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CoinGecko(幣虎)與 TradingView(交易視圖)資料,截至 2025 年 7 月 21 日,全球加密貨幣總市值正式超過 4 兆美元,創下歷史新高。比特幣市值約占 52%,以太幣約佔 18%,其餘由山寨幣(替代幣)(如 SOL、TON、DOGE)貢獻。
今年初時,加密貨幣總市值僅在 2.7 兆美元上下,如今已較當時大幅成長超過 48%。顯示市場於半年內吸納超過 1.3 兆美元新增資金。
2025 年第一季,美國 SEC 核准比特幣現貨 ETF(Spot ETF)與以太幣現貨 ETF(Spot ETF),並於納斯達克(NASDAQ)及 NYSE(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僅 3 個月間,比特幣 ETF 日均交易量突破 5 億美元,BlackRock(貝萊德)、Fidelity(富達)、ARK(方舟)等國際資產管理機構積極參與。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除散戶外,包括退休基金、大學基金、家族辦公室(Family Office)等法人機構也開始涉足加密資產。Morgan Stanley(摩根士丹利)、JPMorgan Chase(摩根大通)等大型金融機構亦發布自家加密市場指數,進一步提升投資透明度。
2025 年 7 月 17 日,美國國會通過《GENIUS Act》(天才法案),明定所有面向美國市場發行的穩定幣必須以 1:1 美元儲備作為擔保,並須經註冊會計師每季查核。此舉消除了 USDC、USDT 等穩定幣的合規疑慮,推動穩定幣發行量與流通明顯成長,促使市場總市值進一步提升。
以 USDC 發行商 Circle 為例,宣布將流通量由 320 億美元擴增至 500 億美元,並攜手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強化儲備託管,進一步鞏固市場信心。
圖:https://www.gate.com/trade/BTC_USDT
根據 Glassnode 數據,截至 7 月底,比特幣「實現市值」(依每枚比特幣最後轉帳價格計算的市值)首度突破 1 兆美元,現今流通市值則約為 1.28 兆美元。此現象顯示市場整體買入成本逐步提高,投資人多數處於獲利狀態。
此外,鏈上數據顯示,持有超過 90 天未移動資產的錢包地址占比創新高,顯示長期持有者對後市表現持續看好。
雖然加密貨幣總市值一再突破新高,背後潛藏的風險依舊不可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