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新框架 Open Intents Framework

新手4/7/2025, 6:56:28 AM
本文将介绍以太坊最新的创新框架——Open Intents Framework(开放意图框架)。文章将详细探讨其核心特点、生态建设、相关项目、扩展历程及未来展望,并分析其面临的挑战和风险。

概述

以太坊生态正迎来深刻的创新与变革,而Open Intents Framework(开放意图框架)作为这一进程中的重要突破,致力于通过标准化和模块化的方式推动跨链交易模式的发展。

该框架由以太坊基金会(EF)、Hyperlane 和 Bootnode等多个组织共同主导,旨在为以太坊用户提供开放且无权限的意图体验。通过模块化工具包,开发团队可以显著降低开发成本、缩短迭代周期,从而加速创新和产品部署。

Open Intents Framework已经获得Arbitrum、Polygon、Optimism、ZKsync、Scroll等主流Layer 2网络的支持,推动跨链操作的效率,简化开发者工作流程,符合以太坊生态降低技术门槛、促进普及的长期愿景。


来源:https://x.com/ethereumfndn/status/1892244647369433272

什么是意图交易模式?

开放意图框架是一个模块化且开源的工具集,旨在简化和加速基于意图的协议构建与部署。通过这一框架,开发者无需从头开始构建,可以借助模块化抽象(如求解器和可组合的智能合约)快速定制并推出创新的意图产品。

背景:解决多链碎片化难题

近年来,以太坊生态因 Layer 2(L2)网络(如 Arbitrum、Optimism)和新兴区块链的快速发展而繁荣,但也面临多链碎片化的挑战。用户在跨链操作时,通常遇到复杂流程、高成本和割裂体验。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意图”(Intents)机制应运而生。用户只需声明目标(如“将 Base 上的 100 USDC 兑换为 Arbitrum 上的 100 USDT”),其余操作由求解者(Solvers)自动完成,无需手动处理跨链路径。

然而,传统意图协议的开发门槛较高,开发者需从零开始构建智能合约、求解器和结算层,造成重复劳动。为此,Open Intents Framework 由以太坊基金会联合 Hyperlane、Bootnode 等发起,旨在通过模块化和开源的方式简化开发流程。

与传统交易模式不同,意图机制只要求用户声明目标,无需处理Gas设置或合约交互。系统自动执行交易,通过链下操作简化跨链流程,提高效率,并降低技术门槛,尤其是在Layer 2网络日益分散的情况下。

开放意图框架的核心目标是降低加密货币交易的技术复杂性,推动加密生态普及。Risk Labs 联合创始人 Hart Lambur 表示,该框架是向这一目标迈出的重要一步,旨在为意图执行提供共享标准。

尽管存在技术复杂性、流动性管理和生态协作等挑战,开放意图框架凭借模块化设计,简化了基础设施建设,为开发者提供了快速定制和部署意图协议的工具。


来源:https://x.com/AcrossProtocol/status/1892300689717514291

核心特点

Open Intents Framework (OIF )的设计理念是通过模块化的基础设施和开放的标准,解决传统跨链操作中遇到的技术复杂度和流动性管理问题。具体而言,该框架包含三大模块化工具:

1. ERC-7683 标准:建立通用意图语言

OIF 参考实现了 ERC-7683 标准,该标准定义了意图创建、执行与结算的标准化接口,并已获得 Vitalik Buterin 等社区领袖的支持。框架还提供了 ERC-7683 的开源参考代码,并与 Across Protocol 的主网合约互补,确保开发者在统一标准下灵活创新。

核心组成:

1. 跨链订单结构

定义了跨链订单的格式,确保不同区块链和平台间的一致性。通过规范跨链交易的组成方式,ERC-7683 实现了不同链上的操作互通,为跨链交易提供了统一的框架。

2. ISettlementContract 接口

标准化了结算过程的处理方式。ERC-7683 通过此接口定义了如何在不同链之间处理交易结算,支持灵活的跨链结算执行,并允许客制化交易流程,以满足不同平台和用户需求。

3. Fulfil 机制

引入“Fulfil”机制,允许参与者在跨链网络中提供服务(如执行订单)以降低成本、提升效率。这一机制优化了跨链交易的处理,使交易过程更加高效,提升了用户体验。

4. 填充截止时间

定义了一个Uni X时间戳,标记跨链意图的过期时间。如果跨链意图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将自动失效,避免了无效交易的长时间等待,提高了交易的效率和准确性。

