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區塊鏈技術的 AI 應用越來越受到市場的關注。ChatGPT 在極短的時間內獲得了數億用戶,英偉達 2023 年股價業增長了 8 倍,市值超萬億美元,AI 成爲人類當前的絕對主流,其敘事與資本也開始外溢在相關領域,結合區塊鏈技術的 AI 應用越來越受到市場的關注。
Crypto 作爲 AI 的重要補集,其結合非常廣泛,且發展潛力巨大,目前處於早期階段。現階段很多機構和從業者對 AI 與 web3 的結合仍持嘗試態度,主要從 Crypto 最直接的用例即「資產化」出發:算力資產化(算力雲、算力市場),模型資產化(AI Agent)、數據資產化(存儲)。
就目前來看,Crypto 技術特有的去中心化屬性在 AI 的訓練過程中並不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任需要大量建設,但資產化降低了市場交易的摩擦,並引入了更多之前未被利用的算力,這在算力稀缺的背景下是有利可圖的;模型的資產化允許社區通過去中心化的方式擁有或使用 AI,該賽道技術實現較爲簡單,門檻較低,但民主化 AI 的敘事對應了 AI 集中化的焦慮;去中心化的數據在一定程度上的確能降低成本,但即使在 crypto 語境中其資產化都舉步維艱,仍需要大量的業務探索。
雖然市場對 AI + Crypto 並未完全共識,但其賽道分布已經明晰。Trustless Labs 在一二級市場遍歷了 60 多個項目,本文將從算力雲、算力市場、模型資產化與訓練、AI Agent、數據資產化、ZKML、AI 應用等 7 個模塊橫向展開,探尋 AI 與加密貨幣領域的未來發展,挖掘投資機會。
隨着英偉達等公司代表的人工智能市場的整體增長以及 GPU 供應短缺的趨勢,算力雲和相關的算力市場項目成爲了最先受益於 AI 行業增長的領域之一。算力雲嘗試通過整合已有雲服務商的閒置算力到一個中心化的算力網路中來解決 GPU 算力的短缺問題,相比傳統的雲服務降低了算力成本。這些項目各有側重,大部分都集中在 GPU 算力上,但每個項目專注的領域和技術實現方式不同,有的基於容器技術如 Akash Network,有的則提供虛擬機層面的實現。
對於算力雲項目來說,用戶和業務的增長是其價值增長的基礎。這些項目通常被視爲 PE 較高的 AI 算力企業,因爲它們不依賴於去中心化的敘事。由於 GPU 資源稀缺可能是一個長期現象,初級市場參與者考察這些項目的商業能力變得尤爲重要。
Akash Network 是一個基於 Cosmos SDK 和 Tendermint 技術的去中心化雲計算市場,致力於利用數據中心中未充分利用的資源。自 2015 年創立以來,Akash Network 成爲該領域最早的項目之一,最初僅支持 CPU 計算資源。在 2020 年 9 月,Akash 推出了支持 CPU 計算的主網,並在 2023 年 9 月成功上線了支持 GPU 計算的主網,進一步擴大了其服務範圍和性能。Akash 的設計初衷是爲了開拓和佔據數據中心未充分利用資源的巨大市場。
Akash Network 採用了獨特的反向拍賣機制,允許用戶選擇出價最低的供應商,以此來降低雲計算成本,其平均價格大約僅爲主流雲服務商如 AWS、Azure 等的三分之一。這種定價策略不僅爲用戶節省了大量成本,也增加了市場的競爭力和吸引力。
項目的底層架構採用了基於 k8s 構建的 Akash 容器平台,以編排和管理容器的方式,滿足用戶的各種雲計算需求。這種設計使得用戶可以靈活地部署和管理容器,進一步提高了資源的使用效率和靈活性。
Akash Network 在 2020 年成功融資 200 萬美元,由 Cypher Capital 領投,顯示出市場對其技術和商業模式的認可。項目的創始人 Greg Osuri 擁有豐富的連續創業經歷和自 2008 年以來的雲架構經驗,同時由 Adam Bozanich 擔任 Co-founder & CTO。
目前,$AKT 的市值達到了 1.3 億美元,未來稀釋價值(FDV)爲 2.2 億美元。
Ritual 是一個致力於將人工智能(AI)與智能合約技術融合的前沿項目,它建立了一個開放的 AI 基礎設施網路。該項目由經驗豐富的團隊推動,其中包括曾在 Socket、蘋果、谷歌等頂尖公司工作並在斯坦福大學進行機器學習研究的 Eva Zhang,以及擁有 Polychain 背景的 Co-founder Niraj Pant 和 Akilesh Potti。Ritual 的願景是支持開發人員將 AI 無縫集成到任何鏈上應用或協議中,包括微調、貨幣化和執行推理的能力,旨在促進開發完全透明的 DeFi、自我改進的區塊鏈、自主代理和生成內容等。
Ritual 項目雖然處於早期階段,但已經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包括推出其第一階段產品 Infernet。Infernet 是一個輕量級庫,可以引入計算到鏈上,支持任何 EVM 兼容鏈,允許智能合約本地訪問各種鏈上用例和任務的 AI 模型。Infernet 不僅可以優化去中心化預言機網路,還能通過其 SDK 讓 DApps 實現如 DAO 提案風險檢測、NFT 圖片生成等功能。Ritual 還計劃在未來幾個月推出其第二階段產品——Ritual Chain,這將是一個擁有自定義虛擬機的主權鏈,專門服務於更先進的 AI 原生應用程序。
盡管目前 Ritual 還未推出測試網,且沒有經濟模型、發幣和質押機制,項目的開源代碼、團隊背景、技術路線、戰略方向和社區共有的理念,都顯示了其巨大的潛力和行業關注度。此外,Ritual 已成功完成了 2500 萬美元的融資,由 Archetype 領投,Accomplice 和 Robot Ventures 等參投,顯示了投資界對其技術和願景的認可和支持。
Render Network 是一個去中心化 GPU 渲染平台,旨在利用全球分布的高性能 GPU 節點,爲藝術家和開發者提供按需擴展的渲染能力。這個平台不僅專注於渲染領域,也支持 AI 計算,推動下一代渲染與 AI 技術的發展。Render Network 的創始人 Jules Urbach,作爲 OTOY 公司的戰略願景制定者和技術路線圖的首席架構師,是計算機圖形、流媒體和 3D 渲染領域的先驅,擁有超過 25 年的行業經驗。OTOY 自 2002 年成立以來,至 2020 年已完成 4 輪融資,並在 2023 年 2 月對 Light Field Labs 進行了 5000 萬美元的 B 輪投資。
Render Network 自 2017 年 10 月舉辦首次 ICO 以來,已經發展成爲一個早期但極具潛力的項目。該項目在 2018 年 1 月至 5 月間進行了私下銷售期。目前,Render Network 的原生代幣 $RNDR 的市值達到了 43 億美元,而其 FDV 爲 61 億美元,已經在全球知名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和 OKX 上市。
2023 年 11 月 2 日,Render 基金會宣布 Render Network 已成功完成從以太坊到 Solana 的核心基礎設施升級,這一轉移旨在利用 Solana 的高性能和低成本優勢,進一步推動平台的發展。在此過程中,Render Network 推出了新代幣 RENDER,同時在 Solana 上鑄造,舊代幣 RNDR 仍將存在。在升級過程中,1 RNDR 可兌換 1 RENDER。未來,Render 基金會將重點關注並全力支持 RENDER 代幣,標志着 Render Network 邁向新階段的重要裏程碑。
NetMind.AI 是一個龐大的人工智能生態系統,由算力市場、ChatBot、Agent、生活助理四個核心模塊組成。其核心,NetMind.Power,是一個基於以太坊的算力市場模塊,提供 GPU 的推理和訓練平台。NetMind.AI 的訓練 / 推理負載管理平台自 2023 年 9 月已進入測試網階段。NetMind.Power 支持廣泛的 GPU 型號,集成了 Google Colab 的一鍵導入功能,用戶體驗良好,目前處於免費的 beta 測試階段。
NetMind 鏈完全兼容 EVM,其代幣 $NMT 市值爲 444M,FDV 約爲 13B。
CUDOS 類似於 Akash,是在 Cosmos SDK 上使用 Tendermint Core 的委托權益證明 (DPoS) 區塊鏈,具有以太坊和 L2 的跨鏈功能。Cudos Blockchain Compute 旨在提供多鏈 EVM 支持並提供 GPU 計算能力。
$CUDOS 市值 161M,FDV 爲 275M。
Nuco.cloud 是一款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計算雲服務,旨在提供多樣化的雲計算解決方案,包括人工智能訓練、數據分析、科學研究以及高效渲染等用例。該項目運行於以太坊和 Telos 兩大區塊鏈平台上,利用去中心化的優勢,爲用戶提供靈活且高效的計算資源。通過參與 Nuco.cloud,用戶可通過貢獻自己的計算資源來換取算力,而提供算力的礦工則可以獲得 NUCO 代幣作爲獎勵。該代幣的生成基於權益證明(POS)和研究證明機制,得到了 Eagle Capital GmbH 的支持。值得一提的是,Nuco.cloud 與 CUDOS 建立了合作關係,共同推動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和應用。
爲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Nuco.cloud 推出了多款產品線,包括 nuco.cloud SKYNET、nuco.cloud GO、nuco.cloud PRO 和 CUSTOM 等,每個產品都針對特定的用戶需求和使用場景。這些產品利用先進的區塊鏈技術和智能定價機制,爲用戶提供了一個獨特、高效且去中心化的雲計算服務平台。
自 2017 年立項以來,Nuco.cloud 在 2023 年 8 月推出了測試網,並且目前仍處於測試階段。在 2024 年的路線圖中,Nuco.cloud 計劃進行品牌重塑,並發布針對 B 端的 PRO 版本產品,同時尋求在 CEX 交易所上市,進一步擴大其市場影響力。
在合規性方面,Nuco.cloud 符合歐盟的 GDPR 標準和德國的相關標準,這一點使其在衆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包括 AWS、Azure、Google Cloud 等中心化計算雲服務以及 GLM、Akash、RNDR、IExec RLC 等去中心化計算項目。根據項目資料(Deck)顯示,Nuco.cloud 的費用相比於其他幾個去中心化計算雲更爲低廉,與同等規格的 AWS 相比,其價格大約僅爲 30%,顯示出其極具競爭力的價格優勢。
目前,Nuco.cloud 的代幣 $NCDT 市值達到了 44M,FDV 爲 68M。
Dynex 是基於 DynexSolve 芯片算法的神經形態超級計算區塊鏈,提出有用工作量證明 (PoUW) 方法,來提高去中心化網路的速度和效率。Dynex 希望在此基礎上爲人工智能、機器學習、金融科技、生物醫藥等提供算力。主要採用的是 GPU 的算力。
Dynex 在 2020 年推出,最初是設計神經形態芯片的項目,隨後演變爲區塊鏈,22 年 Q4 推出主網,24 年 Q1 已上線 Gate.io。
$DNX 於 2022 年 8 月公平推出,採用通縮模型,市值約爲 86M,FDV 110M。
