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OmniFDN)
隨著以太坊 Layer 2 擴展策略逐漸明朗,Rollup 技術解決方案已成市場主流,這些 Rollup 技術多如孤島般,各自獨立運作,難以無縫串聯。Omni Network 致力於打破 Rollup 技術之間的壁壘,實現真正的跨鏈同步與原生互通。與傳統橋接協議不同,Omni 採用 Layer 1 架構設計,不僅提供訊息傳遞通道,更重塑整體協調與安全機制,為開發者與用戶帶來更統一、高效且順暢的鏈上互動體驗。
Omni 的安全架構並非單靠自身設計,還整合再質押 ETH(Restaked ETH)的 EigenLayer 模型,讓節點可同時質押 ETH 與 OMNI 代幣參與共識,形成雙重保護機制。這種設計強化 Omni 對抗各類攻擊的能力,同時將安全成本與以太坊主網掛鉤,帶來更高的穩健性。
Omni 網路底層採用 CometBFT 共識機制(前稱 Tendermint),結合 ABCI++ 與 Engine API,使交易確認時間緊逼秒級,也支援委託質押與模組化客戶端擴展設計,未來升級彈性十足。
Omni 最大亮點之一是 XMsg(Cross-Rollup Message)訊息標準。它遠超單純的訊息傳遞,而是一套涵蓋驗證、封包、共識與提交的完整協議流程。當某個 Rollup 技術上啟動跨鏈操作時,驗證者會產出 XBlock,並在共識後快速提交給目標 Rollup 技術,最終透過中繼者(Relayers)同步資料。全流程具備極低延遲與高即時性,甚至支援交易預確認及未來的共享排序器(Shared Sequencer)方案,讓用戶幾乎感受不到鏈上等待時間。
對開發者來說,Omni 提供一致的執行環境:Omni EVM。團隊僅需一次撰寫、部署智慧合約(Smart Contract),便能跨多個 Rollup 技術應用,大幅降低維護成本與部署難度。
Omni 引入 Universal Gas Marketplace(通用 Gas 市場)概念,允許用戶在任一支援網路以 $OMNI 或本地原生資產支付交易費用,減少跨鏈操作的摩擦,全面優化用戶互動體驗。
身為整個生態系核心,$OMNI 代幣不僅是網路交易通用媒介,還承擔多重功能:
作為跨 Rollup 技術訊息處理的 Gas 支付媒介
身為節點與驗證者的質押資產,參與共識與網路安全
作為應用部署者於 Omni EVM 運行 DApp(去中心化應用)的手續費來源
用於激勵中繼者、開發者及貢獻者,促進生態良性循環
(來源:news.omni.network)
根據官方資訊,OMNI 總供應量為 1 億枚。其中,29.5% 分配至生態系統發展,25.3% 分配給核心貢獻者,20.1% 給投資人,12.7% 用於社群擴展,9.3% 用於公開發行,3.3% 分配給顧問團隊。初始流通量約為 10.4%。
立即開啟 OMNI 現貨交易:https://www.gate.com/trade/OMNI_USDT
Omni Network 的出現,不僅帶來技術創新,更重塑去中心化基礎設施,模糊了 Rollup 技術間的邊界,實現一次開發、全球適用。隨著更多 Layer 2 解決方案、DApp(去中心化應用)與用戶加入 Omni 生態,整體網路連結度與效益將顯著提升。對開發者而言,這是部署更為便捷的多鏈平台;對用戶來說,則是費用更合理、體驗更流暢的區塊鏈新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