5. 订单数据类型

使用EIP-712类型哈希来指定意图数据的结构和格式。通过这一标准,开发者和平台可以明确数据格式,以便跨链传递和理解,确保不同区块链间的数据一致性和互操作性。

6. 订单数据

包含跨链交易的核心参数(如代币、数量、链、接收者等),定义了跨链交易的期望结果。通过明确这些参数,交易各方能够准确理解并执行跨链操作。

优势:

无缝跨链互动
通过标准化跨链意图的表达方式,ERC-7683 降低了跨链操作的技术门槛,简化了操作流程。用户无需复杂配置即可在不同区块链之间执行操作,如代币交换或NFT转移,从而提高了跨链交易的便捷性。

增强治理能力
ERC-7683 简化了区块链间的治理流程,尤其适用于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它使得DAO能够在多个平台上更加高效地进行跨链治理,提高了治理的灵活性和透明度。


来源:https://metlabs.io/en/erc-7683-everything-you-need-to-know-about-the-new-cross-chain-standard/

2. 求解器的可编程性:优化路径规划与流动性管理

OIF 内建的 TypeScript 求解器支持跨协议索引、交易提交及流动性再平衡,开发者可基于此快速自定义求解逻辑。

例如,Eco Protocol 正在将其适配为 Eco Routes 的官方求解器,而 Everclear 则借助 OIF 自动化再平衡功能,降低流动性管理成本。


来源:https://eco.com/

3. 智能合约的积木式组装:灵活应对不同交易需求

OIF 预置了多种智能合约模块,从基本的限价单交换到支持 Hyperlane ISM 的结算机制,开发者可以自由组合。未来,Arbitrum 广播标准、RRC-7755 存储证明等方案均可作为模块接入,实现意图结算层的多样化演进。


来源:https://docs.hyperlane.xyz/docs/protocol/ISM/modular-security

这些工具降低了开发者的重复工作负担,使意图功能从单体工具升级为可组合的“乐高积木”,为跨链协作奠定了技术基础。目前,OIF 的代码库已在 GitHub 开源,计划于 2025 年第一季度完成审计,进一步推动其可信度和采用率。

生态建设

OIF 的愿景不仅是提供技术工具,而是推动整个意图生态的演化,促进更广泛的跨链交互。

1. 求解器网络的开放协作

Khalani 等平台计划将分散的求解器连接为共享网络,而 Uniswap 的 The Compact 协议正在探索意图与资源锁定的结合。这些创新可以通过 OIF 快速集成,形成覆盖全链的解决方案。


来源:https://x.com/Uniswap/status/1892309962333831290

2. 结算层的多样性实验

开发者可选择 Hashi 预言机聚合器、Espresso 确认层或 Optimism 超级链的原生互操作性方案作为结算模块,在安全与效率之间寻求最佳平衡。


来源:https://superfest.optimism.io/superchain

3. 可定制的 UI 模板

为了简化前端开发,该框架提供了预构建的UI模板,使开发人员无需从零开始构建界面,直接使用这些模板作为基础。模板具有高度可定制性,开发团队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调整和修改。

例如,Hyperlane Warp UI模板——它使团队能够轻松集成跨链功能,节省了大量UI开发时间。正是基于这种体验,OIF也提供了现成的模板,帮助开发人员快速启动项目。


来源:https://hyperlane-warp-template.vercel.app/

OIF 的设计理念并非强制统一技术路径,而是通过标准化接口降低协作成本,让开发者专注于差异化创新。正如其宣言所述:“If we build together, we win together”(如果我们一起构建,我们一起胜利)。


来源:https://x.com/EspressoSys/status/1892313446458544556

相关项目

这些与 Open Intents Framework (OIF) 相关的项目都围绕“意图”机制展开,旨在简化跨链交易和智能合约的操作复杂性,提升用户体验并推动加密生态发展。

OIF作为核心框架,通过提供标准化接口促进各个项目的集成,如Across Protocol、Chainlink CCIP和Hyperlane等跨链协议,它们通过OIF优化资产转移和跨链通信。Uniswap X、Cowswap和SUAVE等项目则通过优化交易撮合和执行效率,借助OIF进一步提升交易体验。

而Arbitrum生态意图引擎和IntentWallet等项目通过简化用户交互和智能合约执行,实现无缝的交易体验。总体而言,OIF作为模块化工具,在推动跨链生态整合、降低技术门槛和提高交易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来源:https://www.openintents.xyz/

