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臺共享計算機: Bless 如何透過閒置設備創造收益?

新手3/26/2025, 1:40:28 AM
Bless 作為全球首個「共享計算機」,透過去中心化的邊緣計算網路,將用戶閒置的 CPU 和 GPU 資源整合起來,不僅提供開發者超低延遲與低成本的運算平臺,也讓一般使用者能將閒置算力轉化為收益。

Bless 是一個去中心化邊緣計算網路,被譽為全球首創「共享計算機」,它能讓用戶把自己設備上閒置的 CPU、GPU 等運算資源共享出來,供各種應用(如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和數據分析)使用,同時用戶也能因此獲得獎勵。

對開發者而言,Bless 提供一個無需傳統雲端伺服器的新方案,讓計算任務更靠近用戶執行,大幅降低延遲並節省成本。以下將詳細介紹 Bless 的技術架構、運作原理、市場定位與獎勵機制,並探討最新發展、投資價值與風險。


(圖取自:https://x.com/theblessnetwork

保佑 技術架構

採用WebAssembly(WASM)模組

在 Bless 網路中,每臺參與的設備就像獨立的小型計算機,共同構成一部強大的「共享計算機」。例如,你的手機、筆記本,甚至家中的平板,只要安裝 Bless 應用,於閒置時便可自動提供運算資源,與全球其他用戶協同處理任務。

開發者會將計算任務打包成 WebAssembly(WASM)模組——就像一個標準化的工具箱,無論設備類型,都能使用。同時,內嵌在應用中的「嵌入式節點」框架(nnApp)會讓你的設備在使用 Bless 支援的應用時自動加入共享網路,提供算力。

此外,Bless 還讓每個應用根據自身需求選擇合適的共識算法來驗證任務和分配獎勵,使系統更靈活高效。它的設計不限於單一區塊鏈,能與各種一層和二層區塊鏈兼容,打造多元且開放的生態系統。

自動分發任務到多個節點

Bless 的網路會自動把運算任務分派給最合適的設備。當開發者提交一個任務時,系統會先評估這個任務所需的 CPU、記憶體、頻寬和完成時間,然後從全球節點中選出地理位置靠近且資源充裕的設備進行處理。這就像訂餐時,自動指派最靠近的外送員,確保快速且高效的服務。

如果任務量較大,Bless 會把它拆分成多個小任務,由不同節點平行運作,避免單個設備過載,並採用隨機化分配方法確保分派公平。

在運算過程中,所有資料都會經過加密傳輸;如果某個節點需要更多資料,還能從 IPFSArweave 等去中心化存儲中調取。任務完成後,結果會回傳並由其他節點進行交叉驗證,只有結果無誤後才會交給開發者,從而大大提高了運算結果的準確性與可信度。


Bless分散式計算機制與工作負載調度(來源:Bless Network Litepaper

與傳統雲端伺服器的比較

Bless 為開發者提供一個全新的平臺,讓你不再需要投入昂貴的傳統雲端伺服器,就能建立高效能、低延遲的應用。

與傳統的集中式雲端服務相比,Bless 的去中心化邊緣計算有三大明顯優勢:

1. 成本更低:Bless 利用全球閒置的設備資源,能以更低成本提供運算服務,減少開發者在基礎設施上的支出。

2. 反應更快:因為任務會在離用戶最近的節點上執行,大大縮短了資料傳輸距離和延遲,非常適合需要即時反應的應用(例如物聯網資料處理或即時互動應用)。

3. 資料主權更高:Bless 的資料處理分散在許多節點上,而不是集中在少數大型資料中心,用戶能對自己的資料和資源有更大控制權,隱私和安全性也能藉由密碼學技術得到更好的保護。

開發者可以直接在 Bless 部署自己的去中心化應用(dApp),而 Bless 會提供命令列工具和 WASM 框架,幫你輕鬆把計算任務打包並提交到網路,系統則自動挑選最合適的節點來處理,再將結果傳回,省去自行搭建伺服器的麻煩。

此外,Bless 平臺設計中立,能與多種區塊鏈兼容。這意味著你可以將部分工作(例如代幣交易或治理)放在公鏈上運行,而將大量運算留給 Bless 的鏈下環境,實現效能與去中心化的平衡。

更棒的是,Bless 也鼓勵傳統 Web2 應用開發者加入,只要通過簡單的 API 或插件,就能將現有應用接入 Bless 網路,將用戶轉變為共享算力的一部分,享受這種新模式帶來的效益,讓你能專注於創造優質應用,而不必再為伺服器成本煩惱。