OctaSpace 是一個開源可擴展的分布式計算雲節點基礎設施,允許訪問分布式計算、數據存儲、服務、VPN 等。OctaSpace 包括 CPU 與 GPU 算力,服務用於 ML 任務的磁盤空間、AI 工具、圖像處理和使用 Blender 渲染場景等。
OctaSpace 2022 年啓動,在其自己的 Layer 1 EVM 兼容區塊鏈上運行。該區塊鏈採用雙鏈系統,結合了工作量證明(PoW)和權威證明(PoA)共識機制。$OCTA FDV 約 73M,公平啓動
AIOZ Network 是一個用於 AI、存儲與流媒體的 Layer1 去中心化計算平台,可與以太坊、Cosmos 實現互操作性。AIOZ 由去中心化內容交付網路 (dCDN)、AI 計算和全球運行的數千個單獨節點提供支持,用戶可以共享計算資源,用於存儲、轉碼和流式傳輸數字媒體內容,並支持去中心化 AI 計算。
項目啓動 6 年多,於 2021 年 12 月推出主網。搭建的基礎設施包括 AIOZ dCDN,AIOZ FIL,AIOZ W3S,AIOZ W3AI,AIOZ Web3 Streaming,爲 web3 存儲、去中心化人工智能計算、直播和視頻點播 (VOD) 提供了支持。
根據其 Roadmap,該項目 Q1 將會實現 AIOZ Transfer dApp,AIOZ 多鏈錢包瀏覽器擴展,AlOZ Node V3 ,AIOZ W3FIL 基礎設施;Q2 實現 AIOZ W3AI;Q3 實現 AIOZ W3Stream,以及 AIOZ 各類代幣標準;Q4 實現 AIOZ DEX。
Phoenix 是用於去中心化 AI、計算擴容與數據驅動網路的區塊鏈基礎設施平台,旗下產品包括針對加密貨幣交易市場的 AI 平台 AlphaNet、AIGC 元宇宙項目 NYBL。Phoenix 的 AI 計算層是一個基於 Web3 的基礎設施,專爲擴展 AI 計算任務和輕鬆部署 AI 啓用的應用而設計,包括深度學習、預測分析、LLM、聯邦學習和 AI 邊緣計算。Phoenix 的人工智能垂直解決方案涵蓋多個領域。
近期,Phoenix 已與 Helium 合作推出 AI 計算礦機 PhoenixNode,其 PhoenixLLM 大語言模型服務已上線 Telegram。此外,Phoenix 還將與 Telegram 全生態系統集成。
Aethir 是專注爲遊戲和人工智能構建可擴展的去中心化雲基礎設施,基於 Arbitrum。項目啓動於 2023 年,目前處於測試網階段。使用體驗上和 web2 的雲遊戲平台接近,切入了 AI 以及遊戲的測試、跨平台、分發需求。人工智能方面主要用例包括無延遲推理、語言交互、視覺交互。Checker 節點許可證在 3 月 18 日至 19 日上午 10:00(UTC)有白名單發售,公開發售於 3 月 20 日上午 10:00(UTC)開始,每個節點起售價爲 0.1259ETH,逐級增加,作爲 ERC721 也可二級購買。Checker 節點 2024 Q2 可以安裝並運行,預計 Q2 發幣並啓動主網。$ATH 的 15% 將用於用於獎勵 Checker 節點。
Iagon 是一個去中心化存儲和算力的市場,基於 Cardano。2023 年發布了測試網,項目開源。
OpFlow 是去中心化算力雲平台,專注 AI 和渲染。OpFlow Hosting 是去中心化部署雲服務,兼容 TG Bot。其渲染服務專門使用 NVIDIA L40 GPU。根據其 Roadmap,計劃第一階段要實現:在 Uniswap 上發布代幣;啓動 OpFlow 托管(Telegram Bot);啓動 ETH、Linea、Eigen Layer 等網路節點。
$OpFlow 爲 ERC20 Token,更多細節尚未公布。
OpSec 是一套去中心化雲計算解決方案。旨在打造下一代超級計算機,解決方案包括 Cloudverse、Cloudsec、OpSec 網路、一鍵設置節點、DePIN 硬件、托管服務等。
項目較新,尚未發布測試網,目前 $OPSEC 已在 DEX 上線。
算力市場依托於去中心化的機制,允許用戶提供自己的 GPU 與 CPU 資源,參與到算力租賃或網路訓練項目中。這種市場的出現,雖然在理論上並未能顯著降低 AI 訓練的成本或提升效率,但其開放性和無門檻的特性使得大量的 GPU 資源能夠在短時間內被動員起來,爲網路提供強大的算力支持。這種做法不僅撬動了巨大的資產背書,也實現了 GPU 資產的槓杆代幣化,爲算力市場帶來了新的價值和意義。
然而,這類項目往往被視爲「虛大於實」,其核心不在於技術或服務的實際效用,而更多地依賴於其去中心化的屬性和相關敘事的營造(例如,從傳統 AI 到去中心化推理,再到去中心化訓練的過程)。實際上,這些項目的業務模式主要是圍繞這種敘事展開。
在技術支持方面,能夠實現 GPU 去中心化運行的算力市場項目通常與 DePin 概念相結合。以 io.net、nosana 爲代表的算力市場加 DePin,再結合 Solana 這一高性能鏈的組合,展現了顯著的增長潛力。因此,我們建議投資者長期關注結合 Solana 和 AI 的早期項目,這些項目不僅有望帶來技術革新,也可能成爲投資的熱點。
從投資角度看,早期參與 GPU 算力市場,尤其是在市場呈現 FOMO 效應時,可能會帶來較高的回報。這種參與方式不僅能夠獲取激勵,還有望實現高投入產出比,爲投資者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
Clore.ai 是一個建立在 PoW 基礎上的提供 GPU 算力租用服務的平台。用戶可出租自己的 GPU 用於 AI 訓練、渲染和挖礦等任務。採用可選的持有證明 (PoH) 機制,供應商持有的代幣越多,接收的 CLORE 就越多。
$CLORE 市值 90M,FDV 110M。每個區塊 50% 歸礦工,40% 歸托管商,10% 歸團隊,上限爲 13 億個代幣。
Nosana 是 Solana 上專注 GPU 的雲計算服務商,項目開源。Nosana 2021 年成立,目前暫無融資信息。Co-founder Sjoerd Dijkstra 有比較豐富的 DevOps 經驗,Jesse Eisses 有不錯的技術 /ML 背景,Laurens Verspeek 同樣技術出身,開發經驗比較豐富。2023 年 10 月中旬,Nosana 宣布從 CI/CD 用例轉向 AI 推理,其平台目前處於開發早期階段,nosana explorer 上的數據非常少,目前統計顯示有 94 個 GPU 節點和 160,000 個已完成的推理,需要進一步研究來驗證項目。
Llama 2 和 Stable Diffusion 的 AI 推理工作負載將集成到網路中。測試網分爲三個階段,目前在第一階段,根據官方推特數據目前第二階段已有超過 1000 臺設備報名,數據和收益模型未公開。計劃上半年上線主網,完善消費級節點支持;下半年實現社區連接器庫以及 PyTorch、HuggingFace、TensorFlow 等的官方連接器。
2022 年 1 月發幣,$NOS 目前市值 510M,FDV 608M。
io.net 是一個創新的 AI 去中心化算力市場,基於 Solana 區塊鏈技術,目前正處於測試網階段。這個平台旨在以低於傳統中心化服務的成本,爲用戶提供訪問雲計算資源的途徑,其估值已達 5 億美元。io.net 的核心吸引力在於它能夠支持各種 AI 計算需求,如批量推理、並行訓練、超參數調優以及強化學習等,而其後端基礎設施則是由一系列模塊化層構成的,能夠實現資源的有效管理和自動化定價。目前,它提供的 NVIDIA RTX 3090 的計算資源定價爲每小時 0.2 美元。
項目背景方面,io.net 由 Ahmad Shadid 創立,他在 2020 年爲 Dark Tick 這家機器學習量化交易公司構建了一個 GPU 計算網路。至於融資情況,io.net 已經得到了 Hack VC 的領投,同時也獲得了多家知名投資機構和個人的支持,包括 Multicoin Capital、Solana Labs、Aptos Labs 等,以及一些業界知名人士如 Solana 的創始人 Anatoly Yakovenko。
在參與機會方面,io.net 提供了多樣化的方式供用戶參與其網路,包括挖礦收入和質押收入兩大類。從 2023 年 3 月 1 日到 4 月 28 日,平台啓動了第一輪積分激勵計劃,並預計在 4 月發行其代幣 $IO。挖礦收入方面,平台通過檢測節點的互聯網帶寬、內存、CPU 時鍾速度和浮點運算能力來計算積分,從而爲用戶提供獎勵。此外,用戶還可以通過質押 IO Coin 來獲得收益,質押者將獲得參與者所獲得所有獎勵的 1-3%。
值得一提的是,io.net 團隊借鑑了 RNDR 的空投規則來設計自己的積分計算方法,強調帶寬在計算獎勵中的重要性。分析表明,高帶寬的設備在最終的獎勵分配中具有明顯的優勢,這提示用戶在參與 io.net 網路時,應該特別注意提升其設備的帶寬性能。
Gensyn 是一個專注於訓練深度學習模型的 L1 協議,其主要目標是通過創新的設計和技術方案提高深度學習模型訓練的效率和可及性。自項目啓動以來,Gensyn 已經完成了兩輪融資,包括 2022 年 3 月由 EdenBlock 領投的 650 萬美元種子輪,以及 2023 年 6 月由 a16z 領投的 4300 萬美元 A 輪融資。
Gensyn 的技術核心在於其驗證系統和算力供應方案,以及一套高效的解決方案。其驗證系統由四個主要角色組成:提交者、解題者、驗證者和吹哨者,共同確保了系統的 trustless 性,即無需信任的分布式驗證機制。此外,Gensyn 致力於讓各種設備都能輕鬆接入其算力網路,包括日常的遊戲級 GPU 和曾用於 ETH PoW 挖礦的 GPU。其高效的機器學習訓練方案基於概率學習證明、基於圖的精確定位協議、以及 Truebit 風格的激勵遊戲,旨在大幅降低訓練成本並提高訓練效率。
在成本方面,Gensyn 展現出了顯著的競爭力。其機器學習訓練的平均每小時成本約爲 0.4 美元,這一數字不僅低於 Akash 提供的 1.5 美元一小時 GPU 調用成本,也在 io.net 提供的 0.1-1 美元成本範圍內,體現了 Gensyn 在成本控制方面的優勢。
Gensyn 的代碼尚未開源,且目前沒有發幣計劃。Gensyn 的發展將分爲三個階段:測試網、Kusama 中繼鏈上的金絲雀網、以及 Polkadot 中繼鏈上的主網。目前,項目仍處於測試網階段。在未來 3-6 個月,Gensyn 計劃繼續優化其技術並準備進入下一發展階段。其願景是成爲機器學習計算的基礎層,類似於智能合約執行的以太坊,這表明了 Gensyn 對於未來深度學習和區塊鏈整合應用發展的長遠規劃。
Nimble 項目的核心願景在於打造一個去中心化的 AI 生態系統,該生態涵蓋數據、算力和 builder 三大市場。通過這樣的設計,Nimble 旨在降低訓練 AI 模型的門檻,使更多的參與者能夠貢獻於 AI 的創新與發展中。這一項目被定位爲 Composable AI Project,意味着它強調的是在去中心化框架下,各種 AI 資源和組件的可組合性。
Nimble 主網於 24 年 3 月 21 日上線, 3 月 1 日入選第七季 BinanceLabs 最有價值建設者 (MVB) 孵化器計劃。目前尚未看到完整的安全審計報告。Nimble 的估值爲 3000 萬美元,已融資 600 萬美元。
已在上周末上線主網,用戶可以通過貢獻 GPU 進行挖礦,目前已有 1500 GPU 接入了網路。