L2 还需要扩容吗

Open Intents Framework (OIF)的推出,旨在通过提升跨链用户体验,推动以太坊L2生态的流动性整合和费用降低。

然而,尽管 OIF 框架的推出为L2生态注入了新动力,但以太坊L2扩容的需求依然存在。随着L2活动的增加,ETH blob 费用的争夺和L2扩容能力的瓶颈逐渐显现。

ETH Blob 机制虽然提供了扩容支持,但在实际应用中,随着以太坊生态活跃度的上升,blob 费用往往会推高交易成本,导致L2平台的交易效率下降。以太坊的L2生态面临的瓶颈包括费用争夺和存储空间不足,尤其是在顶级L2平台(如Base)中,blob空间几乎已达到100%的使用率。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L2的互通性成为了缓解L2危机的重要途径,能够解决流动性割裂,分担存储压力,并为L2平台之间的资产转移提供更好的支持。


来源:https://dune.com/hildobby/blobs

以太坊的扩展历史

以太坊的扩展经历了从链下扩展(如状态通道和Plasma)到L2(Rollup)主导,再到模块化与意图驱动的多链协同的技术演进。随着分片计划逐渐转向辅助角色,Rollup成为支撑扩展性和性能的核心技术。

早期的重点是去中心化,中期则集中于提升性能(吞吐量和成本),而后期则更加强调用户体验和互操作性。尽管如此,数据可用性和安全性依然是扩展过程中的关键瓶颈,Danksharding和ZK技术将成为未来突破的关键。

随着生态的变化,以太坊从单一主链发展成以“Rollup中心化”的网络,L2逐渐成为主要的应用承载平台,主网则专注于结算和安全保障。开发者工具的不断完善,如OIF与Superchain,极大降低了构建成本,并推动了更多创新的实现。

未来展望

以太坊社区正在通过开放协作的方式应对多链时代的核心挑战——如何让用户感知不到链的存在。为此,Arbitrum推出了通用意图引擎,Base试验了RRC-7755标准,而Open Intents Framework(OIF)则提供了模块化的开源工具。OIF的底层设计并不试图定义单一的技术路径,而是通过标准化接口降低协作成本,让开发者专注于创新,倡导“若共同构建,则共同胜利”。

目前,OIF的代码库已在GitHub开源,并预计在2025年第一季度完成安全审计。开发者可以加入这一开源实验,探索跨链荷兰拍卖等新型订单逻辑,尝试流动性管理方案,或为现有协议添加意图功能,与30多家生态团队共同推动以太坊的无缝未来。

随着 Open Intents Framework 的推广,跨链交易的技术门槛将进一步降低,用户跨链体验将变得更加流畅。特别是在Layer 2网络的扩展下,OIF为以太坊生态注入了新活力,也为跨链交易的普及和生态整合奠定了基础。以太坊基金会与 Hyperlane、Bootnode 的合作展现了开放合作的强大潜力,OIF 的推出为未来的区块链技术创新提供了重要启示。通过标准化接口、模块化设计和社区协作,OIF 将在未来的多链世界中扮演关键角色。


来源:https://github.com/Uniswap/the-compact

挑战和风险

Open Intents Framework(OIF)虽然为跨链交易和以太坊生态提供了创新的解决方案,但其实现和推广仍面临一些挑战:

1.技术复杂度:OIF 的底层设计涉及多链操作和跨链交易的标准化,开发者需要掌握新的框架和接口,可能面临一定的技术门槛。此外,模块化设计要求开发者有足够的经验来定制和部署意图协议。

2.技术风险:模块化跨链协议(如 Hyperlane ISM)的攻击面尚未量化,其安全假设可能存在漏洞,而 ERC-7683 标准中的薄弱环节易被 MEV 攻击者利用,通过交易重排序或插入获利,可能导致交易偏差或资金损失。

建议引入攻击树模型,系统分析 Hyperlane ISM 和 ERC-7683 的潜在风险,识别并标注易受 MEV 操纵的关键节点,以增强安全性。

3.流动性和执行效率:跨链交易的流动性管理是一个复杂的挑战。尽管 OIF 简化了跨链操作,但如何有效管理不同链之间的流动性,确保交易顺畅进行,仍然是一个技术难题。