保佑 市場定位與競爭分析

競爭對手與產業現況

去中心化計算領域近年湧現許多項目,Bless 並非孤軍作戰。它所屬的 DePIN(去中心化實體基礎設施網絡)賽道上已有一些先行者,例如專注於分散式雲端和高效能計算的 Akash Network,以及早期提出閒置算力共享理念的 Golem Network 等,都是潛在的競爭對手。

還有一些新興項目(如 EdgeX)以及像 Helium 這樣原本專注於通信的項目,近期也開始涉足資源共享。

整體而言,「利用閒置資源提供服務」的敘事相當熱門,競爭者眾多,Bless 必須在技術和執行上展現出色表現才能脫穎而出。

Bless 的優勢與劣勢

在優勢方面,Bless 最大的特色在於其網路中立的架構設計和對終端用戶友好的參與模式。透過 WASM 技術和嵌入式節點框架,Bless 能支援各種區塊鏈和裝置類型,讓開發者和用戶幾乎無縫地接入網路。用戶參與門檻極低,只需使用應用或瀏覽器插件即可共享資源並獲利,體驗上接近於被動收入,這有助於快速擴大節點覆蓋範圍。

同時,Bless 聚焦在邊緣計算,使其在需要低延遲和分佈式處理的AI/物聯網場景中具備吸引力。從資源效率上看,Bless 的動態任務調度和隨機分配算法能較公平地利用各節點,避免單點過度負載並提升網路穩定性。

然而,Bless 也面臨幾項挑戰或劣勢。首先是網路效應問題:只有當足夠多且多元的節點加入時,Bless 才能提供媲美傳統雲端的計算能力和覆蓋範圍。在項目早期,用戶裝置數量與可靠度可能不足,導致服務品質不穩定(例如測試網階段曾出現節點連線不穩的反饋)。

其次,來自競爭對手的壓力不容小覷;若其他去中心化算力平臺提供更高的獎勵或更簡易的整合方案,Bless 需要持續創新以留住開發者和節點。

此外,如何教育市場接受這種新型態的「共享計算」模式也是一大挑戰,特別是讓一般非技術用戶安心地在自己的裝置上貢獻算力,需要建立足夠的信任與安全感。綜合來看,Bless 在理念和技術上具備一定領先優勢,但後續的執行力和生態構建將決定其能否在群雄環伺的市場中站穩腳跟。


Bless的優勢與劣勢(來源:Gate Learn 創作者 約翰)

市場機會與發展潛力

從宏觀角度來說,全球對計算資源的需求正持續爆炸性增長,尤其在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和大型語言模型等領域。傳統雲計算的集中式模型面臨成本高昂、資料傳輸瓶頸以及單點故障等問題,這為去中心化計算方案創造了契機。

Bless 所屬的 DePIN 概念近年得到資本市場的關注,說明投資者看好以區塊鏈激勵實體資源共享的模式。在這波浪潮中,Bless 聚焦的邊緣運算市場被視為下一個重要風口。隨著 5G、物聯網的普及,海量裝置具備潛在的算力可被整合,Bless 若能成功吸引這些裝置入網,將構築一個規模龐大且分佈全球的計算網絡。

另一方面,各行各業對資料隱私和數據主權的重視提升,也可能讓企業考慮採用去中心化計算來避免過度依賴少數雲服務供應商。 Bless 若能提供企業級的服務水準與安全性,未來不僅在區塊鏈圈內,在傳統產業的邊緣計算需求上也有拓展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Bless 強調自己是應用導向的計算平臺,而非僅僅資源市場:也就是說,它更接近讓應用直接在用戶裝置上執行部分計算,而不像某些競品僅提供算力租賃市場給開發者自行對接。這種策略使 Bless 有機會與應用開發商形成緊密的合作關係。例如,將 Bless 框架嵌入遊戲中,實現用戶邊遊戲邊貢獻閒置算力,Bless 低延遲的特性可能有助於遊戲的實時渲染效果。同樣,在 AI 推理場景中,Bless 可協助開發者將 AI 模型的推理任務直接部署於用戶設備上,實現高效率的數據處理,這對於自動駕駛、即時語音辨識等對反應速度要求極高的應用尤為關鍵。

這種雙贏的模式需要 Bless 與應用團隊密切合作才能實現。因此,預計 Bless 未來會與一些高計算需求的區塊鏈遊戲、AI 平臺等建立合作試點,驗證其商業模式的可行性。同時,Bless 也可能和公有鏈項目合作,作為第二層或外掛的計算網絡,為區塊鏈提供額外的離線計算能力。

