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正式啓動!
分享你對 $ERA 項目的獨特觀點,推廣ERA上線活動, 700 $ERA 等你來贏!
💰 獎勵:
一等獎(1名): 100枚 $ERA
二等獎(5名): 每人 60 枚 $ERA
三等獎(10名): 每人 30 枚 $ERA
👉 參與方式:
1.在 Gate廣場發布你對 ERA 項目的獨到見解貼文
2.在貼文中添加標籤: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貼文字數不低於300字
3.將你的文章或觀點同步到X,加上標籤:Gate Square 和 ERA
4.徵文內容涵蓋但不限於以下創作方向:
ERA 項目亮點:作爲區塊鏈基礎設施公司,ERA 擁有哪些核心優勢?
ERA 代幣經濟模型:如何保障代幣的長期價值及生態可持續發展?
參與並推廣 Gate x Caldera (ERA) 生態周活動。點擊查看活動詳情: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169。
歡迎圍繞上述主題,或從其他獨特視角提出您的見解與建議。
⚠️ 活動要求:
原創內容,至少 300 字, 重復或抄襲內容將被淘汰。
不得使用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和 #ERA# 以外的任何標籤。
每篇文章必須獲得 至少3個互動,否則無法獲得獎勵
鼓勵圖文並茂、深度分析,觀點獨到。
⏰ 活動時間:2025年7月20日 17
區塊鏈監管沙盒:從英國創新到中國實踐的探索之路
探索區塊鏈"監管沙盒":從英國創新到中國實踐
近期,香港證監會宣布將加密貨幣交易所納入"監管沙盒",這一舉措再次引發了人們對"監管沙盒"概念的關注。"監管沙盒"最初由英國政府於2015年3月提出,旨在爲金融科技企業提供一個相對寬松的監管環境,以測試創新的金融產品、服務和商業模式。同時,監管機構也可以在此環境中探索適合金融創新的監管方式,實現雙方共贏。
這一創新理念迅速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和借鑑。多個國家相繼建立了針對加密貨幣和虛擬金融的監管沙盒。在中國,除香港外,江西贛州、山東泰州、浙江杭州和廣東深圳等地也開始了"監管沙盒"的探索實踐。
在國內,江西省贛州區塊鏈金融產業沙盒園是首個由政府部門主導的區塊鏈"監管沙盒"。該園區鼓勵區塊鏈技術創新和金融應用創新企業入駐,並提供政策支持。目前,園區已建成總面積2.5萬平方米的產業園,並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包括發布合規鏈標準並倡議進行區塊鏈備案等。盡管園區已運營一年多,但其在推動區塊鏈產業創新和監管創新方面的實際成效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香港的"監管沙盒"則更接近國際標準。香港證監會計劃分兩個階段探索加密貨幣交易所在監管沙盒下的運作情況,以決定是否應對其進行規管。在沙盒期間,有意接受監管的加密交易所將獲得特殊的監管豁免,以便進行探索性運營。
然而,國內一些城市打着"監管沙盒"的旗號,實際上更像是在運營產業園區。例如,深圳、泰山等地的"監管沙盒"實踐,實質上是由非營利性社團組織牽頭成立的,缺乏政府或監管機構的直接參與。這些項目更接近於傳統的產業園區模式,主要聚集區塊鏈企業,而非真正意義上的監管創新平台。
真正的"監管沙盒"應該連接金融科技創新企業和政府監管部門兩端,共同在特定範圍內探索適用於金融科技創新的新政策。"監管"才是其核心要義,而非僅僅提供物理空間或寬松政策。
目前,國內多數城市的"監管沙盒"實踐還停留在產業扶持層面,對推動監管機制與金融科技創新協同發展的實質意義有限。雖然不排除這些行業自治組織牽頭的產業集聚可能產生有效的自律規範,進而影響監管政策,但從現有區塊鏈產業園區的運營情況來看,這一目標的實現仍面臨諸多挑戰。
隨着區塊鏈技術的快速發展,"監管沙盒"作爲金融科技創新下的監管科技代表,其在中國的實踐與國際標準之間仍存在一定差距。未來,如何真正實現監管創新,推動監管機制與金融科技創新的協同發展,仍需要政府、企業和行業組織的共同努力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