如果流动性不足,可能会导致滑点或交易执行失败。此外,复杂的意图匹配机制可能引入额外延迟,从而影响用户体验。

4.生态协作和标准化:OIF 依赖于多方生态团队的共同协作,如何促进开发者、项目方和生态团队之间的紧密合作,并确保所有参与者遵循统一的标准化接口,是另一个挑战。不同的链和协议可能会有不同的需求和优先级,如何在这些差异中找到平衡至关重要。

5.安全性风险:跨链交易涉及不同链之间的资产转移和智能合约交互,这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风险。例如,如何在没有中介的情况下确保跨链操作的安全执行,如何防止恶意攻击等,都是 OIF 必须解决的问题。

尽管 OIF 计划在2025年第一季度完成安全审计,但安全仍然是实施过程中的关键考量。智能合约漏洞可能被恶意利用,导致用户资金损失。此外,意图执行者(如 Fillers、Relayers)可能存在作恶行为,例如审查交易或优先处理自身交易(MEV)。

比如,2021 年,Poly Network,一个跨链协议,发生了著名的黑客攻击事件。攻击者利用跨链桥的漏洞成功盗取了价值6亿美元的加密货币。尽管攻击者最终将大部分资金返还,但这一事件暴露了跨链协议在智能合约和资产转移中的安全漏洞问题。这与 OIF 面临的安全性风险类似,特别是在跨链交易过程中,如何确保无中介的交易执行安全。


来源:https://www.cnbc.com/2021/08/13/poly-network-hack-nearly-all-of-600-million-in-crypto-returned.html

6.用户接受度:虽然 OIF 旨在简化用户体验,降低技术门槛,但用户仍需适应新的跨链交易方式。用户对于链的透明度和操作的可控性可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如何保证用户在享受简化流程的同时,仍然能充分理解和掌握自己的交易过程,是OIF面临的另一个挑战。

7.跨链互操作性风险:OIF 的成功取决于不同区块链和平台之间的高效互操作性。要实现无缝跨链交易,OIF 需兼容多条链的协议,并依赖各大平台的合作与持续技术升级。

然而,这也带来了潜在风险:依赖外部跨链协议(如 Hyperlane、Chainlink CCIP)可能引入其固有的安全漏洞,而不同链间的延迟或状态不一致,则可能导致交易失败或资产损失。

8.生态扩展和发展:OIF 是一个开放的框架,需要不断吸引更多开发者和生态团队参与建设。如何促进框架的推广并确保其持续发展,保持开放合作的生态,依然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尽管 OIF 具备巨大的潜力,但这些挑战都需要通过技术创新、社区协作以及不断的迭代和优化来克服。

结语

随着以太坊生态的不断壮大,Open Intents Framework(开放意图框架)作为一项创新性工具,正逐渐引起广泛关注与应用。通过提供标准化和模块化的开发工具,OIF有效简化了跨链操作的复杂性,降低了技术门槛,并显著减少了开发成本,推动了产品迭代的加速。得益于Arbitrum、Polygon、ZKsync等主流Layer 2网络的支持,OIF不仅提高了跨链交易的效率,也加速了区块链技术的普及与应用。

展望未来,随着更多开发者和项目的参与,Open Intents Framework将在促进跨链生态整合、提升用户体验及降低技术门槛等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推动以太坊生态的创新与变革。通过开放与协作,区块链社区将共同创造一个更高效、安全、无缝的环境,推动数字资产流通与智能合约的持续创新。

尽管Open Intents Framework在提升去中心化应用体验方面展现了显著优势,但在推广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首先,框架与现有区块链技术的整合可能存在兼容性问题,尤其在不同协议之间的交互上。其次,智能合约的安全性依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风险,潜在的漏洞或协议层攻击可能影响框架的稳定性。此外,如何吸引足够的开发者和用户参与并促进其应用普及,仍然是未来发展的关键难题。

Tác giả: Jones
Thông dịch viên: Piper
(Những) người đánh giá: Pow、Edward、Elisa
Đánh giá bản dịch: Ashley、Joyce
* Đầu tư có rủi ro, phải thận trọng khi tham gia thị trường. Thông tin không nhằm mục đích và không cấu thành lời khuyên tài chính hay bất kỳ đề xuất nào khác thuộc bất kỳ hình thức nào được cung cấp hoặc xác nhận bởi Gate.io.
* Không được phép sao chép, truyền tải hoặc đạo nhái bài viết này mà không có sự cho phép của Gate.io. Vi phạm là hành vi vi phạm Luật Bản quyền và có thể phải chịu sự xử lý theo pháp luật.

