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讀懂以太坊治理

進階7/2/2024, 2:37:26 AM
本文通過七個主要案例探討了以太坊的治理流程,對決策涉及的程序和機構進行了詳細分析。它闡明了以太坊歷史上的關鍵事件,包括 DAO 硬分叉、Parity 多重籤名錯誤、君士坦丁堡升級、ProgPoW、Afrigate、合並和上海升級。文章闡述了開發者和社區如何協調和解決糾紛,強調了以太坊治理的復雜性和挑戰。

前言

誰管理以太坊?誰決定對以太坊協議進行哪些更改以及何時更改?以太坊協議的最終用戶在影響以太坊核心開發人員的行動和決策方面有多少發言權?在這份報告中,Christine Kim 通過全面概述參與決策的流程和機構,闡明了以太坊治理問題。闡明了以太坊治理問題。她還討論了以太坊歷史上的關鍵事件,在這些事件中,開發人員和更廣泛的以太坊社區之間的協調是迫切需要的,也是有爭議的。

介紹

以太坊(Ethereum)是全球最龐大的區塊鏈,支持超過4,000個去中心化應用(dapps),並吸引了超過7,000名開發者,是任何公有區塊鏈平台中最多的。通過採用和發展Layer-2擴展解決方案,如Arbitrum、Optimism和Polygon,網路預計將進一步擴展。作爲全球首個通用區塊鏈,以太坊在其他Layer-1競爭對手中保持領先地位,擁有最高的市場資本化和網路安全性(以總質押價值定義),在所有通用區塊鏈中獨佔鰲頭。除了比特幣外,以太坊是加密生態系統中最重要和最有價值的區塊鏈,這也是以太坊協議的變更及其變更過程對整個加密行業產生深遠而重大影響的原因。

與比特幣類似,以太坊的治理過程是基於鏈下的,由以太坊基金會領導,通過Discord、GitHub、Ethereum Magicians和Zoom等在線論壇進行。沒有通過鏈上提案或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AO)進行的ETH持有者投票決策。一方面,這確保了推動代碼更改到以太坊協議的治理過程不會受到大型ETH持有者的影響或被惡意演員利用治理相關智能合約中的漏洞。另一方面,鏈下形式的治理難以審計和客觀評估,因爲過程故意不透明、主觀且無結構。

與比特幣不同的是,以太坊在部署硬分叉方面經驗豐富,即需要協調數千名運行和操作以太坊軟件的用戶的向後不兼容升級。在過去8年中,通過19次硬分叉,核心開發人員已經使以太坊的治理過程變得更加快速和流程驅動,主要依賴於一系列每週會議,稱爲全體核心開發人員(ACD)會議,以討論和跟蹤影響以太坊協議的治理決策。

本報告深入探討了以太坊治理,重點介紹了參與決策的流程、人員和論壇。然後,我們討論七個案例研究,通過解開 DAO 硬分叉、Parity 多重籤名漏洞、君士坦丁堡升級、ProgPoW、Afrigate、Merge 和 Shanghai 等事件來說明以太坊治理的實際情況。

EIPP:以太坊改進提案流程

以太坊的官方升級流程被稱爲以太坊改進提案(Ethereum Improvements Proposals,簡稱EIP)流程。該流程借鑑了比特幣改進提案(Bitcoin Improvement Proposal,簡稱BIP)流程,這是一種提交比特幣協議代碼變更的標準化流程。BIP流程又受到Python的PEP-0001流程的啓發,後者概述了改進Python編程語言的治理模型。BIP和EIP都是描述對比特幣和以太坊的新特性或變更的文件。具體來說,EIP按照EIP-1定義的指南和模板進行格式化。

EIP分爲三種類型:

  1. 標準軌道EIP(Standards Track EIP):絕大多數EIP屬於標準軌道EIP,它們規定了需要進行硬分叉的以太坊代碼變更、影響以太坊網絡層或執行API的變更,或引入新的應用層標準和約定。標準軌道EIP進一步分類爲:核心(Core)、網路(Networking)、接口(Interface)和以太坊請求評論(Ethereum Request for Comments,簡稱ERCs)。
    • 核心(Core):指需要全網升級才能激活的代碼變更。
    • 網路(Networking):指圍繞以太坊點對點網絡層(也稱爲“devp2p”)的改進。
    • 接口(Interface):指影響以太坊客戶端API和RPC規範的代碼變更。
    • ERCs:指與以太坊應用層相關的改進。目前以太坊核心開發者正在討論將ERCs從EIP中分離出來,成爲一個獨立的治理流程。
  2. 元/過程EIP(Meta/Process EIP):元EIP不建議對以太坊代碼庫進行更改,而是描述對流程的更改,例如EIP的決策流程。
  3. 信息EIP(Informational EIP):信息EIP也不建議對以太坊代碼庫進行更改,而是提供關於以太坊的一般指南和信息,用戶可以選擇忽略或遵循。

任何對以太坊感興趣的人都可以隨時提出EIP。EIP提交到以太坊EIP GitHub倉庫,由專門的EIP編輯負責審查EIP的技術合理性和格式正確性。截至2024年5月,有五位EIP編輯,他們的名字和GitHub用戶名如下:

這些個人由現任或榮譽EIP編輯任命。新的EIP編輯將在滾動基礎上進行考慮。上述五位EIP編輯有權授予符合EIP編輯標準的申請人新的EIP編輯權限。成爲EIP編輯的標準可以在EIP 5069:EIP編輯手冊中找到。

作爲EIP流程的一部分,在向EIP編輯提交EIP草案之前,作者需要在Ethereum Magicians論壇上創建一個“discussion-to”主題帖。Ethereum Magicians論壇是一個任何人都可以創建主題並討論有關以太坊和以太坊開發事項的網站。除了Ethereum Magicians論壇外,EIP還可以在其他在線論壇上進行討論,包括Discord、ethresear.ch和GitHub。如果提議的EIP是核心EIP,EIP作者還將在ACD電話會議期間向以太坊客戶端團隊展示他們的提案。以太坊客戶端團隊是構建和維護以太坊客戶端軟件的實體。

五個主要的以太坊共識層(CL)客戶端是Prysm、Lighthouse、Teku、Nimbus和Lodestar。四個主要的執行層(EL)客戶端是Geth、Nethermind、Erigon和Besu。這九個團隊的代表每週都會通過Zoom開會,討論EIPs及其在以太坊升級中的實施。在這些每週一次的會議(即ACD電話會議)上展示EIP之後,EIP作者會繼續徵求和審查其提案的反饋。EIP作者可能會根據社區和客戶端團隊的反饋修改其EIP。經過這一審查過程並得到客戶端團隊支持的EIP將被考慮在未來的以太坊升級中實施。由於EIP數量衆多,完成審查過程的提案不能保證在下一個立即的以太坊升級中實施。通常情況下,以太坊客戶端團隊必須在幾個同樣技術上可靠並已準備好實施的EIP中選擇一個,基於提案的相對緊迫性和範圍來決定哪個提案將被納入下一個升級。

在過去的八年中,以太坊已完成並實施了61個核心EIP,目前有57個核心EIP正在草擬或審查中,而143個核心EIP已被撤回或被認爲不活躍。基於這些數據,自區塊鏈創世以來,開發者提議的核心EIP中有23%通過硬分叉升級得以激活。

在報告的下一部分中,我們將詳細討論參與EIP流程的人員和論壇。

參與者

有許多不同的羣體參與以太坊的治理。作爲世界上最去中心化的通用區塊鏈,沒有任何單個用戶、個人或組織有權更改協議。然而,通過在社交媒體上分享對網路的看法、操作軟件、貢獻代碼或簡單地在以太坊上與dapp交互,每個以太坊生態系統中的用戶和利益相關者都以大大小小的方式對治理做出了貢獻。由於以太坊背後沒有單一公司,因此由一個不斷演變和變化的生態系統參與者羣體來將用例應用於協議,激發對協議的興趣,並最終賦予協議價值。

以太坊用戶的集體意志很少是同質的,且其規模過於龐大,無法不做籠統概括就進行定義。本報告強調了更廣泛的以太坊社區中的四個特定利益相關者羣體,這些羣體在報告中將統稱爲“Community”(社區),使用首字母大寫的“C”。Community是指使用、構建或開發以太坊的個體和實體的模糊羣體。在Community內,有以太坊基金會,這是由以太坊的原始創始人設立的非營利組織,負責引導協議的增長和發展。接着,我們將討論以太坊客戶端團隊在Community中的角色。這些開發者構建以太坊軟件,可以說是EIP流程中最重要的決策者。然後,我們將定義驗證節點運營商,這是以太坊上的一個相對較新的利益相關者羣體,他們是代碼更改的主要實施者,最後,我們將定義dapp開發者,他們是以太坊的主要用戶,塑造了網路的用例,並根據最終用戶的需求向客戶端團隊提供哪些代碼更改應優先進行的反饋。

以太坊基金會

以太坊基金會(Ethereum Foundation,簡稱EF)是最早和最著名的以太坊專用非營利組織,由以太坊的原始創始人創建,包括Vitalik Buterin、Gavin Wood、Joseph Lubin等。在創世時,EF從創世區塊預挖中分配到最大數量的ETH,總計7200萬ETH中的1200萬。

然而,自2015年以來的多個市場週期中,基金會的ETH總持有量已經減少。截至2022年4月,估計EF持有的ETH數量不到總供應量的0.3%。與以太坊類似,EF的結構和治理過程難以定義。不同於傳統的非營利組織,以太坊基金會沒有明確的組織結構或角色。正如基金會網站所述,EF的角色“隨着以太坊生態系統的增長和發展而演變和變化”。更具體地說,隨着社區內利益相關者數量的增加,EF在Community中的影響力逐漸減弱,集中的影響力被更多的生態系統參與者所稀釋。

截至2024年5月,EF繼續在Community中僱傭多名以太坊協議研究人員和開發人員,領導ACD(All Core Devs)電話會議的組織工作,並舉辦一年一度的以太坊開發者大會Devcon。組織的具體員工人數未知。基金會網站上公開的成員只有三位:執行董事Aya Miyaguchi、以太坊聯合創始人Vitalik Buterin和董事會成員Patrick Storchenegger。EF最近一次關於其運營和財務的報告發布於2022年4月。

客戶端團隊

客戶端團隊負責構建和維護運行和連接以太坊網路所需的軟件。目前有九個主要的以太坊客戶端團隊,其中只有一個直接由EF維護。以下是每個以太坊客戶端團隊的背景介紹:

Geth (EL):最早且最受歡迎的以太坊軟件客戶端,簡稱Geth,由以太坊基金會全額資助。Geth用Golang編寫,被認爲是經過最嚴格測試的以太坊客戶端。代碼由一個由10名開發人員組成的團隊維護,並在GNU寬通用公共許可證(LGPL-3.0)下開源。LGPL-3.0許可證是一種共用開源許可證,要求用戶開源對原始代碼庫所做的任何更改。 (補充說明,LGPL-3.0和Apache 2.0許可證的主要區別在於衍生作品。在Apache 2.0許可證下,代碼可以在沒有限制的情況下被分叉和分發,而在LGPL-3.0許可證下的代碼的衍生作品必須保持免費和開源。此外,Apache 2.0許可證的軟件可以與其他類型許可證的軟件結合使用,而LGPL-3.0許可證的軟件只能與其他GPL許可證的軟件兼容。總體而言,Apache 2.0許可證是更寬松的許可證,而LGPL限制使用以專門鼓勵開源開發。)

Nethermind (EL):成立於2017年,是以太坊第二受歡迎的EL客戶端,用C#編寫。它基於一個名爲.NET Core的開源計算機軟件框架構建。2018年8月,團隊獲得了以太坊基金會的資助,完成了完整客戶端的實現。多年來,團隊還通過Gitcoin等平台,以及獨立貢獻者和合作夥伴,獲得了以太坊社區各種利益相關者的資助。2021年7月,Nethermind宣布與Layer-2擴展項目Starkware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爲Starkware的ZK-rollup StarkNet構建區塊瀏覽器等相關產品。Nethermind團隊由來自55個國家的大約220名成員組成。Nethermind客戶端在與Geth相同的GNU寬通用公共許可證下開源。

Erigon (EL):前身爲TurboGeth,是Geth客戶端的一個分支,重新架構以實現更快的同步速度和磁盤空間效率。成立於2017年,並於2020年7月完成alpha版本發布。Erigon團隊由10名開發人員組成,獲得了包括以太坊基金會和BNB Chain在內的各種貢獻者的資助。值得注意的是,團隊還支持其他區塊鏈和側鏈的客戶端軟件,包括BNB智能鏈和Polygon。此外,團隊過去維護了一個用Rust編寫的以太坊客戶端Akula和一個用C++編寫的客戶端Silkworm。團隊最近宣布創建一個新的以太坊CL客戶端Caplin。Erigon客戶端與Geth和Nethermind相同,在GNU寬通用公共許可證下開源。

Besu (EL):前身爲Pantheon,是專爲企業和機構使用而設計的以太坊客戶端。由以太坊風險工作室Consensys於2018年11月推出,該項目在2019年重新命名並轉移到由Hyperledger Foundation擁有的新GitHub倉庫。(Consensys是Hyperledger Foundation的成員。)在Consensys內部,負責構建和維護客戶端的開發團隊被稱爲Consensys Quorum,前身爲Pegasys。Besu用Java編寫,並在Apache 2.0許可證下開源。Consensys還資助了以太坊CL客戶端Teku的開發。截至2020年10月,Pegasys團隊(也稱爲Protocol Engineering團隊)擁有70多名成員。2023年1月,Consensys宣布將其員工人數從900人減少到約800人。

Reth (EL):Rust Ethereum的縮寫,Reth是一個以太坊EL的實驗性全節點實現,旨在供包括MEV搜索者、橋接器、Layer-2和RPC節點運營商在內的廣泛用戶使用。由加密VC公司Paradigm維護,Reth客戶端用Rust編寫,並在Apache 2.0許可證下開源。Paradigm資助了一個由8名開發人員組成的核心團隊來構建Rust。然而,開源代碼庫擁有90多名貢獻者。2024年3月,Rust團隊發布了Reth v0.2.0,這是客戶端Beta發布週期中的第一個主要版本。

Prysm (CL):Prysm是最受歡迎的以太坊CL客戶端,用Golang編寫,並在與Geth、Nethermind和Erigon相同的許可證下開源。它由區塊鏈基礎設施公司Prysmatic Labs維護和開發。該公司成立於2018年,最初通過以太坊基金會、Gitcoin、Aragon和Spankchain等的資助獲得資金。2022年10月,該公司被以太坊Layer-2擴展項目Arbitrum背後的公司Offchain Labs收購。Prysmatic Labs僱傭了大約12名員工。

Lighthouse (CL):Lighthouse是第二受歡迎的以太坊CL客戶端,用Rust編寫,並在與Besu相同的Apache 2.0許可證下開源。該客戶端由Sigma Prime維護和開發,Sigma Prime是一家位於澳大利亞悉尼的信息安全和軟件工程公司。Sigma Prime因其在Lighthouse客戶端上的工作,獲得了以太坊基金會、Consensys、Gitcoin等的資助。公司成立於2018年,僱傭了大約25名員工。

Teku (CL):由維護Besu (EL)的同一團隊維護,Teku是Consensys面向機構的CL客戶端,用Java編寫,並在與Besu和Lighthouse相同的許可證下開源。前身爲Artemis,Teku於2020年推出,與Besu一樣,由Pegasys團隊構建和維護。有關Pegasys團隊的更多信息,請參閱Besu (EL)客戶端的描述。

Nimbus (CL):用Nim編寫,並在與Besu、Teku和Lighthouse相同的許可證下開源,Nimbus設計用於資源效率,使節點運營商能夠在資源受限的設備(如手機和筆記本電腦)上輕鬆運行以太坊客戶端軟件。Nimbus團隊由10名員工組成,幾乎完全由加密錢包和Web3瀏覽器Status以及以太坊基金會資助。Nimbus團隊還構建和維護一個名爲Nimbus的EL客戶端。團隊成立於2018年。

Lodestar (CL):用Typescript編寫,並在GNU寬通用公共許可證v3.0下開源,Lodestar是一個專注於輕客戶端功能的以太坊客戶端。輕客戶端是一種節點,可以輕鬆同步到鏈上而無需下載自創世以來的完整鏈歷史。輕客戶端的啓動帶寬和處理負載顯著小於全節點。Lodestar由總部位於加拿大多倫多的區塊鏈研究和開發公司ChainSafe開發和維護。該項目最初由以太坊創始人Vitalik Buterin於2018年資助。此後,ChainSafe通過以太坊基金會和Gitcoin等組織獲得了資助。ChainSafe僱傭了超過100名員工。

貢獻以太坊客戶端軟件的個人通常被稱爲以太坊“核心開發者”。然而,這個術語也被用來描述那些專注於升級測試或一般協議研究工作,而不是客戶端開發的基金會員工和承包商。通常,任何通過研究、客戶端開發或升級測試積極推動以太坊核心協議某個領域進展的個人都被稱爲以太坊核心開發者。核心開發者這個術語在社區中是一個熱門話題,因爲沒有任何個人或實體有權定義這個術語或阻止社區中的任何人自由使用它。

驗證節點運營商

唯一通過新鑄造的ETH獲得獎勵的節點運營商類型是驗證節點運營商。自合並以來,驗證節點取代礦工成爲網路的主要區塊生產者。當32 ETH的存款在以太坊上質押後,就會創建一個驗證節點。一旦激活,驗證節點會被隨機分配職責,如驗證交易和將新塊添加到規範鏈上。爲了履行這些職責,驗證節點會通過網路發行、交易費用和最大可提取價值(MEV)獲得獎勵。驗證節點在以太坊上的質押總量是網路安全的一個函數,確保網路攻擊(如雙重終結性攻擊)無法發生,除非惡意行爲者控制超過33%的總質押ETH。

節點運營商是一組個人和實體,他們有權實施或拒絕客戶團隊對以太坊軟件進行的代碼更改。作爲背景,當客戶團隊對軟件進行向後兼容的代碼更改時,升級稱爲“軟分叉”。相反,當向後不兼容的更改被推送到客戶端軟件時,就會發生“軟分叉”。所有節點運營商都必須在達到一定的區塊高度之前升級其軟件,以避免在硬分叉激活期間被踢出網路。在硬分叉期間故意不升級其軟件或運行替代的、向後不兼容的軟件的節點運營商將造成永久的鏈分裂。僅在以太坊一個版本上運行的驗證者將因在另一個競爭版本上不活動而受到懲罰。通過逐步增加懲罰,每個以太坊版本上的活躍驗證者質押的 ETH 餘額最終足以最終確定鏈並推動網路向前發展。

理論上,節點運營商對以太坊上實施哪些代碼更改以及拒絕哪些代碼更改擁有最終決定權。然而,在實踐中,由於驗證者節點運營商之間的分歧而導致以太坊上發生永久鏈分裂的可能性不太可能,原因有幾個。

  1. 以太坊一直有一個雄心勃勃的發展路線圖,從發布起就設想對共識協議、費用動態和用戶體驗進行重大改變。對不斷變化的代碼庫的期望爲驗證器節點運營商設置了優先級,以規範頻繁的升級,而不是拒絕它們。
  2. 包括預言機和穩定幣在內的去中心化金融 (DeFi) 生態系統以及 Layer-2 (L2) rollup 生態系統的增長增加了分叉以太坊的成本,因爲永久性的鏈分裂會分散鏈上流動性並迫使多個 dapp 和L2 無法重復操作來選擇一個網路而不是另一個網路。
  3. 以太坊上質押的大部分 ETH 是通過代表用戶運行驗證器軟件的服務提供商質押的。這意味着大多數在以太坊上獲得獎勵的用戶和實體並不直接控制節點或代表他們對節點進行的軟件升級。質押者在一定程度上無法實施以太坊客戶端團隊準備的代碼更改,因此,與質押服務相比,有時可能不太有動力跟蹤或積極參與協議開發的決策。

盡管存在這些原因,但在以太坊的歷史上,也曾出現過以太坊驗證器節點運營商強烈影響協議升級決策的情況。例如,在以太坊轉爲權益證明後的第一次升級中,用戶在以太坊上質押的利益是影響質押ETH提現優先級的主要因素。此外,在驗證者成爲以太坊的主要節點運營商之前,當節點主要由礦工運營時,以太坊經歷了永久性的鏈分裂,盡管存在着令人難以置信的雄心勃勃的發展路線圖,這必然需要頻繁的升級才能實現。這次鏈分叉創造了以太坊經典,是以太坊上第一次也是迄今爲止唯一一次主要的鏈分叉,發生在以太坊歷史的早期,發生在 2016 年 DeFi 或 L2 行業發展之前。