總之,Bless 身處一個高成長潛力的市場,同時具備乘上 AI 熱潮和 Web3 去中心化趨勢的雙重優勢,只要能把握時機完善技術並擴大網路規模,其發展前景相當值得期待。

Bless 代幣經濟學

BLS 作為 Bless 生態中的核心代幣,承擔著激勵獎勵、交易支付以及生態治理等多重功能。系統會根據用戶在貢獻閒置算力時所達到的實際表現,自動依比例發放 BLS 代幣,這種機制使得用戶在享受被動收入的同時,也能參與到網絡的共同建設之中。此外,BLS 不僅僅是用於獎勵的工具,還被設計成支持網絡治理的權利憑證,讓持有者有機會參與到重要決策中來,例如決定未來技術升級或激勵機制的調整。透過這種公平、透明且去中心化的激勵模式,Bless 生態力求在保障網絡安全與穩定運行的同時,激發整個生態系統的活力。

BLS 具體獲取方式

獲取 BLS 代幣最簡單的就是安裝並運行 Bless Chrome 擴充功能。當用戶的設備閒置時,系統便會自動調用這部分閒置算力來參與網絡運算,進而根據貢獻量定期發放 BLS 獎勵。這種全自動化的獲幣方式既簡單又高效,使得用戶不需額外操心即可實現持續收益。

此外,項目方也會不定期舉辦空投計劃,藉此吸引早期用戶參與並獲得額外的 BLS 獎勵。

獲取 Bless Chrome 擴充功能

質押、持有與生態治理

除了通過共享閒置資源來獲取代幣之外,用戶還可以選擇將所獲得的 BLS 進行質押。質押機制不僅能夠為用戶帶來額外的收益,同時也起到了鎖定代幣、穩定市場流通量以及提升網絡安全性的作用。通過質押,BLS 持有者能夠參與到 Bless 生態的治理中,對如新功能開發、合作項目推進或激勵方案調整等關鍵決策進行投票。這種治理模式使得用戶不僅僅是資源供應者,更成為了生態系統的共同建設者,進一步推動了 Bless 生態的健康發展。

Bless 最新趨勢與發展動態

項目里程碑

Bless 自 2022 年創立以來,已取得若干重要里程碑。近期最受矚目的進展是於 2024 年底啟動了激勵性測試網(Incentivized Testnet),並推出了 Chrome 瀏覽器擴充插件,讓一般用戶也能輕鬆加入網路貢獻算力。透過此插件,用戶在瀏覽器上安裝後即能自動將裝置的閒置CPU/GPU資源分享給正在使用的網站和服務,而不影響裝置的正常運作。

測試網上線後吸引了許多用戶參與掛機(提供算力)的空投活動,為 Bless 網路積累了早期節點社群。同時,Bless 官方也陸續發佈了與開發者相關的工具和文件,包括開源的節點客戶端 (b7s) 以及開發指南,為生態系統壯大做準備。

Bless 預計在 2025 年 Q1正式上線主網,主網上線後,Bless 將進一步優化算力調度和節點管理,提升系統穩定性與安全性。

技術迭代方面,依據2025/3/5在X上發佈的技術更新,Blessnet 已達到 3,000,000 個活躍節點,CLI 和 SDK 版本的最終測試也持續進行中

融資狀況與團隊背景

在資本與合作方面,Bless 目前已完成兩輪融資,總額達 800 萬美元。

2022 年3月的種子前輪(Pre-Seed)由 NGC Ventures 領投,募得 300 萬美元;2024 年5月的種子輪(Seed)由 M31 Capital 領投並由 Frachtis 等共同參投,募得 500 萬美元。參與投資的機構還包括 MH Ventures、No Limit Holdings、Interop Ventures、Plassa Capital、Chorus One 等知名加密基金和基礎設施玩家。這些戰略投資者不僅提供資金支持,也帶來產業資源與影響力。例如,NGC Ventures 本身專注於區塊鏈基礎設施領域投資,可能協助 Bless 尋找更多商業合作機會;Chorus One 作為主流的節點運營商,其參與有助於 Bless 在跨鏈互操作和驗證方面獲得專業建議。