以太坊新框架 Open Intents Framework

新手4/7/2025, 6:56:28 AM
本文将介绍以太坊最新的创新框架——Open Intents Framework(开放意图框架)。文章将详细探讨其核心特点、生态建设、相关项目、扩展历程及未来展望,并分析其面临的挑战和风险。

概述

以太坊生态正迎来深刻的创新与变革,而Open Intents Framework(开放意图框架)作为这一进程中的重要突破,致力于通过标准化和模块化的方式推动跨链交易模式的发展。

该框架由以太坊基金会(EF)、Hyperlane 和 Bootnode等多个组织共同主导,旨在为以太坊用户提供开放且无权限的意图体验。通过模块化工具包,开发团队可以显著降低开发成本、缩短迭代周期,从而加速创新和产品部署。

Open Intents Framework已经获得Arbitrum、Polygon、Optimism、ZKsync、Scroll等主流Layer 2网络的支持,推动跨链操作的效率,简化开发者工作流程,符合以太坊生态降低技术门槛、促进普及的长期愿景。


来源:https://x.com/ethereumfndn/status/1892244647369433272

什么是意图交易模式?

开放意图框架是一个模块化且开源的工具集,旨在简化和加速基于意图的协议构建与部署。通过这一框架,开发者无需从头开始构建,可以借助模块化抽象(如求解器和可组合的智能合约)快速定制并推出创新的意图产品。

背景:解决多链碎片化难题

近年来,以太坊生态因 Layer 2(L2)网络(如 Arbitrum、Optimism)和新兴区块链的快速发展而繁荣,但也面临多链碎片化的挑战。用户在跨链操作时,通常遇到复杂流程、高成本和割裂体验。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意图”(Intents)机制应运而生。用户只需声明目标(如“将 Base 上的 100 USDC 兑换为 Arbitrum 上的 100 USDT”),其余操作由求解者(Solvers)自动完成,无需手动处理跨链路径。

然而,传统意图协议的开发门槛较高,开发者需从零开始构建智能合约、求解器和结算层,造成重复劳动。为此,Open Intents Framework 由以太坊基金会联合 Hyperlane、Bootnode 等发起,旨在通过模块化和开源的方式简化开发流程。

与传统交易模式不同,意图机制只要求用户声明目标,无需处理Gas设置或合约交互。系统自动执行交易,通过链下操作简化跨链流程,提高效率,并降低技术门槛,尤其是在Layer 2网络日益分散的情况下。

开放意图框架的核心目标是降低加密货币交易的技术复杂性,推动加密生态普及。Risk Labs 联合创始人 Hart Lambur 表示,该框架是向这一目标迈出的重要一步,旨在为意图执行提供共享标准。

尽管存在技术复杂性、流动性管理和生态协作等挑战,开放意图框架凭借模块化设计,简化了基础设施建设,为开发者提供了快速定制和部署意图协议的工具。


来源:https://x.com/AcrossProtocol/status/1892300689717514291

核心特点

Open Intents Framework (OIF )的设计理念是通过模块化的基础设施和开放的标准,解决传统跨链操作中遇到的技术复杂度和流动性管理问题。具体而言,该框架包含三大模块化工具:

1. ERC-7683 标准:建立通用意图语言

OIF 参考实现了 ERC-7683 标准,该标准定义了意图创建、执行与结算的标准化接口,并已获得 Vitalik Buterin 等社区领袖的支持。框架还提供了 ERC-7683 的开源参考代码,并与 Across Protocol 的主网合约互补,确保开发者在统一标准下灵活创新。

核心组成:

1. 跨链订单结构

定义了跨链订单的格式,确保不同区块链和平台间的一致性。通过规范跨链交易的组成方式,ERC-7683 实现了不同链上的操作互通,为跨链交易提供了统一的框架。

2. ISettlementContract 接口

标准化了结算过程的处理方式。ERC-7683 通过此接口定义了如何在不同链之间处理交易结算,支持灵活的跨链结算执行,并允许客制化交易流程,以满足不同平台和用户需求。

3. Fulfil 机制

引入“Fulfil”机制,允许参与者在跨链网络中提供服务(如执行订单)以降低成本、提升效率。这一机制优化了跨链交易的处理,使交易过程更加高效,提升了用户体验。

4. 填充截止时间

定义了一个Uni X时间戳,标记跨链意图的过期时间。如果跨链意图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将自动失效,避免了无效交易的长时间等待,提高了交易的效率和准确性。