驗證節點運營商是以太坊上重要的利益相關者羣體,負責執行客戶團隊準備的硬分叉升級。他們在治理流程中作爲代碼執行者的角色是一個微妙的角色,這種角色是由最近的升級(例如合並和上海)(將在本報告後面進一步詳細討論)以及礦工的遺產(前者)塑造的。以太坊的主要節點運營商,自創世到 2022 年底,在以太坊的大部分歷史中執行了升級。

Dapp開發者

除了以太坊基金會(EF)、客戶端團隊和驗證節點運營商外,以太坊的Dapp層是另一個對代碼更改和硬分叉升級有重要影響的焦點羣體。Dapp開發者是以太坊的主要用戶,他們與以太坊代碼庫交互以部署智能合約代碼。大多數終端用戶通過由錢包服務、基礎設施提供商、交易所或Dapp開發者自己支持的前端用戶界面(UI)與Dapp交互,而不是直接通過以太坊區塊鏈。因此,Dapp開發者的需求有時是推動以太坊開發和某些代碼更改優先級的核心。

例如,在Cancun升級中包含EIP 1153主要是由Uniswap Labs和Optimism Labs兩個Dapp協議團隊推動的。EIP 1153引入了新的成本效益高的智能合約操作,TSTORE和TLOAD,用於在執行後從以太坊鏈狀態中丟棄的交易中存儲數據。在討論代碼更改的ACD電話會議期間,OP Labs的聯合創始人Mark Tyneway強調,該EIP有可能僅在Uniswap上每年爲終端用戶節省300萬美元的燃氣費用。EIP 1153最初在2018年6月提出,並在2022年11月被提議納入上海升級。然後,在2023年6月13日的開發者會議上,該EIP被推遲到上海升級後的Cancun升級中。該EIP於2024年3月13日作爲Cancun升級的一部分在主網上激活。

除了EIP 1153之外,最近幾個月與帳戶抽象相關的EIPs也主要由Dapp開發者主導。帳戶抽象是一項功能,它允許智能合約對發起交易進行可定制和可編程的授權。在以太坊上,只有外部操作帳戶(EOAs)可以發送和接收加密貨幣。EOAs與智能合約不同,不能執行代碼。實現帳戶抽象一直是以太坊核心開發者和Dapp開發者的長期目標,最近通過一種向後兼容的EIP ERC 4337獲得了進展。該提案由以太坊創始人Vitalik Buterin於2021年9月首次提出,目前仍處於草案階段,但正在由各種客戶端團隊、EF研究人員和Dapp開發團隊(如Matter Labs、Polygon、Gelato等)積極迭代。

量化Dapp開發者社區對客戶端團隊的影響是困難的,尤其是當開發者的影響力也會塑造社區情緒時。除了Dapp開發者,盡管程度較輕,終端用戶、ETH持有者、交易所和其他區塊鏈基礎設施提供商也在代碼更改倡導中發揮一定作用。客戶端團隊並不免受終端用戶通過Twitter和其他社交媒體論壇的信號影響,我們在本報告中將進一步討論。此外,組成客戶端團隊的個人也可能運營自己的驗證節點,並有側項目構建不同類型的Dapp和鏈上服務。因此,盡管客戶端團隊、驗證節點運營商和Dapp開發者的利益是不同的,但組成這些羣體的個人往往重疊,這使得參與以太坊治理過程的利益相關者難以清晰分類或定義。

論壇

以太坊生態系統中不同利益相關羣體的聲音匯集在各種論壇上。有些論壇專門用於從客戶端團隊中達成共識,而不是從整個以太坊生態系統的利益相關者中聚集共識。這些論壇的主要語言是英語。這可能是因爲總體來說,英語被認爲是全球最通用的語言,使用人數最多。對於希望參與以太坊治理過程的個人和公司來說,英語是一個關鍵要求。然而,以太坊基金會(EF)正在開展一些計劃,通過將關於以太坊的關鍵信息文件翻譯成多種語言,以改善與非英語社區的溝通。由EF運營的ethereum.org網站已經翻譯成55種語言。此外,EF還特意將Devcon會議安排在世界各地,以擴大乙太坊在非英語人羣中的影響。2022年,Devcon VI在哥倫比亞波哥大舉辦。

以下是討論、組織和執行以太坊開發的四個主要論壇的列表。除了這些論壇外,關於以太坊的社區討論也會在Twitter和Reddit等社交媒體平台上分享。然而,盡管這些社交媒體平台很受歡迎,但它們並不經常進行關於以太坊開發或治理的專注和深入討論。相反,以太坊社區成員使用這些平台分享關於以太坊相關主題的快速更新和信息,這些信息可能會引發討論,但在EIP決策過程中並不被正式承認爲關鍵治理論壇。

以太坊核心開發者(ACD)

以太坊協議開發決策中最重要的論壇之一是ACD(All Core Developers)電話會議。由以太坊基金會組織,ACD電話會議早在2015年11月開始,幾個月後以太坊發布。這些會議是公開記錄的Zoom電話會議,時長約一個半小時。任何以太坊社區成員都可以參加,但最常出席的是EIP作者、客戶端團隊、以太坊基金會研究人員和以太坊貓牧人(Ethereum Cat Herders)。ACD電話會議對任何感興趣的人開放,既可以通過直播加入,也可以直接在Zoom上加入。

從2016年到2021年,ACD電話會議由以太坊基金會員工Hudson Jameson主持。在此期間,ACD電話會議每兩周舉行一次。Jameson目前已經不再主持ACD電話會議,現爲包括Status、Chainlink和Polygon開發團隊Matic Labs在內的多個以太坊項目擔任顧問。從2021年開始,以太坊基金會的Tim Beiko接任ACD電話會議主席。與這些電話會議並行,從2018年到2022年,專注於構建以太坊權益證明共識協議的以太坊核心開發者們也組織了每兩周一次的電話會議。這些電話會議由以太坊基金會的Danny Ryan主持。

自2022年9月完成合並(The Merge)激活以來,ACD電話會議被重新命名並正式分爲兩個獨立的會議系列:核心開發者執行(ACDE)和核心開發者共識(ACDC)電話會議。每次會議每兩周舉行一次,這意味着現在每週都有一次ACD電話會議。ACDE電話會議由Tim Beiko主持,重點討論以太坊執行層(EL)的協議級別變化。ACDC電話會議由Danny Ryan主持,重點討論以太坊共識層(CL)的協議級別變化。

合並後的ACD電話會議結構反映了以太坊的雙層網路性質以及協議變化的日益復雜性,因爲它涉及越來越多的主題專家和特定網路的客戶端團隊。ACD電話會議專注於討論EIP的技術優點。盡管這是目標,但有時根據具體的主題內容,難以防止在ACD電話會議上圍繞決策的倫理或道德問題進行討論。自2015年以來,已經組織了超過250次ACD電話會議。大多數會議都是現場直播並可以在YouTube上重新觀看。

ETHMagicians和Ethresear.ch

ACD電話會議的議程通常受ETH Magicians和Ethresear.ch論壇上的討論和對話的影響。這些論壇是討論和徵求EIP反饋的地方,EIP處於構思或草案階段時就在這裏進行討論和傳播。此外,這些論壇還舉辦關於以太坊協議的非技術性問題的深入討論,例如基於社區情緒應該優先考慮哪些EIP和計劃進行升級。盡管兩個論壇都同樣活躍,但ETHMagicians是一個更爲廣泛的論壇,幾乎可以討論任何以太坊的主題,無論是技術性還是非技術性的。Ethresear.ch則傾向於展示關於協議技術代碼變化的早期研究想法,這些想法一旦形成正式方案,就會發布到ETHMagicians以供更廣泛的社區討論。

ETHMagicians由前以太坊基金會核心開發者Jamie Pitts和Geth(EL)客戶端的匿名開發者“Lightclient”組織。Ethresear.ch由多名以太坊基金會員工組織,包括Hsiao-Wei Wang、Justin Drake、Danny Ryan和Vitalik Buterin。

Discord

對於正在準備即將到來的升級的活躍EIP的日常協調和向客戶端團隊提供緊急更新,有一個專用的Discord聊天室,在這裏以太坊核心開發者、研究人員和以太坊社區的其他成員實時協調開發。以太坊研究與開發Discord頻道鼓勵客戶端團隊和更廣泛的以太坊社區一起解決協議問題、開展研究項目並提出問題。在以太坊升級期間,該頻道被客戶端團隊用作主要通信渠道,用於通報以太坊網路的健康狀況並協調在以太坊測試網絡上的升級啓動。它也是用於傳達和組織社區電話會議的論壇,這些電話會議與ACD電話會議同時進行,例如討論EIP 4844、proto-danksharding和EIP流程更改的技術細節的會議。

從2015年到2018年,詢問關於以太坊協議的問題並參與協議日常開發的主要渠道是一個名爲Gitter的聊天室。然而,隨着以太坊社區和協議貢獻者數量的增長,需要一種更復雜的方法來在一個論壇上組織多個聊天室。因此,開發者將通信遷移到一個共享的Discord頻道,截至2023年7月,該頻道主辦了50多個關於以太坊研究和開發的各種細分主題的聊天室。以太坊研究與開發Discord頻道是異步討論ACD話題和跟蹤在ETHMagicians或Ethresear.ch上提出的提案實施的活動工作中心。

GitHub

最後,用於起草和記錄以太坊代碼庫狀態的主要論壇是GitHub。在GitHub上,名爲“Ethereum”的組織頁面主辦了數百個代碼倉庫。這些倉庫包含由以太坊研究人員和客戶端團隊爲即將到來的升級而編寫的協議草案代碼,以及ACD電話會議的歷史記錄和最終EIP提案的副本。該倉庫托管的規範不僅詳細說明了以太坊的核心協議,還包括節點API、Solidity智能合約語言、測試工具等的文檔。


標題:以太坊官方GitHub倉庫首頁
來源:GitHub

以太坊的核心代碼庫,包括EL和CL規範,每個月都會發生變化。客戶端團隊和以太坊基金會的員工是主要有權限合並和更新以太坊GitHub倉庫的人員。當在ACD電話會議或Discord上的異步討論中做出關鍵決策時,對以太坊規範的實際變更,即影響以太坊代碼的治理決策的執行,都會在GitHub上進行。在GitHub上,用戶可以追蹤對以太坊規範所做的更改,並訪問最新版本的規範。將代碼更改合並到官方以太坊GitHub倉庫是標志着在其他治理論壇上做出的決策最終確定和實施的最重要步驟之一。

雖然GitHub是計算機程序員中領先的開源代碼開發平台,但以太坊開發者過去曾討論過減少對這一中心化平台依賴的必要性,特別是在GitHub因政府壓力關閉其平台訪問的情況下。作爲Gitcoin的替代方案,開發者可以探索去中心化開發的選項,包括Radicle和Mango。此外,社區被鼓勵在其設備上托管以太坊代碼庫的本地副本,因爲支持GitHub的版本控制系統git是一個無需通過網站托管或管理的許可協議。此外,在ETHMagicians和Ethresear.ch上進行代碼更改討論的動機之一是爲了在多個平台上重復GitHub上的問題解釋和拉取請求。

榮譽獎

榮譽提名

除了上述主要人物和論壇外,還有一些組織和協議在多年來對以太坊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以太坊貓牧人 (The Ethereum Cat Herders)

以太坊貓牧人是一羣通過捐贈資金支持的個人組成的團隊,他們創建會議記錄、撰寫信息性博客文章、進行社區外聯,並制作視頻內容,以教育更廣泛的公衆了解以太坊。該團隊於2019年1月由前ACD主席Hudson Jameson和前核心開發者Lane Rettig等以太坊社區知名人士創建。該團隊由Herder-in-Chief Pooja Ranjan領導,她也是區塊鏈出版網站EtherWorld的創始人。貓牧人是一個去中心化的“項目經理”團隊,致力於幫助協調網路升級並改善客戶端團隊與更廣泛社區之間的溝通。他們對EIP活動進行調查和分析,並提出改進以太坊代碼更改治理流程的方法。

與他們通過項目管理引導EIP流程相關聯,他們每週都會舉辦EIP改進會議和EIP辦公時間,以跟蹤每個EIP的狀態,並將其推進到討論、草案、審核、最後呼叫和最終階段。他們還舉辦一個名爲PEEPanEIP的每週YouTube系列節目,介紹EIP作者及其提議的代碼更改。以太坊貓牧人與EIP編輯密切合作,改進EIP流程並根據羣體共識進行更改。

協議公會 (Protocol Guild)

除了以太坊基金會和以太坊貓牧人之外,還有以太坊協議公會,這是一個旨在資助以太坊核心開發的智能合約應用程序。任何人都可以向智能合約發送同質化代幣,然後這些代幣會分發給由積極參與以太坊協議研究或客戶端開發的個人擁有的地址註冊表。截至2023年6月,協議公會註冊表中有142人,來自Geth、Erigon、Besu、Lighthouse、Lodestar、Nethermind、Prysmatic Labs、Teku和Status等多個客戶端團隊。截至2024年5月,通過協議公會分發了超過1780萬美元,資金由Uniswap、以太坊名稱服務、Ether.fi、Nouns DAO和Moloch DAO等主要dapp項目積極捐贈。

協議公會接受來自任何地址和任何時間的資金。所有資金會隨着時間的推移逐漸歸屬於註冊表,並根據每個成員積極貢獻以太坊協議的時間長短按比例分配。協議公會可以用作評估以太坊核心開發人員數量隨時間增長的代理。

協議公會通過自願捐贈自動分配給貢獻者,也稱爲公會成員,積極幫助資助所有以太坊核心開發人員。公會成員本身負責更新開發人員註冊表,通過刪除或添加新成員來保持其更新。

Optimism的逆向公共產品資助

協議公會的一個重要貢獻者是Optimism Collective。Optimism是建立在以太坊之上的第二大L2,僅次於Arbitrum,鏈上橋接資產價值爲65億美元。Optimism於2021年由一個名爲OP Labs的開發團隊推出。OP Labs負責操作聚合和排序用戶交易的軟件,這個區塊稱爲排序器。雖然目的是逐步實現這一功能的去中心化,但OP Labs承諾將通過交易費用獲得的排序器所有利潤用於公共產品資助實驗。所有排序器收入歸屬Optimism基金會,這是一家致力於發展去中心化Optimism “Collective”的非營利組織。(可以將OP Collective視爲Optimism版本的以太坊社區。)

基金會將收入重定向到由OP代幣持有者和其他集體成員根據Optimism的兩院治理模式投票選擇的公共產品項目。自2021年以來,Optimism基金會和更廣泛的集體已向各種公共產品計劃重新分配了超過4000萬OP代幣。協議公會是這些分配的主要接受者,三輪資助中獲得了超過60萬OP代幣。

Gitcoin

協議公會是爲了考慮到以太坊基金會預算減少和不斷增長的終端用戶和dapp生態系統,創建的一個長期資助公共產品的機制。另一個支持以太坊核心協議開發的具有長期潛力的資助機制是Gitcoin。如前所述,Nethermind、Prysmatic Labs、Lighthouse和Lodestar等多個客戶端團隊過去曾依賴Gitcoin獲得部分資金。Gitcoin旨在通過幫助開源軟件開發人員爲其項目籌集加密貨幣資金,支持編碼人員和開發人員。關於加密貨幣公共產品資助的更多背景信息,請參閱Galaxy Research報告。

過去的升級

在過去的八年裏,以太坊核心開發人員執行了19次不兼容的硬分叉升級。這些升級在復雜性、緊迫性和爭議性方面各不相同。其中一次升級導致了永久的鏈分裂,另一次升級則將整個網路利益相關者羣體從網路參與中驅逐出去。每次升級都影響了以太坊的治理過程,並將其塑造成如今涉及多個人物、組織和論壇的多方面過程。在本節中,我們將討論以太坊八年歷史上的七個主要治理決策,並進一步研究決策過程中涉及的人員、組織和論壇。在過去的八年裏,以太坊核心開發人員執行了19次不兼容的硬分叉升級。這些升級在復雜性、緊迫性和爭議性方面各不相同。其中一次升級導致了永久的鏈分裂,另一次升級則將整個網路利益相關者羣體從網路參與中驅逐出去。每次升級都影響了以太坊的治理過程,並將其塑造成如今涉及多個人物、組織和論壇的多方面過程。在本節中,我們將討論以太坊八年歷史上的七個主要治理決策,並進一步研究決策過程中涉及的人員、組織和論壇。

就技術問題達成共識

大多數時候,以太坊核心開發人員通過EIP流程推動和實施代碼更改。此外,當出現需要緊急處理的意外和時間敏感的漏洞時,他們是做出區塊鏈執行決策的人。以太坊歷史上最具爭議的決策是DAO硬分叉,源於影響許多ETH持有者的一個名爲DAO的智能合約應用程序中的意外漏洞。在決定如何最好地解決意外的技術問題時,以太坊核心開發人員是主要的聲音,他們提出、構思並最終實施解決方案。在DAO黑客事件中,以太坊客戶端團隊實施的解決方案導致了永久的鏈分裂,並創建了一個新的以太坊協議,這說明了以太坊的一個重要特徵,即其無許可性質允許任何用戶羣體分叉代碼庫並啓動以太坊的新版本。DAO黑客事件還說明了以太坊核心開發人員並不總是對以太坊代碼庫的演變持相同觀點的一羣同質化個體。

以下是三個案例研究,描述了以太坊利益相關者如何就技術問題達成共識:

案例研究1:DAO分叉

事件經過:

2016年6月17日,一個名爲The DAO的智能合約協議在控制當時總ETH供應量的15%的情況下被黑客攻擊,約70%的資金被盜。該攻擊發生在以太坊推出不到一年之內。The DAO旨在成爲一個自主的風險投資工具,允許DAO代幣持有者對提案進行投票,並用基金的集中資金支持各種區塊鏈項目。The DAO是第一種此類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AO)。有關DAO的更多信息,請閱讀Galaxy Research報告。DAO項目當時成爲歷史上最大的眾籌活動,吸引了來自11000多名貢獻者的1.5億美元資金。

DAO通過一種稱爲重入漏洞的攻擊手段被黑客入侵,這種漏洞允許惡意行爲者在無需成本的情況下反復從智能合約中提取資金。這種情況發生在惡意行爲者從目標智能合約發出外部調用到另一個智能合約時。未受信任的智能合約隨後回調原始智能合約。每次黑客合約向DAO合約發起調用時,DAO智能合約在批準資金轉移前都未能檢查和更新其餘額。這就是DAO合約如何慢慢耗盡其大部分資產的原因。當DAO的創建者察覺到漏洞時,他們預先使用與黑客相同的技術開始耗盡DAO合約。DAO的創建者設法挽救了30%的DAO資金,但剩下的70%由黑客控制。

參與者:

DAO項目背後的團隊是一羣名爲Slock.it的匿名開發者。Slock.it設想DAO作爲啓動其他dapp創意的籌資機制,其中一個最著名的dapp創意是去中心化的拼車應用。以太坊基金會在智能合約被利用後在關於DAO黑客事件的溝通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以太坊基金會的博客上,以太坊基金會核心開發者提出了一些應對黑客事件的路徑建議,如實施軟分叉以減輕對代幣持有者的影響。在2016年,礦工是運行以太坊節點和保護以太坊區塊鏈的個人。因此,他們也是通過升級其軟件來實施以太坊核心開發者代碼更改的主要推動者。由於問題的爭議性,主要圍繞智能合約代碼不可變性的激烈辯論,從以太坊社區獲得最佳解決方案的共識變得困難。以太坊利益相關者,包括ETH持有者和dapp開發者,通過Twitter和Reddit等各種論壇分享意見。然而,決策主要通過ACD電話、Gitter和GitHub進行。

問題解決:

由Geth(EL)開發者Peter Szilagyi在2016年6月24日的以太坊基金會博客文章中提出的通過向後兼容的軟分叉來解決DAO黑客問題的初步提議,很快被放棄,因爲以太坊核心開發者發現這可能導致網路更廣泛的DDOS攻擊向量。在幾周的討論後,以太坊核心開發者達成共識,解決DAO黑客事件中丟失資金的唯一技術解決方案是通過硬分叉升級,允許Slock.it開發者將DAO中的所有資金重新分配到不易受重入漏洞攻擊的不同智能合約中。

提出進行硬分叉升級的提議首先由Slock.it創始人、當時受僱於以太坊基金會的開發者Stephan Tual提出。該提議引發了關於“代碼即法律”原則的爭論,以及以太坊作爲區塊鏈的完整性在多大程度上依賴於維護這一原則。以太坊核心開發者於2016年7月15日組織了一次碳投票,以決定是否在下一個即時軟件客戶端發布中默認選擇硬分叉。碳投票是一種鏈上機制,ETH持有者可以通過提交零費用的gas交易來表示對治理提案的偏好。DAO爭議是以太坊核心開發者首次依賴鏈上碳投票作爲收集共識的次要手段。4.5%的當時總ETH供應量參與了投票,其中87%的投票ETH供應量贊成默認選擇硬分叉供節點運營商使用。