團隊方面,Bless 的創始成員背景多元:CEO Li Butian 曾是區塊鏈項目 WABI 的營運長並有傳統諮詢經驗,CTO Derek Anderson 則在 Web3 和雲計算領域深耕多年(曾任職 Akash Network 工程主管),聯合創辦人 Michael Chen 來自 Binance 孵化/研究部門,這樣的團隊組合為 Bless 打下堅實基礎。

Bless 投資機會與風險評估

投資機會

儘管 BLS 價格自發行以來持續下跌,但從投資角度看,Bless 所處的去中心化邊緣計算賽道仍具備相當大的潛力。

一方面,AI 和大數據時代對算力的飢渴使得創新的算力供給模式備受矚目;另一方面,區塊鏈經濟模型為調動個人資源提供了有效的激勵機制。 Bless 將兩者結合,在技術上已展現可行性。若 Bless 能夠迅速擴張節點數量並保持計算服務的質量,它有潛力成為去中心化基礎設施領域的重要角色。

加上由於 Bless 聚焦 DePIN 概念,其表現可能會隨整體板塊熱度波動。如果未來去中心化實體網絡成為區塊鏈領域的新主流趨勢,Bless 有望享受板塊上升的紅利,吸引更多資本與合作進駐。


截至 2025/03/10 BLS 價格趨勢(來源:Gate.io

風險評估

儘管前景看好,投資 Bless 仍需慎重考量各種風險。

技術落地風險
Bless 的模型雖構想良好,但要在現實環境中大規模運行,需要克服眾多技術難題,包括網路穩定性、節點安全、防欺詐機制等。如果主網上線後頻繁出現節點掉線或計算錯誤的情況,將動搖市場對其信心 。

網路效應的不確定性
Bless 需要同時吸引足夠多的用戶節點和開發者才能形成良性循環,否則可能出現「沒有應用就沒有用戶,沒有用戶算力供給應用也無法運行」的雞生蛋問題。相較之下,中心化雲服務具有既有的龐大客戶群和完整服務,Bless 要撼動用戶習慣並非易事。

監管和安全風險
共享算力涉及用戶設備資源調度和可能的隱私數據處理,各國監管機構可能會關注這類模式的合規性。此外,黑客若試圖攻擊 Bless 網路中的共識或任務機制,可能造成服務中斷或不當的算力挪用,這需要團隊持續完善安全措施。

代幣經濟風險
BLS 代幣價格未來表現將取決於實際應用需求和市場投機心理,如果項目進展不如預期或遇上加密市場低迷,代幣價值可能大幅波動,投資者需有足夠的風險承受能力。

總結而言,Bless 作為一個早期的去中心化基礎設施項目,兼具高成長潛力與高風險特性。投資者應關注其技術里程碑達成情況、生態系統成長數據,以及競品動態,以動態調整對 Bless 的投資評估。在理性權衡利弊後,若對其團隊執行力和市場需求有信心,Bless 或許值得納入關注清單,但切忌忽視潛在風險,宜採取分散投資和長線觀察的策略。

結論

綜觀而言,Bless 為當前雲端計算格局帶來了一股去中心化的清新勢力。透過創新的技術架構和獎勵機制,Bless 將分散各地的閒置算力匯聚成一張服務全球的計算網絡,在降低成本和延遲的同時,賦能用戶成為生態的參與者與受益者。

相對於傳統雲服務「集中資源、用戶付費」的模式,Bless 提供了一種「分散資源、用戶賺取回報」的新範式,這種顛覆性的理念如果成功實現,將重塑人們與網際網路互動的方式 。

當然,作為一個新興項目,Bless 未來的發展仍有許多不確定性,需要時間去驗證其技術穩定度和商業模式的可持續性。然而,在人工智慧和區塊鏈兩大潮流的交匯點上,Bless 抓住了關鍵的痛點並提出解決方案,這使得它成為值得關注的焦點之一。

對於關心去中心化計算未來的人而言,Bless 提供了一個洞見未來計算世界的窗口——一個由用戶共同構建、共享收益的計算平臺。隨著主網上線和生態系統拓展,我們將拭目以待 Bless 是否能兌現其願景,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奪得一席之地,開創網絡計算的新篇章。

Author: John
Translator: Paine
Reviewer(s): Pow、Edward、Elisa
Translation Reviewer(s): Ashley、Joyce
* The information is not intended to be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financial advice or any other recommendation of any sort offered or endorsed by Gate.io.
* This article may not be reproduced, transmitted or copied without referencing Gate.io. Contravention is an infringement of Copyright Act and may be subject to legal action.