Morpheus AI 是一個去中心化的算力市場。該項目基於 Arbitrum 建立,旨在幫助用戶建立基於大型語言模型的代理 AI,進而通過代理 AI 調用智能合約。這一設計不僅拓寬了去中心化應用(DApp)的潛在功能,還爲算力提供者、stETH 質押者、協議開發貢獻者以及社區 API 運行者等多方參與者創造了激勵機制。在參與 Morpheus AI 生態的過程中,用戶可以通過質押或提交代碼獲得 MOR 代幣。
Kuzco 是 Solana 上用於 LLM 推理的分布式 GPU 集羣。該項目雖然是個新興項目,但進展迅速,已經爲 Mac 和 Linux 用戶推出了公測版本,且在線工作節點已經達到了 1400 個。Kuzco 提供了一個高效的環境和代碼支持,讓用戶能夠在本機預裝所需的模型和環境,僅通過網路傳輸即可完成任務,與 ionet 相比,它在資源佔用率上表現更優,單卡使用率可以達到 90%。
目前,貢獻算力的參與者可以獲得 $KZO 積分作爲回報,盡管其預期回報、發展路線圖和 Token 經濟模型尚未明確公布,但已經獲得了 Solana 官方的關注。目前尚未進行融資,但 Token 的發行可能在近期內進行。
Golem 是一個基於以太坊的去中心化算力市場,自 2015 年推出以來,一直專注於提供基於 Ethereum 的 CPU 算力共享服務。Golem 是最早的點對點算力網路協議之一,已經建立了一個包括提供者和請求者的網路節點體系。從 2022 年開始,Golem 布局 GPU 市場,開啓了 GPU Beta 測試計劃的第一階段,並在 2024 年 3 月啓動了第二階段。
$GLM 的總供應量爲 10 億枚,目前已全部流通,市值達到 5.61 億美元,代碼開源。
Node AI 是去中心化 GPU 算力市場,母公司爲 EyePerformance。租賃費用參考:A100 約 $0.85 / h,A10 約 $0.22 / h。$GPU 目前市值 121M。
GPU.Net 是一個去中心化 GPU 資源網路,旨在通過提供去中心化的 GPU 基礎設施來滿足生成式 AI、Web3 元宇宙、加密貨幣挖礦、高端圖形渲染等新技術的算力需求。2023 年 8 月,GPU.Net 完成 50 萬美元融資,Momentum 6 和 Alphablockz 參投,還獲得英偉達和 Taanga Studios 支持。目前已上線早期網路預註冊。
GamerHash 利用玩家在進行高配置遊戲時電腦的剩餘計算能力進行加密貨幣挖掘。例如,玩家在遊戲時可能只使用了 15% 的計算能力,GamerHash 使得剩餘的未利用能力可以自動用於挖掘加密貨幣,而無需用戶進行額外操作或監控。爲了服務於配置較低的電腦用戶,GamerHash 推出了 Play&Earn 功能。用戶可以選擇完成特定任務,比如玩特定遊戲或下載應用,以賺取與美元掛鉤的內部貨幣 GUSD,爲硬件能力有限的用戶帶來了新的收入渠道。
NodeSynapse 是一個 GPU 算力市場,爲代幣持有者提供服務器托管、Web3 基礎設施和 GPU 計算以及獨特的收入共享模型。
在區塊鏈技術與 AI 結合的趨勢中,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是將 AI 模型資產化,或者將業務模型本身通過代幣化運行。這種做法在多個具體應用場景中逐漸展現出其價值,例如在安全審計、聊天機器人、AI 顧問等領域。由於這類項目的技術門檻相對較低,實現難度不高,市場上既有資源雄厚的頂級項目,也有衆多剛起步的小型項目。因此,在區塊鏈與 AI 結合的項目中,鑑別項目的質量和投資價值變得尤爲重要。
關鍵在於辨識項目是否存在真正的創新和技術壁壘。簡單地交易 AI 模型的所有權或使用權並不構成真正的技術創新。真正的技術突破應該集中在如何對模型的輸出進行有效驗證,以及如何確保在去中心化的環境中運行模型等方面。
SaharaLabs 旨在通過其兩大核心產品:Knowledge Agent 和 Data,解決 AI 模型訓練中的數據共享和隱私問題。該項目通過爲個人和企業提供半自動化的自主代理和數據運營工具,促進數據的共享與決策,同時確保隱私安全。目前,SaharaLabs 已成功吸引了 30 個企業客戶,並實現了正向現金流,展示了其解決方案的市場可行性和實用價值。SaharaLabs 由教授 Sean 和 Tyler 領導,團隊成員超過 30 人。Sean 教授是南加州大學的教授,曾獲多項榮譽,包括三星年度 AI 研究員等。Tyler 具有豐富的區塊鏈行業經驗,曾擔任 Binance Labs 的投資總監。
其產品 Knowledge Agent 爲用戶提供定制化的半自動代理,支持分享和處理外部或內部數據,進而進行決策。這些代理可針對私有數據進行微調,同時提供隱私保護和數據來源驗證工具,以及支持多代理協作的開發工具包。Sahara Data Marketplace 則提供一套包括數據收集、標籤、質量控制(QA)和項目管理在內的全面數據運營工具,解決了數據隱私問題,目前已被 MIT、微軟等知名機構採用。
SaharaLabs 已籌集了 600M 美元資金,並通過種子輪融資獲得了 600 萬美元的支持,由 Polychain Capital 領投,參投方包括紅杉資本、Samsung Next、Matrix Partners 等。項目的發展路線圖包括:2024 年 Q2,上線 Sahara Data 數據市場;Q3 啓動測試網和 Sahara ID;Q4 主網和 Sahara Agent 正式上線。
Bittensor 項目是一個去中心化開源項目,旨在區塊鏈上創建一個神經網路協議。這個協議允許創建 AI 驅動的去中心化應用(dApp),並實現 AI 模型間點對點的價值交換。Bittensor 由前 Google 軟件工程師 Jacob Robert Steeves 和前多倫多大學助理教授兼滑鐵盧大學博士後 Ala Shaabana 共同創立,James Woodman 擔任首席運營官。項目在 2021 年進行了「公平啓動」,沒有進行任何預挖代幣、VC 輪、私募輪等,代幣 TAO 是通過礦工挖礦產生的。已知的投資方和做市商包括 DCG、GSR、Polychain Capital 和 Firstmask 等。
Bittensor 網路核心由礦工和驗證者構成。礦工負責提交預訓練模型以獲得獎勵,而驗證者則確保這些模型的輸出有效和準確,並選擇最佳輸出返回給用戶。例如,用戶請求 AI 聊天機器人回答問題時,無論 Bittensor 網路運行多少節點,問題都能得到回答。查詢由用戶發給驗證者,驗證者再將查詢傳遞給礦工,並對礦工的輸出進行排名,最終將最高排名的輸出返回給用戶。
Bittensor 項目的發展重點包括:
代幣 TAO 總供應量爲 21,000,000 枚,已全部進入流通,市值爲 $4,474,463,212 美元。已上交易所 MEXC、Gate.io、KuCoin、Bitget。散戶投資者可以選擇將 $TAO 質押到現有的驗證節點,享受目前約 15.85% 的年化收益率。
iExec RLC 是一個基於以太坊的去中心化雲資源平台,旨在通過集成的 DApp、算力市場、和數據市場來改變當前的雲計算模式。這個平台利用獨創的 iExec 貢獻證明(Proof-of-Contribution, PoCo)共識機制,確保鏈下計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時保護平台免受不誠實參與者的幹擾。iExec 由 Gilles Fedak 博士和 Haiwu He 博士聯合創立,Fedak 博士擔任 CEO,他在區塊鏈創業領域之前已經在雲計算和大規模並行系統的軟件及算法開發上取得了開創性成果,並贏得了數個最佳論文獎。Haiwu He 博士,作爲 APAC 區域的負責人,曾是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的「百人教授」,領導了高性能計算(HPC)和雲計算方面的研究工作。2017 年,iExec 通過 ICO 完成了 1200 萬美元的融資。
iExec 平台的核心功能允許用戶運行容器化應用,主要針對短期運行的作業和一次性任務。雖然目前不支持廣泛的用例,如基於 Web 或 API 的應用程序,但 iExec 已經在其側鏈上成功地爲 DApps 提供動力,並且建立了工作池以按任務大小進行排序。平台的計算資源競價系統使得用戶和應用程序能夠根據預設標準發布工作訂單,雲提供商(工作人員)則根據他們願意接受的價格來提供計算能力。此外,iExec 還引入了 pool 概念,組織 woker(工作節點),這些 pool 既可以是公開的也可以是私有的,類似於傳統的雲服務商。
PoCo 共識算法作爲 iExec 市場的防御機制,保證了去中心化網路上的信任執行,防止了可能的不良結果和不合理反對。截至目前,$RLC 的市值爲 322M 美元,而其完全稀釋後的價值(FDV)爲 387M 美元。iExec 自 2016 年啓動以來,已經在去中心化雲計算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並於 2020 年成爲英特爾 AI 生態系統的重要成員。
iExec 正在不斷發展其技術和服務範圍,未來的計劃包括:AI 和大型語言模型(LLMs)的研究與開發(R&S);增強隱私技術(Privacy-Enhancing Technologies, PET)的研究與開發;iExec Oracle IDE 的開發;Privacy Pass 活動;Worker Pass 第二輪發行;Dapp 商店網頁界面的發布;Questbook 賞金任務第三季;Exec Web3 孵化器第三季和第四季;PoCo 共識算法的升級。
Allora 是一個自我完善、去中心化的人工智能網路,通過搭建一個概率市場可以獲得更準確的推斷。 Allora 網路中的 AI/ML agents 使用其數據和算法在點對點網路上廣播其預測,並各自引用這些預測來評估所有其他 agents 的預測。網路共識機制將這些預測和評估結合起來,並根據代理的預測和評估的質量向其分配獎勵。這種精心設計的激勵機制使 Allora 能夠不斷學習和改進,隨着市場的發展進行調整。
Allora 基於 cosmos 搭建其獨立的鏈並實現了 pos,獎勵驗證者與 ai 工作節點,其節點在進行推理的同時彼此驗證各自推理的準確性,通過節點直接互相評估的方式來預測各個 agent 的 推理質量,根據評估結果分發獎勵。
Allora 的內部測試網 Edgenet 於 3 月 5 日發布,目前正在與多個項目方和機構合作運行測試節點,並計劃在 Q2 上線主網。其投資機構也較爲豪華,Polychain、Framework、Blockchain Capital、CoinFund、Delphi Ventures、dao5、Distributed Global 均有參與。
lPAAL AI 是一個使用自定義數據源與 LLM 構建的 AI 生態系統,用戶可創建個性化 AI ,能進行專業策略交易,獲取市場情報等等,並將其部署到 Telegram 與 Discord 等多個平台。PAAL AI 工具包括 MyPaal、AutoPaal、AutoPaal X。由谷歌雲,Coingecko,OKX 等投資。PAAL 總供應量爲 10 億枚,流通供應量約爲 6.5 億枚,市值約爲 1 億美元。
MyShell 是一個基於 opBNB 的 AI 平台,允許用戶創建聊天機器人,允許創作者以相同的方式調用不同的模型和外部 API,並允許第三方模型提供商和 API 提供商將其服務集成到平台中供開發者使用。通過 Shell 積分和 Shell Coin 來激勵創作者和用戶活躍(Shell Coin 是空投憑證,積分可兌換 Coin)。23 年 10 月籌集了 560 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由 INCE Capital 領投,Folius Ventures、Hashkey Capital、SevenX Ventures、TSVC、OP Crypto 等參投。Binance Labs 也官宣 MyShell 進入第六期孵化營。估值約 5700 萬美元。目前在開發測試網階段。