在黑客事件發生一個月後,以太坊客戶端團隊安排了硬分叉升級。該提議得到了Vitalik Buterin等主要社區人物和以太坊基金會等組織的支持。此外,當時以太坊客戶端的多樣性非常低。盡管有六個客戶端實現,但97%的節點運營商運行Geth客戶端,這就是當時在客戶端團隊中更容易協調客戶端升級的原因。

通過推進有爭議的硬分叉提案,客戶團隊將決定權留給礦工和其他節點運營商接受或拒絕他們的代碼更改。硬分叉計劃於 2016 年 7 月 20 日激活,也就是碳投票在鏈上完成幾天後。在 DAO 硬分叉期間,一部分以太坊節點運營商沒有升級其節點並創建了永久性的鏈分裂。不接受 DAO 硬分叉升級的以太坊版本現在被稱爲以太坊經典 (Ethereum Classic)。多年來,以太經典作爲一個網路與以太坊一起不斷發展。然而,由於缺乏安全性和用戶參與度,它遭受了多次51%攻擊。 DAO 黑客事件發生後的多年裏,以太坊網路在採用率、礦工參與度、即算力以及最重要的價值方面都超過了以太坊經典。

以太坊在DAO硬分叉後能保持領先於以太坊經典(Ethereum Classic)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大多數開發者的注意力,即客戶端團隊的開發者,繼續在以太坊上進行開發,而不是在以太坊經典上。自其推出以來,以太坊一直是一個擁有雄心勃勃的開發路線圖的區塊鏈,許多投資者和利益相關者都認識到需要一個強大的開發團隊來引領發展。在DAO硬分叉期間,主要的軟件開發團隊是Geth,Geth開發者之間的共識受到當時以太坊基金會領導人物如Vitalik Buterin的影響,決定執行硬分叉,將DAO黑客事件中的資金返還給DAO的創建者。這一共識在Geth開發者和更廣泛的以太坊基金會中佔據了重要影響力,影響了以太坊社區和更大的加密行業對以太坊採取的適當行動的看法。

DAO黑客事件在多個方面改變了dapp開發者對智能合約開發的方式。在黑客事件發生幾個月後的一次演講中,Slock.it開發者Lefteris Kaperelli解釋了所有dapp開發者從DAO黑客事件中應該吸取的一個教訓,即去中心化應用程式需要實施“殺手開關”以保護應用程序免受意外攻擊。DAO黑客事件後,實施不可變應用程序的可升級性以及通過多重籤名錢包和治理機構實施否決權的想法得到了廣泛普及。今天,大多數去中心化應用程式在以太坊上都是可升級的。

關於以太坊的治理,DAO黑客事件是截至當時以太坊歷史上最具爭議的問題。這個問題展示了在以太坊社區無法達成一致共識時,以太坊的治理機制如何前進。它展示了三大主要學習點:

  1. 以太坊決策過程中的否決權 在於決定對以太坊軟件進行哪些更改的以太坊客戶端團隊。然而,一旦達成協議並發布軟件,就由節點運營商決定是否接受或拒絕代碼更改。當時,主要的以太坊軟件客戶端是Geth,Geth團隊以及以太坊基金會和Vitalik Buterin都支持硬分叉解決方案。因此,他們發布了必要的軟件升級,在區塊高度1,920,000激活了以太坊的硬分叉。
  2. 碳投票的使用 展示了如何通過鏈上機制加強鏈下治理過程。雖然碳投票是非約束性的,意味着它無權改變開發者在ACD電話會議和Gitter上進行的決策過程,但它確實強化了以太坊社區傾向於執行硬分叉的意向。
  3. 節點運營商在以太坊上選擇運行哪個版本的以太坊協議的能力和權威。一些人選擇拒絕DAO硬分叉。然而,正如本文之前提到的,自2016年以來,去中心化金融(DeFi)行業的增長使得以太坊協議的替代版本由於流動性分散和dapp互操作性而越來越成本高昂和技術挑戰。

DAO黑客事件和隨後的硬分叉不僅對以太坊本身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對整個區塊鏈和去中心化應用領域帶來了重要的教訓和改進。以太坊在治理、技術改進和社區共識方面的處理方式,爲未來的去中心化自治組織和智能合約項目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教訓。

案例研究2:Parity多籤漏洞

事件經過

2017年11月,以太坊最廣泛使用的多重籤名(multi-sig)錢包,由Parity Technologies開發,被意外利用,導致分布在580多個用戶錢包中的514,000 ETH(當時價值超過3.2億美元)永久凍結。黑客“devops199”在GitHub上提醒Parity開發團隊,他們發現了一種轉移控制Parity多簽錢包的智能合約所有權的方法。在試圖將合約所有權歸還給Parity團隊時,devops199意外觸發了Parity代碼中的“kill()函數”,實際上凍結了Parity多籤用戶的餘額。這次毀滅性的漏洞是2017年Parity多簽錢包中發現的兩個主要漏洞之一。

參與者

作爲背景介紹,Parity Technologies由以太坊聯合創始人之一Gavin Wood於2015年創立。多年來,該公司爲比特幣、Zcash和以太坊構建了軟件客戶端。在多籤漏洞發生時,Parity軟件客戶端是節點運營商使用的第二大最受歡迎的以太坊客戶端。Parity Technologies在2019年停止了對Parity客戶端的支持,並將其重命名爲OpenEthereum,同時轉向構建他們自己的第一層區塊鏈Polkadot。Polkadot於2020年5月在主網上線。

問題解決

爲了解鎖被凍結的用戶資金,Parity開發團隊在2018年4月提出了EIP 999。EIP 999將通過硬分叉升級恢復被devops199意外自毀的代碼。盡管Parity多籤漏洞影響了大量以太坊用戶,但代碼更改從未在升級中實施。由於社區的強烈反對和反對擬議的更改,EIP最終被Parity開發者撤回。

主要要點

盡管Parity是第二大最受歡迎的以太坊客戶端,並且在以太坊核心開發者看來,EIP 999在技術上是合理的,但該提案未能實施,因爲實施顯然會導致另一次永久的鏈分裂。Parity聯合創始人兼當時的首席執行官Jutta Steiner在2018年4月26日的一篇博客文章中寫道,公司“無意因EIP 999而分裂以太坊鏈”。Parity多籤漏洞是一個重要的案例研究,強調了以太坊客戶端團隊對以太坊代碼庫影響的極限。盡管是以太坊治理過程中最活躍的參與者,客戶端團隊通常被激勵實施以太坊社區大多數人支持的代碼更改,並避免那些可能重演DAO黑客事件的高概率事件。

與DAO黑客事件類似,圍繞EIP 999的爭議集中在以太坊代碼不可變性的辯論上。然而,這次,以太坊利益相關者中的壓倒性共識,除了Parity客戶端團隊外,是拒絕Parity提議的代碼更改並維護代碼不可變性。這種共識部分通過爲期一周的鏈上碳投票得出,投票結果顯示55%的投票者反對激活EIP 999。使用另一個碳投票來衡量更廣泛的社區情緒也引發了關於鏈上投票在以太坊治理過程中的有效性的辯論。許多以太坊開發者和ETH持有者認爲,由於ETH鯨魚能夠用其持有量扭曲投票結果,碳投票是不準確和無效的。除了歷史上在治理過程中從未具有太多合法性的非正式碳投票外,EIP 999還經過了正式的EIP審查過程,以太坊客戶端團隊和更廣泛的以太坊核心開發者組認真討論了代碼更改。在2018年4月初次提交後的三個月內,由於缺乏社區支持,EIP 999被多個人拒絕。

案例研究3: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

事件經過

第六次以太坊升級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主要減少了區塊獎勵,從3個ETH減少到2個ETH,同時對以太坊代碼庫進行了一些其他小的技術改進。君士坦丁堡的範圍在2018年8月最終確定,並計劃在2019年1月激活。除了減少區塊獎勵(EIP 1234)之外,君士坦丁堡的最終範圍內還包括以下代碼更改:

  • EIP 145:創建了一種稱爲按位移位的更高效的信息處理方法。
  • EIP 1052:提供了一種優化大規模智能合約代碼執行的方法。
  • EIP 1283:引入了一種更公平的智能合約數據存儲更改定價方法。
  • EIP 1014:爲基於狀態通道和“鏈下”交易的某種類型的擴展解決方案奠定了基礎。

在君士坦丁堡升級計劃激活前不到48小時,一家名爲Chain Security的區塊鏈安全和審計公司在升級代碼中發現了一個漏洞。經過更仔細的檢查,發現EIP 1283允許黑客利用重新定價的存儲操作操縱智能合約餘額。該漏洞的性質類似於DAO攻擊,可能爲惡意行爲者提供了對智能合約發起重入攻擊的機會。

參與者

Chain Security於2019年1月15日發布了一篇博客文章,詳細說明了漏洞的確切性質。同一天,以太坊核心開發者通過Gitter和一次臨時ACD電話會議召開會議討論下一步行動。他們迅速達成共識,暫停計劃的升級,並決定在三天後的1月18日定期舉行的ACD電話會議上確定新的升級日期和軟件補丁。在ACD電話會議期間,開發者就升級補丁達成共識,並將硬分叉重新安排在2月28日激活。以太坊基金會和以太坊貓牧人協助向以太坊礦工和其他節點運營商傳達這些決定的最後通知。兩個組織都發布了博客文章,並聯系了社區利益相關者,提醒他們硬分叉計劃的最後更改。

問題解決

由於問題的性質是技術性的,君士坦丁堡漏洞主要在客戶端團隊之間得到解決。以太坊核心開發者迅速集思廣益,找到最有效的解決方案,並在其軟件客戶端中實施。與DAO攻擊補丁不同,君士坦丁堡漏洞的解決方案並不具有爭議性,但它確實引發了對EIP測試過程的擔憂,並強調了加強升級測試工作的需求,以確保在主網上部署新代碼更改之前進行充分檢查。修補漏洞並設定新的硬分叉日期後,以太坊礦工和其他節點運營商於2019年2月28日成功升級了他們的硬件,沒有出現問題。

主要要點

君士坦丁堡漏洞的解決突顯了社區在短時間內團結起來實時更改以太坊協議的能力,特別是在受到網路安全問題激勵的情況下。鑑於問題本身沒有爭議,以太坊節點運營商能夠在48小時內恢復到舊版本的客戶端軟件。此外,核心開發者能夠在2019年2月成功激活修補版本的君士坦丁堡升級。原始升級代碼中的漏洞並沒有阻止以太坊開發者執行升級,而是鼓勵他們在未來的升級測試上投入更多時間和資源。

就社會問題達成共識

社會問題上的共識形成

當問題源於以太坊的社會價值觀爭議時,決策過程會變得相當漫長和拖延。DAO漏洞是智能合約的技術故障的一個例子。然而,DAO硬分叉代表了對挑戰以太坊“代碼即法律”價值觀的技術漏洞的解決方案,這就是爲什麼它引發了高度的爭議和以太坊核心開發者的無所作爲。在以太坊的治理歷史上,還有一些其他實例,當以太坊核心開發者不得不應對不屬於技術性質但涉及更廣泛的社區價值觀和信仰的社會問題時,他們選擇了在開發方面退居二線。他們將大部分決策過程交給更廣泛的以太坊社區,結果是各種以太坊利益相關者的聲音相互碰撞,導致問題和提案的解決延遲。由於以太坊上的社會問題涉及的聲音比核心開發者更多,因此達成共識是困難的,並且結果往往充滿不確定性。

案例研究4:ProgPoW

事件經過

程序化工作量證明(ProgPoW)是一種旨在優待效率較低的礦工並抑制專業礦工有效性的工作量證明挖礦算法。專業礦工指的是操作專用挖礦機器(稱爲應用專用集成電路,ASIC)的個人或企業。這些機器高度優化用於執行單一任務,無法輕易用於其他任務。圖形處理單元(GPU)是可以執行多種不同任務的計算機,因此使用更廣泛,且價格更便宜。ProgPoW的目標是使以太坊抗ASIC,並防止挖礦算力的集中化。比特幣挖礦行業在幾年間被主要由高度資本化、上市和受監管的公共公司操作的ASIC機器所主導。

2018年4月,在以太坊推出三年後,礦機制造商比特大陸發布了第一個以太坊ASIC。以太坊社區對由於採用ASIC技術而導致的算力集中化的不可避免性表示擔憂,這推動了對ProgPoW的研究和開發。該算法由名爲“IfDefElse”的開發團隊在2018年5月在以太坊Magicians上提出。

盡管在以太坊核心開發者看來,該提案在技術上是合理的,但以太坊社區對該算法防止ASIC主導性的有效性存在分歧。考慮到ASIC只是專用機器,很難構建一種礦機算法,使得計算機在某種程度上無法被優化。其他區塊鏈項目如門羅幣(Monero)、Ravencoin、Horizen、以太坊經典(Ethereum Classic)等嘗試創建抗ASIC的挖礦算法,效果並不一致。鑑於2018年以太坊上ASIC的初始階段,社區也對這個問題是否緊迫提出了疑問,認爲開發人員是否需要在其他EIP之前通過硬分叉升級來解決這個問題。

決策過程

從2019年2月到3月,幾乎在最初EIP提出一年後,以太坊客戶端團隊在以太坊基金會和以太坊貓牧人的幫助下進行了多次調查,以確定對ProgPoW的支持和共識程度。

主要要點

  1. 社區分歧:盡管ProgPoW在技術上合理,但社區對其防止ASIC主導性的有效性存在分歧,尤其是考慮到其他區塊鏈項目的抗ASIC算法效果不一致。
  2. 緊迫性問題:社區質疑在2018年以太坊ASIC剛剛出現時,是否需要優先解決這個問題,而不是先處理其他EIP。
  3. 共識形成的難度:由於涉及的聲音比核心開發者更多,達成共識非常困難,決策過程因此被延遲。

結論

ProgPoW案例突顯了在以太坊上處理社會價值觀爭議時形成共識的復雜性。以太坊核心開發者在這些問題上通常選擇讓更廣泛的社區主導決策過程,結果是不同利益相關者的聲音相互碰撞,導致問題和提案的解決延遲。這種情況下,形成共識往往是困難的,且結果不確定。


以太坊貓牧人主持了一項在Twitter上的調查,以評估社區對ProgPoW的態度。
來源:Twitter (@EthCatHerders)

以太坊基金會組織了兩次圍繞ProgPoW的鏈上投票。第一次投票的設計類似於DAO硬分叉前進行的投票,計算每個持幣人持有的ETH數量加權的投票權重。第二次鏈上投票則旨在調查以太坊礦工對ProgPoW的態度,允許獨立礦工和礦池在挖礦塊的額外字段中輸入數據。這兩次投票都顯示出對代碼更改的壓倒性支持。代表當時近一半以太坊算力的礦工參與了第二次鏈上投票,其中77%的參與礦工投票贊成ProgPoW。

大多數以太坊礦工在當時是GPU礦工,因此他們大多支持ProgPoW提案。然而,dapp開發者和其他以太坊利益相關者則不支持ProgPoW,因爲擔心該算法的實施可能導致網路分裂並降低ETH的價值。在這場辯論中,以太坊核心開發者中的知名人物,如Vitalik Buterin和Geth團隊的成員,多次重申他們對這一變更保持中立立場,並會實施社區認爲最合適的決定。在多次ACD電話會議上,以太坊核心開發者因其技術可靠性批準了ProgPoW。礦機制造公司如Linzhi則公開反對這一升級。

參與者情況:IfDefElse是由三名開發者組成的團隊,其中兩人保持匿名,僅有一人公開了個人身分。IfDefElse的公開成員是Kristy Leigh Minehan。當時,她是Core Scientific區塊鏈基礎設施公司的首席技術官。Minehan參加了幾次ACD電話會議和以太坊會議,解釋ProgPoW算法,但爭議使她很快退出了公衆視野。在許多情況下,Minehan因其項目而受到攻擊和欺凌。她被指控爲Nvidia和AMD的工程師僱傭,目的是破壞ASIC礦機制造商。Minehan不再從事ProgPoW的工作,目前擔任Valkyrie資產管理公司和Merkle Standard加密貨幣挖礦公司的顧問。

問題的解決:爲解決社區對ProgPoW抗ASIC有效性的擔憂,以太坊貓牧人宣布他們將籌集10萬美元,以委托獨立的第三方對ProgPoW代碼進行審計。從2019年3月到2019年9月,貓牧人花了大約六個月時間籌集資金並委托區塊鏈安全公司Least Authority進行審計。2019年9月,審計結果發布。審計確認了ProgPoW算法的設計準確性和其增強ASIC抗性的目標,盡管審計也警告未來的硬件進步可能會降低ProgPoW的有效性。審計結果發布後,以太坊核心開發者同意在即將到來的硬分叉中包含這一代碼更改。然而,來自以太坊社區成員特別是dapp開發者的持續反對,導致以太坊核心開發者對在實際升級中優先考慮ProgPoW產生了爭議。ProgPoW的爭論在以太坊社區中持續了大約兩年。在2020年3月的ACD #82會議上,開發者進行了最後一次關於代碼更改的公開討論。在那次會議上,開發者表達了對社區對ProgPoW缺乏支持的擔憂,並因此決定不在下一個近期的硬分叉中包含這一代碼更改。

主要收獲:ProgPoW並未解決以太坊存在的技術漏洞、黑客攻擊或影響大量ETH持有者或以太坊網路安全的問題。ProgPoW開發的主要推動者是礦工,他們的聲音由於以太坊自推出以來就一直存在的強制移除礦工並轉向PoS的努力而歷來薄弱且被忽視。每當以太坊核心開發者提出改變塊發行量(如EIP 1234)或以某種方式減少礦工收入(如EIP 1559)的變更提案時,礦工的反對從未動搖過以太坊核心開發者的意見或態度。因此,旨在從技術角度審查和推進變更的治理過程並未幫助ProgPoW激活,支持變更的個人在以太坊生態系統中也沒有影響力。

盡管有鏈上投票和以太坊核心開發者的技術批準,ProgPoW的辯論說明了在沒有dapp開發者和終端用戶的廣泛社區支持的情況下,一組網路利益相關者在改變以太坊方面的無力感。以太坊核心開發者並不反對代碼更改,但發現難以優先考慮這一有爭議的升級,而不是那些爭議較少並獲得更多以太坊終端用戶支持的其他代碼更改。此外,隨着以太坊核心開發者自2021年初開始將注意力轉向PoS和廢棄挖礦算法,ProgPoW的需求逐漸減弱。

案例研究 5:Afrigate

事件經過: 以太坊核心開發者被以太坊社區驅逐的情況並不常見。然而,正如前一個案例研究中提到的,有些EIP作者因在社交媒體上遭受激烈的網路欺凌而不得不退出公開討論。這正是以太坊核心開發者Afri Schoedon的情況。Schoedon是由Parity Technologies開發的Parity客戶端的開發者。Parity Technologies由Gavin Woods創立,他是以太坊的聯合創始人之一,與Vitalik Buterin和其他六人共同創立。除了Parity以太坊客戶端,Parity Technologies還構建了另一個通用區塊鏈——Polkadot。Schoedon自2015年以來一直是以太坊的代碼貢獻者,也是以太坊硬分叉的主要協調員。2019年2月14日,當Polkadot協議處於積極開發階段時,Schoedon在推特上開玩笑地發布了一條關於Polkadot協議的模因:


圖片說明: 以太坊核心開發者Afri Schoedon開玩笑地制作了Polkadot協議的模因。
來源: Google Webcache

在接下來的48小時內,Schoedon因這條顯然是玩笑的推特而遭到欺凌、批評和騷擾。批評者在社交媒體上指責Schoedon存在“利益衝突”,盡管Schoedon一再重申他從未直接參與Polkadot的開發。Schoedon在推特上澄清,他的模因是爲了引發關於Serenity(當時以太坊向PoS過渡的名稱)開發的討論,而不是制造Polkadot和以太坊之間的競爭敘述。然而,持續的批評導致Schoedon刪除了許多推特,並最終在2月19日宣布他將離開以太坊社區。“我沒有退出社交媒體,我退出了以太坊。我沒有消失,我只是離開了社區。我不再協調硬分叉,構建測試網或做其他貢獻。我沒有在Polkadot上工作,我從未工作過,我在以太坊上工作。我不恨以太坊,我愛它,”Schoedon在刪除其推特帳戶之前的最後幾條推特之一中說道。