5. 订单数据类型

使用EIP-712类型哈希来指定意图数据的结构和格式。通过这一标准,开发者和平台可以明确数据格式,以便跨链传递和理解,确保不同区块链间的数据一致性和互操作性。

6. 订单数据

包含跨链交易的核心参数(如代币、数量、链、接收者等),定义了跨链交易的期望结果。通过明确这些参数,交易各方能够准确理解并执行跨链操作。

优势:

无缝跨链互动
通过标准化跨链意图的表达方式,ERC-7683 降低了跨链操作的技术门槛,简化了操作流程。用户无需复杂配置即可在不同区块链之间执行操作,如代币交换或NFT转移,从而提高了跨链交易的便捷性。

增强治理能力
ERC-7683 简化了区块链间的治理流程,尤其适用于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它使得DAO能够在多个平台上更加高效地进行跨链治理,提高了治理的灵活性和透明度。


来源:https://metlabs.io/en/erc-7683-everything-you-need-to-know-about-the-new-cross-chain-standard/

2. 求解器的可编程性:优化路径规划与流动性管理

OIF 内建的 TypeScript 求解器支持跨协议索引、交易提交及流动性再平衡,开发者可基于此快速自定义求解逻辑。

例如,Eco Protocol 正在将其适配为 Eco Routes 的官方求解器,而 Everclear 则借助 OIF 自动化再平衡功能,降低流动性管理成本。


来源:https://eco.com/

3. 智能合约的积木式组装:灵活应对不同交易需求

OIF 预置了多种智能合约模块,从基本的限价单交换到支持 Hyperlane ISM 的结算机制,开发者可以自由组合。未来,Arbitrum 广播标准、RRC-7755 存储证明等方案均可作为模块接入,实现意图结算层的多样化演进。


来源:https://docs.hyperlane.xyz/docs/protocol/ISM/modular-security

这些工具降低了开发者的重复工作负担,使意图功能从单体工具升级为可组合的“乐高积木”,为跨链协作奠定了技术基础。目前,OIF 的代码库已在 GitHub 开源,计划于 2025 年第一季度完成审计,进一步推动其可信度和采用率。

生态建设

OIF 的愿景不仅是提供技术工具,而是推动整个意图生态的演化,促进更广泛的跨链交互。

1. 求解器网络的开放协作

Khalani 等平台计划将分散的求解器连接为共享网络,而 Uniswap 的 The Compact 协议正在探索意图与资源锁定的结合。这些创新可以通过 OIF 快速集成,形成覆盖全链的解决方案。


来源:https://x.com/Uniswap/status/1892309962333831290

2. 结算层的多样性实验

开发者可选择 Hashi 预言机聚合器、Espresso 确认层或 Optimism 超级链的原生互操作性方案作为结算模块,在安全与效率之间寻求最佳平衡。


来源:https://superfest.optimism.io/superchain

3. 可定制的 UI 模板

为了简化前端开发,该框架提供了预构建的UI模板,使开发人员无需从零开始构建界面,直接使用这些模板作为基础。模板具有高度可定制性,开发团队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调整和修改。

例如,Hyperlane Warp UI模板——它使团队能够轻松集成跨链功能,节省了大量UI开发时间。正是基于这种体验,OIF也提供了现成的模板,帮助开发人员快速启动项目。


来源:https://hyperlane-warp-template.vercel.app/

OIF 的设计理念并非强制统一技术路径,而是通过标准化接口降低协作成本,让开发者专注于差异化创新。正如其宣言所述:“If we build together, we win together”(如果我们一起构建,我们一起胜利)。


来源:https://x.com/EspressoSys/status/1892313446458544556

相关项目

这些与 Open Intents Framework (OIF) 相关的项目都围绕“意图”机制展开,旨在简化跨链交易和智能合约的操作复杂性,提升用户体验并推动加密生态发展。

OIF作为核心框架,通过提供标准化接口促进各个项目的集成,如Across Protocol、Chainlink CCIP和Hyperlane等跨链协议,它们通过OIF优化资产转移和跨链通信。Uniswap X、Cowswap和SUAVE等项目则通过优化交易撮合和执行效率,借助OIF进一步提升交易体验。

而Arbitrum生态意图引擎和IntentWallet等项目通过简化用户交互和智能合约执行,实现无缝的交易体验。总体而言,OIF作为模块化工具,在推动跨链生态整合、降低技术门槛和提高交易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来源:https://www.openintents.xyz/