第一臺共享計算機: Bless 如何透過閒置設備創造收益?

新手3/26/2025, 1:40:28 AM
Bless 作為全球首個「共享計算機」,透過去中心化的邊緣計算網路,將用戶閒置的 CPU 和 GPU 資源整合起來,不僅提供開發者超低延遲與低成本的運算平臺,也讓一般使用者能將閒置算力轉化為收益。

Bless 是一個去中心化邊緣計算網路,被譽為全球首創「共享計算機」,它能讓用戶把自己設備上閒置的 CPU、GPU 等運算資源共享出來,供各種應用(如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和數據分析)使用,同時用戶也能因此獲得獎勵。

對開發者而言,Bless 提供一個無需傳統雲端伺服器的新方案,讓計算任務更靠近用戶執行,大幅降低延遲並節省成本。以下將詳細介紹 Bless 的技術架構、運作原理、市場定位與獎勵機制,並探討最新發展、投資價值與風險。


(圖取自:https://x.com/theblessnetwork

保佑 技術架構

採用WebAssembly(WASM)模組

在 Bless 網路中,每臺參與的設備就像獨立的小型計算機,共同構成一部強大的「共享計算機」。例如,你的手機、筆記本,甚至家中的平板,只要安裝 Bless 應用,於閒置時便可自動提供運算資源,與全球其他用戶協同處理任務。

開發者會將計算任務打包成 WebAssembly(WASM)模組——就像一個標準化的工具箱,無論設備類型,都能使用。同時,內嵌在應用中的「嵌入式節點」框架(nnApp)會讓你的設備在使用 Bless 支援的應用時自動加入共享網路,提供算力。

此外,Bless 還讓每個應用根據自身需求選擇合適的共識算法來驗證任務和分配獎勵,使系統更靈活高效。它的設計不限於單一區塊鏈,能與各種一層和二層區塊鏈兼容,打造多元且開放的生態系統。

自動分發任務到多個節點

Bless 的網路會自動把運算任務分派給最合適的設備。當開發者提交一個任務時,系統會先評估這個任務所需的 CPU、記憶體、頻寬和完成時間,然後從全球節點中選出地理位置靠近且資源充裕的設備進行處理。這就像訂餐時,自動指派最靠近的外送員,確保快速且高效的服務。

如果任務量較大,Bless 會把它拆分成多個小任務,由不同節點平行運作,避免單個設備過載,並採用隨機化分配方法確保分派公平。

在運算過程中,所有資料都會經過加密傳輸;如果某個節點需要更多資料,還能從 IPFSArweave 等去中心化存儲中調取。任務完成後,結果會回傳並由其他節點進行交叉驗證,只有結果無誤後才會交給開發者,從而大大提高了運算結果的準確性與可信度。


Bless分散式計算機制與工作負載調度(來源:Bless Network Litepaper

與傳統雲端伺服器的比較

Bless 為開發者提供一個全新的平臺,讓你不再需要投入昂貴的傳統雲端伺服器,就能建立高效能、低延遲的應用。

與傳統的集中式雲端服務相比,Bless 的去中心化邊緣計算有三大明顯優勢:

1. 成本更低:Bless 利用全球閒置的設備資源,能以更低成本提供運算服務,減少開發者在基礎設施上的支出。

2. 反應更快:因為任務會在離用戶最近的節點上執行,大大縮短了資料傳輸距離和延遲,非常適合需要即時反應的應用(例如物聯網資料處理或即時互動應用)。

3. 資料主權更高:Bless 的資料處理分散在許多節點上,而不是集中在少數大型資料中心,用戶能對自己的資料和資源有更大控制權,隱私和安全性也能藉由密碼學技術得到更好的保護。

開發者可以直接在 Bless 部署自己的去中心化應用(dApp),而 Bless 會提供命令列工具和 WASM 框架,幫你輕鬆把計算任務打包並提交到網路,系統則自動挑選最合適的節點來處理,再將結果傳回,省去自行搭建伺服器的麻煩。

此外,Bless 平臺設計中立,能與多種區塊鏈兼容。這意味著你可以將部分工作(例如代幣交易或治理)放在公鏈上運行,而將大量運算留給 Bless 的鏈下環境,實現效能與去中心化的平衡。

更棒的是,Bless 也鼓勵傳統 Web2 應用開發者加入,只要通過簡單的 API 或插件,就能將現有應用接入 Bless 網路,將用戶轉變為共享算力的一部分,享受這種新模式帶來的效益,讓你能專注於創造優質應用,而不必再為伺服器成本煩惱。