參與者: 雖然Schoedon是事件的主要參與者,但在Schoedon離職後,其他以太坊核心開發者和社區成員也站出來爲他辯護。Schoedon轉而幫助Ethereum Classic完成升級,以提高其與以太坊的兼容性。截至2023年7月,他繼續以不同的化名通過協調以太坊測試網絡等方式爲以太坊做貢獻。

問題解決: 在事件發生後的一個月的ACD電話會議上,以太坊核心開發者宣布他們正在尋找新的硬分叉協調員以取代Schoedon。然而,這一搜索並未持續太久。在沒有合適候選人的情況下,開發者們同意將Schoedon的職責分配給多個人。從Schoedon離職以來,硬分叉協調員的職責——包括設置硬分叉日期、選擇硬分叉的EIP以及領導升級測試工作——已經分散給了多位核心開發者和客戶端團隊。此外,在2019年2月,115名以太坊社區的知名成員籤署了一封公開信,譴責導致Schoedon辭職的“有毒”行爲。公開信重申了在以太坊協議開發中促進尊重、言論自由和隱私價值觀的討論標準和規範的必要性。前ACD主席Hudson Jameson還在Reddit上主持了一次AMA,以解決關於以太坊領導層和問責制的爭論。3月,Ethereum客戶端團隊ChainSafe在巴黎舉辦了一次線下活動,進一步討論以太坊治理過程中的問題並構想改進方法。

主要收獲: Afri Schoedon,這位著名的以太坊核心開發者,離開以太坊社區的事件爲以太坊核心開發者、dapp開發者和終端用戶敲響了警鍾,提醒他們社交媒體欺凌對以太坊治理的真實影響。作爲一個非鏈上且定義較爲松散的決策過程,以太坊核心開發者雖然專注於技術問題和與以太坊相關的事項,但並不免受推動以太坊開發的社會辯論和壓力的影響。無論與以太坊相關與否,網路欺凌在任何情況下都是一種有害活動,都會對被針對者的行爲和心態產生負面影響。鑑於以太坊的決策過程嚴重依賴於在線媒介進行討論和辯論,難以防範此類行爲。畢竟,這並不是唯一一次以太坊治理過程的貢獻者在社區內受到騷擾和排斥。然而,Afri Schoedon的離職成爲以太坊治理過程受到更多關注的催化劑,並強調了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更強的規範和社會價值觀,以促進參與者之間的健康和尊重的討論。

創建共識:向權益證明(PoS)的升級

自以太坊推出以來,以太坊的利益相關者一直在期待向權益證明(PoS)共識協議的過渡。因此,在邁向合並的幾年裏,關於將以太坊升級爲PoS的想法,社區幾乎沒有爭議或反對。然而,在以太坊的歷史上,不同方法實施過渡的技術優劣在不同時間點上引發了爭議。此外,在以太坊存在的最初六年中,有關在其他舉措(如提高以太坊的可擴展性和抗審查能力)之前優先進行此升級的緊迫性也引起了爭議。

一旦以太坊客戶端團隊之間的技術辯論得到解決,並且在2022年秋季敲定了激活的路線圖,該升級受到了以太坊核心開發者和更廣泛的以太坊社區幾乎一致的歡迎。將以太坊從PoW過渡到PoS所涉及的代碼更改,是以太坊歷史上最成功和最具變革性的EIP之一。沒有其他升級能像完成以太坊向PoS過渡的升級那樣獲得如此高的社區一致性和興奮度。PoS的過渡是一個多年的努力,在其初期部署階段,依賴於ETH持有者通過質押他們的ETH來資本化和引導協議,而沒有保證何時可以解質押。盡管因其復雜性而推遲,並且常常被嘲笑和阻撓,尤其是來自比特幣社區和以太坊礦工的成員,但最終被稱爲合並的PoS過渡,鞏固了圍繞以太坊及以太資產的強大敘述,即“超聲波貨幣”敘述。

以下案例研究深入探討了以太坊向PoS過渡以及兩部分升級中涉及的治理過程。

案例研究6:合並

事件經過: 向PoS的過渡經歷了幾個迭代,成爲以太坊歷史上延遲最久的升級,最初預計在以太坊推出後兩年內準備就緒。將現有的以太坊代碼庫與信標鏈(以太坊的共識層,即CL)合並的決定非常艱難,因爲許多以太坊客戶端團隊正在研究一種將以太坊替換爲信標鏈的升級。2018年,構建PoS過渡的客戶端團隊被稱爲以太坊2.0團隊。他們與另一個開發短期以太坊舉措的開發者團隊——Ethereum 1x——合作,從中發展出EIP 1559和無狀態性等想法。在合並升級之前,推進PoS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是獨立進行的,並且與以太坊核心協議開發平行推進。合並在2022年9月15日激活。

參與者: 實現合並的主要團隊是新的一批以太坊客戶端團隊,其中許多並未構建和維護現有的以太坊客戶端。Prysmatic Labs、Lighthouse和ChainSafe是通過貢獻於以太坊向PoS的升級而新加入以太坊治理過程的客戶端團隊的例子。2020年12月信標鏈的推出,主要得益於這些相對新的專注於PoS的客戶端團隊的努力。在信標鏈推出後,CL客戶端團隊開始認真地與EL客戶端團隊接觸和合作,討論過渡。領導合並升級計劃的主要人物之一是以太坊基金會的研究員Danny Ryan。他繼續擔任以太坊共識層開發的負責人,並領導ACDC電話會議。

問題解決: 在合並激活日期前,爲確保過渡順利進行,進行了前所未有的測試。以太坊核心開發者組織了超過25次不同的測試網啓動。以下是以太坊核心開發者在合並激活前幾個月組織的影子分叉測試網啓動的圖示:

(此處可插入一個關於影子分叉測試網啓動的插圖或圖表)

主要收獲:

以太坊向PoS的過渡不僅是一次技術變革,也是一次社區一致性和合作的象徵。盡管在技術細節和實施方法上存在爭議,但最終的升級得到了幾乎一致的支持。這次過渡展示了以太坊社區在面對復雜技術挑戰時的韌性和創新能力,並鞏固了以太坊作爲區塊鏈領域創新前沿的地位。


在合並激活日期前,爲確保過渡順利進行,進行了前所未有的測試。以太坊核心開發者組織了超過25次不同的測試網啓動。在合並激活前幾周,以太坊基金會將漏洞賞金計劃的資金增加了四倍,達到100萬美元,這是該組織有史以來資助的最高金額。合並需要CL和EL客戶端團隊以及驗證節點操作員之間的密切協調,後者在升級節點軟件方面不如礦工熟練。升級的性質還要求節點操作員更多地參與正確配置客戶端軟件,爲合並做好準備。以太坊基金會和以太坊貓牧人再次站在前線,接觸以太坊利益相關者並向公衆宣傳升級的性質。合並確實導致了以太坊的短暫分叉,但沒有一個分叉繼續持有有意義的價值或支持重要水平的dapp活動。

由於合並,以太坊的復雜性增加了一倍,因爲該協議現在是兩個網路的組合,這兩個網路並行推進。這創造了需要單獨的治理過程來組織爲以太坊的EL和CL提出的代碼更改。正如所提到的,每兩周會有兩次ACD電話會議,討論與EL和CL相關的EIP。然而,以太坊軟件的其他組件,如影響EL和CL的Engine API,還沒有明確的治理過程來更改和更新。這引發了圍繞EIP過程未來更新的新討論,以更好地組織考慮到協議的雙網路結構的以太坊更改。這些未來對EIP過程的更改將在本報告的下一部分中詳細討論。

案例研究7:上海升級

以太坊的第十七次硬分叉於2023年4月激活。被稱爲“上海”的升級激活了從信標鏈提取質押ETH的功能,從而標志着以太坊向PoS過渡的完成。在合並升級完成後不久,以太坊核心開發者迅速準備了上海升級所需的代碼更改。盡管圍繞上海升級應該優先考慮哪些EIP存在幾個競爭利益,但以太坊核心開發者優先考慮了EIP 4895所代表的質押ETH提取,主要是爲了安撫以太坊質押社區,該社區在合並後成功成爲以太坊的主要安全提供者和節點操作員。

參與者:

在上海升級優先考慮EIP 4895的決定中,質押池和在信標鏈上質押ETH的持有者集體聲音對以太坊核心開發者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影響,這與礦工在決策過程中歷來能夠施加的影響水平顯著不同。以太坊客戶端團隊再次充當了合成社區情緒的守門人,優先考慮哪些EIP應該在升級中包含而不是其他。從2022年10月28日到2023年1月5日,以太坊核心開發者在幾次ACD電話會議上激烈討論了上海升級的範圍。討論突顯了客戶端團隊之間對EIP優先級的意見分歧,以及以太坊核心開發者之間的共識通常不是通過一致決定達成的,而是通過粗略的多數投票。一旦上海升級的範圍和開發時間表確定,以太坊核心開發者便開始準備和測試相關代碼更改,以便激活。

問題解決:

上海升級於2023年4月12日激活。由於升級的成功,新質押在以太坊上的ETH數量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遠遠超過了解質押的ETH數量。

上海的升級增強了人們對以太坊作爲強大且功能齊全的 PoS 共識協議的積極情緒。它還通過引入質押 ETH 提款,顯着降低了質押活動的風險,隨後導致質押資金流入大量湧入。截至 2024 年 5 月 14 日,ETH 總供應量的 27% 被質押,以太坊的年化通脹率趨勢低於 1%。自上海激活以來持續的負通脹率和不斷上升的質押率進一步增強了人們對 ETH 作爲超聲波貨幣的積極情緒。

主要要點:上海生態產業園優先發展的決策過程值得注意,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 它強調了以太坊質押社區作爲以太坊的主要節點運營商和安全提供商對協議治理的影響。
  • 它重申了以太坊核心開發人員作爲主要看門人的作用,綜合和協調協議升級,以實現以太坊創始人自以太坊推出以來制定的雄心勃勃的發展目標。
  • 它完成了以太坊向 PoS 的過渡,並引發了新的質押流入,遠遠超過了質押流出,進一步驗證了超聲波貨幣的說法。

未來的升級

根據本報告中分析的七個案例,Ethereum的治理過程通過EIP過程不斷演變且定義松散。早在2015年,Ethereum由8位聯合創始人推出,並制定了一個四階段的發展路線圖。最後一個階段被稱爲“Serenity”,代表從工作量證明(PoW)向權益證明(PoS)共識協議的過渡。到2023年,Ethereum成功完成了向PoS的過渡,並推出了一個新的八階段發展路線圖,每個階段的名稱都押韻。

在極少數情況下,決策通過Ethereum核心開發者的專屬努力迅速做出,並在快速升級的時間窗口內共享給Ethereum節點操作員實施。其他時候,決策交給更廣泛的Ethereum社區,這通常導致決策延遲並在利益相關者之間產生爭議。通過多次升級和幾次有爭議的治理辯論,Ethereum作爲一個協議和一個社會集體不斷發展,主要依賴於規範、價值觀和信念,而不是鏈上投票過程或機制。

盡管完成了上海升級和向PoS的過渡——這一過渡最初被協議創始人設想爲Ethereum的最後一次重大升級——未來仍有大量的EIP和計劃預計將在未來幾個月和幾年內轉變Ethereum協議。最近,通過Cancun/Deneb升級,Ethereum開發者激活了EIP 4844。EIP 4844,也被稱爲protodanksharding,是一個引入了新交易類型“blobs”的代碼更改,增加了Ethereum區塊的數據和存儲要求,並創建了一個新的費用市場,以便將blobs的定價與常規交易分開。有關EIP 4844的更多信息,請閱讀Galaxy Research報告。

開發者正在爲下一個Ethereum升級Pectra準備的幾個高調EIP包括但不限於:

  • BLS籤名:爲智能合約開發者創建一種新的成本效益操作,以在他們的代碼中使用BLS籤名和SNARK驗證。這包括創建更安全的加密證明、與Ethereum信標鏈更好的互操作性以及增加去中心化質押池的功能。
  • 增加驗證者有效餘額:驗證者獎勵按驗證者的有效餘額比例累積,目前上限爲32 ETH,這迫使驗證者節點操作員需要創建新的驗證者以賺取更多的質押獎勵。爲了減少活躍驗證者集合的增長(這會給Ethereum的點對點網絡層帶來壓力),有提議增加驗證者的有效餘額。有關驗證者集合大小增長問題的更多信息,請閱讀Galaxy Research報告。
  • 執行層可觸發提款:允許驗證者通過其執行層(0x01)提款憑證觸發退出和部分提款。這將支持在Ethereum上創建更多無需信任的質押池設計。

開發人員正在考慮在 Pectra 升級後的某個時候實施的其他代碼更改包括:

  • 原生帳戶抽象:帳戶抽象是一種改善用戶體驗的改進,允許智能合約邏輯控制用戶擁有的錢包。智能合約無法授權交易,但用戶控制的外部擁有帳戶(EOA)可以。最突出的代碼更改提案是ERC 4337,它不需要不向後兼容的硬分叉。
  • MEV相關升級:最大可提取價值(MEV)是通過在一個區塊內重新排序用戶交易可以提取的額外收入。由於MEV的高收益,很多利益相關者都參與其中。MEV策略類似於傳統金融中的某些交易策略。有關MEV的更多信息,請閱讀Galaxy Research報告。
  • MEV平滑:MEV平滑是指平滑分配給驗證者的MEV區塊獎勵,以減少獎勵波動,並阻止驗證者試圖操縱共識過程以賺取MEV。
  • MEV銷毀:另一種比MEV平滑更進一步的策略是像Ethereum的基礎費用一樣銷毀MEV收入。這將進一步減少Ethereum供應的通貨膨脹,並減少驗證者爲了額外的MEV收入而操縱共識的激勵。
  • 內置PBS:MEV目前通過稱爲中繼的第三方市場在Ethereum上賺取。爲了減少對運營中繼的可信實體的依賴,正在進行研究以將中繼結構集成到Ethereum協議中。有關MEV中繼的更多信息,請閱讀Galaxy Research報告。
  • 單槽終結性:在Ethereum上,終結性定義爲一個區塊在沒有處罰至少33%總質押ETH的情況下不能被更改或替換的點。目前,Ethereum的終結時間在12到15分鍾之間。然而,Ethereum核心開發者正在研究設計以實現更快的終結保證,通過在12到15分鍾窗口內逐步增加質押保證來改善用戶體驗。
  • 驗證者上限:爲了減少活躍驗證者集合的增長,有提議將驗證者數量限制在一定水平。這樣做將確保Ethereum的網絡層能夠維持快速的信息傳播,以支持更快的終結性或降低成爲驗證者所需的最低質押ETH數量。
  • 發行變化:開發者還在權衡Ethereum發行政策的變化,以防止ETH供應大部分集中在流動質押(或再質押)池中。通過發行變化,開發者希望設定質押參與的上限,並實現最低可行的發行,即協議不應發行超過網路安全所需的代幣數量。
  • Verkle樹:目前,有關Ethereum帳戶、交易和區塊鏈狀態的數據使用稱爲Merkle Patricia樹的結構存儲。Merkle Patricia樹數據結構允許用戶通過依賴於代表樹根的單個加密證明來輕鬆驗證大量數據。Verkle樹數據結構功能類似於Merkle Patricia樹,但計算機比Merkle樹更高效地證明它們。

盡管上述某些EIP可能由於缺乏技術可靠性或過多爭議而最終未能在升級中實施,但討論中的代碼更改數量和範圍是廣泛的。以下是Vitalik Buterin在2023年12月總結的Ethereum發展路線圖的可視化表示:


圖片截至2023年12月以太坊更新後的開發路線圖

來源: Twitter (@vitalikbuterin)

隨着以太坊協議代碼的變更,開發者也在努力更新EIP流程,以適應合並後以太坊更加雄心勃勃的發展路線圖。在最近的ACD電話會議上,開發者提出將ERCs從EIPs中移除並進行獨立的治理流程,同時更新EIPs的編號以便更容易追蹤。這些小的行政變動在社區內引發了激烈的爭論。因此,提出的任何以太坊治理流程的變更並沒有建議任何治理流程在短期內移至鏈上或變得更嚴格,這並不令人意外。

一個值得關注的EIP流程重大變化是爲Layer-2 Rollups上的代碼變更創建一個類似的審批流程。Rollup Improvement Proposal(RIP)流程旨在促進不同Rollups升級之間的合作和協調。RIPs由Rollup開發者在一個名爲RollCalls的定期會議系列上提出和討論。以太坊協議開發者正在權衡RollCalls上的決策應在多大程度上影響ACD電話會議上的決策,反之亦然,因爲以太坊開發者越來越多地嘗試追求以Rollup爲中心的發展路線圖。

展望

正如案例研究所示,升級的成功、失敗和爭議並沒有阻止以太坊核心開發者更改代碼庫。升級的頻率並沒有隨着時間的推移而減緩,所考慮和實施的變更性質變得更加雄心勃勃,而不是減少。因此,以太坊核心開發者在管理協議和實現未來開發路線圖升級中的角色將保持高度重要和影響力。

除了以太坊核心開發者之外,社區中還有一羣越來越重要的利益相關者,他們也是協議治理的重要貢獻者。Vitalik Buterin在2019年一篇關於區塊鏈治理的帖子中承認了“象牙塔知識分子”接管以太坊治理過程的擔憂,並確認解決這個問題的最佳方法是增加參與治理過程的機構和組織的數量,進一步將治理權力從單一羣體分散開來。

隨着以太坊Dapp生態系統的發展,積極參與以太坊治理的利益相關者數量也在增加,包括多個L2和DeFi協議,以及通過合並出現的多樣化客戶端團隊。此外,隨着以太坊協議的復雜性增加,從事以太坊研究和開發的團體也在多個平行項目中實現多樣化,這些項目包括擴展性、MEV(最大可提取價值)、帳戶抽象、EOF(以太坊對象格式)等。

展望未來,驗證節點運營商應該預期到未來可能會大幅改變其業務模式的升級。鑑於以太坊頻繁升級的預期和現實,社區必須確保以太坊核心開發者不是決定以太坊協議升級內容和時間的主要聲音。此外,正如Geth(執行層)開發者Péter Szilágyi等幾位以太坊核心開發者所表達的那樣,對以太坊協議復雜性的擔憂正在增加,因爲其發展路線圖非常雄心勃勃。

以太坊協議的復雜性有幾個缺點,主要是增加了技術錯誤和失敗的風險。因此,盡管EIP流程旨在促進以太坊上的代碼更改,但決策過程中的利益相關者需要逐漸優先考慮代碼固化而非代碼更改,從而減少對活躍治理流程的需求。這一點尤爲重要,因爲以太坊及其上構建的應用程序正受到越來越多的監管審查。盡管今天以太坊協議開發者和更廣泛的社區在治理過程中最具影響力,但監管機構和執法機構的壓力也在增加,並且可能成爲影響以太坊設計的一個過大的聲音。爲了防止以太坊協議被監管捕獲,必須將以太坊運作的某些方面固化,使其超出任何利益相關者羣體或實體的更改能力。

結論

以太坊治理是一個由人、組織、論壇和流程構成的復雜迷宮。像社區一樣,決策過程是無定形的,難以定義的,主要由社會規範和敘事塑造,而不是正式規則或具有約束力的鏈上投票機制。盡管在關於以太坊協議未來的決策過程中曾多次引發社區內的分歧和爭議,但以太坊的路線圖仍然雄心勃勃,已經有多項EIP在以太坊社區內引發了辯論和討論。

隨着以太坊核心開發者作爲看門人最終決定通過升級實施的更改,以太坊協議很可能會繼續變化而非固化。如果技術過於可升級,可能會出現監管捕獲的問題,正如我們在以金融爲重點的Dapp和DAO中小規模看到的那樣。關於去中心化技術升級能力的監管擔憂超出了本報告的範圍,但可能是未來考慮的一個研究領域。

以太坊作爲一項技術取得了長足進步,推動了區塊鏈技術的可能性界限。此外,以太坊作爲一個社會社區,繼續提出關於去中心化和開源技術最佳治理形式的新問題。隨着以太坊核心開發者追求越來越雄心勃勃的發展路線圖,其中包含擴展以太坊生態系統到多個Layer-2協議的升級,所有網路利益相關者需要考慮以太坊治理的社會規範而非定義的流程如何以及應如何繼續塑造以太坊的未來。

聲明:

  1. 本文轉載自[galaxy],著作權歸屬原作者[Christine Kim],如對轉載有異議,請聯系Gate Learn團隊,團隊會根據相關流程盡速處理。
  2. 免責聲明:本文所表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文章其他語言版本由Gate Learn團隊翻譯, 在未提及Gate.io的情況下不得復制、傳播或抄襲經翻譯文章。

