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Alpha 第三届积分狂欢节 & ES Launchpool# 聯合推廣任務上線!
本次活動總獎池:1,250 枚 ES
任務目標:推廣 Eclipse($ES)Launchpool 和 Alpha 第11期 $ES 專場
📄 詳情參考:
Launchpool 公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34
Alpha 第11期公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37
🧩【任務內容】
請圍繞 Launchpool 和 Alpha 第11期 活動進行內容創作,並曬出參與截圖。
📸【參與方式】
1️⃣ 帶上Tag #Gate Alpha 第三届积分狂欢节 & ES Launchpool# 發帖
2️⃣ 曬出以下任一截圖:
Launchpool 質押截圖(BTC / ETH / ES)
Alpha 交易頁面截圖(交易 ES)
3️⃣ 發布圖文內容,可參考以下方向(≥60字):
簡介 ES/Eclipse 項目亮點、代幣機制等基本信息
分享你對 ES 項目的觀點、前景判斷、挖礦體驗等
分析 Launchpool 挖礦 或 Alpha 積分玩法的策略和收益對比
🎁【獎勵說明】
評選內容質量最優的 10 位 Launchpool/Gate
Lubin押注以太坊金庫 或引發企業採納新浪潮
Lubin的以太坊金庫戰略:引發企業多米諾效應的契機?
近期,以太坊聯合創始人兼ConsenSys創始人喬·盧賓宣布擔任SharpLink Gaming董事會主席,並領導其4.25億美元的以太坊金庫戰略。這一舉措爲全球第二大加密貨幣以太坊的復興注入了新的活力,特別是在其價格長期徘徊在3,000美元以下的背景下。
這一戰略與某知名企業家推廣的比特幣財務策略有異曲同工之妙,後者曾激發衆多上市公司參與比特幣金庫建設。本文將探討這是否是以太坊復興的關鍵機遇之一。
市場反應與金庫策略
SharpLink Gaming宣布籌建以太坊金庫後,市場反應迅速而強烈。公司股價在單日內暴漲超450%,從每股6.63美元飆升至35美元以上。五個交易日內,股價更是上漲了17倍有餘。即便在回調後,其交易價格仍比初始價格高出3倍多。
這波漲勢背後的驅動力是什麼?投資者相信盧賓能夠爲SharpLink復制某企業在比特幣領域取得的成功。然而,以太坊金庫在某些方面可能比比特幣金庫更具優勢:它不僅能存儲價值,還能創造更多價值。
主動型金庫理論
比特幣和以太坊金庫策略存在顯著差異。比特幣金庫策略簡單明了:購買並持有比特幣,等待升值。這種方式雖然優雅,但本質上是被動的。
相比之下,以太坊金庫策略更爲復雜:大部分ETH代幣將用於質押,創造出"高貝塔、可產生收益的ETH槓杆"。這種質押策略將企業金庫從靜態資產轉變爲網路安全的積極參與者。
與比特幣持有不同,SharpLink質押的ETH每年至少能獲得2%的收益,同時還能增強以太坊的共識機制。此外,ETH金庫還可能產生"飛輪效應":企業可以低於淨資產價值的價格籌集資金,購買並質押ETH,如果股票交易價格高於每股ETH價值,就可以繼續籌資並重復這一過程。
去中心化金融(DeFi)協議通過借貸、流動性提供等復雜金融工具,爲ETH金庫提供了額外的收益策略。SharpLink得到了精通DeFi的投資機構支持,表明他們充分認識到這一潛力。
ETH與BTC金庫對比
2014年,以太坊首次代幣發行(ICO)籌集了1800萬美元,當時ETH價格在0.30至0.40美元之間。如今,以太坊生態系統的市值已超過3200億美元。
SharpLink承諾的4.25億美元投資額是當初ICO籌資的20倍以上,足以按當前價格收購超過15萬枚ETH。這一金庫策略可能驗證以太坊作爲機構資產的成熟度,並爲未來十年的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奠定基礎。
機構投資熱潮
除金庫戰略外,以太坊ETF近期也持續吸引機構資金流入。截至6月9日,以太坊ETF連續16個交易日錄得淨流入,創下自2024年7月獲批以來的第二長連漲紀錄。
過去兩周,以太坊ETF分別錄得2.81億美元和2.85億美元的流入,是四個月來表現最佳的兩周。某全球領先資產管理公司在11個交易日內積累了價值超過5億美元的ETH,其ETF現管理着近40億美元的資產。
分析師指出,過去20天ETH ETF流入資金達8.15億美元,年度淨流入轉爲正值,達6.58億美元。連續七周共計15億美元的ETF流入被認爲標志着"投資者情緒的顯著恢復"。
基於以太坊的產品目前佔加密ETP總資產管理規模的10.5%。分析師認爲,圍繞公共區塊鏈網路價值積累的敘事正處於關鍵轉折點,這開始反映在投資者對ETH ETF的興趣上。
展望
盧賓在SharpLink的舉動不僅帶來直接的財務影響,更標志着以太坊從投機性技術向重要金融基礎設施的轉變。當支付巨頭開發穩定幣策略,交易平台構建商戶支付系統,金融科技公司計劃推出代幣化資產時,他們本質上都在押注以太坊的未來。
隨着穩定幣立法在國會推進和監管環境日趨明朗,機構投資者終於擁有了所需的框架和信心。近期某加密公司成功IPO,收盤價較上市價高出160%,充分展示了華爾街對加密基礎設施投資的熱情。
對以太坊而言,企業金庫採納、機構ETF流入和監管清晰度的匯聚,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條件。如果SharpLink的實驗取得成功,可能會引發企業採納的"多米諾效應",就像某企業對比特幣所做的那樣。考慮到比特幣的類似風險模型已被證明是可控的,以太坊的採納可能會更快、規模更大。
除企業採用外,如果機構投資持續增加,監管環境進一步明朗,那麼盧賓的舉動可能會被銘記爲以太坊邁向機構化新篇章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