保佑 市場定位與競爭分析

競爭對手與產業現況

去中心化計算領域近年湧現許多項目,Bless 並非孤軍作戰。它所屬的 DePIN(去中心化實體基礎設施網絡)賽道上已有一些先行者,例如專注於分散式雲端和高效能計算的 Akash Network,以及早期提出閒置算力共享理念的 Golem Network 等,都是潛在的競爭對手。

還有一些新興項目(如 EdgeX)以及像 Helium 這樣原本專注於通信的項目,近期也開始涉足資源共享。

整體而言,「利用閒置資源提供服務」的敘事相當熱門,競爭者眾多,Bless 必須在技術和執行上展現出色表現才能脫穎而出。

Bless 的優勢與劣勢

在優勢方面,Bless 最大的特色在於其網路中立的架構設計和對終端用戶友好的參與模式。透過 WASM 技術和嵌入式節點框架,Bless 能支援各種區塊鏈和裝置類型,讓開發者和用戶幾乎無縫地接入網路。用戶參與門檻極低,只需使用應用或瀏覽器插件即可共享資源並獲利,體驗上接近於被動收入,這有助於快速擴大節點覆蓋範圍。

同時,Bless 聚焦在邊緣計算,使其在需要低延遲和分佈式處理的AI/物聯網場景中具備吸引力。從資源效率上看,Bless 的動態任務調度和隨機分配算法能較公平地利用各節點,避免單點過度負載並提升網路穩定性。

然而,Bless 也面臨幾項挑戰或劣勢。首先是網路效應問題:只有當足夠多且多元的節點加入時,Bless 才能提供媲美傳統雲端的計算能力和覆蓋範圍。在項目早期,用戶裝置數量與可靠度可能不足,導致服務品質不穩定(例如測試網階段曾出現節點連線不穩的反饋)。

其次,來自競爭對手的壓力不容小覷;若其他去中心化算力平臺提供更高的獎勵或更簡易的整合方案,Bless 需要持續創新以留住開發者和節點。

此外,如何教育市場接受這種新型態的「共享計算」模式也是一大挑戰,特別是讓一般非技術用戶安心地在自己的裝置上貢獻算力,需要建立足夠的信任與安全感。綜合來看,Bless 在理念和技術上具備一定領先優勢,但後續的執行力和生態構建將決定其能否在群雄環伺的市場中站穩腳跟。


Bless的優勢與劣勢(來源:Gate Learn 創作者 約翰)

市場機會與發展潛力

從宏觀角度來說,全球對計算資源的需求正持續爆炸性增長,尤其在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和大型語言模型等領域。傳統雲計算的集中式模型面臨成本高昂、資料傳輸瓶頸以及單點故障等問題,這為去中心化計算方案創造了契機。

Bless 所屬的 DePIN 概念近年得到資本市場的關注,說明投資者看好以區塊鏈激勵實體資源共享的模式。在這波浪潮中,Bless 聚焦的邊緣運算市場被視為下一個重要風口。隨著 5G、物聯網的普及,海量裝置具備潛在的算力可被整合,Bless 若能成功吸引這些裝置入網,將構築一個規模龐大且分佈全球的計算網絡。

另一方面,各行各業對資料隱私和數據主權的重視提升,也可能讓企業考慮採用去中心化計算來避免過度依賴少數雲服務供應商。 Bless 若能提供企業級的服務水準與安全性,未來不僅在區塊鏈圈內,在傳統產業的邊緣計算需求上也有拓展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Bless 強調自己是應用導向的計算平臺,而非僅僅資源市場:也就是說,它更接近讓應用直接在用戶裝置上執行部分計算,而不像某些競品僅提供算力租賃市場給開發者自行對接。這種策略使 Bless 有機會與應用開發商形成緊密的合作關係。例如,將 Bless 框架嵌入遊戲中,實現用戶邊遊戲邊貢獻閒置算力,Bless 低延遲的特性可能有助於遊戲的實時渲染效果。同樣,在 AI 推理場景中,Bless 可協助開發者將 AI 模型的推理任務直接部署於用戶設備上,實現高效率的數據處理,這對於自動駕駛、即時語音辨識等對反應速度要求極高的應用尤為關鍵。

這種雙贏的模式需要 Bless 與應用團隊密切合作才能實現。因此,預計 Bless 未來會與一些高計算需求的區塊鏈遊戲、AI 平臺等建立合作試點,驗證其商業模式的可行性。同時,Bless 也可能和公有鏈項目合作,作為第二層或外掛的計算網絡,為區塊鏈提供額外的離線計算能力。