一文讀懂以太坊治理

進階7/2/2024, 2:37:26 AM
本文通過七個主要案例探討了以太坊的治理流程,對決策涉及的程序和機構進行了詳細分析。它闡明了以太坊歷史上的關鍵事件,包括 DAO 硬分叉、Parity 多重籤名錯誤、君士坦丁堡升級、ProgPoW、Afrigate、合並和上海升級。文章闡述了開發者和社區如何協調和解決糾紛,強調了以太坊治理的復雜性和挑戰。

前言

誰管理以太坊?誰決定對以太坊協議進行哪些更改以及何時更改?以太坊協議的最終用戶在影響以太坊核心開發人員的行動和決策方面有多少發言權?在這份報告中,Christine Kim 通過全面概述參與決策的流程和機構,闡明了以太坊治理問題。闡明了以太坊治理問題。她還討論了以太坊歷史上的關鍵事件,在這些事件中,開發人員和更廣泛的以太坊社區之間的協調是迫切需要的,也是有爭議的。

介紹

以太坊(Ethereum)是全球最龐大的區塊鏈,支持超過4,000個去中心化應用(dapps),並吸引了超過7,000名開發者,是任何公有區塊鏈平台中最多的。通過採用和發展Layer-2擴展解決方案,如Arbitrum、Optimism和Polygon,網路預計將進一步擴展。作爲全球首個通用區塊鏈,以太坊在其他Layer-1競爭對手中保持領先地位,擁有最高的市場資本化和網路安全性(以總質押價值定義),在所有通用區塊鏈中獨佔鰲頭。除了比特幣外,以太坊是加密生態系統中最重要和最有價值的區塊鏈,這也是以太坊協議的變更及其變更過程對整個加密行業產生深遠而重大影響的原因。

與比特幣類似,以太坊的治理過程是基於鏈下的,由以太坊基金會領導,通過Discord、GitHub、Ethereum Magicians和Zoom等在線論壇進行。沒有通過鏈上提案或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AO)進行的ETH持有者投票決策。一方面,這確保了推動代碼更改到以太坊協議的治理過程不會受到大型ETH持有者的影響或被惡意演員利用治理相關智能合約中的漏洞。另一方面,鏈下形式的治理難以審計和客觀評估,因爲過程故意不透明、主觀且無結構。

與比特幣不同的是,以太坊在部署硬分叉方面經驗豐富,即需要協調數千名運行和操作以太坊軟件的用戶的向後不兼容升級。在過去8年中,通過19次硬分叉,核心開發人員已經使以太坊的治理過程變得更加快速和流程驅動,主要依賴於一系列每週會議,稱爲全體核心開發人員(ACD)會議,以討論和跟蹤影響以太坊協議的治理決策。

本報告深入探討了以太坊治理,重點介紹了參與決策的流程、人員和論壇。然後,我們討論七個案例研究,通過解開 DAO 硬分叉、Parity 多重籤名漏洞、君士坦丁堡升級、ProgPoW、Afrigate、Merge 和 Shanghai 等事件來說明以太坊治理的實際情況。

EIPP:以太坊改進提案流程

以太坊的官方升級流程被稱爲以太坊改進提案(Ethereum Improvements Proposals,簡稱EIP)流程。該流程借鑑了比特幣改進提案(Bitcoin Improvement Proposal,簡稱BIP)流程,這是一種提交比特幣協議代碼變更的標準化流程。BIP流程又受到Python的PEP-0001流程的啓發,後者概述了改進Python編程語言的治理模型。BIP和EIP都是描述對比特幣和以太坊的新特性或變更的文件。具體來說,EIP按照EIP-1定義的指南和模板進行格式化。

EIP分爲三種類型:

  1. 標準軌道EIP(Standards Track EIP):絕大多數EIP屬於標準軌道EIP,它們規定了需要進行硬分叉的以太坊代碼變更、影響以太坊網絡層或執行API的變更,或引入新的應用層標準和約定。標準軌道EIP進一步分類爲:核心(Core)、網路(Networking)、接口(Interface)和以太坊請求評論(Ethereum Request for Comments,簡稱ERCs)。
    • 核心(Core):指需要全網升級才能激活的代碼變更。
    • 網路(Networking):指圍繞以太坊點對點網絡層(也稱爲“devp2p”)的改進。
    • 接口(Interface):指影響以太坊客戶端API和RPC規範的代碼變更。
    • ERCs:指與以太坊應用層相關的改進。目前以太坊核心開發者正在討論將ERCs從EIP中分離出來,成爲一個獨立的治理流程。
  2. 元/過程EIP(Meta/Process EIP):元EIP不建議對以太坊代碼庫進行更改,而是描述對流程的更改,例如EIP的決策流程。
  3. 信息EIP(Informational EIP):信息EIP也不建議對以太坊代碼庫進行更改,而是提供關於以太坊的一般指南和信息,用戶可以選擇忽略或遵循。

任何對以太坊感興趣的人都可以隨時提出EIP。EIP提交到以太坊EIP GitHub倉庫,由專門的EIP編輯負責審查EIP的技術合理性和格式正確性。截至2024年5月,有五位EIP編輯,他們的名字和GitHub用戶名如下:

這些個人由現任或榮譽EIP編輯任命。新的EIP編輯將在滾動基礎上進行考慮。上述五位EIP編輯有權授予符合EIP編輯標準的申請人新的EIP編輯權限。成爲EIP編輯的標準可以在EIP 5069:EIP編輯手冊中找到。

作爲EIP流程的一部分,在向EIP編輯提交EIP草案之前,作者需要在Ethereum Magicians論壇上創建一個“discussion-to”主題帖。Ethereum Magicians論壇是一個任何人都可以創建主題並討論有關以太坊和以太坊開發事項的網站。除了Ethereum Magicians論壇外,EIP還可以在其他在線論壇上進行討論,包括Discord、ethresear.ch和GitHub。如果提議的EIP是核心EIP,EIP作者還將在ACD電話會議期間向以太坊客戶端團隊展示他們的提案。以太坊客戶端團隊是構建和維護以太坊客戶端軟件的實體。

五個主要的以太坊共識層(CL)客戶端是Prysm、Lighthouse、Teku、Nimbus和Lodestar。四個主要的執行層(EL)客戶端是Geth、Nethermind、Erigon和Besu。這九個團隊的代表每週都會通過Zoom開會,討論EIPs及其在以太坊升級中的實施。在這些每週一次的會議(即ACD電話會議)上展示EIP之後,EIP作者會繼續徵求和審查其提案的反饋。EIP作者可能會根據社區和客戶端團隊的反饋修改其EIP。經過這一審查過程並得到客戶端團隊支持的EIP將被考慮在未來的以太坊升級中實施。由於EIP數量衆多,完成審查過程的提案不能保證在下一個立即的以太坊升級中實施。通常情況下,以太坊客戶端團隊必須在幾個同樣技術上可靠並已準備好實施的EIP中選擇一個,基於提案的相對緊迫性和範圍來決定哪個提案將被納入下一個升級。

在過去的八年中,以太坊已完成並實施了61個核心EIP,目前有57個核心EIP正在草擬或審查中,而143個核心EIP已被撤回或被認爲不活躍。基於這些數據,自區塊鏈創世以來,開發者提議的核心EIP中有23%通過硬分叉升級得以激活。

在報告的下一部分中,我們將詳細討論參與EIP流程的人員和論壇。

參與者

有許多不同的羣體參與以太坊的治理。作爲世界上最去中心化的通用區塊鏈,沒有任何單個用戶、個人或組織有權更改協議。然而,通過在社交媒體上分享對網路的看法、操作軟件、貢獻代碼或簡單地在以太坊上與dapp交互,每個以太坊生態系統中的用戶和利益相關者都以大大小小的方式對治理做出了貢獻。由於以太坊背後沒有單一公司,因此由一個不斷演變和變化的生態系統參與者羣體來將用例應用於協議,激發對協議的興趣,並最終賦予協議價值。

以太坊用戶的集體意志很少是同質的,且其規模過於龐大,無法不做籠統概括就進行定義。本報告強調了更廣泛的以太坊社區中的四個特定利益相關者羣體,這些羣體在報告中將統稱爲“Community”(社區),使用首字母大寫的“C”。Community是指使用、構建或開發以太坊的個體和實體的模糊羣體。在Community內,有以太坊基金會,這是由以太坊的原始創始人設立的非營利組織,負責引導協議的增長和發展。接着,我們將討論以太坊客戶端團隊在Community中的角色。這些開發者構建以太坊軟件,可以說是EIP流程中最重要的決策者。然後,我們將定義驗證節點運營商,這是以太坊上的一個相對較新的利益相關者羣體,他們是代碼更改的主要實施者,最後,我們將定義dapp開發者,他們是以太坊的主要用戶,塑造了網路的用例,並根據最終用戶的需求向客戶端團隊提供哪些代碼更改應優先進行的反饋。

以太坊基金會

以太坊基金會(Ethereum Foundation,簡稱EF)是最早和最著名的以太坊專用非營利組織,由以太坊的原始創始人創建,包括Vitalik Buterin、Gavin Wood、Joseph Lubin等。在創世時,EF從創世區塊預挖中分配到最大數量的ETH,總計7200萬ETH中的1200萬。

然而,自2015年以來的多個市場週期中,基金會的ETH總持有量已經減少。截至2022年4月,估計EF持有的ETH數量不到總供應量的0.3%。與以太坊類似,EF的結構和治理過程難以定義。不同於傳統的非營利組織,以太坊基金會沒有明確的組織結構或角色。正如基金會網站所述,EF的角色“隨着以太坊生態系統的增長和發展而演變和變化”。更具體地說,隨着社區內利益相關者數量的增加,EF在Community中的影響力逐漸減弱,集中的影響力被更多的生態系統參與者所稀釋。

截至2024年5月,EF繼續在Community中僱傭多名以太坊協議研究人員和開發人員,領導ACD(All Core Devs)電話會議的組織工作,並舉辦一年一度的以太坊開發者大會Devcon。組織的具體員工人數未知。基金會網站上公開的成員只有三位:執行董事Aya Miyaguchi、以太坊聯合創始人Vitalik Buterin和董事會成員Patrick Storchenegger。EF最近一次關於其運營和財務的報告發布於2022年4月。

客戶端團隊

客戶端團隊負責構建和維護運行和連接以太坊網路所需的軟件。目前有九個主要的以太坊客戶端團隊,其中只有一個直接由EF維護。以下是每個以太坊客戶端團隊的背景介紹:

Geth (EL):最早且最受歡迎的以太坊軟件客戶端,簡稱Geth,由以太坊基金會全額資助。Geth用Golang編寫,被認爲是經過最嚴格測試的以太坊客戶端。代碼由一個由10名開發人員組成的團隊維護,並在GNU寬通用公共許可證(LGPL-3.0)下開源。LGPL-3.0許可證是一種共用開源許可證,要求用戶開源對原始代碼庫所做的任何更改。 (補充說明,LGPL-3.0和Apache 2.0許可證的主要區別在於衍生作品。在Apache 2.0許可證下,代碼可以在沒有限制的情況下被分叉和分發,而在LGPL-3.0許可證下的代碼的衍生作品必須保持免費和開源。此外,Apache 2.0許可證的軟件可以與其他類型許可證的軟件結合使用,而LGPL-3.0許可證的軟件只能與其他GPL許可證的軟件兼容。總體而言,Apache 2.0許可證是更寬松的許可證,而LGPL限制使用以專門鼓勵開源開發。)

Nethermind (EL):成立於2017年,是以太坊第二受歡迎的EL客戶端,用C#編寫。它基於一個名爲.NET Core的開源計算機軟件框架構建。2018年8月,團隊獲得了以太坊基金會的資助,完成了完整客戶端的實現。多年來,團隊還通過Gitcoin等平台,以及獨立貢獻者和合作夥伴,獲得了以太坊社區各種利益相關者的資助。2021年7月,Nethermind宣布與Layer-2擴展項目Starkware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爲Starkware的ZK-rollup StarkNet構建區塊瀏覽器等相關產品。Nethermind團隊由來自55個國家的大約220名成員組成。Nethermind客戶端在與Geth相同的GNU寬通用公共許可證下開源。

Erigon (EL):前身爲TurboGeth,是Geth客戶端的一個分支,重新架構以實現更快的同步速度和磁盤空間效率。成立於2017年,並於2020年7月完成alpha版本發布。Erigon團隊由10名開發人員組成,獲得了包括以太坊基金會和BNB Chain在內的各種貢獻者的資助。值得注意的是,團隊還支持其他區塊鏈和側鏈的客戶端軟件,包括BNB智能鏈和Polygon。此外,團隊過去維護了一個用Rust編寫的以太坊客戶端Akula和一個用C++編寫的客戶端Silkworm。團隊最近宣布創建一個新的以太坊CL客戶端Caplin。Erigon客戶端與Geth和Nethermind相同,在GNU寬通用公共許可證下開源。

Besu (EL):前身爲Pantheon,是專爲企業和機構使用而設計的以太坊客戶端。由以太坊風險工作室Consensys於2018年11月推出,該項目在2019年重新命名並轉移到由Hyperledger Foundation擁有的新GitHub倉庫。(Consensys是Hyperledger Foundation的成員。)在Consensys內部,負責構建和維護客戶端的開發團隊被稱爲Consensys Quorum,前身爲Pegasys。Besu用Java編寫,並在Apache 2.0許可證下開源。Consensys還資助了以太坊CL客戶端Teku的開發。截至2020年10月,Pegasys團隊(也稱爲Protocol Engineering團隊)擁有70多名成員。2023年1月,Consensys宣布將其員工人數從900人減少到約800人。

Reth (EL):Rust Ethereum的縮寫,Reth是一個以太坊EL的實驗性全節點實現,旨在供包括MEV搜索者、橋接器、Layer-2和RPC節點運營商在內的廣泛用戶使用。由加密VC公司Paradigm維護,Reth客戶端用Rust編寫,並在Apache 2.0許可證下開源。Paradigm資助了一個由8名開發人員組成的核心團隊來構建Rust。然而,開源代碼庫擁有90多名貢獻者。2024年3月,Rust團隊發布了Reth v0.2.0,這是客戶端Beta發布週期中的第一個主要版本。

Prysm (CL):Prysm是最受歡迎的以太坊CL客戶端,用Golang編寫,並在與Geth、Nethermind和Erigon相同的許可證下開源。它由區塊鏈基礎設施公司Prysmatic Labs維護和開發。該公司成立於2018年,最初通過以太坊基金會、Gitcoin、Aragon和Spankchain等的資助獲得資金。2022年10月,該公司被以太坊Layer-2擴展項目Arbitrum背後的公司Offchain Labs收購。Prysmatic Labs僱傭了大約12名員工。

Lighthouse (CL):Lighthouse是第二受歡迎的以太坊CL客戶端,用Rust編寫,並在與Besu相同的Apache 2.0許可證下開源。該客戶端由Sigma Prime維護和開發,Sigma Prime是一家位於澳大利亞悉尼的信息安全和軟件工程公司。Sigma Prime因其在Lighthouse客戶端上的工作,獲得了以太坊基金會、Consensys、Gitcoin等的資助。公司成立於2018年,僱傭了大約25名員工。

Teku (CL):由維護Besu (EL)的同一團隊維護,Teku是Consensys面向機構的CL客戶端,用Java編寫,並在與Besu和Lighthouse相同的許可證下開源。前身爲Artemis,Teku於2020年推出,與Besu一樣,由Pegasys團隊構建和維護。有關Pegasys團隊的更多信息,請參閱Besu (EL)客戶端的描述。

Nimbus (CL):用Nim編寫,並在與Besu、Teku和Lighthouse相同的許可證下開源,Nimbus設計用於資源效率,使節點運營商能夠在資源受限的設備(如手機和筆記本電腦)上輕鬆運行以太坊客戶端軟件。Nimbus團隊由10名員工組成,幾乎完全由加密錢包和Web3瀏覽器Status以及以太坊基金會資助。Nimbus團隊還構建和維護一個名爲Nimbus的EL客戶端。團隊成立於2018年。

Lodestar (CL):用Typescript編寫,並在GNU寬通用公共許可證v3.0下開源,Lodestar是一個專注於輕客戶端功能的以太坊客戶端。輕客戶端是一種節點,可以輕鬆同步到鏈上而無需下載自創世以來的完整鏈歷史。輕客戶端的啓動帶寬和處理負載顯著小於全節點。Lodestar由總部位於加拿大多倫多的區塊鏈研究和開發公司ChainSafe開發和維護。該項目最初由以太坊創始人Vitalik Buterin於2018年資助。此後,ChainSafe通過以太坊基金會和Gitcoin等組織獲得了資助。ChainSafe僱傭了超過100名員工。

貢獻以太坊客戶端軟件的個人通常被稱爲以太坊“核心開發者”。然而,這個術語也被用來描述那些專注於升級測試或一般協議研究工作,而不是客戶端開發的基金會員工和承包商。通常,任何通過研究、客戶端開發或升級測試積極推動以太坊核心協議某個領域進展的個人都被稱爲以太坊核心開發者。核心開發者這個術語在社區中是一個熱門話題,因爲沒有任何個人或實體有權定義這個術語或阻止社區中的任何人自由使用它。

驗證節點運營商

唯一通過新鑄造的ETH獲得獎勵的節點運營商類型是驗證節點運營商。自合並以來,驗證節點取代礦工成爲網路的主要區塊生產者。當32 ETH的存款在以太坊上質押後,就會創建一個驗證節點。一旦激活,驗證節點會被隨機分配職責,如驗證交易和將新塊添加到規範鏈上。爲了履行這些職責,驗證節點會通過網路發行、交易費用和最大可提取價值(MEV)獲得獎勵。驗證節點在以太坊上的質押總量是網路安全的一個函數,確保網路攻擊(如雙重終結性攻擊)無法發生,除非惡意行爲者控制超過33%的總質押ETH。

節點運營商是一組個人和實體,他們有權實施或拒絕客戶團隊對以太坊軟件進行的代碼更改。作爲背景,當客戶團隊對軟件進行向後兼容的代碼更改時,升級稱爲“軟分叉”。相反,當向後不兼容的更改被推送到客戶端軟件時,就會發生“軟分叉”。所有節點運營商都必須在達到一定的區塊高度之前升級其軟件,以避免在硬分叉激活期間被踢出網路。在硬分叉期間故意不升級其軟件或運行替代的、向後不兼容的軟件的節點運營商將造成永久的鏈分裂。僅在以太坊一個版本上運行的驗證者將因在另一個競爭版本上不活動而受到懲罰。通過逐步增加懲罰,每個以太坊版本上的活躍驗證者質押的 ETH 餘額最終足以最終確定鏈並推動網路向前發展。

理論上,節點運營商對以太坊上實施哪些代碼更改以及拒絕哪些代碼更改擁有最終決定權。然而,在實踐中,由於驗證者節點運營商之間的分歧而導致以太坊上發生永久鏈分裂的可能性不太可能,原因有幾個。

  1. 以太坊一直有一個雄心勃勃的發展路線圖,從發布起就設想對共識協議、費用動態和用戶體驗進行重大改變。對不斷變化的代碼庫的期望爲驗證器節點運營商設置了優先級,以規範頻繁的升級,而不是拒絕它們。
  2. 包括預言機和穩定幣在內的去中心化金融 (DeFi) 生態系統以及 Layer-2 (L2) rollup 生態系統的增長增加了分叉以太坊的成本,因爲永久性的鏈分裂會分散鏈上流動性並迫使多個 dapp 和L2 無法重復操作來選擇一個網路而不是另一個網路。
  3. 以太坊上質押的大部分 ETH 是通過代表用戶運行驗證器軟件的服務提供商質押的。這意味着大多數在以太坊上獲得獎勵的用戶和實體並不直接控制節點或代表他們對節點進行的軟件升級。質押者在一定程度上無法實施以太坊客戶端團隊準備的代碼更改,因此,與質押服務相比,有時可能不太有動力跟蹤或積極參與協議開發的決策。

盡管存在這些原因,但在以太坊的歷史上,也曾出現過以太坊驗證器節點運營商強烈影響協議升級決策的情況。例如,在以太坊轉爲權益證明後的第一次升級中,用戶在以太坊上質押的利益是影響質押ETH提現優先級的主要因素。此外,在驗證者成爲以太坊的主要節點運營商之前,當節點主要由礦工運營時,以太坊經歷了永久性的鏈分裂,盡管存在着令人難以置信的雄心勃勃的發展路線圖,這必然需要頻繁的升級才能實現。這次鏈分叉創造了以太坊經典,是以太坊上第一次也是迄今爲止唯一一次主要的鏈分叉,發生在以太坊歷史的早期,發生在 2016 年 DeFi 或 L2 行業發展之前。