Qubic 是 L1 PoW 平台,利用 PoW 算力進行 AI 訓練。主網於 2022 年 4 月上線。由 Sergey Ivano(也被稱爲 Come From Beyond 或 CFB)創立。CFB 是歷史上第三位挖掘比特幣的人,他創立的 NXT 曾經是最成功的 ICO 之一。同時,他也是 Iota 的創始人。
AI 代理可以被理解爲一種智能體,具有自主理解、記憶能力、決策規劃、使用工具以及執行復雜任務的能力。這種智能體不僅能夠指導用戶「如何做」,還能實際幫助用戶完成任務。在這裏特指的 AI 代理,是那些利用 AI 模型與區塊鏈技術進行交互的項目,例如進行交易、提供投資建議、操作 bot、增強去中心化金融(DeFi)功能和進行鏈上數據分析等。
這類 AI 代理有着具體直接的應用場景,即進行交易,它們與區塊鏈技術的結合尤爲緊密,能夠直接創造收入,引入新的交易場景,以及優化區塊鏈的使用體驗。這種結合實際上是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進階敘事,通過交易活動創造利潤,吸引資本投入,創造炒作機會,從而驅動旁氏飛輪效應的運轉。
AI 交易代理通常是從社區中以較低的市場價值啓動,參與成本低,因此具有較好的投資回報潛力。
Morpheus 是一個 AI 去中心化算力市場,基於 Arbitrum 建立,幫助用戶建立基於大語言模型的代理 AI,由代理 AI 調用智能合約。激勵面向包括提供算力的礦工、stETH 質押、協議開發貢獻者與社區 api 運行者。項目團隊在網站上使用《黑客帝國》電影中的角色名(Morpheus、Neo、Trinity)作爲化名。
核心開發者是 David Johnston,他在投資和擔任 CEO 方面有多年經驗,自 2013 年起參與比特幣基金會,之後加入 Multicoin Capital 和 Space Fund,2021 年至今在 DLTx 工作。2023 年,他創建了「智能代理」框架,並開始投入 Morpheus 的開發。
Morpheus 社區關注度較高,採取 fair launch 的形式分發。第一階段的質押代碼完成度較好,且經過了安全審計,社區也有 bug bounty,代碼安全性也較強,但是關於 AI Agent 的代碼更新較慢,核心模塊的進展不明朗。主要參與方式包括:質押 stETH 參與 capital 部分的分發;爲 Morpheus 提供代碼支持;5 月 8 日,計算網路啓動後參與挖礦;做一些網路看板和工具,成爲社區貢獻者。
QnA3.AI 提供信息管理、資產管理及權利管理等全生命週期的全場景服務。技術上,QnA3 利用 RAG(檢索增強生成)技術,結合 LLM 理解、預訓練、擴展性與推理能力,優化信息檢索與生成,提高時效性與準確性。同時,團隊強調在資產管理和權利管理上的 AI+Trading 和 AI+DePIN 概念,推進去中心化機器學習的實踐。QnA3.AI 由 Binance Labs 孵化並於 2024 年 2 月 25 日獲得 Solana 基金會的投資。
QnA3.AI 項目起步於 2023 年 1 月,僅一年內經歷了快速發展。項目於 6 月推出問答功能,用戶數迅速增加;9 月推出了意圖爲中心的 Telegram 機器人,用戶數激增至 30 萬;到 12 月,日活躍用戶數在 BNB Chain 上達到第一,用戶總數突破 200 萬。至今,用戶數已超千萬。
Autonolas 是一個用於創建和使用去中心化的人工智能代理的開放市場。Autonolas 還爲開發者提供一套工具,用於構建鏈下托管的人工智能代理,並能夠連接到包括 Polygon、以太坊、Gnosis Chain 和 Solana 在內的多條鏈。他們目前有一些活躍的代理概念驗證產品,包括用於預測市場和 DAO 治理的產品。
David Minarsch 是 Autonolas 母公司 Valory 的首席執行官兼聯合創始人,擁有劍橋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專攻多智能體服務。此前,他曾在 Fetch.ai 擔任多代理服務主管。投資者包括 Signature Ventures、Semantic Ventures、True Ventures、Proof Group 等。
SingularityNET 是一個開放、去中心化的人工智能服務網路,其使命是打造一個去中心化、民主化、包容化、有益的通用人工智能。開發人員可以將他們的服務發布到 SingularityNET 網路,任何可以訪問互聯網的人都可以使用這些服務。開發人員可以使用原生 AGIX 令牌對其服務的使用收費。
創建者是 Dr. Ben Goertzel 和 Dr. David Hanson,早前著名的智能類人機器人 Sophia 的核心開發者之一。SingularityNET 的投資者包括 Fundamental Labs。2022 年 5 月,SingularityNET 和 Singularity DAO 獲得了投資集團 LDA Capital 的 2500 萬美元投資承諾。
SingularityNET 的服務可以提供跨多個領域的推理或模型訓練,例如圖像、視頻、語音、文本、時間序列、生物啓發的人工智能和網路分析。這些服務可以像封裝衆所周知的算法一樣簡單,也可以是針對行業問題的完整端到端解決方案,也可以是獨立的 AI 應用程序。開發人員還可以部署與網路上的其他服務互操作的自主 AI 代理。例如,通過多方托管促進信任和自動化交易,在區塊鏈上發布新的人工智能服務和組織,跟蹤成功的 API 調用,以及定義定價策略。
Fetch.AI 是最早部署的人工智能代理協議之一,已經開發了一個生態系統,用於在鏈上使用其 FET 代幣和 Fetch.AI 錢包構建、部署和使用代理。該協議提供了一套全面的工具和應用程序,用於使用代理,包括與代理進行交互和下達命令的錢包內功能。
Fetch 開發團隊大多畢業自名校,或出身 500 強企業,且均爲 AI 或算法相關領域的大牛。值得一提的是,CEO、CTO 都與 Deepmind 這家企業有關,Deepmind 是 Google 旗下 AI 企業,招牌產品 Alphago 曾打敗韓國圍棋冠軍李世石,還在星際爭霸 2 上還打敗了職業選手。顧問團隊則大多爲名校教授,整體學術背景深厚。融資方面,2021 年 3 月, 多倫多數字資產公司 GDA Group 投資 500 萬美元;2022 年 3 月,Fetch 推出 1.5 億美元發展基金,用於鼓勵開發者在其生態上開發項目,該基金有 MEXC Global 領投,火幣和 Bybit 參投。
Humans.ai 是一個 AI 區塊鏈平台,將圍繞使用 AI 進行大規模創作的利益相關者生態系統聚集在一起,將人工智能工具庫整合到一個創意工作室套件中,用戶可以在這裏挑選並實現自己的創意。個人有權創建並擁有自己的數字肖像,這些肖像可被自己和他人用於創建任意數量的數字資產。合成媒體、AI 應用程序和其他數字資產可利用區塊鏈技術生成 NFT。Humans.ai 代幣 HEART 總供應量爲 78 億枚,流通供應量約爲 51.2 億枚,市值約爲 8596 萬美元。
Metatrust 是 Crypto 賦能的 AI Agent 網路。MetaTrust 構建了世界上第一套全方位 Web3 安全解決方案,涵蓋整個軟件開發生命週期(SDLC), 由南洋理工大學全球知名的研究團隊創立。種子輪融資 $1000 萬,由 M23 Fund 領投,Redpoint,BCHDE, LongHash Ventures,Hash Capital 參與。
AgentLayer 是基於 OP Stack+EigenDA 的核心鏈結構,是 Metatrust 團隊構建的去中心化 agent 網路。EigenDA 能夠兼顧數據的高效可用性和大幅度提升 AgentNetwork 的整體性能與安全性。OP Stack 作爲 layer2 一整套工具箱,支撐了 Optimism 和其他 Rollup 實現,提供了如 sequencer、節點、合約等關鍵組件,可以獨立應用於不同擴容實施方案。
DAIN 正在 Solana 上構建 agent2agent 經濟。DAIN 的目標是讓來自不同企業的 agent 代理可以通過通用 API 無縫地相互交互,從而大大開放 AI 代理的設計空間,重點是實現能夠與 web2 和 web3 產品交互的代理。2024 年一月份,DAIN 宣布與 Asset Shield 首次合作,使用戶能夠將「代理籤名者」添加到其多重籤名中,這些籤名者能夠根據用戶設置的規則解釋交易並批準 / 拒絕。DAIN 正在開發一個能獲取鏈上信息並進行交易的 Agent,對鏈上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chat 形式給出購買等建議
ChainGPT 是一個爲區塊鏈和加密設計的 AI 模型,其產品包括 AI NFT 生成器、AI 生成新聞、AI 交易助手、智能合約生成器、智能合約審計器等。ChainGPT 獲 2023 年 9 月 BNB 生態 Catalyst 獎。代幣 CGPT 市值約爲 4063 萬美元。
數據賽道結合 AI 與加密技術,被視爲具有巨大潛力的領域,其核心價值在於數據與算力作爲 AI 的基礎生產資料。不同於算力去中心化可能會降低效率,數據在一定程度的去中心化處理是有其合理性的,原因在於數據的生產本身就是分散的。因此,從理論上講,數據賽道在 AI 與加密技術結合的領域中有着較大的發展潛力。
然而,這一領域面臨的核心挑戰是,傳統市場上缺乏成熟的數據交易市場,這使得對數據進行有效的估值和標準化變得極爲困難。項目方難以通過代幣激勵來吸引大量資本,因爲在缺乏有效評估機制的情況下,數據的價值很難反映在代幣價格上。這種情況導致了潛在的「飛輪效應」斷裂,即使是數據賽道內部極具潛力的項目也難以通過低成本代幣激勵來撬動大規模資本。
盡管面臨挑戰,但也有項目嘗試從不同角度切入數據賽道,探索新的模式和解決方案。例如,Sapien 這樣的項目專注於提供 AI 所需的標記數據市場,試圖解決 AI 訓練數據的獲取問題。另外,考慮到 AI 去中心化訓練對帶寬的高需求,帶寬提供商成爲了數據賽道內的一個新的切入點。流量作爲容易量化的資產,項目如 grass.io 正嘗試構建去中心化的帶寬生態系統,間接爲 AI 訓練提供數據,這展示了在數據賽道內尋找新機會和解決方案的嘗試。
Synesis One 是一個 Solana 上的數據衆包平台,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完成訓練 AI 的微任務來賺取 $SNS。鏈下標注,傳給鏈上驗證者驗證通過後發獎勵。
韓國開發團隊,在 2023 年 10 月 11 號進行了重組。Isaac Bang 擔任 CEO,他是 Synesis One 的前增長主管。目前 Synesis One 與 Mind AI 合作,Mind AI 會用 Synesis One 搜集的數據訓練 AI,並預計在未來支持音視頻和圖像數據以及 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Mind AI 已經和通用汽車和印度政府籤署了合作協議。融資額 950 萬美元。
Grass.io 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帶寬市場。用戶可以將他們多餘的帶寬出售給使用它從互聯網上抓取數據的人工智能公司。目前已經有超過 200 萬的個人 ip 網路地址,只有實時在線的用戶才可以獲得 Grass 積分。