L2 还需要扩容吗

Open Intents Framework (OIF)的推出,旨在通过提升跨链用户体验,推动以太坊L2生态的流动性整合和费用降低。

然而,尽管 OIF 框架的推出为L2生态注入了新动力,但以太坊L2扩容的需求依然存在。随着L2活动的增加,ETH blob 费用的争夺和L2扩容能力的瓶颈逐渐显现。

ETH Blob 机制虽然提供了扩容支持,但在实际应用中,随着以太坊生态活跃度的上升,blob 费用往往会推高交易成本,导致L2平台的交易效率下降。以太坊的L2生态面临的瓶颈包括费用争夺和存储空间不足,尤其是在顶级L2平台(如Base)中,blob空间几乎已达到100%的使用率。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L2的互通性成为了缓解L2危机的重要途径,能够解决流动性割裂,分担存储压力,并为L2平台之间的资产转移提供更好的支持。


来源:https://dune.com/hildobby/blobs

以太坊的扩展历史

以太坊的扩展经历了从链下扩展(如状态通道和Plasma)到L2(Rollup)主导,再到模块化与意图驱动的多链协同的技术演进。随着分片计划逐渐转向辅助角色,Rollup成为支撑扩展性和性能的核心技术。

早期的重点是去中心化,中期则集中于提升性能(吞吐量和成本),而后期则更加强调用户体验和互操作性。尽管如此,数据可用性和安全性依然是扩展过程中的关键瓶颈,Danksharding和ZK技术将成为未来突破的关键。

随着生态的变化,以太坊从单一主链发展成以“Rollup中心化”的网络,L2逐渐成为主要的应用承载平台,主网则专注于结算和安全保障。开发者工具的不断完善,如OIF与Superchain,极大降低了构建成本,并推动了更多创新的实现。

未来展望

以太坊社区正在通过开放协作的方式应对多链时代的核心挑战——如何让用户感知不到链的存在。为此,Arbitrum推出了通用意图引擎,Base试验了RRC-7755标准,而Open Intents Framework(OIF)则提供了模块化的开源工具。OIF的底层设计并不试图定义单一的技术路径,而是通过标准化接口降低协作成本,让开发者专注于创新,倡导“若共同构建,则共同胜利”。

目前,OIF的代码库已在GitHub开源,并预计在2025年第一季度完成安全审计。开发者可以加入这一开源实验,探索跨链荷兰拍卖等新型订单逻辑,尝试流动性管理方案,或为现有协议添加意图功能,与30多家生态团队共同推动以太坊的无缝未来。

随着 Open Intents Framework 的推广,跨链交易的技术门槛将进一步降低,用户跨链体验将变得更加流畅。特别是在Layer 2网络的扩展下,OIF为以太坊生态注入了新活力,也为跨链交易的普及和生态整合奠定了基础。以太坊基金会与 Hyperlane、Bootnode 的合作展现了开放合作的强大潜力,OIF 的推出为未来的区块链技术创新提供了重要启示。通过标准化接口、模块化设计和社区协作,OIF 将在未来的多链世界中扮演关键角色。


来源:https://github.com/Uniswap/the-compact

挑战和风险

Open Intents Framework(OIF)虽然为跨链交易和以太坊生态提供了创新的解决方案,但其实现和推广仍面临一些挑战:

1.技术复杂度:OIF 的底层设计涉及多链操作和跨链交易的标准化,开发者需要掌握新的框架和接口,可能面临一定的技术门槛。此外,模块化设计要求开发者有足够的经验来定制和部署意图协议。

2.技术风险:模块化跨链协议(如 Hyperlane ISM)的攻击面尚未量化,其安全假设可能存在漏洞,而 ERC-7683 标准中的薄弱环节易被 MEV 攻击者利用,通过交易重排序或插入获利,可能导致交易偏差或资金损失。

建议引入攻击树模型,系统分析 Hyperlane ISM 和 ERC-7683 的潜在风险,识别并标注易受 MEV 操纵的关键节点,以增强安全性。

3.流动性和执行效率:跨链交易的流动性管理是一个复杂的挑战。尽管 OIF 简化了跨链操作,但如何有效管理不同链之间的流动性,确保交易顺畅进行,仍然是一个技术难题。

如果流动性不足,可能会导致滑点或交易执行失败。此外,复杂的意图匹配机制可能引入额外延迟,从而影响用户体验。

4.生态协作和标准化:OIF 依赖于多方生态团队的共同协作,如何促进开发者、项目方和生态团队之间的紧密合作,并确保所有参与者遵循统一的标准化接口,是另一个挑战。不同的链和协议可能会有不同的需求和优先级,如何在这些差异中找到平衡至关重要。

