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新任CEO擼起袖子掀改革:任命印度裔CTO,AI、PC芯片親手抓

《科創板日報》4月18日訊(編輯 朱凌)英特爾新任華人首席執行官陳立武正在大刀闊斧地改革這家老牌芯片巨頭。

過去數年,英特爾在制造制程、產品路線上的一系列失誤,導致市場份額不斷被臺積電、AMD和英偉達蠶食。

近日,陳立武啓動了自他上月就任以來最重要的一項改革——以扁平化公司領導團隊爲核心的組織架構調整。

“我要與工程、產品團隊一起擼起袖子加油幹(roll up my sleeves),真正了解我們該如何加強產品力與解決方案。”陳立武在一份內部備忘錄中表示,英特爾的數據中心和人工智能芯片事業部以及客戶端計算(PC芯片)事業部將直接向他匯報。

與此同時,原本主管這些工作的資深高管米歇爾·霍爾索斯(Michelle Johnston Holthaus)將繼續擔任產品部門首席執行官,並被賦予更大的職責。

更值得關注的是,現任網絡與邊緣事業部總經理、同時也是斯坦福大學教授的印度裔薩欽·卡蒂(Sachin Katti)被提拔爲公司首席技術官(CTO)和人工智能負責人。

卡蒂將接替即將退休的CTO格雷格·拉文德(Greg Lavender),並領導公司的AI戰略和產品路線圖制定、英特爾實驗室、以及與初創公司、開發者生態系統的合作。

此前,英特爾在AI領域盡管收購了Habana Labs等多家初創公司,但始終未能建立一個清晰統一能夠挑戰英偉達的人工智能戰略。甚至在今年初宣布擱置其關鍵AI芯片項目“Falcon Shores”,暴露出內部協作和技術整合的問題。

陳立武在備忘錄中坦言:“組織的復雜性和官僚程序已經慢慢窒息了我們取勝所需的創新文化。”

此前,英特爾的技術主管通常比首席執行官低若幹級別,陳立武明確表示這種情況將發生改變。包括羅布·布魯克納(Rob Bruckner)、邁克·赫爾利(Mike Hurley)和麗莎·皮爾斯(Lisa Pearce)在內的多位技術主管,將直接向陳立武本人匯報,意圖建立一支技術導向的高層團隊,更緊密地將行政領導層與工程師團隊連接起來。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調整還涉及政府事務部門。鑑於當前復雜的國際貿易環境,尤其是特朗普關稅政策的出臺,英特爾正尋找一位新的政府事務主管。這一職位在前任主管布魯斯·安德魯斯(Bruce Andrews)於去年11月離職後一直處於空缺狀態。新任主管將負責協調英特爾與美國及全球各國政府之間的關系。

事實上,從制程落後到AI戰略失利,再到錯失GPU市場紅利,英特爾已經失去了許多原本可以引領的機會。

陳立武的上任本身就標志着英特爾高層對過去發展戰略的否定。前任CEO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盡管曾提出“IDM 2.0”戰略,試圖復興自有制造體系,但其在內部推動中遇到董事會和投資人的分歧,最終黯然下臺。

相比之下,陳立武擁有豐富的投資與技術管理經驗,他的強項不僅在於理解技術,還在於構建戰略聯盟、推動公司結構性重組。

他在備忘錄中說道:“我們需要成爲一家以工程爲核心的公司,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理解如何競爭並最終贏得勝利。”

這場減少層級、提高效率並強化技術導向的改革能否幫助英特爾在AI時代中實現逆襲,還有待時間的檢驗。

來源:科創板日報

作者:科創板日報

查看原文
本頁面內容僅供參考,非招攬或要約,也不提供投資、稅務或法律諮詢。詳見聲明了解更多風險披露。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io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