發"課程時,Alan已通過畢業設計和幾個DApp項目積累了基礎開發經驗。他刻意填補技術盲區,深入研究底層原理、合約升級機制、安全審計技巧等。最大的難點是L2相關內容,尤其是某虛擬機的調試環節,經常遇到兼容性問題。
在課程黑客松中,Alan拿下第一名。他認爲靈感可能比技術力更重要,圍繞"DAO的提案優化"設計了方案。關於創意積累,他建議多體驗產品,每個細分領域都藏着未被解決的痛點。
Alan看好某平台的發展潛力,認爲其獨特的共享安全模型和互操作性解決了區塊鏈的可擴展性問題,爲未來Web3應用提供了無限可能。
對於學生羣體,Alan建議:多結識熱愛這個領域的朋友,開拓眼界;多體驗不同賽道,Web3的可發展賽道非常豐富;多參與社區活動,可以交朋友、了解前沿技術,甚至獲得物質獎勵。
財會專業轉碼的富貴:從副業到自由開發者
富貴是一名非科班、財會專業出身的開發者,如今成爲了Web3自由職業者。他加入Web3的契機源於給海外遊戲公司做副業時接觸加密貨幣,後來爲維護利益自己開發了做市機器人,從此半只腳踏入Web3。
一次旅行中遠程參加Web3黑客松並獲獎後,富貴決定留在鄉村成爲獨立開發者,過上擼貓、喝咖啡、追松鼠的生活。他逐步從Web2向Web3過渡,認爲Web3對中小開發者更友好,結帳及時,且有很多應用場景待開發。
作爲應用層開發者,富貴主要做數據可視化和AI項目的BERT模型開發。他最近在籌備Web3公共基礎設施開發,並在黑客松中開發了Web3一站式教學平台項目。
富貴認爲,某平台的多鏈平行互補和輕鬆完成高度自定義鏈開發是其最大優勢。對想成爲Web3獨立開發者的人,他建議:想幹就幹,錨定目標,規劃好產品路線和能力範圍,逐步積累發展。除了技術能力,更要學會理解和溝通這個世界。
資深Java工程師John:邊工作邊自學的轉型之路
John是一名有多年經驗的Java工程師,主要在電商、互聯網金融和第三方支付領域工作。他被比特幣和以太坊背後的加密學原理深深震撼,意識到Web3可能重塑未來金融、組織乃至社會協作方式。
John採用"邊工作邊自學"模式,利用業餘時間系統學習Web3。他將學習過程分爲兩個階段:3-6個月的基礎入門期和無止境的深入實踐期。John認爲Web2的技術經驗是轉向Web3的"加速器",極大地縮短了他的學習曲線。
最大挑戰來自技術層面,特別是開發和調試體驗的差異。相比Web2成熟的IDE,Web3的智能合約調試過程顯得相對"原始"和不直觀,要求開發者更加嚴謹和耐心。
John被某平台的跨鏈互操作性和異構分片架構吸引,認爲其解決了傳統區塊鏈"單鏈孤島效應"的核心痛點。他對"萬鏈互聯"的宏大願景和高度可擴展性感到興奮。
對想轉行Web3的新手,John建議採取"理論先行,實踐跟上"的策略。首先打好底層知識基礎,然後通過高質量實戰課程磨練技能。他強調保持耐心和好奇心,積極參與社區並動手做小項目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