驗證節點運營商是以太坊上重要的利益相關者羣體,負責執行客戶團隊準備的硬分叉升級。他們在治理流程中作爲代碼執行者的角色是一個微妙的角色,這種角色是由最近的升級(例如合並和上海)(將在本報告後面進一步詳細討論)以及礦工的遺產(前者)塑造的。以太坊的主要節點運營商,自創世到 2022 年底,在以太坊的大部分歷史中執行了升級。

Dapp開發者

除了以太坊基金會(EF)、客戶端團隊和驗證節點運營商外,以太坊的Dapp層是另一個對代碼更改和硬分叉升級有重要影響的焦點羣體。Dapp開發者是以太坊的主要用戶,他們與以太坊代碼庫交互以部署智能合約代碼。大多數終端用戶通過由錢包服務、基礎設施提供商、交易所或Dapp開發者自己支持的前端用戶界面(UI)與Dapp交互,而不是直接通過以太坊區塊鏈。因此,Dapp開發者的需求有時是推動以太坊開發和某些代碼更改優先級的核心。

例如,在Cancun升級中包含EIP 1153主要是由Uniswap Labs和Optimism Labs兩個Dapp協議團隊推動的。EIP 1153引入了新的成本效益高的智能合約操作,TSTORE和TLOAD,用於在執行後從以太坊鏈狀態中丟棄的交易中存儲數據。在討論代碼更改的ACD電話會議期間,OP Labs的聯合創始人Mark Tyneway強調,該EIP有可能僅在Uniswap上每年爲終端用戶節省300萬美元的燃氣費用。EIP 1153最初在2018年6月提出,並在2022年11月被提議納入上海升級。然後,在2023年6月13日的開發者會議上,該EIP被推遲到上海升級後的Cancun升級中。該EIP於2024年3月13日作爲Cancun升級的一部分在主網上激活。

除了EIP 1153之外,最近幾個月與帳戶抽象相關的EIPs也主要由Dapp開發者主導。帳戶抽象是一項功能,它允許智能合約對發起交易進行可定制和可編程的授權。在以太坊上,只有外部操作帳戶(EOAs)可以發送和接收加密貨幣。EOAs與智能合約不同,不能執行代碼。實現帳戶抽象一直是以太坊核心開發者和Dapp開發者的長期目標,最近通過一種向後兼容的EIP ERC 4337獲得了進展。該提案由以太坊創始人Vitalik Buterin於2021年9月首次提出,目前仍處於草案階段,但正在由各種客戶端團隊、EF研究人員和Dapp開發團隊(如Matter Labs、Polygon、Gelato等)積極迭代。

量化Dapp開發者社區對客戶端團隊的影響是困難的,尤其是當開發者的影響力也會塑造社區情緒時。除了Dapp開發者,盡管程度較輕,終端用戶、ETH持有者、交易所和其他區塊鏈基礎設施提供商也在代碼更改倡導中發揮一定作用。客戶端團隊並不免受終端用戶通過Twitter和其他社交媒體論壇的信號影響,我們在本報告中將進一步討論。此外,組成客戶端團隊的個人也可能運營自己的驗證節點,並有側項目構建不同類型的Dapp和鏈上服務。因此,盡管客戶端團隊、驗證節點運營商和Dapp開發者的利益是不同的,但組成這些羣體的個人往往重疊,這使得參與以太坊治理過程的利益相關者難以清晰分類或定義。

論壇

以太坊生態系統中不同利益相關羣體的聲音匯集在各種論壇上。有些論壇專門用於從客戶端團隊中達成共識,而不是從整個以太坊生態系統的利益相關者中聚集共識。這些論壇的主要語言是英語。這可能是因爲總體來說,英語被認爲是全球最通用的語言,使用人數最多。對於希望參與以太坊治理過程的個人和公司來說,英語是一個關鍵要求。然而,以太坊基金會(EF)正在開展一些計劃,通過將關於以太坊的關鍵信息文件翻譯成多種語言,以改善與非英語社區的溝通。由EF運營的ethereum.org網站已經翻譯成55種語言。此外,EF還特意將Devcon會議安排在世界各地,以擴大乙太坊在非英語人羣中的影響。2022年,Devcon VI在哥倫比亞波哥大舉辦。

以下是討論、組織和執行以太坊開發的四個主要論壇的列表。除了這些論壇外,關於以太坊的社區討論也會在Twitter和Reddit等社交媒體平台上分享。然而,盡管這些社交媒體平台很受歡迎,但它們並不經常進行關於以太坊開發或治理的專注和深入討論。相反,以太坊社區成員使用這些平台分享關於以太坊相關主題的快速更新和信息,這些信息可能會引發討論,但在EIP決策過程中並不被正式承認爲關鍵治理論壇。

以太坊核心開發者(ACD)

以太坊協議開發決策中最重要的論壇之一是ACD(All Core Developers)電話會議。由以太坊基金會組織,ACD電話會議早在2015年11月開始,幾個月後以太坊發布。這些會議是公開記錄的Zoom電話會議,時長約一個半小時。任何以太坊社區成員都可以參加,但最常出席的是EIP作者、客戶端團隊、以太坊基金會研究人員和以太坊貓牧人(Ethereum Cat Herders)。ACD電話會議對任何感興趣的人開放,既可以通過直播加入,也可以直接在Zoom上加入。

從2016年到2021年,ACD電話會議由以太坊基金會員工Hudson Jameson主持。在此期間,ACD電話會議每兩周舉行一次。Jameson目前已經不再主持ACD電話會議,現爲包括Status、Chainlink和Polygon開發團隊Matic Labs在內的多個以太坊項目擔任顧問。從2021年開始,以太坊基金會的Tim Beiko接任ACD電話會議主席。與這些電話會議並行,從2018年到2022年,專注於構建以太坊權益證明共識協議的以太坊核心開發者們也組織了每兩周一次的電話會議。這些電話會議由以太坊基金會的Danny Ryan主持。

自2022年9月完成合並(The Merge)激活以來,ACD電話會議被重新命名並正式分爲兩個獨立的會議系列:核心開發者執行(ACDE)和核心開發者共識(ACDC)電話會議。每次會議每兩周舉行一次,這意味着現在每週都有一次ACD電話會議。ACDE電話會議由Tim Beiko主持,重點討論以太坊執行層(EL)的協議級別變化。ACDC電話會議由Danny Ryan主持,重點討論以太坊共識層(CL)的協議級別變化。

合並後的ACD電話會議結構反映了以太坊的雙層網路性質以及協議變化的日益復雜性,因爲它涉及越來越多的主題專家和特定網路的客戶端團隊。ACD電話會議專注於討論EIP的技術優點。盡管這是目標,但有時根據具體的主題內容,難以防止在ACD電話會議上圍繞決策的倫理或道德問題進行討論。自2015年以來,已經組織了超過250次ACD電話會議。大多數會議都是現場直播並可以在YouTube上重新觀看。

ETHMagicians和Ethresear.ch

ACD電話會議的議程通常受ETH Magicians和Ethresear.ch論壇上的討論和對話的影響。這些論壇是討論和徵求EIP反饋的地方,EIP處於構思或草案階段時就在這裏進行討論和傳播。此外,這些論壇還舉辦關於以太坊協議的非技術性問題的深入討論,例如基於社區情緒應該優先考慮哪些EIP和計劃進行升級。盡管兩個論壇都同樣活躍,但ETHMagicians是一個更爲廣泛的論壇,幾乎可以討論任何以太坊的主題,無論是技術性還是非技術性的。Ethresear.ch則傾向於展示關於協議技術代碼變化的早期研究想法,這些想法一旦形成正式方案,就會發布到ETHMagicians以供更廣泛的社區討論。

ETHMagicians由前以太坊基金會核心開發者Jamie Pitts和Geth(EL)客戶端的匿名開發者“Lightclient”組織。Ethresear.ch由多名以太坊基金會員工組織,包括Hsiao-Wei Wang、Justin Drake、Danny Ryan和Vitalik Buterin。

Discord

對於正在準備即將到來的升級的活躍EIP的日常協調和向客戶端團隊提供緊急更新,有一個專用的Discord聊天室,在這裏以太坊核心開發者、研究人員和以太坊社區的其他成員實時協調開發。以太坊研究與開發Discord頻道鼓勵客戶端團隊和更廣泛的以太坊社區一起解決協議問題、開展研究項目並提出問題。在以太坊升級期間,該頻道被客戶端團隊用作主要通信渠道,用於通報以太坊網路的健康狀況並協調在以太坊測試網絡上的升級啓動。它也是用於傳達和組織社區電話會議的論壇,這些電話會議與ACD電話會議同時進行,例如討論EIP 4844、proto-danksharding和EIP流程更改的技術細節的會議。

從2015年到2018年,詢問關於以太坊協議的問題並參與協議日常開發的主要渠道是一個名爲Gitter的聊天室。然而,隨着以太坊社區和協議貢獻者數量的增長,需要一種更復雜的方法來在一個論壇上組織多個聊天室。因此,開發者將通信遷移到一個共享的Discord頻道,截至2023年7月,該頻道主辦了50多個關於以太坊研究和開發的各種細分主題的聊天室。以太坊研究與開發Discord頻道是異步討論ACD話題和跟蹤在ETHMagicians或Ethresear.ch上提出的提案實施的活動工作中心。

GitHub

最後,用於起草和記錄以太坊代碼庫狀態的主要論壇是GitHub。在GitHub上,名爲“Ethereum”的組織頁面主辦了數百個代碼倉庫。這些倉庫包含由以太坊研究人員和客戶端團隊爲即將到來的升級而編寫的協議草案代碼,以及ACD電話會議的歷史記錄和最終EIP提案的副本。該倉庫托管的規範不僅詳細說明了以太坊的核心協議,還包括節點API、Solidity智能合約語言、測試工具等的文檔。


標題:以太坊官方GitHub倉庫首頁
來源:GitHub

以太坊的核心代碼庫,包括EL和CL規範,每個月都會發生變化。客戶端團隊和以太坊基金會的員工是主要有權限合並和更新以太坊GitHub倉庫的人員。當在ACD電話會議或Discord上的異步討論中做出關鍵決策時,對以太坊規範的實際變更,即影響以太坊代碼的治理決策的執行,都會在GitHub上進行。在GitHub上,用戶可以追蹤對以太坊規範所做的更改,並訪問最新版本的規範。將代碼更改合並到官方以太坊GitHub倉庫是標志着在其他治理論壇上做出的決策最終確定和實施的最重要步驟之一。

雖然GitHub是計算機程序員中領先的開源代碼開發平台,但以太坊開發者過去曾討論過減少對這一中心化平台依賴的必要性,特別是在GitHub因政府壓力關閉其平台訪問的情況下。作爲Gitcoin的替代方案,開發者可以探索去中心化開發的選項,包括Radicle和Mango。此外,社區被鼓勵在其設備上托管以太坊代碼庫的本地副本,因爲支持GitHub的版本控制系統git是一個無需通過網站托管或管理的許可協議。此外,在ETHMagicians和Ethresear.ch上進行代碼更改討論的動機之一是爲了在多個平台上重復GitHub上的問題解釋和拉取請求。

榮譽獎

榮譽提名

除了上述主要人物和論壇外,還有一些組織和協議在多年來對以太坊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以太坊貓牧人 (The Ethereum Cat Herders)

以太坊貓牧人是一羣通過捐贈資金支持的個人組成的團隊,他們創建會議記錄、撰寫信息性博客文章、進行社區外聯,並制作視頻內容,以教育更廣泛的公衆了解以太坊。該團隊於2019年1月由前ACD主席Hudson Jameson和前核心開發者Lane Rettig等以太坊社區知名人士創建。該團隊由Herder-in-Chief Pooja Ranjan領導,她也是區塊鏈出版網站EtherWorld的創始人。貓牧人是一個去中心化的“項目經理”團隊,致力於幫助協調網路升級並改善客戶端團隊與更廣泛社區之間的溝通。他們對EIP活動進行調查和分析,並提出改進以太坊代碼更改治理流程的方法。

與他們通過項目管理引導EIP流程相關聯,他們每週都會舉辦EIP改進會議和EIP辦公時間,以跟蹤每個EIP的狀態,並將其推進到討論、草案、審核、最後呼叫和最終階段。他們還舉辦一個名爲PEEPanEIP的每週YouTube系列節目,介紹EIP作者及其提議的代碼更改。以太坊貓牧人與EIP編輯密切合作,改進EIP流程並根據羣體共識進行更改。

協議公會 (Protocol Guild)

除了以太坊基金會和以太坊貓牧人之外,還有以太坊協議公會,這是一個旨在資助以太坊核心開發的智能合約應用程序。任何人都可以向智能合約發送同質化代幣,然後這些代幣會分發給由積極參與以太坊協議研究或客戶端開發的個人擁有的地址註冊表。截至2023年6月,協議公會註冊表中有142人,來自Geth、Erigon、Besu、Lighthouse、Lodestar、Nethermind、Prysmatic Labs、Teku和Status等多個客戶端團隊。截至2024年5月,通過協議公會分發了超過1780萬美元,資金由Uniswap、以太坊名稱服務、Ether.fi、Nouns DAO和Moloch DAO等主要dapp項目積極捐贈。

協議公會接受來自任何地址和任何時間的資金。所有資金會隨着時間的推移逐漸歸屬於註冊表,並根據每個成員積極貢獻以太坊協議的時間長短按比例分配。協議公會可以用作評估以太坊核心開發人員數量隨時間增長的代理。

協議公會通過自願捐贈自動分配給貢獻者,也稱爲公會成員,積極幫助資助所有以太坊核心開發人員。公會成員本身負責更新開發人員註冊表,通過刪除或添加新成員來保持其更新。

Optimism的逆向公共產品資助

協議公會的一個重要貢獻者是Optimism Collective。Optimism是建立在以太坊之上的第二大L2,僅次於Arbitrum,鏈上橋接資產價值爲65億美元。Optimism於2021年由一個名爲OP Labs的開發團隊推出。OP Labs負責操作聚合和排序用戶交易的軟件,這個區塊稱爲排序器。雖然目的是逐步實現這一功能的去中心化,但OP Labs承諾將通過交易費用獲得的排序器所有利潤用於公共產品資助實驗。所有排序器收入歸屬Optimism基金會,這是一家致力於發展去中心化Optimism “Collective”的非營利組織。(可以將OP Collective視爲Optimism版本的以太坊社區。)

基金會將收入重定向到由OP代幣持有者和其他集體成員根據Optimism的兩院治理模式投票選擇的公共產品項目。自2021年以來,Optimism基金會和更廣泛的集體已向各種公共產品計劃重新分配了超過4000萬OP代幣。協議公會是這些分配的主要接受者,三輪資助中獲得了超過60萬OP代幣。

Gitcoin

協議公會是爲了考慮到以太坊基金會預算減少和不斷增長的終端用戶和dapp生態系統,創建的一個長期資助公共產品的機制。另一個支持以太坊核心協議開發的具有長期潛力的資助機制是Gitcoin。如前所述,Nethermind、Prysmatic Labs、Lighthouse和Lodestar等多個客戶端團隊過去曾依賴Gitcoin獲得部分資金。Gitcoin旨在通過幫助開源軟件開發人員爲其項目籌集加密貨幣資金,支持編碼人員和開發人員。關於加密貨幣公共產品資助的更多背景信息,請參閱Galaxy Research報告。

過去的升級

在過去的八年裏,以太坊核心開發人員執行了19次不兼容的硬分叉升級。這些升級在復雜性、緊迫性和爭議性方面各不相同。其中一次升級導致了永久的鏈分裂,另一次升級則將整個網路利益相關者羣體從網路參與中驅逐出去。每次升級都影響了以太坊的治理過程,並將其塑造成如今涉及多個人物、組織和論壇的多方面過程。在本節中,我們將討論以太坊八年歷史上的七個主要治理決策,並進一步研究決策過程中涉及的人員、組織和論壇。在過去的八年裏,以太坊核心開發人員執行了19次不兼容的硬分叉升級。這些升級在復雜性、緊迫性和爭議性方面各不相同。其中一次升級導致了永久的鏈分裂,另一次升級則將整個網路利益相關者羣體從網路參與中驅逐出去。每次升級都影響了以太坊的治理過程,並將其塑造成如今涉及多個人物、組織和論壇的多方面過程。在本節中,我們將討論以太坊八年歷史上的七個主要治理決策,並進一步研究決策過程中涉及的人員、組織和論壇。

就技術問題達成共識

大多數時候,以太坊核心開發人員通過EIP流程推動和實施代碼更改。此外,當出現需要緊急處理的意外和時間敏感的漏洞時,他們是做出區塊鏈執行決策的人。以太坊歷史上最具爭議的決策是DAO硬分叉,源於影響許多ETH持有者的一個名爲DAO的智能合約應用程序中的意外漏洞。在決定如何最好地解決意外的技術問題時,以太坊核心開發人員是主要的聲音,他們提出、構思並最終實施解決方案。在DAO黑客事件中,以太坊客戶端團隊實施的解決方案導致了永久的鏈分裂,並創建了一個新的以太坊協議,這說明了以太坊的一個重要特徵,即其無許可性質允許任何用戶羣體分叉代碼庫並啓動以太坊的新版本。DAO黑客事件還說明了以太坊核心開發人員並不總是對以太坊代碼庫的演變持相同觀點的一羣同質化個體。

以下是三個案例研究,描述了以太坊利益相關者如何就技術問題達成共識:

案例研究1:DAO分叉

事件經過:

2016年6月17日,一個名爲The DAO的智能合約協議在控制當時總ETH供應量的15%的情況下被黑客攻擊,約70%的資金被盜。該攻擊發生在以太坊推出不到一年之內。The DAO旨在成爲一個自主的風險投資工具,允許DAO代幣持有者對提案進行投票,並用基金的集中資金支持各種區塊鏈項目。The DAO是第一種此類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AO)。有關DAO的更多信息,請閱讀Galaxy Research報告。DAO項目當時成爲歷史上最大的眾籌活動,吸引了來自11000多名貢獻者的1.5億美元資金。

DAO通過一種稱爲重入漏洞的攻擊手段被黑客入侵,這種漏洞允許惡意行爲者在無需成本的情況下反復從智能合約中提取資金。這種情況發生在惡意行爲者從目標智能合約發出外部調用到另一個智能合約時。未受信任的智能合約隨後回調原始智能合約。每次黑客合約向DAO合約發起調用時,DAO智能合約在批準資金轉移前都未能檢查和更新其餘額。這就是DAO合約如何慢慢耗盡其大部分資產的原因。當DAO的創建者察覺到漏洞時,他們預先使用與黑客相同的技術開始耗盡DAO合約。DAO的創建者設法挽救了30%的DAO資金,但剩下的70%由黑客控制。

參與者:

DAO項目背後的團隊是一羣名爲Slock.it的匿名開發者。Slock.it設想DAO作爲啓動其他dapp創意的籌資機制,其中一個最著名的dapp創意是去中心化的拼車應用。以太坊基金會在智能合約被利用後在關於DAO黑客事件的溝通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以太坊基金會的博客上,以太坊基金會核心開發者提出了一些應對黑客事件的路徑建議,如實施軟分叉以減輕對代幣持有者的影響。在2016年,礦工是運行以太坊節點和保護以太坊區塊鏈的個人。因此,他們也是通過升級其軟件來實施以太坊核心開發者代碼更改的主要推動者。由於問題的爭議性,主要圍繞智能合約代碼不可變性的激烈辯論,從以太坊社區獲得最佳解決方案的共識變得困難。以太坊利益相關者,包括ETH持有者和dapp開發者,通過Twitter和Reddit等各種論壇分享意見。然而,決策主要通過ACD電話、Gitter和GitHub進行。

問題解決:

由Geth(EL)開發者Peter Szilagyi在2016年6月24日的以太坊基金會博客文章中提出的通過向後兼容的軟分叉來解決DAO黑客問題的初步提議,很快被放棄,因爲以太坊核心開發者發現這可能導致網路更廣泛的DDOS攻擊向量。在幾周的討論後,以太坊核心開發者達成共識,解決DAO黑客事件中丟失資金的唯一技術解決方案是通過硬分叉升級,允許Slock.it開發者將DAO中的所有資金重新分配到不易受重入漏洞攻擊的不同智能合約中。

提出進行硬分叉升級的提議首先由Slock.it創始人、當時受僱於以太坊基金會的開發者Stephan Tual提出。該提議引發了關於“代碼即法律”原則的爭論,以及以太坊作爲區塊鏈的完整性在多大程度上依賴於維護這一原則。以太坊核心開發者於2016年7月15日組織了一次碳投票,以決定是否在下一個即時軟件客戶端發布中默認選擇硬分叉。碳投票是一種鏈上機制,ETH持有者可以通過提交零費用的gas交易來表示對治理提案的偏好。DAO爭議是以太坊核心開發者首次依賴鏈上碳投票作爲收集共識的次要手段。4.5%的當時總ETH供應量參與了投票,其中87%的投票ETH供應量贊成默認選擇硬分叉供節點運營商使用。