已獲得 $3.5M 的種子輪融資,由 Polychain Capital 和 Tribe Capital 領投,Bitscale Captial,Typhonv 等參與。Tokenomics 未公布,據團隊成員稱預計年底發 token。
GagaNode 是下一代去中心化住宅帶寬市場,旨在通過 Web3.0 技術緩解全球 IPv4 地址短缺問題。目前對於各大系統(包括移動端)客戶端有較好的支持。代碼已開源。
Ocean Protocol 允許任何擁有搶手數據集的人將他們的數據標記化並在 Ocean Market 上提供,用戶可以創建代表其數據的數據 NFT,並使用數據代幣購買。可以通過構建 AI 交易機器人,質押 token,參加數據挑戰賽參與。
創始人 Bruce Pon 梅賽德斯奔馳工作了 5 年以上,在 MIT、牛津大學、紐約大學和歐洲管理學院(ESMT)進行了客座講座,並在區塊鏈、加密貨幣和去中心化技術方面進行了 200 多次公開演講。在全球擁有超過 35 名顧問。
通過將 ZK 引入到機器學習領域,允許在不透露信息的情況下,快速驗證模型的計算正確性。對模型的去信任驗證使得 zkml 可以作爲一種去信任的代理,或者被運用在一些隱私場景,比如以 Worldcoin 爲代表的應用層。
同時,機器學習有可能通過 ZK 的方式被運行在智能合約中,讓智能合約實現更強大的自動化與靈活性;同時,ML 模型作爲一個「黑匣子」,其去信任問題也可以通過 ZK 驗證解決。
如上,ZkML 的基礎設施部分分爲了以 Modulus Labs 爲代表的鏈上 ML,以及 Giza、EZKL 爲代表的可信推斷證明服務,此外還包括以 Risc Zero 和 Axiom 爲代表的協處理器。這個賽道目前還比較早期,需要考量其技術能力與團隊背景。
WorldCoin 由 OpenAI 推出,需要用戶掃描他們的虹膜生成唯一 ID。未來,生物識別 ID 可以通過使用加密存儲在個人設備上自我保管,所需的模型用於本地驗證這些生物識別信息。用戶可以提供他們的生物識別信息的證明,而無需透露自己的身分,從而抵御女巫攻擊,同時確保隱私。是目前 AI 領域的龍頭。Worldcoin 已經從 a16z、Khosla Ventures、Bain Capital Crypto、Blockchain Capital 和 Tiger Global 等投資者的多輪融資中籌集了超過 25000 萬美元。
目前活躍用戶超過 100 萬人。使用設備驗證的 World ID 或經過 Orb 驗證的 World ID 在 DRiP 上進行身分驗證,並立即解鎖獎勵 Droplet。
EZKL 是開源的,通過生成零知識證明證明模型產生了某些結果,而不必揭示模型本身。過去幾個月,EZKL 在增強 zkML 解決方案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主要側重於降低成本、提高安全性和加快證明生成速度。例如,2023 年 11 月,EZKL 集成了一個新的開源 GPU 庫,可將聚合證明時間縮短 35%;今年 1 月,EZKL 發布了 Lilith,這是一種軟件解決方案,用於在使用 EZKL 證明時集成高性能計算集羣和編排並發作業系統。目前官宣了與 OP 進行合作。
Jason Morton 是 EZKL 首席執行官,也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數學博士、密歇根大學經濟學學士。
Giza 是一個基於 StarkNet 構建的機器學習平台。除了提供用於創建可驗證的機器學習模型的工具外,Giza 還計劃實現相當於 Hugging Face 的 web3,爲 zkML 協作和模型共享開放用戶市場,並最終集成去中心化計算產品。近期 Giza Datasets 爲 Web3 數據集框架,針對 ML 工作流程進行了優化,並以模型訓練爲目的進行結構化。
Giza 於 2022 年 10 月由 Cem Dagdelen、Fran Algaba 和 Renç Korzay 創立。完成了由 CoinFund 領投的 300 萬美元 Pre-Seed 輪融資,CoinFund 領投,StarkWare、TA Ventures 和 Arrington Capital 參投。Giza 尚未發幣。
RiscZero 提供一種新型的 ZK 虛擬機(ZKVM),使開發者能夠在保護隱私的同時執行任意計算。Brian Retford 是 RISC Zero 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此前,他曾擔任 Vertex.AI 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並曾在谷歌擔任軟件工程經理。已完成 4000 萬美元 A 輪融資,Blockchain Capital,Bain Capital Crypto,Geometry,Alchemy Ventures,IOSG Ventures 參與。
RISC Zero 的兩個主要產品是 zkVM 和 Bonsai。zkVM 是一個 RISC Zero 的零知識虛擬機,它允許用戶證明任意 Rust 代碼的正確執行。底層是 zk-STARK;Bonsai Network 是 RISC Zero 的 L2。應用程序將協同處理請求發送到 Bonsai Relay,然後將證明請求轉發到 Bonsai 證明服務。 RISC Zero zkVM 執行程序並生成證明來驗證代碼的正確執行,任何人都可以驗證。隨後,Bonsai Relay 在鏈上發布證明,應用程序通過回調函數接收結果。
Modulus 正在開發一種專爲人工智能模型量身定制的新的 zk-proof 技術。Modulus 在 11 月推出了 Remainder,這是一個專門爲降低 AI 模型成本和證明時間而構建的專業零知識證明器,旨在使項目能夠經濟上可行地大規模集成模型到他們的智能合約中。
Modulus Labs 的領導團隊成員有 Daniel Shorr、Nicholas Cosby 和 Ryan Cao。Daniel Shorr 是該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他就讀於斯坦福大學,以其領導力和公開演講技巧而聞名。
融資情況:在 Bain Capital Crypto 的帶領下籌集了 1200 萬美元的種子輪資金;Bain Capital Crypto 領投,Blockchain Capital,galaxy,DELPHI VENTURES,Figment Capital IOSG CENTURES 參與,完成了 4000 萬美元的 A 輪融資。
2024 年,Modulus Labs 將發布 Modulus API,其代碼庫將爲開源的。Modulus Labs 計劃在 2024 年 Q1 和 Q2 將該產品集成到各種 dApp 中。
Pi Squared 使用零知識證明(ZK)技術來驗證任何程序的執行正確性,無需依賴於特定的編程語言(PL)或虛擬機(VM)。其基於 K 框架和匹配邏輯,提供一種通用且高效的驗證方法。旨在實現區塊鏈、語言和應用程序的無縫互操作性。
K framework 是一個類似形式化驗證的框架,過程是按照 K framework 的要求寫出源碼執行的 spec ,K framework 可以證明源碼是否是符合 spec 。可以兼容多種語言,這也是 Pi Squared general verify 的底層支持; Proof 實現邏輯是 K framework 形式化驗證會輸出「mathematics proofs」,Pi Squared 將驗證這個 mathematics proofs 的過程用 zk 電路實現,並可生成證明,該證明可以在鏈上被驗證;因此, Pi Squared 可以被用來給智能合約做鏈上可信證明:通過鏈下 K framework 生成證明並把驗證過程 zk 化,可以在鏈上驗證 proof of proof,相當於給智能合約做形式化驗證的,即鏈上可校驗的代碼審計。這也是 Pi Squared 項目的 Near term 預期實現的功能,提供合約的審計和開發者驗證工具。其官方 github 中展示的 benchmark 也證明了這個邏輯確實大部分可行,但是過於復雜的邏輯會消耗更多的時間或計算資源。
基於這套驗證邏輯可實現對交易的驗證,即把交易、合約、執行和產生 proof 的過程全部放到鏈下,通過 K framework 和 proof of proof 服務生成 zk proof。所有的 validator 不再維護一條 chain,而改爲驗證 zk proof 來做狀態轉移,完成鏈下執行鏈上校驗的業務邏輯。
目前正在募資 5.3M$,估值 50M$。FDV 是 $200, 000, 000,團隊佔比 12%,1-4 年的 FDV 成長因子是 1.5。
這裏指將 AI 能力引入到現有的 crypto 業務中去,如在 DeFi 中引入 AI 實現自動投資,獲得更高效的收益能力,在 Gamefi 中引入雲遊戲,或使用 AI 的生產能力生產遊戲資源,AI 扮演角色等等。這類項目數量衆多,需要結合其具體業務進行分析。
Hooked Protocol 是 Web3 遊戲化社交教育平台,已於 2022 年底開始構建 Hooked AI,該產品包括由 AIGC 提供支持的 Hooked Avatar NFT、由 ChatGPT 支持的有感知力的人工智能導師 Hooked Academy 等。Hooked Protocol 代幣 HOOK 總供應量爲 5 億枚,流通供應量約爲 1.1 億枚,市值約 1.3 億美元。
Terminus OS 是一個基於開放和專有區塊鏈 - 邊緣節點 - 客戶端(BEC)架構的 Web3 操作系統,由 ByteTrade 開發。在這種架構中,客戶端是用戶的輕量級軟件,可以部署在瀏覽器、移動設備或任何設備上,實現面向 AI 時代的 AI POI(Proof of Intelligence)。Terminus OS 尚未發幣。2022 年 6 月,ByteTrade Lab 完成 5000 萬美元 A 輪融資,SIG 海納亞洲創投基金、INCE Capital、BAI Capital、雲九資本、藍馳創投、PCG 等參投。
AI 與加密貨幣技術的融合爲各行各業帶來了革新的機會,從算力雲到 AI 應用,從數據資產化到零知識機器學習,無不展示着技術融合的深遠影響。隨着更多創新項目的湧現,我們有理由相信,AI 加密領域的未來將更加多元、智能和安全。未來,我們期待見證更多跨界合作與創新技術的誕生,共同推動人工智能和區塊鏈技術走向更加廣闊的應用前景。
Compartilhar
結合區塊鏈技術的 AI 應用越來越受到市場的關注。ChatGPT 在極短的時間內獲得了數億用戶,英偉達 2023 年股價業增長了 8 倍,市值超萬億美元,AI 成爲人類當前的絕對主流,其敘事與資本也開始外溢在相關領域,結合區塊鏈技術的 AI 應用越來越受到市場的關注。
Crypto 作爲 AI 的重要補集,其結合非常廣泛,且發展潛力巨大,目前處於早期階段。現階段很多機構和從業者對 AI 與 web3 的結合仍持嘗試態度,主要從 Crypto 最直接的用例即「資產化」出發:算力資產化(算力雲、算力市場),模型資產化(AI Agent)、數據資產化(存儲)。