總之,Bless 身處一個高成長潛力的市場,同時具備乘上 AI 熱潮和 Web3 去中心化趨勢的雙重優勢,只要能把握時機完善技術並擴大網路規模,其發展前景相當值得期待。

Bless 代幣經濟學

BLS 作為 Bless 生態中的核心代幣,承擔著激勵獎勵、交易支付以及生態治理等多重功能。系統會根據用戶在貢獻閒置算力時所達到的實際表現,自動依比例發放 BLS 代幣,這種機制使得用戶在享受被動收入的同時,也能參與到網絡的共同建設之中。此外,BLS 不僅僅是用於獎勵的工具,還被設計成支持網絡治理的權利憑證,讓持有者有機會參與到重要決策中來,例如決定未來技術升級或激勵機制的調整。透過這種公平、透明且去中心化的激勵模式,Bless 生態力求在保障網絡安全與穩定運行的同時,激發整個生態系統的活力。

BLS 具體獲取方式

獲取 BLS 代幣最簡單的就是安裝並運行 Bless Chrome 擴充功能。當用戶的設備閒置時,系統便會自動調用這部分閒置算力來參與網絡運算,進而根據貢獻量定期發放 BLS 獎勵。這種全自動化的獲幣方式既簡單又高效,使得用戶不需額外操心即可實現持續收益。

此外,項目方也會不定期舉辦空投計劃,藉此吸引早期用戶參與並獲得額外的 BLS 獎勵。

獲取 Bless Chrome 擴充功能

質押、持有與生態治理

除了通過共享閒置資源來獲取代幣之外,用戶還可以選擇將所獲得的 BLS 進行質押。質押機制不僅能夠為用戶帶來額外的收益,同時也起到了鎖定代幣、穩定市場流通量以及提升網絡安全性的作用。通過質押,BLS 持有者能夠參與到 Bless 生態的治理中,對如新功能開發、合作項目推進或激勵方案調整等關鍵決策進行投票。這種治理模式使得用戶不僅僅是資源供應者,更成為了生態系統的共同建設者,進一步推動了 Bless 生態的健康發展。

Bless 最新趨勢與發展動態

項目里程碑

Bless 自 2022 年創立以來,已取得若干重要里程碑。近期最受矚目的進展是於 2024 年底啟動了激勵性測試網(Incentivized Testnet),並推出了 Chrome 瀏覽器擴充插件,讓一般用戶也能輕鬆加入網路貢獻算力。透過此插件,用戶在瀏覽器上安裝後即能自動將裝置的閒置CPU/GPU資源分享給正在使用的網站和服務,而不影響裝置的正常運作。

測試網上線後吸引了許多用戶參與掛機(提供算力)的空投活動,為 Bless 網路積累了早期節點社群。同時,Bless 官方也陸續發佈了與開發者相關的工具和文件,包括開源的節點客戶端 (b7s) 以及開發指南,為生態系統壯大做準備。

Bless 預計在 2025 年 Q1正式上線主網,主網上線後,Bless 將進一步優化算力調度和節點管理,提升系統穩定性與安全性。

技術迭代方面,依據2025/3/5在X上發佈的技術更新,Blessnet 已達到 3,000,000 個活躍節點,CLI 和 SDK 版本的最終測試也持續進行中

融資狀況與團隊背景

在資本與合作方面,Bless 目前已完成兩輪融資,總額達 800 萬美元。

2022 年3月的種子前輪(Pre-Seed)由 NGC Ventures 領投,募得 300 萬美元;2024 年5月的種子輪(Seed)由 M31 Capital 領投並由 Frachtis 等共同參投,募得 500 萬美元。參與投資的機構還包括 MH Ventures、No Limit Holdings、Interop Ventures、Plassa Capital、Chorus One 等知名加密基金和基礎設施玩家。這些戰略投資者不僅提供資金支持,也帶來產業資源與影響力。例如,NGC Ventures 本身專注於區塊鏈基礎設施領域投資,可能協助 Bless 尋找更多商業合作機會;Chorus One 作為主流的節點運營商,其參與有助於 Bless 在跨鏈互操作和驗證方面獲得專業建議。