5.安全性风险:跨链交易涉及不同链之间的资产转移和智能合约交互,这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风险。例如,如何在没有中介的情况下确保跨链操作的安全执行,如何防止恶意攻击等,都是 OIF 必须解决的问题。

尽管 OIF 计划在2025年第一季度完成安全审计,但安全仍然是实施过程中的关键考量。智能合约漏洞可能被恶意利用,导致用户资金损失。此外,意图执行者(如 Fillers、Relayers)可能存在作恶行为,例如审查交易或优先处理自身交易(MEV)。

比如,2021 年,Poly Network,一个跨链协议,发生了著名的黑客攻击事件。攻击者利用跨链桥的漏洞成功盗取了价值6亿美元的加密货币。尽管攻击者最终将大部分资金返还,但这一事件暴露了跨链协议在智能合约和资产转移中的安全漏洞问题。这与 OIF 面临的安全性风险类似,特别是在跨链交易过程中,如何确保无中介的交易执行安全。


来源:https://www.cnbc.com/2021/08/13/poly-network-hack-nearly-all-of-600-million-in-crypto-returned.html

6.用户接受度:虽然 OIF 旨在简化用户体验,降低技术门槛,但用户仍需适应新的跨链交易方式。用户对于链的透明度和操作的可控性可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如何保证用户在享受简化流程的同时,仍然能充分理解和掌握自己的交易过程,是OIF面临的另一个挑战。

7.跨链互操作性风险:OIF 的成功取决于不同区块链和平台之间的高效互操作性。要实现无缝跨链交易,OIF 需兼容多条链的协议,并依赖各大平台的合作与持续技术升级。

然而,这也带来了潜在风险:依赖外部跨链协议(如 Hyperlane、Chainlink CCIP)可能引入其固有的安全漏洞,而不同链间的延迟或状态不一致,则可能导致交易失败或资产损失。

8.生态扩展和发展:OIF 是一个开放的框架,需要不断吸引更多开发者和生态团队参与建设。如何促进框架的推广并确保其持续发展,保持开放合作的生态,依然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尽管 OIF 具备巨大的潜力,但这些挑战都需要通过技术创新、社区协作以及不断的迭代和优化来克服。

结语

随着以太坊生态的不断壮大,Open Intents Framework(开放意图框架)作为一项创新性工具,正逐渐引起广泛关注与应用。通过提供标准化和模块化的开发工具,OIF有效简化了跨链操作的复杂性,降低了技术门槛,并显著减少了开发成本,推动了产品迭代的加速。得益于Arbitrum、Polygon、ZKsync等主流Layer 2网络的支持,OIF不仅提高了跨链交易的效率,也加速了区块链技术的普及与应用。

展望未来,随着更多开发者和项目的参与,Open Intents Framework将在促进跨链生态整合、提升用户体验及降低技术门槛等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推动以太坊生态的创新与变革。通过开放与协作,区块链社区将共同创造一个更高效、安全、无缝的环境,推动数字资产流通与智能合约的持续创新。

尽管Open Intents Framework在提升去中心化应用体验方面展现了显著优势,但在推广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首先,框架与现有区块链技术的整合可能存在兼容性问题,尤其在不同协议之间的交互上。其次,智能合约的安全性依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风险,潜在的漏洞或协议层攻击可能影响框架的稳定性。此外,如何吸引足够的开发者和用户参与并促进其应用普及,仍然是未来发展的关键难题。

Tác giả: Jones
Thông dịch viên: Piper
(Những) người đánh giá: Pow、Edward、Elisa
Đánh giá bản dịch: Ashley、Joyce
* Đầu tư có rủi ro, phải thận trọng khi tham gia thị trường. Thông tin không nhằm mục đích và không cấu thành lời khuyên tài chính hay bất kỳ đề xuất nào khác thuộc bất kỳ hình thức nào được cung cấp hoặc xác nhận bởi Gate.io.
* Không được phép sao chép, truyền tải hoặc đạo nhái bài viết này mà không có sự cho phép của Gate.io. Vi phạm là hành vi vi phạm Luật Bản quyền và có thể phải chịu sự xử lý theo pháp luật.
Bắt đầu giao dịch
Đăng ký và giao dịch để nhận phần thưởng USDTEST trị giá
$100
$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