就目前來看,Crypto 技術特有的去中心化屬性在 AI 的訓練過程中並不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任需要大量建設,但資產化降低了市場交易的摩擦,並引入了更多之前未被利用的算力,這在算力稀缺的背景下是有利可圖的;模型的資產化允許社區通過去中心化的方式擁有或使用 AI,該賽道技術實現較爲簡單,門檻較低,但民主化 AI 的敘事對應了 AI 集中化的焦慮;去中心化的數據在一定程度上的確能降低成本,但即使在 crypto 語境中其資產化都舉步維艱,仍需要大量的業務探索。
雖然市場對 AI + Crypto 並未完全共識,但其賽道分布已經明晰。Trustless Labs 在一二級市場遍歷了 60 多個項目,本文將從算力雲、算力市場、模型資產化與訓練、AI Agent、數據資產化、ZKML、AI 應用等 7 個模塊橫向展開,探尋 AI 與加密貨幣領域的未來發展,挖掘投資機會。
隨着英偉達等公司代表的人工智能市場的整體增長以及 GPU 供應短缺的趨勢,算力雲和相關的算力市場項目成爲了最先受益於 AI 行業增長的領域之一。算力雲嘗試通過整合已有雲服務商的閒置算力到一個中心化的算力網路中來解決 GPU 算力的短缺問題,相比傳統的雲服務降低了算力成本。這些項目各有側重,大部分都集中在 GPU 算力上,但每個項目專注的領域和技術實現方式不同,有的基於容器技術如 Akash Network,有的則提供虛擬機層面的實現。
對於算力雲項目來說,用戶和業務的增長是其價值增長的基礎。這些項目通常被視爲 PE 較高的 AI 算力企業,因爲它們不依賴於去中心化的敘事。由於 GPU 資源稀缺可能是一個長期現象,初級市場參與者考察這些項目的商業能力變得尤爲重要。
Akash Network 是一個基於 Cosmos SDK 和 Tendermint 技術的去中心化雲計算市場,致力於利用數據中心中未充分利用的資源。自 2015 年創立以來,Akash Network 成爲該領域最早的項目之一,最初僅支持 CPU 計算資源。在 2020 年 9 月,Akash 推出了支持 CPU 計算的主網,並在 2023 年 9 月成功上線了支持 GPU 計算的主網,進一步擴大了其服務範圍和性能。Akash 的設計初衷是爲了開拓和佔據數據中心未充分利用資源的巨大市場。
Akash Network 採用了獨特的反向拍賣機制,允許用戶選擇出價最低的供應商,以此來降低雲計算成本,其平均價格大約僅爲主流雲服務商如 AWS、Azure 等的三分之一。這種定價策略不僅爲用戶節省了大量成本,也增加了市場的競爭力和吸引力。
項目的底層架構採用了基於 k8s 構建的 Akash 容器平台,以編排和管理容器的方式,滿足用戶的各種雲計算需求。這種設計使得用戶可以靈活地部署和管理容器,進一步提高了資源的使用效率和靈活性。
Akash Network 在 2020 年成功融資 200 萬美元,由 Cypher Capital 領投,顯示出市場對其技術和商業模式的認可。項目的創始人 Greg Osuri 擁有豐富的連續創業經歷和自 2008 年以來的雲架構經驗,同時由 Adam Bozanich 擔任 Co-founder & CTO。
目前,$AKT 的市值達到了 1.3 億美元,未來稀釋價值(FDV)爲 2.2 億美元。
Ritual 是一個致力於將人工智能(AI)與智能合約技術融合的前沿項目,它建立了一個開放的 AI 基礎設施網路。該項目由經驗豐富的團隊推動,其中包括曾在 Socket、蘋果、谷歌等頂尖公司工作並在斯坦福大學進行機器學習研究的 Eva Zhang,以及擁有 Polychain 背景的 Co-founder Niraj Pant 和 Akilesh Potti。Ritual 的願景是支持開發人員將 AI 無縫集成到任何鏈上應用或協議中,包括微調、貨幣化和執行推理的能力,旨在促進開發完全透明的 DeFi、自我改進的區塊鏈、自主代理和生成內容等。
Ritual 項目雖然處於早期階段,但已經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包括推出其第一階段產品 Infernet。Infernet 是一個輕量級庫,可以引入計算到鏈上,支持任何 EVM 兼容鏈,允許智能合約本地訪問各種鏈上用例和任務的 AI 模型。Infernet 不僅可以優化去中心化預言機網路,還能通過其 SDK 讓 DApps 實現如 DAO 提案風險檢測、NFT 圖片生成等功能。Ritual 還計劃在未來幾個月推出其第二階段產品——Ritual Chain,這將是一個擁有自定義虛擬機的主權鏈,專門服務於更先進的 AI 原生應用程序。
盡管目前 Ritual 還未推出測試網,且沒有經濟模型、發幣和質押機制,項目的開源代碼、團隊背景、技術路線、戰略方向和社區共有的理念,都顯示了其巨大的潛力和行業關注度。此外,Ritual 已成功完成了 2500 萬美元的融資,由 Archetype 領投,Accomplice 和 Robot Ventures 等參投,顯示了投資界對其技術和願景的認可和支持。
Render Network 是一個去中心化 GPU 渲染平台,旨在利用全球分布的高性能 GPU 節點,爲藝術家和開發者提供按需擴展的渲染能力。這個平台不僅專注於渲染領域,也支持 AI 計算,推動下一代渲染與 AI 技術的發展。Render Network 的創始人 Jules Urbach,作爲 OTOY 公司的戰略願景制定者和技術路線圖的首席架構師,是計算機圖形、流媒體和 3D 渲染領域的先驅,擁有超過 25 年的行業經驗。OTOY 自 2002 年成立以來,至 2020 年已完成 4 輪融資,並在 2023 年 2 月對 Light Field Labs 進行了 5000 萬美元的 B 輪投資。
Render Network 自 2017 年 10 月舉辦首次 ICO 以來,已經發展成爲一個早期但極具潛力的項目。該項目在 2018 年 1 月至 5 月間進行了私下銷售期。目前,Render Network 的原生代幣 $RNDR 的市值達到了 43 億美元,而其 FDV 爲 61 億美元,已經在全球知名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和 OKX 上市。
2023 年 11 月 2 日,Render 基金會宣布 Render Network 已成功完成從以太坊到 Solana 的核心基礎設施升級,這一轉移旨在利用 Solana 的高性能和低成本優勢,進一步推動平台的發展。在此過程中,Render Network 推出了新代幣 RENDER,同時在 Solana 上鑄造,舊代幣 RNDR 仍將存在。在升級過程中,1 RNDR 可兌換 1 RENDER。未來,Render 基金會將重點關注並全力支持 RENDER 代幣,標志着 Render Network 邁向新階段的重要裏程碑。
NetMind.AI 是一個龐大的人工智能生態系統,由算力市場、ChatBot、Agent、生活助理四個核心模塊組成。其核心,NetMind.Power,是一個基於以太坊的算力市場模塊,提供 GPU 的推理和訓練平台。NetMind.AI 的訓練 / 推理負載管理平台自 2023 年 9 月已進入測試網階段。NetMind.Power 支持廣泛的 GPU 型號,集成了 Google Colab 的一鍵導入功能,用戶體驗良好,目前處於免費的 beta 測試階段。
NetMind 鏈完全兼容 EVM,其代幣 $NMT 市值爲 444M,FDV 約爲 13B。
CUDOS 類似於 Akash,是在 Cosmos SDK 上使用 Tendermint Core 的委托權益證明 (DPoS) 區塊鏈,具有以太坊和 L2 的跨鏈功能。Cudos Blockchain Compute 旨在提供多鏈 EVM 支持並提供 GPU 計算能力。
$CUDOS 市值 161M,FDV 爲 275M。
Nuco.cloud 是一款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計算雲服務,旨在提供多樣化的雲計算解決方案,包括人工智能訓練、數據分析、科學研究以及高效渲染等用例。該項目運行於以太坊和 Telos 兩大區塊鏈平台上,利用去中心化的優勢,爲用戶提供靈活且高效的計算資源。通過參與 Nuco.cloud,用戶可通過貢獻自己的計算資源來換取算力,而提供算力的礦工則可以獲得 NUCO 代幣作爲獎勵。該代幣的生成基於權益證明(POS)和研究證明機制,得到了 Eagle Capital GmbH 的支持。值得一提的是,Nuco.cloud 與 CUDOS 建立了合作關係,共同推動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和應用。
爲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Nuco.cloud 推出了多款產品線,包括 nuco.cloud SKYNET、nuco.cloud GO、nuco.cloud PRO 和 CUSTOM 等,每個產品都針對特定的用戶需求和使用場景。這些產品利用先進的區塊鏈技術和智能定價機制,爲用戶提供了一個獨特、高效且去中心化的雲計算服務平台。
自 2017 年立項以來,Nuco.cloud 在 2023 年 8 月推出了測試網,並且目前仍處於測試階段。在 2024 年的路線圖中,Nuco.cloud 計劃進行品牌重塑,並發布針對 B 端的 PRO 版本產品,同時尋求在 CEX 交易所上市,進一步擴大其市場影響力。
在合規性方面,Nuco.cloud 符合歐盟的 GDPR 標準和德國的相關標準,這一點使其在衆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包括 AWS、Azure、Google Cloud 等中心化計算雲服務以及 GLM、Akash、RNDR、IExec RLC 等去中心化計算項目。根據項目資料(Deck)顯示,Nuco.cloud 的費用相比於其他幾個去中心化計算雲更爲低廉,與同等規格的 AWS 相比,其價格大約僅爲 30%,顯示出其極具競爭力的價格優勢。
目前,Nuco.cloud 的代幣 $NCDT 市值達到了 44M,FDV 爲 68M。
Dynex 是基於 DynexSolve 芯片算法的神經形態超級計算區塊鏈,提出有用工作量證明 (PoUW) 方法,來提高去中心化網路的速度和效率。Dynex 希望在此基礎上爲人工智能、機器學習、金融科技、生物醫藥等提供算力。主要採用的是 GPU 的算力。
Dynex 在 2020 年推出,最初是設計神經形態芯片的項目,隨後演變爲區塊鏈,22 年 Q4 推出主網,24 年 Q1 已上線 Gate.io。
$DNX 於 2022 年 8 月公平推出,採用通縮模型,市值約爲 86M,FDV 110M。
OctaSpace 是一個開源可擴展的分布式計算雲節點基礎設施,允許訪問分布式計算、數據存儲、服務、VPN 等。OctaSpace 包括 CPU 與 GPU 算力,服務用於 ML 任務的磁盤空間、AI 工具、圖像處理和使用 Blender 渲染場景等。
OctaSpace 2022 年啓動,在其自己的 Layer 1 EVM 兼容區塊鏈上運行。該區塊鏈採用雙鏈系統,結合了工作量證明(PoW)和權威證明(PoA)共識機制。$OCTA FDV 約 73M,公平啓動
AIOZ Network 是一個用於 AI、存儲與流媒體的 Layer1 去中心化計算平台,可與以太坊、Cosmos 實現互操作性。AIOZ 由去中心化內容交付網路 (dCDN)、AI 計算和全球運行的數千個單獨節點提供支持,用戶可以共享計算資源,用於存儲、轉碼和流式傳輸數字媒體內容,並支持去中心化 AI 計算。