在黑客事件發生一個月後,以太坊客戶端團隊安排了硬分叉升級。該提議得到了Vitalik Buterin等主要社區人物和以太坊基金會等組織的支持。此外,當時以太坊客戶端的多樣性非常低。盡管有六個客戶端實現,但97%的節點運營商運行Geth客戶端,這就是當時在客戶端團隊中更容易協調客戶端升級的原因。

通過推進有爭議的硬分叉提案,客戶團隊將決定權留給礦工和其他節點運營商接受或拒絕他們的代碼更改。硬分叉計劃於 2016 年 7 月 20 日激活,也就是碳投票在鏈上完成幾天後。在 DAO 硬分叉期間,一部分以太坊節點運營商沒有升級其節點並創建了永久性的鏈分裂。不接受 DAO 硬分叉升級的以太坊版本現在被稱爲以太坊經典 (Ethereum Classic)。多年來,以太經典作爲一個網路與以太坊一起不斷發展。然而,由於缺乏安全性和用戶參與度,它遭受了多次51%攻擊。 DAO 黑客事件發生後的多年裏,以太坊網路在採用率、礦工參與度、即算力以及最重要的價值方面都超過了以太坊經典。

以太坊在DAO硬分叉後能保持領先於以太坊經典(Ethereum Classic)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大多數開發者的注意力,即客戶端團隊的開發者,繼續在以太坊上進行開發,而不是在以太坊經典上。自其推出以來,以太坊一直是一個擁有雄心勃勃的開發路線圖的區塊鏈,許多投資者和利益相關者都認識到需要一個強大的開發團隊來引領發展。在DAO硬分叉期間,主要的軟件開發團隊是Geth,Geth開發者之間的共識受到當時以太坊基金會領導人物如Vitalik Buterin的影響,決定執行硬分叉,將DAO黑客事件中的資金返還給DAO的創建者。這一共識在Geth開發者和更廣泛的以太坊基金會中佔據了重要影響力,影響了以太坊社區和更大的加密行業對以太坊採取的適當行動的看法。

DAO黑客事件在多個方面改變了dapp開發者對智能合約開發的方式。在黑客事件發生幾個月後的一次演講中,Slock.it開發者Lefteris Kaperelli解釋了所有dapp開發者從DAO黑客事件中應該吸取的一個教訓,即去中心化應用程式需要實施“殺手開關”以保護應用程序免受意外攻擊。DAO黑客事件後,實施不可變應用程序的可升級性以及通過多重籤名錢包和治理機構實施否決權的想法得到了廣泛普及。今天,大多數去中心化應用程式在以太坊上都是可升級的。

關於以太坊的治理,DAO黑客事件是截至當時以太坊歷史上最具爭議的問題。這個問題展示了在以太坊社區無法達成一致共識時,以太坊的治理機制如何前進。它展示了三大主要學習點:

  1. 以太坊決策過程中的否決權 在於決定對以太坊軟件進行哪些更改的以太坊客戶端團隊。然而,一旦達成協議並發布軟件,就由節點運營商決定是否接受或拒絕代碼更改。當時,主要的以太坊軟件客戶端是Geth,Geth團隊以及以太坊基金會和Vitalik Buterin都支持硬分叉解決方案。因此,他們發布了必要的軟件升級,在區塊高度1,920,000激活了以太坊的硬分叉。
  2. 碳投票的使用 展示了如何通過鏈上機制加強鏈下治理過程。雖然碳投票是非約束性的,意味着它無權改變開發者在ACD電話會議和Gitter上進行的決策過程,但它確實強化了以太坊社區傾向於執行硬分叉的意向。
  3. 節點運營商在以太坊上選擇運行哪個版本的以太坊協議的能力和權威。一些人選擇拒絕DAO硬分叉。然而,正如本文之前提到的,自2016年以來,去中心化金融(DeFi)行業的增長使得以太坊協議的替代版本由於流動性分散和dapp互操作性而越來越成本高昂和技術挑戰。

DAO黑客事件和隨後的硬分叉不僅對以太坊本身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對整個區塊鏈和去中心化應用領域帶來了重要的教訓和改進。以太坊在治理、技術改進和社區共識方面的處理方式,爲未來的去中心化自治組織和智能合約項目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教訓。

案例研究2:Parity多籤漏洞

事件經過

2017年11月,以太坊最廣泛使用的多重籤名(multi-sig)錢包,由Parity Technologies開發,被意外利用,導致分布在580多個用戶錢包中的514,000 ETH(當時價值超過3.2億美元)永久凍結。黑客“devops199”在GitHub上提醒Parity開發團隊,他們發現了一種轉移控制Parity多簽錢包的智能合約所有權的方法。在試圖將合約所有權歸還給Parity團隊時,devops199意外觸發了Parity代碼中的“kill()函數”,實際上凍結了Parity多籤用戶的餘額。這次毀滅性的漏洞是2017年Parity多簽錢包中發現的兩個主要漏洞之一。

參與者

作爲背景介紹,Parity Technologies由以太坊聯合創始人之一Gavin Wood於2015年創立。多年來,該公司爲比特幣、Zcash和以太坊構建了軟件客戶端。在多籤漏洞發生時,Parity軟件客戶端是節點運營商使用的第二大最受歡迎的以太坊客戶端。Parity Technologies在2019年停止了對Parity客戶端的支持,並將其重命名爲OpenEthereum,同時轉向構建他們自己的第一層區塊鏈Polkadot。Polkadot於2020年5月在主網上線。

問題解決

爲了解鎖被凍結的用戶資金,Parity開發團隊在2018年4月提出了EIP 999。EIP 999將通過硬分叉升級恢復被devops199意外自毀的代碼。盡管Parity多籤漏洞影響了大量以太坊用戶,但代碼更改從未在升級中實施。由於社區的強烈反對和反對擬議的更改,EIP最終被Parity開發者撤回。

主要要點

盡管Parity是第二大最受歡迎的以太坊客戶端,並且在以太坊核心開發者看來,EIP 999在技術上是合理的,但該提案未能實施,因爲實施顯然會導致另一次永久的鏈分裂。Parity聯合創始人兼當時的首席執行官Jutta Steiner在2018年4月26日的一篇博客文章中寫道,公司“無意因EIP 999而分裂以太坊鏈”。Parity多籤漏洞是一個重要的案例研究,強調了以太坊客戶端團隊對以太坊代碼庫影響的極限。盡管是以太坊治理過程中最活躍的參與者,客戶端團隊通常被激勵實施以太坊社區大多數人支持的代碼更改,並避免那些可能重演DAO黑客事件的高概率事件。

與DAO黑客事件類似,圍繞EIP 999的爭議集中在以太坊代碼不可變性的辯論上。然而,這次,以太坊利益相關者中的壓倒性共識,除了Parity客戶端團隊外,是拒絕Parity提議的代碼更改並維護代碼不可變性。這種共識部分通過爲期一周的鏈上碳投票得出,投票結果顯示55%的投票者反對激活EIP 999。使用另一個碳投票來衡量更廣泛的社區情緒也引發了關於鏈上投票在以太坊治理過程中的有效性的辯論。許多以太坊開發者和ETH持有者認爲,由於ETH鯨魚能夠用其持有量扭曲投票結果,碳投票是不準確和無效的。除了歷史上在治理過程中從未具有太多合法性的非正式碳投票外,EIP 999還經過了正式的EIP審查過程,以太坊客戶端團隊和更廣泛的以太坊核心開發者組認真討論了代碼更改。在2018年4月初次提交後的三個月內,由於缺乏社區支持,EIP 999被多個人拒絕。

案例研究3: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

事件經過

第六次以太坊升級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主要減少了區塊獎勵,從3個ETH減少到2個ETH,同時對以太坊代碼庫進行了一些其他小的技術改進。君士坦丁堡的範圍在2018年8月最終確定,並計劃在2019年1月激活。除了減少區塊獎勵(EIP 1234)之外,君士坦丁堡的最終範圍內還包括以下代碼更改:

  • EIP 145:創建了一種稱爲按位移位的更高效的信息處理方法。
  • EIP 1052:提供了一種優化大規模智能合約代碼執行的方法。
  • EIP 1283:引入了一種更公平的智能合約數據存儲更改定價方法。
  • EIP 1014:爲基於狀態通道和“鏈下”交易的某種類型的擴展解決方案奠定了基礎。

在君士坦丁堡升級計劃激活前不到48小時,一家名爲Chain Security的區塊鏈安全和審計公司在升級代碼中發現了一個漏洞。經過更仔細的檢查,發現EIP 1283允許黑客利用重新定價的存儲操作操縱智能合約餘額。該漏洞的性質類似於DAO攻擊,可能爲惡意行爲者提供了對智能合約發起重入攻擊的機會。

參與者

Chain Security於2019年1月15日發布了一篇博客文章,詳細說明了漏洞的確切性質。同一天,以太坊核心開發者通過Gitter和一次臨時ACD電話會議召開會議討論下一步行動。他們迅速達成共識,暫停計劃的升級,並決定在三天後的1月18日定期舉行的ACD電話會議上確定新的升級日期和軟件補丁。在ACD電話會議期間,開發者就升級補丁達成共識,並將硬分叉重新安排在2月28日激活。以太坊基金會和以太坊貓牧人協助向以太坊礦工和其他節點運營商傳達這些決定的最後通知。兩個組織都發布了博客文章,並聯系了社區利益相關者,提醒他們硬分叉計劃的最後更改。

問題解決

由於問題的性質是技術性的,君士坦丁堡漏洞主要在客戶端團隊之間得到解決。以太坊核心開發者迅速集思廣益,找到最有效的解決方案,並在其軟件客戶端中實施。與DAO攻擊補丁不同,君士坦丁堡漏洞的解決方案並不具有爭議性,但它確實引發了對EIP測試過程的擔憂,並強調了加強升級測試工作的需求,以確保在主網上部署新代碼更改之前進行充分檢查。修補漏洞並設定新的硬分叉日期後,以太坊礦工和其他節點運營商於2019年2月28日成功升級了他們的硬件,沒有出現問題。

主要要點

君士坦丁堡漏洞的解決突顯了社區在短時間內團結起來實時更改以太坊協議的能力,特別是在受到網路安全問題激勵的情況下。鑑於問題本身沒有爭議,以太坊節點運營商能夠在48小時內恢復到舊版本的客戶端軟件。此外,核心開發者能夠在2019年2月成功激活修補版本的君士坦丁堡升級。原始升級代碼中的漏洞並沒有阻止以太坊開發者執行升級,而是鼓勵他們在未來的升級測試上投入更多時間和資源。

就社會問題達成共識

社會問題上的共識形成

當問題源於以太坊的社會價值觀爭議時,決策過程會變得相當漫長和拖延。DAO漏洞是智能合約的技術故障的一個例子。然而,DAO硬分叉代表了對挑戰以太坊“代碼即法律”價值觀的技術漏洞的解決方案,這就是爲什麼它引發了高度的爭議和以太坊核心開發者的無所作爲。在以太坊的治理歷史上,還有一些其他實例,當以太坊核心開發者不得不應對不屬於技術性質但涉及更廣泛的社區價值觀和信仰的社會問題時,他們選擇了在開發方面退居二線。他們將大部分決策過程交給更廣泛的以太坊社區,結果是各種以太坊利益相關者的聲音相互碰撞,導致問題和提案的解決延遲。由於以太坊上的社會問題涉及的聲音比核心開發者更多,因此達成共識是困難的,並且結果往往充滿不確定性。

案例研究4:ProgPoW

事件經過

程序化工作量證明(ProgPoW)是一種旨在優待效率較低的礦工並抑制專業礦工有效性的工作量證明挖礦算法。專業礦工指的是操作專用挖礦機器(稱爲應用專用集成電路,ASIC)的個人或企業。這些機器高度優化用於執行單一任務,無法輕易用於其他任務。圖形處理單元(GPU)是可以執行多種不同任務的計算機,因此使用更廣泛,且價格更便宜。ProgPoW的目標是使以太坊抗ASIC,並防止挖礦算力的集中化。比特幣挖礦行業在幾年間被主要由高度資本化、上市和受監管的公共公司操作的ASIC機器所主導。

2018年4月,在以太坊推出三年後,礦機制造商比特大陸發布了第一個以太坊ASIC。以太坊社區對由於採用ASIC技術而導致的算力集中化的不可避免性表示擔憂,這推動了對ProgPoW的研究和開發。該算法由名爲“IfDefElse”的開發團隊在2018年5月在以太坊Magicians上提出。

盡管在以太坊核心開發者看來,該提案在技術上是合理的,但以太坊社區對該算法防止ASIC主導性的有效性存在分歧。考慮到ASIC只是專用機器,很難構建一種礦機算法,使得計算機在某種程度上無法被優化。其他區塊鏈項目如門羅幣(Monero)、Ravencoin、Horizen、以太坊經典(Ethereum Classic)等嘗試創建抗ASIC的挖礦算法,效果並不一致。鑑於2018年以太坊上ASIC的初始階段,社區也對這個問題是否緊迫提出了疑問,認爲開發人員是否需要在其他EIP之前通過硬分叉升級來解決這個問題。

決策過程

從2019年2月到3月,幾乎在最初EIP提出一年後,以太坊客戶端團隊在以太坊基金會和以太坊貓牧人的幫助下進行了多次調查,以確定對ProgPoW的支持和共識程度。

主要要點

  1. 社區分歧:盡管ProgPoW在技術上合理,但社區對其防止ASIC主導性的有效性存在分歧,尤其是考慮到其他區塊鏈項目的抗ASIC算法效果不一致。
  2. 緊迫性問題:社區質疑在2018年以太坊ASIC剛剛出現時,是否需要優先解決這個問題,而不是先處理其他EIP。
  3. 共識形成的難度:由於涉及的聲音比核心開發者更多,達成共識非常困難,決策過程因此被延遲。

結論

ProgPoW案例突顯了在以太坊上處理社會價值觀爭議時形成共識的復雜性。以太坊核心開發者在這些問題上通常選擇讓更廣泛的社區主導決策過程,結果是不同利益相關者的聲音相互碰撞,導致問題和提案的解決延遲。這種情況下,形成共識往往是困難的,且結果不確定。


以太坊貓牧人主持了一項在Twitter上的調查,以評估社區對ProgPoW的態度。
來源:Twitter (@EthCatHerders)

以太坊基金會組織了兩次圍繞ProgPoW的鏈上投票。第一次投票的設計類似於DAO硬分叉前進行的投票,計算每個持幣人持有的ETH數量加權的投票權重。第二次鏈上投票則旨在調查以太坊礦工對ProgPoW的態度,允許獨立礦工和礦池在挖礦塊的額外字段中輸入數據。這兩次投票都顯示出對代碼更改的壓倒性支持。代表當時近一半以太坊算力的礦工參與了第二次鏈上投票,其中77%的參與礦工投票贊成ProgPoW。

大多數以太坊礦工在當時是GPU礦工,因此他們大多支持ProgPoW提案。然而,dapp開發者和其他以太坊利益相關者則不支持ProgPoW,因爲擔心該算法的實施可能導致網路分裂並降低ETH的價值。在這場辯論中,以太坊核心開發者中的知名人物,如Vitalik Buterin和Geth團隊的成員,多次重申他們對這一變更保持中立立場,並會實施社區認爲最合適的決定。在多次ACD電話會議上,以太坊核心開發者因其技術可靠性批準了ProgPoW。礦機制造公司如Linzhi則公開反對這一升級。

參與者情況:IfDefElse是由三名開發者組成的團隊,其中兩人保持匿名,僅有一人公開了個人身分。IfDefElse的公開成員是Kristy Leigh Minehan。當時,她是Core Scientific區塊鏈基礎設施公司的首席技術官。Minehan參加了幾次ACD電話會議和以太坊會議,解釋ProgPoW算法,但爭議使她很快退出了公衆視野。在許多情況下,Minehan因其項目而受到攻擊和欺凌。她被指控爲Nvidia和AMD的工程師僱傭,目的是破壞ASIC礦機制造商。Minehan不再從事ProgPoW的工作,目前擔任Valkyrie資產管理公司和Merkle Standard加密貨幣挖礦公司的顧問。

問題的解決:爲解決社區對ProgPoW抗ASIC有效性的擔憂,以太坊貓牧人宣布他們將籌集10萬美元,以委托獨立的第三方對ProgPoW代碼進行審計。從2019年3月到2019年9月,貓牧人花了大約六個月時間籌集資金並委托區塊鏈安全公司Least Authority進行審計。2019年9月,審計結果發布。審計確認了ProgPoW算法的設計準確性和其增強ASIC抗性的目標,盡管審計也警告未來的硬件進步可能會降低ProgPoW的有效性。審計結果發布後,以太坊核心開發者同意在即將到來的硬分叉中包含這一代碼更改。然而,來自以太坊社區成員特別是dapp開發者的持續反對,導致以太坊核心開發者對在實際升級中優先考慮ProgPoW產生了爭議。ProgPoW的爭論在以太坊社區中持續了大約兩年。在2020年3月的ACD #82會議上,開發者進行了最後一次關於代碼更改的公開討論。在那次會議上,開發者表達了對社區對ProgPoW缺乏支持的擔憂,並因此決定不在下一個近期的硬分叉中包含這一代碼更改。

主要收獲:ProgPoW並未解決以太坊存在的技術漏洞、黑客攻擊或影響大量ETH持有者或以太坊網路安全的問題。ProgPoW開發的主要推動者是礦工,他們的聲音由於以太坊自推出以來就一直存在的強制移除礦工並轉向PoS的努力而歷來薄弱且被忽視。每當以太坊核心開發者提出改變塊發行量(如EIP 1234)或以某種方式減少礦工收入(如EIP 1559)的變更提案時,礦工的反對從未動搖過以太坊核心開發者的意見或態度。因此,旨在從技術角度審查和推進變更的治理過程並未幫助ProgPoW激活,支持變更的個人在以太坊生態系統中也沒有影響力。

盡管有鏈上投票和以太坊核心開發者的技術批準,ProgPoW的辯論說明了在沒有dapp開發者和終端用戶的廣泛社區支持的情況下,一組網路利益相關者在改變以太坊方面的無力感。以太坊核心開發者並不反對代碼更改,但發現難以優先考慮這一有爭議的升級,而不是那些爭議較少並獲得更多以太坊終端用戶支持的其他代碼更改。此外,隨着以太坊核心開發者自2021年初開始將注意力轉向PoS和廢棄挖礦算法,ProgPoW的需求逐漸減弱。

案例研究 5:Afrigate

事件經過: 以太坊核心開發者被以太坊社區驅逐的情況並不常見。然而,正如前一個案例研究中提到的,有些EIP作者因在社交媒體上遭受激烈的網路欺凌而不得不退出公開討論。這正是以太坊核心開發者Afri Schoedon的情況。Schoedon是由Parity Technologies開發的Parity客戶端的開發者。Parity Technologies由Gavin Woods創立,他是以太坊的聯合創始人之一,與Vitalik Buterin和其他六人共同創立。除了Parity以太坊客戶端,Parity Technologies還構建了另一個通用區塊鏈——Polkadot。Schoedon自2015年以來一直是以太坊的代碼貢獻者,也是以太坊硬分叉的主要協調員。2019年2月14日,當Polkadot協議處於積極開發階段時,Schoedon在推特上開玩笑地發布了一條關於Polkadot協議的模因:


圖片說明: 以太坊核心開發者Afri Schoedon開玩笑地制作了Polkadot協議的模因。
來源: Google Webcache

在接下來的48小時內,Schoedon因這條顯然是玩笑的推特而遭到欺凌、批評和騷擾。批評者在社交媒體上指責Schoedon存在“利益衝突”,盡管Schoedon一再重申他從未直接參與Polkadot的開發。Schoedon在推特上澄清,他的模因是爲了引發關於Serenity(當時以太坊向PoS過渡的名稱)開發的討論,而不是制造Polkadot和以太坊之間的競爭敘述。然而,持續的批評導致Schoedon刪除了許多推特,並最終在2月19日宣布他將離開以太坊社區。“我沒有退出社交媒體,我退出了以太坊。我沒有消失,我只是離開了社區。我不再協調硬分叉,構建測試網或做其他貢獻。我沒有在Polkadot上工作,我從未工作過,我在以太坊上工作。我不恨以太坊,我愛它,”Schoedon在刪除其推特帳戶之前的最後幾條推特之一中說道。