團隊方面,Bless 的創始成員背景多元:CEO Li Butian 曾是區塊鏈項目 WABI 的營運長並有傳統諮詢經驗,CTO Derek Anderson 則在 Web3 和雲計算領域深耕多年(曾任職 Akash Network 工程主管),聯合創辦人 Michael Chen 來自 Binance 孵化/研究部門,這樣的團隊組合為 Bless 打下堅實基礎。

Bless 投資機會與風險評估

投資機會

儘管 BLS 價格自發行以來持續下跌,但從投資角度看,Bless 所處的去中心化邊緣計算賽道仍具備相當大的潛力。

一方面,AI 和大數據時代對算力的飢渴使得創新的算力供給模式備受矚目;另一方面,區塊鏈經濟模型為調動個人資源提供了有效的激勵機制。 Bless 將兩者結合,在技術上已展現可行性。若 Bless 能夠迅速擴張節點數量並保持計算服務的質量,它有潛力成為去中心化基礎設施領域的重要角色。

加上由於 Bless 聚焦 DePIN 概念,其表現可能會隨整體板塊熱度波動。如果未來去中心化實體網絡成為區塊鏈領域的新主流趨勢,Bless 有望享受板塊上升的紅利,吸引更多資本與合作進駐。


截至 2025/03/10 BLS 價格趨勢(來源:Gate.io

風險評估

儘管前景看好,投資 Bless 仍需慎重考量各種風險。

技術落地風險
Bless 的模型雖構想良好,但要在現實環境中大規模運行,需要克服眾多技術難題,包括網路穩定性、節點安全、防欺詐機制等。如果主網上線後頻繁出現節點掉線或計算錯誤的情況,將動搖市場對其信心 。

網路效應的不確定性
Bless 需要同時吸引足夠多的用戶節點和開發者才能形成良性循環,否則可能出現「沒有應用就沒有用戶,沒有用戶算力供給應用也無法運行」的雞生蛋問題。相較之下,中心化雲服務具有既有的龐大客戶群和完整服務,Bless 要撼動用戶習慣並非易事。

監管和安全風險
共享算力涉及用戶設備資源調度和可能的隱私數據處理,各國監管機構可能會關注這類模式的合規性。此外,黑客若試圖攻擊 Bless 網路中的共識或任務機制,可能造成服務中斷或不當的算力挪用,這需要團隊持續完善安全措施。

代幣經濟風險
BLS 代幣價格未來表現將取決於實際應用需求和市場投機心理,如果項目進展不如預期或遇上加密市場低迷,代幣價值可能大幅波動,投資者需有足夠的風險承受能力。

總結而言,Bless 作為一個早期的去中心化基礎設施項目,兼具高成長潛力與高風險特性。投資者應關注其技術里程碑達成情況、生態系統成長數據,以及競品動態,以動態調整對 Bless 的投資評估。在理性權衡利弊後,若對其團隊執行力和市場需求有信心,Bless 或許值得納入關注清單,但切忌忽視潛在風險,宜採取分散投資和長線觀察的策略。

結論

綜觀而言,Bless 為當前雲端計算格局帶來了一股去中心化的清新勢力。透過創新的技術架構和獎勵機制,Bless 將分散各地的閒置算力匯聚成一張服務全球的計算網絡,在降低成本和延遲的同時,賦能用戶成為生態的參與者與受益者。

相對於傳統雲服務「集中資源、用戶付費」的模式,Bless 提供了一種「分散資源、用戶賺取回報」的新範式,這種顛覆性的理念如果成功實現,將重塑人們與網際網路互動的方式 。

當然,作為一個新興項目,Bless 未來的發展仍有許多不確定性,需要時間去驗證其技術穩定度和商業模式的可持續性。然而,在人工智慧和區塊鏈兩大潮流的交匯點上,Bless 抓住了關鍵的痛點並提出解決方案,這使得它成為值得關注的焦點之一。

對於關心去中心化計算未來的人而言,Bless 提供了一個洞見未來計算世界的窗口——一個由用戶共同構建、共享收益的計算平臺。隨著主網上線和生態系統拓展,我們將拭目以待 Bless 是否能兌現其願景,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奪得一席之地,開創網絡計算的新篇章。

Author: John
Translator: Paine
Reviewer(s): Pow、Edward、Elisa
Translation Reviewer(s): Ashley、Joyce
* The information is not intended to be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financial advice or any other recommendation of any sort offered or endorsed by Gate.io.
* This article may not be reproduced, transmitted or copied without referencing Gate.io. Contravention is an infringement of Copyright Act and may be subject to legal action.
Start Now
Sign up and get a
$100
Vou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