項目啓動 6 年多,於 2021 年 12 月推出主網。搭建的基礎設施包括 AIOZ dCDN,AIOZ FIL,AIOZ W3S,AIOZ W3AI,AIOZ Web3 Streaming,爲 web3 存儲、去中心化人工智能計算、直播和視頻點播 (VOD) 提供了支持。
根據其 Roadmap,該項目 Q1 將會實現 AIOZ Transfer dApp,AIOZ 多鏈錢包瀏覽器擴展,AlOZ Node V3 ,AIOZ W3FIL 基礎設施;Q2 實現 AIOZ W3AI;Q3 實現 AIOZ W3Stream,以及 AIOZ 各類代幣標準;Q4 實現 AIOZ DEX。
Phoenix 是用於去中心化 AI、計算擴容與數據驅動網路的區塊鏈基礎設施平台,旗下產品包括針對加密貨幣交易市場的 AI 平台 AlphaNet、AIGC 元宇宙項目 NYBL。Phoenix 的 AI 計算層是一個基於 Web3 的基礎設施,專爲擴展 AI 計算任務和輕鬆部署 AI 啓用的應用而設計,包括深度學習、預測分析、LLM、聯邦學習和 AI 邊緣計算。Phoenix 的人工智能垂直解決方案涵蓋多個領域。
近期,Phoenix 已與 Helium 合作推出 AI 計算礦機 PhoenixNode,其 PhoenixLLM 大語言模型服務已上線 Telegram。此外,Phoenix 還將與 Telegram 全生態系統集成。
Aethir 是專注爲遊戲和人工智能構建可擴展的去中心化雲基礎設施,基於 Arbitrum。項目啓動於 2023 年,目前處於測試網階段。使用體驗上和 web2 的雲遊戲平台接近,切入了 AI 以及遊戲的測試、跨平台、分發需求。人工智能方面主要用例包括無延遲推理、語言交互、視覺交互。Checker 節點許可證在 3 月 18 日至 19 日上午 10:00(UTC)有白名單發售,公開發售於 3 月 20 日上午 10:00(UTC)開始,每個節點起售價爲 0.1259ETH,逐級增加,作爲 ERC721 也可二級購買。Checker 節點 2024 Q2 可以安裝並運行,預計 Q2 發幣並啓動主網。$ATH 的 15% 將用於用於獎勵 Checker 節點。
Iagon 是一個去中心化存儲和算力的市場,基於 Cardano。2023 年發布了測試網,項目開源。
OpFlow 是去中心化算力雲平台,專注 AI 和渲染。OpFlow Hosting 是去中心化部署雲服務,兼容 TG Bot。其渲染服務專門使用 NVIDIA L40 GPU。根據其 Roadmap,計劃第一階段要實現:在 Uniswap 上發布代幣;啓動 OpFlow 托管(Telegram Bot);啓動 ETH、Linea、Eigen Layer 等網路節點。
$OpFlow 爲 ERC20 Token,更多細節尚未公布。
OpSec 是一套去中心化雲計算解決方案。旨在打造下一代超級計算機,解決方案包括 Cloudverse、Cloudsec、OpSec 網路、一鍵設置節點、DePIN 硬件、托管服務等。
項目較新,尚未發布測試網,目前 $OPSEC 已在 DEX 上線。
算力市場依托於去中心化的機制,允許用戶提供自己的 GPU 與 CPU 資源,參與到算力租賃或網路訓練項目中。這種市場的出現,雖然在理論上並未能顯著降低 AI 訓練的成本或提升效率,但其開放性和無門檻的特性使得大量的 GPU 資源能夠在短時間內被動員起來,爲網路提供強大的算力支持。這種做法不僅撬動了巨大的資產背書,也實現了 GPU 資產的槓杆代幣化,爲算力市場帶來了新的價值和意義。
然而,這類項目往往被視爲「虛大於實」,其核心不在於技術或服務的實際效用,而更多地依賴於其去中心化的屬性和相關敘事的營造(例如,從傳統 AI 到去中心化推理,再到去中心化訓練的過程)。實際上,這些項目的業務模式主要是圍繞這種敘事展開。
在技術支持方面,能夠實現 GPU 去中心化運行的算力市場項目通常與 DePin 概念相結合。以 io.net、nosana 爲代表的算力市場加 DePin,再結合 Solana 這一高性能鏈的組合,展現了顯著的增長潛力。因此,我們建議投資者長期關注結合 Solana 和 AI 的早期項目,這些項目不僅有望帶來技術革新,也可能成爲投資的熱點。
從投資角度看,早期參與 GPU 算力市場,尤其是在市場呈現 FOMO 效應時,可能會帶來較高的回報。這種參與方式不僅能夠獲取激勵,還有望實現高投入產出比,爲投資者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
Clore.ai 是一個建立在 PoW 基礎上的提供 GPU 算力租用服務的平台。用戶可出租自己的 GPU 用於 AI 訓練、渲染和挖礦等任務。採用可選的持有證明 (PoH) 機制,供應商持有的代幣越多,接收的 CLORE 就越多。
$CLORE 市值 90M,FDV 110M。每個區塊 50% 歸礦工,40% 歸托管商,10% 歸團隊,上限爲 13 億個代幣。
Nosana 是 Solana 上專注 GPU 的雲計算服務商,項目開源。Nosana 2021 年成立,目前暫無融資信息。Co-founder Sjoerd Dijkstra 有比較豐富的 DevOps 經驗,Jesse Eisses 有不錯的技術 /ML 背景,Laurens Verspeek 同樣技術出身,開發經驗比較豐富。2023 年 10 月中旬,Nosana 宣布從 CI/CD 用例轉向 AI 推理,其平台目前處於開發早期階段,nosana explorer 上的數據非常少,目前統計顯示有 94 個 GPU 節點和 160,000 個已完成的推理,需要進一步研究來驗證項目。
Llama 2 和 Stable Diffusion 的 AI 推理工作負載將集成到網路中。測試網分爲三個階段,目前在第一階段,根據官方推特數據目前第二階段已有超過 1000 臺設備報名,數據和收益模型未公開。計劃上半年上線主網,完善消費級節點支持;下半年實現社區連接器庫以及 PyTorch、HuggingFace、TensorFlow 等的官方連接器。
2022 年 1 月發幣,$NOS 目前市值 510M,FDV 608M。
io.net 是一個創新的 AI 去中心化算力市場,基於 Solana 區塊鏈技術,目前正處於測試網階段。這個平台旨在以低於傳統中心化服務的成本,爲用戶提供訪問雲計算資源的途徑,其估值已達 5 億美元。io.net 的核心吸引力在於它能夠支持各種 AI 計算需求,如批量推理、並行訓練、超參數調優以及強化學習等,而其後端基礎設施則是由一系列模塊化層構成的,能夠實現資源的有效管理和自動化定價。目前,它提供的 NVIDIA RTX 3090 的計算資源定價爲每小時 0.2 美元。
項目背景方面,io.net 由 Ahmad Shadid 創立,他在 2020 年爲 Dark Tick 這家機器學習量化交易公司構建了一個 GPU 計算網路。至於融資情況,io.net 已經得到了 Hack VC 的領投,同時也獲得了多家知名投資機構和個人的支持,包括 Multicoin Capital、Solana Labs、Aptos Labs 等,以及一些業界知名人士如 Solana 的創始人 Anatoly Yakovenko。
在參與機會方面,io.net 提供了多樣化的方式供用戶參與其網路,包括挖礦收入和質押收入兩大類。從 2023 年 3 月 1 日到 4 月 28 日,平台啓動了第一輪積分激勵計劃,並預計在 4 月發行其代幣 $IO。挖礦收入方面,平台通過檢測節點的互聯網帶寬、內存、CPU 時鍾速度和浮點運算能力來計算積分,從而爲用戶提供獎勵。此外,用戶還可以通過質押 IO Coin 來獲得收益,質押者將獲得參與者所獲得所有獎勵的 1-3%。
值得一提的是,io.net 團隊借鑑了 RNDR 的空投規則來設計自己的積分計算方法,強調帶寬在計算獎勵中的重要性。分析表明,高帶寬的設備在最終的獎勵分配中具有明顯的優勢,這提示用戶在參與 io.net 網路時,應該特別注意提升其設備的帶寬性能。
Gensyn 是一個專注於訓練深度學習模型的 L1 協議,其主要目標是通過創新的設計和技術方案提高深度學習模型訓練的效率和可及性。自項目啓動以來,Gensyn 已經完成了兩輪融資,包括 2022 年 3 月由 EdenBlock 領投的 650 萬美元種子輪,以及 2023 年 6 月由 a16z 領投的 4300 萬美元 A 輪融資。
Gensyn 的技術核心在於其驗證系統和算力供應方案,以及一套高效的解決方案。其驗證系統由四個主要角色組成:提交者、解題者、驗證者和吹哨者,共同確保了系統的 trustless 性,即無需信任的分布式驗證機制。此外,Gensyn 致力於讓各種設備都能輕鬆接入其算力網路,包括日常的遊戲級 GPU 和曾用於 ETH PoW 挖礦的 GPU。其高效的機器學習訓練方案基於概率學習證明、基於圖的精確定位協議、以及 Truebit 風格的激勵遊戲,旨在大幅降低訓練成本並提高訓練效率。
在成本方面,Gensyn 展現出了顯著的競爭力。其機器學習訓練的平均每小時成本約爲 0.4 美元,這一數字不僅低於 Akash 提供的 1.5 美元一小時 GPU 調用成本,也在 io.net 提供的 0.1-1 美元成本範圍內,體現了 Gensyn 在成本控制方面的優勢。
Gensyn 的代碼尚未開源,且目前沒有發幣計劃。Gensyn 的發展將分爲三個階段:測試網、Kusama 中繼鏈上的金絲雀網、以及 Polkadot 中繼鏈上的主網。目前,項目仍處於測試網階段。在未來 3-6 個月,Gensyn 計劃繼續優化其技術並準備進入下一發展階段。其願景是成爲機器學習計算的基礎層,類似於智能合約執行的以太坊,這表明了 Gensyn 對於未來深度學習和區塊鏈整合應用發展的長遠規劃。
Nimble 項目的核心願景在於打造一個去中心化的 AI 生態系統,該生態涵蓋數據、算力和 builder 三大市場。通過這樣的設計,Nimble 旨在降低訓練 AI 模型的門檻,使更多的參與者能夠貢獻於 AI 的創新與發展中。這一項目被定位爲 Composable AI Project,意味着它強調的是在去中心化框架下,各種 AI 資源和組件的可組合性。
Nimble 主網於 24 年 3 月 21 日上線, 3 月 1 日入選第七季 BinanceLabs 最有價值建設者 (MVB) 孵化器計劃。目前尚未看到完整的安全審計報告。Nimble 的估值爲 3000 萬美元,已融資 600 萬美元。
已在上周末上線主網,用戶可以通過貢獻 GPU 進行挖礦,目前已有 1500 GPU 接入了網路。
Morpheus AI 是一個去中心化的算力市場。該項目基於 Arbitrum 建立,旨在幫助用戶建立基於大型語言模型的代理 AI,進而通過代理 AI 調用智能合約。這一設計不僅拓寬了去中心化應用(DApp)的潛在功能,還爲算力提供者、stETH 質押者、協議開發貢獻者以及社區 API 運行者等多方參與者創造了激勵機制。在參與 Morpheus AI 生態的過程中,用戶可以通過質押或提交代碼獲得 MOR 代幣。
Kuzco 是 Solana 上用於 LLM 推理的分布式 GPU 集羣。該項目雖然是個新興項目,但進展迅速,已經爲 Mac 和 Linux 用戶推出了公測版本,且在線工作節點已經達到了 1400 個。Kuzco 提供了一個高效的環境和代碼支持,讓用戶能夠在本機預裝所需的模型和環境,僅通過網路傳輸即可完成任務,與 ionet 相比,它在資源佔用率上表現更優,單卡使用率可以達到 90%。
目前,貢獻算力的參與者可以獲得 $KZO 積分作爲回報,盡管其預期回報、發展路線圖和 Token 經濟模型尚未明確公布,但已經獲得了 Solana 官方的關注。目前尚未進行融資,但 Token 的發行可能在近期內進行。