參與者: 雖然Schoedon是事件的主要參與者,但在Schoedon離職後,其他以太坊核心開發者和社區成員也站出來爲他辯護。Schoedon轉而幫助Ethereum Classic完成升級,以提高其與以太坊的兼容性。截至2023年7月,他繼續以不同的化名通過協調以太坊測試網絡等方式爲以太坊做貢獻。

問題解決: 在事件發生後的一個月的ACD電話會議上,以太坊核心開發者宣布他們正在尋找新的硬分叉協調員以取代Schoedon。然而,這一搜索並未持續太久。在沒有合適候選人的情況下,開發者們同意將Schoedon的職責分配給多個人。從Schoedon離職以來,硬分叉協調員的職責——包括設置硬分叉日期、選擇硬分叉的EIP以及領導升級測試工作——已經分散給了多位核心開發者和客戶端團隊。此外,在2019年2月,115名以太坊社區的知名成員籤署了一封公開信,譴責導致Schoedon辭職的“有毒”行爲。公開信重申了在以太坊協議開發中促進尊重、言論自由和隱私價值觀的討論標準和規範的必要性。前ACD主席Hudson Jameson還在Reddit上主持了一次AMA,以解決關於以太坊領導層和問責制的爭論。3月,Ethereum客戶端團隊ChainSafe在巴黎舉辦了一次線下活動,進一步討論以太坊治理過程中的問題並構想改進方法。

主要收獲: Afri Schoedon,這位著名的以太坊核心開發者,離開以太坊社區的事件爲以太坊核心開發者、dapp開發者和終端用戶敲響了警鍾,提醒他們社交媒體欺凌對以太坊治理的真實影響。作爲一個非鏈上且定義較爲松散的決策過程,以太坊核心開發者雖然專注於技術問題和與以太坊相關的事項,但並不免受推動以太坊開發的社會辯論和壓力的影響。無論與以太坊相關與否,網路欺凌在任何情況下都是一種有害活動,都會對被針對者的行爲和心態產生負面影響。鑑於以太坊的決策過程嚴重依賴於在線媒介進行討論和辯論,難以防範此類行爲。畢竟,這並不是唯一一次以太坊治理過程的貢獻者在社區內受到騷擾和排斥。然而,Afri Schoedon的離職成爲以太坊治理過程受到更多關注的催化劑,並強調了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更強的規範和社會價值觀,以促進參與者之間的健康和尊重的討論。

創建共識:向權益證明(PoS)的升級

自以太坊推出以來,以太坊的利益相關者一直在期待向權益證明(PoS)共識協議的過渡。因此,在邁向合並的幾年裏,關於將以太坊升級爲PoS的想法,社區幾乎沒有爭議或反對。然而,在以太坊的歷史上,不同方法實施過渡的技術優劣在不同時間點上引發了爭議。此外,在以太坊存在的最初六年中,有關在其他舉措(如提高以太坊的可擴展性和抗審查能力)之前優先進行此升級的緊迫性也引起了爭議。

一旦以太坊客戶端團隊之間的技術辯論得到解決,並且在2022年秋季敲定了激活的路線圖,該升級受到了以太坊核心開發者和更廣泛的以太坊社區幾乎一致的歡迎。將以太坊從PoW過渡到PoS所涉及的代碼更改,是以太坊歷史上最成功和最具變革性的EIP之一。沒有其他升級能像完成以太坊向PoS過渡的升級那樣獲得如此高的社區一致性和興奮度。PoS的過渡是一個多年的努力,在其初期部署階段,依賴於ETH持有者通過質押他們的ETH來資本化和引導協議,而沒有保證何時可以解質押。盡管因其復雜性而推遲,並且常常被嘲笑和阻撓,尤其是來自比特幣社區和以太坊礦工的成員,但最終被稱爲合並的PoS過渡,鞏固了圍繞以太坊及以太資產的強大敘述,即“超聲波貨幣”敘述。

以下案例研究深入探討了以太坊向PoS過渡以及兩部分升級中涉及的治理過程。

案例研究6:合並

事件經過: 向PoS的過渡經歷了幾個迭代,成爲以太坊歷史上延遲最久的升級,最初預計在以太坊推出後兩年內準備就緒。將現有的以太坊代碼庫與信標鏈(以太坊的共識層,即CL)合並的決定非常艱難,因爲許多以太坊客戶端團隊正在研究一種將以太坊替換爲信標鏈的升級。2018年,構建PoS過渡的客戶端團隊被稱爲以太坊2.0團隊。他們與另一個開發短期以太坊舉措的開發者團隊——Ethereum 1x——合作,從中發展出EIP 1559和無狀態性等想法。在合並升級之前,推進PoS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是獨立進行的,並且與以太坊核心協議開發平行推進。合並在2022年9月15日激活。

參與者: 實現合並的主要團隊是新的一批以太坊客戶端團隊,其中許多並未構建和維護現有的以太坊客戶端。Prysmatic Labs、Lighthouse和ChainSafe是通過貢獻於以太坊向PoS的升級而新加入以太坊治理過程的客戶端團隊的例子。2020年12月信標鏈的推出,主要得益於這些相對新的專注於PoS的客戶端團隊的努力。在信標鏈推出後,CL客戶端團隊開始認真地與EL客戶端團隊接觸和合作,討論過渡。領導合並升級計劃的主要人物之一是以太坊基金會的研究員Danny Ryan。他繼續擔任以太坊共識層開發的負責人,並領導ACDC電話會議。

問題解決: 在合並激活日期前,爲確保過渡順利進行,進行了前所未有的測試。以太坊核心開發者組織了超過25次不同的測試網啓動。以下是以太坊核心開發者在合並激活前幾個月組織的影子分叉測試網啓動的圖示:

(此處可插入一個關於影子分叉測試網啓動的插圖或圖表)

主要收獲:

以太坊向PoS的過渡不僅是一次技術變革,也是一次社區一致性和合作的象徵。盡管在技術細節和實施方法上存在爭議,但最終的升級得到了幾乎一致的支持。這次過渡展示了以太坊社區在面對復雜技術挑戰時的韌性和創新能力,並鞏固了以太坊作爲區塊鏈領域創新前沿的地位。


在合並激活日期前,爲確保過渡順利進行,進行了前所未有的測試。以太坊核心開發者組織了超過25次不同的測試網啓動。在合並激活前幾周,以太坊基金會將漏洞賞金計劃的資金增加了四倍,達到100萬美元,這是該組織有史以來資助的最高金額。合並需要CL和EL客戶端團隊以及驗證節點操作員之間的密切協調,後者在升級節點軟件方面不如礦工熟練。升級的性質還要求節點操作員更多地參與正確配置客戶端軟件,爲合並做好準備。以太坊基金會和以太坊貓牧人再次站在前線,接觸以太坊利益相關者並向公衆宣傳升級的性質。合並確實導致了以太坊的短暫分叉,但沒有一個分叉繼續持有有意義的價值或支持重要水平的dapp活動。

由於合並,以太坊的復雜性增加了一倍,因爲該協議現在是兩個網路的組合,這兩個網路並行推進。這創造了需要單獨的治理過程來組織爲以太坊的EL和CL提出的代碼更改。正如所提到的,每兩周會有兩次ACD電話會議,討論與EL和CL相關的EIP。然而,以太坊軟件的其他組件,如影響EL和CL的Engine API,還沒有明確的治理過程來更改和更新。這引發了圍繞EIP過程未來更新的新討論,以更好地組織考慮到協議的雙網路結構的以太坊更改。這些未來對EIP過程的更改將在本報告的下一部分中詳細討論。

案例研究7:上海升級

以太坊的第十七次硬分叉於2023年4月激活。被稱爲“上海”的升級激活了從信標鏈提取質押ETH的功能,從而標志着以太坊向PoS過渡的完成。在合並升級完成後不久,以太坊核心開發者迅速準備了上海升級所需的代碼更改。盡管圍繞上海升級應該優先考慮哪些EIP存在幾個競爭利益,但以太坊核心開發者優先考慮了EIP 4895所代表的質押ETH提取,主要是爲了安撫以太坊質押社區,該社區在合並後成功成爲以太坊的主要安全提供者和節點操作員。

參與者:

在上海升級優先考慮EIP 4895的決定中,質押池和在信標鏈上質押ETH的持有者集體聲音對以太坊核心開發者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影響,這與礦工在決策過程中歷來能夠施加的影響水平顯著不同。以太坊客戶端團隊再次充當了合成社區情緒的守門人,優先考慮哪些EIP應該在升級中包含而不是其他。從2022年10月28日到2023年1月5日,以太坊核心開發者在幾次ACD電話會議上激烈討論了上海升級的範圍。討論突顯了客戶端團隊之間對EIP優先級的意見分歧,以及以太坊核心開發者之間的共識通常不是通過一致決定達成的,而是通過粗略的多數投票。一旦上海升級的範圍和開發時間表確定,以太坊核心開發者便開始準備和測試相關代碼更改,以便激活。

問題解決:

上海升級於2023年4月12日激活。由於升級的成功,新質押在以太坊上的ETH數量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遠遠超過了解質押的ETH數量。

上海的升級增強了人們對以太坊作爲強大且功能齊全的 PoS 共識協議的積極情緒。它還通過引入質押 ETH 提款,顯着降低了質押活動的風險,隨後導致質押資金流入大量湧入。截至 2024 年 5 月 14 日,ETH 總供應量的 27% 被質押,以太坊的年化通脹率趨勢低於 1%。自上海激活以來持續的負通脹率和不斷上升的質押率進一步增強了人們對 ETH 作爲超聲波貨幣的積極情緒。

主要要點:上海生態產業園優先發展的決策過程值得注意,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 它強調了以太坊質押社區作爲以太坊的主要節點運營商和安全提供商對協議治理的影響。
  • 它重申了以太坊核心開發人員作爲主要看門人的作用,綜合和協調協議升級,以實現以太坊創始人自以太坊推出以來制定的雄心勃勃的發展目標。
  • 它完成了以太坊向 PoS 的過渡,並引發了新的質押流入,遠遠超過了質押流出,進一步驗證了超聲波貨幣的說法。

未來的升級

根據本報告中分析的七個案例,Ethereum的治理過程通過EIP過程不斷演變且定義松散。早在2015年,Ethereum由8位聯合創始人推出,並制定了一個四階段的發展路線圖。最後一個階段被稱爲“Serenity”,代表從工作量證明(PoW)向權益證明(PoS)共識協議的過渡。到2023年,Ethereum成功完成了向PoS的過渡,並推出了一個新的八階段發展路線圖,每個階段的名稱都押韻。

在極少數情況下,決策通過Ethereum核心開發者的專屬努力迅速做出,並在快速升級的時間窗口內共享給Ethereum節點操作員實施。其他時候,決策交給更廣泛的Ethereum社區,這通常導致決策延遲並在利益相關者之間產生爭議。通過多次升級和幾次有爭議的治理辯論,Ethereum作爲一個協議和一個社會集體不斷發展,主要依賴於規範、價值觀和信念,而不是鏈上投票過程或機制。

盡管完成了上海升級和向PoS的過渡——這一過渡最初被協議創始人設想爲Ethereum的最後一次重大升級——未來仍有大量的EIP和計劃預計將在未來幾個月和幾年內轉變Ethereum協議。最近,通過Cancun/Deneb升級,Ethereum開發者激活了EIP 4844。EIP 4844,也被稱爲protodanksharding,是一個引入了新交易類型“blobs”的代碼更改,增加了Ethereum區塊的數據和存儲要求,並創建了一個新的費用市場,以便將blobs的定價與常規交易分開。有關EIP 4844的更多信息,請閱讀Galaxy Research報告。

開發者正在爲下一個Ethereum升級Pectra準備的幾個高調EIP包括但不限於:

  • BLS籤名:爲智能合約開發者創建一種新的成本效益操作,以在他們的代碼中使用BLS籤名和SNARK驗證。這包括創建更安全的加密證明、與Ethereum信標鏈更好的互操作性以及增加去中心化質押池的功能。
  • 增加驗證者有效餘額:驗證者獎勵按驗證者的有效餘額比例累積,目前上限爲32 ETH,這迫使驗證者節點操作員需要創建新的驗證者以賺取更多的質押獎勵。爲了減少活躍驗證者集合的增長(這會給Ethereum的點對點網絡層帶來壓力),有提議增加驗證者的有效餘額。有關驗證者集合大小增長問題的更多信息,請閱讀Galaxy Research報告。
  • 執行層可觸發提款:允許驗證者通過其執行層(0x01)提款憑證觸發退出和部分提款。這將支持在Ethereum上創建更多無需信任的質押池設計。

開發人員正在考慮在 Pectra 升級後的某個時候實施的其他代碼更改包括:

  • 原生帳戶抽象:帳戶抽象是一種改善用戶體驗的改進,允許智能合約邏輯控制用戶擁有的錢包。智能合約無法授權交易,但用戶控制的外部擁有帳戶(EOA)可以。最突出的代碼更改提案是ERC 4337,它不需要不向後兼容的硬分叉。
  • MEV相關升級:最大可提取價值(MEV)是通過在一個區塊內重新排序用戶交易可以提取的額外收入。由於MEV的高收益,很多利益相關者都參與其中。MEV策略類似於傳統金融中的某些交易策略。有關MEV的更多信息,請閱讀Galaxy Research報告。
  • MEV平滑:MEV平滑是指平滑分配給驗證者的MEV區塊獎勵,以減少獎勵波動,並阻止驗證者試圖操縱共識過程以賺取MEV。
  • MEV銷毀:另一種比MEV平滑更進一步的策略是像Ethereum的基礎費用一樣銷毀MEV收入。這將進一步減少Ethereum供應的通貨膨脹,並減少驗證者爲了額外的MEV收入而操縱共識的激勵。
  • 內置PBS:MEV目前通過稱爲中繼的第三方市場在Ethereum上賺取。爲了減少對運營中繼的可信實體的依賴,正在進行研究以將中繼結構集成到Ethereum協議中。有關MEV中繼的更多信息,請閱讀Galaxy Research報告。
  • 單槽終結性:在Ethereum上,終結性定義爲一個區塊在沒有處罰至少33%總質押ETH的情況下不能被更改或替換的點。目前,Ethereum的終結時間在12到15分鍾之間。然而,Ethereum核心開發者正在研究設計以實現更快的終結保證,通過在12到15分鍾窗口內逐步增加質押保證來改善用戶體驗。
  • 驗證者上限:爲了減少活躍驗證者集合的增長,有提議將驗證者數量限制在一定水平。這樣做將確保Ethereum的網絡層能夠維持快速的信息傳播,以支持更快的終結性或降低成爲驗證者所需的最低質押ETH數量。
  • 發行變化:開發者還在權衡Ethereum發行政策的變化,以防止ETH供應大部分集中在流動質押(或再質押)池中。通過發行變化,開發者希望設定質押參與的上限,並實現最低可行的發行,即協議不應發行超過網路安全所需的代幣數量。
  • Verkle樹:目前,有關Ethereum帳戶、交易和區塊鏈狀態的數據使用稱爲Merkle Patricia樹的結構存儲。Merkle Patricia樹數據結構允許用戶通過依賴於代表樹根的單個加密證明來輕鬆驗證大量數據。Verkle樹數據結構功能類似於Merkle Patricia樹,但計算機比Merkle樹更高效地證明它們。

盡管上述某些EIP可能由於缺乏技術可靠性或過多爭議而最終未能在升級中實施,但討論中的代碼更改數量和範圍是廣泛的。以下是Vitalik Buterin在2023年12月總結的Ethereum發展路線圖的可視化表示:


圖片截至2023年12月以太坊更新後的開發路線圖

來源: Twitter (@vitalikbuterin)

隨着以太坊協議代碼的變更,開發者也在努力更新EIP流程,以適應合並後以太坊更加雄心勃勃的發展路線圖。在最近的ACD電話會議上,開發者提出將ERCs從EIPs中移除並進行獨立的治理流程,同時更新EIPs的編號以便更容易追蹤。這些小的行政變動在社區內引發了激烈的爭論。因此,提出的任何以太坊治理流程的變更並沒有建議任何治理流程在短期內移至鏈上或變得更嚴格,這並不令人意外。

一個值得關注的EIP流程重大變化是爲Layer-2 Rollups上的代碼變更創建一個類似的審批流程。Rollup Improvement Proposal(RIP)流程旨在促進不同Rollups升級之間的合作和協調。RIPs由Rollup開發者在一個名爲RollCalls的定期會議系列上提出和討論。以太坊協議開發者正在權衡RollCalls上的決策應在多大程度上影響ACD電話會議上的決策,反之亦然,因爲以太坊開發者越來越多地嘗試追求以Rollup爲中心的發展路線圖。

展望

正如案例研究所示,升級的成功、失敗和爭議並沒有阻止以太坊核心開發者更改代碼庫。升級的頻率並沒有隨着時間的推移而減緩,所考慮和實施的變更性質變得更加雄心勃勃,而不是減少。因此,以太坊核心開發者在管理協議和實現未來開發路線圖升級中的角色將保持高度重要和影響力。

除了以太坊核心開發者之外,社區中還有一羣越來越重要的利益相關者,他們也是協議治理的重要貢獻者。Vitalik Buterin在2019年一篇關於區塊鏈治理的帖子中承認了“象牙塔知識分子”接管以太坊治理過程的擔憂,並確認解決這個問題的最佳方法是增加參與治理過程的機構和組織的數量,進一步將治理權力從單一羣體分散開來。

隨着以太坊Dapp生態系統的發展,積極參與以太坊治理的利益相關者數量也在增加,包括多個L2和DeFi協議,以及通過合並出現的多樣化客戶端團隊。此外,隨着以太坊協議的復雜性增加,從事以太坊研究和開發的團體也在多個平行項目中實現多樣化,這些項目包括擴展性、MEV(最大可提取價值)、帳戶抽象、EOF(以太坊對象格式)等。

展望未來,驗證節點運營商應該預期到未來可能會大幅改變其業務模式的升級。鑑於以太坊頻繁升級的預期和現實,社區必須確保以太坊核心開發者不是決定以太坊協議升級內容和時間的主要聲音。此外,正如Geth(執行層)開發者Péter Szilágyi等幾位以太坊核心開發者所表達的那樣,對以太坊協議復雜性的擔憂正在增加,因爲其發展路線圖非常雄心勃勃。

以太坊協議的復雜性有幾個缺點,主要是增加了技術錯誤和失敗的風險。因此,盡管EIP流程旨在促進以太坊上的代碼更改,但決策過程中的利益相關者需要逐漸優先考慮代碼固化而非代碼更改,從而減少對活躍治理流程的需求。這一點尤爲重要,因爲以太坊及其上構建的應用程序正受到越來越多的監管審查。盡管今天以太坊協議開發者和更廣泛的社區在治理過程中最具影響力,但監管機構和執法機構的壓力也在增加,並且可能成爲影響以太坊設計的一個過大的聲音。爲了防止以太坊協議被監管捕獲,必須將以太坊運作的某些方面固化,使其超出任何利益相關者羣體或實體的更改能力。

結論

以太坊治理是一個由人、組織、論壇和流程構成的復雜迷宮。像社區一樣,決策過程是無定形的,難以定義的,主要由社會規範和敘事塑造,而不是正式規則或具有約束力的鏈上投票機制。盡管在關於以太坊協議未來的決策過程中曾多次引發社區內的分歧和爭議,但以太坊的路線圖仍然雄心勃勃,已經有多項EIP在以太坊社區內引發了辯論和討論。

隨着以太坊核心開發者作爲看門人最終決定通過升級實施的更改,以太坊協議很可能會繼續變化而非固化。如果技術過於可升級,可能會出現監管捕獲的問題,正如我們在以金融爲重點的Dapp和DAO中小規模看到的那樣。關於去中心化技術升級能力的監管擔憂超出了本報告的範圍,但可能是未來考慮的一個研究領域。

以太坊作爲一項技術取得了長足進步,推動了區塊鏈技術的可能性界限。此外,以太坊作爲一個社會社區,繼續提出關於去中心化和開源技術最佳治理形式的新問題。隨着以太坊核心開發者追求越來越雄心勃勃的發展路線圖,其中包含擴展以太坊生態系統到多個Layer-2協議的升級,所有網路利益相關者需要考慮以太坊治理的社會規範而非定義的流程如何以及應如何繼續塑造以太坊的未來。

聲明:

  1. 本文轉載自[galaxy],著作權歸屬原作者[Christine Kim],如對轉載有異議,請聯系Gate Learn團隊,團隊會根據相關流程盡速處理。
  2. 免責聲明:本文所表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文章其他語言版本由Gate Learn團隊翻譯, 在未提及Gate.io的情況下不得復制、傳播或抄襲經翻譯文章。
即刻開始交易
註冊並交易即可獲得
$100
和價值
$5500
理財體驗金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