Golem 是一個基於以太坊的去中心化算力市場,自 2015 年推出以來,一直專注於提供基於 Ethereum 的 CPU 算力共享服務。Golem 是最早的點對點算力網路協議之一,已經建立了一個包括提供者和請求者的網路節點體系。從 2022 年開始,Golem 布局 GPU 市場,開啓了 GPU Beta 測試計劃的第一階段,並在 2024 年 3 月啓動了第二階段。
$GLM 的總供應量爲 10 億枚,目前已全部流通,市值達到 5.61 億美元,代碼開源。
Node AI 是去中心化 GPU 算力市場,母公司爲 EyePerformance。租賃費用參考:A100 約 $0.85 / h,A10 約 $0.22 / h。$GPU 目前市值 121M。
GPU.Net 是一個去中心化 GPU 資源網路,旨在通過提供去中心化的 GPU 基礎設施來滿足生成式 AI、Web3 元宇宙、加密貨幣挖礦、高端圖形渲染等新技術的算力需求。2023 年 8 月,GPU.Net 完成 50 萬美元融資,Momentum 6 和 Alphablockz 參投,還獲得英偉達和 Taanga Studios 支持。目前已上線早期網路預註冊。
GamerHash 利用玩家在進行高配置遊戲時電腦的剩餘計算能力進行加密貨幣挖掘。例如,玩家在遊戲時可能只使用了 15% 的計算能力,GamerHash 使得剩餘的未利用能力可以自動用於挖掘加密貨幣,而無需用戶進行額外操作或監控。爲了服務於配置較低的電腦用戶,GamerHash 推出了 Play&Earn 功能。用戶可以選擇完成特定任務,比如玩特定遊戲或下載應用,以賺取與美元掛鉤的內部貨幣 GUSD,爲硬件能力有限的用戶帶來了新的收入渠道。
NodeSynapse 是一個 GPU 算力市場,爲代幣持有者提供服務器托管、Web3 基礎設施和 GPU 計算以及獨特的收入共享模型。
在區塊鏈技術與 AI 結合的趨勢中,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是將 AI 模型資產化,或者將業務模型本身通過代幣化運行。這種做法在多個具體應用場景中逐漸展現出其價值,例如在安全審計、聊天機器人、AI 顧問等領域。由於這類項目的技術門檻相對較低,實現難度不高,市場上既有資源雄厚的頂級項目,也有衆多剛起步的小型項目。因此,在區塊鏈與 AI 結合的項目中,鑑別項目的質量和投資價值變得尤爲重要。
關鍵在於辨識項目是否存在真正的創新和技術壁壘。簡單地交易 AI 模型的所有權或使用權並不構成真正的技術創新。真正的技術突破應該集中在如何對模型的輸出進行有效驗證,以及如何確保在去中心化的環境中運行模型等方面。
SaharaLabs 旨在通過其兩大核心產品:Knowledge Agent 和 Data,解決 AI 模型訓練中的數據共享和隱私問題。該項目通過爲個人和企業提供半自動化的自主代理和數據運營工具,促進數據的共享與決策,同時確保隱私安全。目前,SaharaLabs 已成功吸引了 30 個企業客戶,並實現了正向現金流,展示了其解決方案的市場可行性和實用價值。SaharaLabs 由教授 Sean 和 Tyler 領導,團隊成員超過 30 人。Sean 教授是南加州大學的教授,曾獲多項榮譽,包括三星年度 AI 研究員等。Tyler 具有豐富的區塊鏈行業經驗,曾擔任 Binance Labs 的投資總監。
其產品 Knowledge Agent 爲用戶提供定制化的半自動代理,支持分享和處理外部或內部數據,進而進行決策。這些代理可針對私有數據進行微調,同時提供隱私保護和數據來源驗證工具,以及支持多代理協作的開發工具包。Sahara Data Marketplace 則提供一套包括數據收集、標籤、質量控制(QA)和項目管理在內的全面數據運營工具,解決了數據隱私問題,目前已被 MIT、微軟等知名機構採用。
SaharaLabs 已籌集了 600M 美元資金,並通過種子輪融資獲得了 600 萬美元的支持,由 Polychain Capital 領投,參投方包括紅杉資本、Samsung Next、Matrix Partners 等。項目的發展路線圖包括:2024 年 Q2,上線 Sahara Data 數據市場;Q3 啓動測試網和 Sahara ID;Q4 主網和 Sahara Agent 正式上線。
Bittensor 項目是一個去中心化開源項目,旨在區塊鏈上創建一個神經網路協議。這個協議允許創建 AI 驅動的去中心化應用(dApp),並實現 AI 模型間點對點的價值交換。Bittensor 由前 Google 軟件工程師 Jacob Robert Steeves 和前多倫多大學助理教授兼滑鐵盧大學博士後 Ala Shaabana 共同創立,James Woodman 擔任首席運營官。項目在 2021 年進行了「公平啓動」,沒有進行任何預挖代幣、VC 輪、私募輪等,代幣 TAO 是通過礦工挖礦產生的。已知的投資方和做市商包括 DCG、GSR、Polychain Capital 和 Firstmask 等。
Bittensor 網路核心由礦工和驗證者構成。礦工負責提交預訓練模型以獲得獎勵,而驗證者則確保這些模型的輸出有效和準確,並選擇最佳輸出返回給用戶。例如,用戶請求 AI 聊天機器人回答問題時,無論 Bittensor 網路運行多少節點,問題都能得到回答。查詢由用戶發給驗證者,驗證者再將查詢傳遞給礦工,並對礦工的輸出進行排名,最終將最高排名的輸出返回給用戶。
Bittensor 項目的發展重點包括:
代幣 TAO 總供應量爲 21,000,000 枚,已全部進入流通,市值爲 $4,474,463,212 美元。已上交易所 MEXC、Gate.io、KuCoin、Bitget。散戶投資者可以選擇將 $TAO 質押到現有的驗證節點,享受目前約 15.85% 的年化收益率。
iExec RLC 是一個基於以太坊的去中心化雲資源平台,旨在通過集成的 DApp、算力市場、和數據市場來改變當前的雲計算模式。這個平台利用獨創的 iExec 貢獻證明(Proof-of-Contribution, PoCo)共識機制,確保鏈下計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時保護平台免受不誠實參與者的幹擾。iExec 由 Gilles Fedak 博士和 Haiwu He 博士聯合創立,Fedak 博士擔任 CEO,他在區塊鏈創業領域之前已經在雲計算和大規模並行系統的軟件及算法開發上取得了開創性成果,並贏得了數個最佳論文獎。Haiwu He 博士,作爲 APAC 區域的負責人,曾是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的「百人教授」,領導了高性能計算(HPC)和雲計算方面的研究工作。2017 年,iExec 通過 ICO 完成了 1200 萬美元的融資。
iExec 平台的核心功能允許用戶運行容器化應用,主要針對短期運行的作業和一次性任務。雖然目前不支持廣泛的用例,如基於 Web 或 API 的應用程序,但 iExec 已經在其側鏈上成功地爲 DApps 提供動力,並且建立了工作池以按任務大小進行排序。平台的計算資源競價系統使得用戶和應用程序能夠根據預設標準發布工作訂單,雲提供商(工作人員)則根據他們願意接受的價格來提供計算能力。此外,iExec 還引入了 pool 概念,組織 woker(工作節點),這些 pool 既可以是公開的也可以是私有的,類似於傳統的雲服務商。
PoCo 共識算法作爲 iExec 市場的防御機制,保證了去中心化網路上的信任執行,防止了可能的不良結果和不合理反對。截至目前,$RLC 的市值爲 322M 美元,而其完全稀釋後的價值(FDV)爲 387M 美元。iExec 自 2016 年啓動以來,已經在去中心化雲計算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並於 2020 年成爲英特爾 AI 生態系統的重要成員。
iExec 正在不斷發展其技術和服務範圍,未來的計劃包括:AI 和大型語言模型(LLMs)的研究與開發(R&S);增強隱私技術(Privacy-Enhancing Technologies, PET)的研究與開發;iExec Oracle IDE 的開發;Privacy Pass 活動;Worker Pass 第二輪發行;Dapp 商店網頁界面的發布;Questbook 賞金任務第三季;Exec Web3 孵化器第三季和第四季;PoCo 共識算法的升級。
Allora 是一個自我完善、去中心化的人工智能網路,通過搭建一個概率市場可以獲得更準確的推斷。 Allora 網路中的 AI/ML agents 使用其數據和算法在點對點網路上廣播其預測,並各自引用這些預測來評估所有其他 agents 的預測。網路共識機制將這些預測和評估結合起來,並根據代理的預測和評估的質量向其分配獎勵。這種精心設計的激勵機制使 Allora 能夠不斷學習和改進,隨着市場的發展進行調整。
Allora 基於 cosmos 搭建其獨立的鏈並實現了 pos,獎勵驗證者與 ai 工作節點,其節點在進行推理的同時彼此驗證各自推理的準確性,通過節點直接互相評估的方式來預測各個 agent 的 推理質量,根據評估結果分發獎勵。
Allora 的內部測試網 Edgenet 於 3 月 5 日發布,目前正在與多個項目方和機構合作運行測試節點,並計劃在 Q2 上線主網。其投資機構也較爲豪華,Polychain、Framework、Blockchain Capital、CoinFund、Delphi Ventures、dao5、Distributed Global 均有參與。
lPAAL AI 是一個使用自定義數據源與 LLM 構建的 AI 生態系統,用戶可創建個性化 AI ,能進行專業策略交易,獲取市場情報等等,並將其部署到 Telegram 與 Discord 等多個平台。PAAL AI 工具包括 MyPaal、AutoPaal、AutoPaal X。由谷歌雲,Coingecko,OKX 等投資。PAAL 總供應量爲 10 億枚,流通供應量約爲 6.5 億枚,市值約爲 1 億美元。
MyShell 是一個基於 opBNB 的 AI 平台,允許用戶創建聊天機器人,允許創作者以相同的方式調用不同的模型和外部 API,並允許第三方模型提供商和 API 提供商將其服務集成到平台中供開發者使用。通過 Shell 積分和 Shell Coin 來激勵創作者和用戶活躍(Shell Coin 是空投憑證,積分可兌換 Coin)。23 年 10 月籌集了 560 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由 INCE Capital 領投,Folius Ventures、Hashkey Capital、SevenX Ventures、TSVC、OP Crypto 等參投。Binance Labs 也官宣 MyShell 進入第六期孵化營。估值約 5700 萬美元。目前在開發測試網階段。
Qubic 是 L1 PoW 平台,利用 PoW 算力進行 AI 訓練。主網於 2022 年 4 月上線。由 Sergey Ivano(也被稱爲 Come From Beyond 或 CFB)創立。CFB 是歷史上第三位挖掘比特幣的人,他創立的 NXT 曾經是最成功的 ICO 之一。同時,他也是 Iota 的創始人。
AI 代理可以被理解爲一種智能體,具有自主理解、記憶能力、決策規劃、使用工具以及執行復雜任務的能力。這種智能體不僅能夠指導用戶「如何做」,還能實際幫助用戶完成任務。在這裏特指的 AI 代理,是那些利用 AI 模型與區塊鏈技術進行交互的項目,例如進行交易、提供投資建議、操作 bot、增強去中心化金融(DeFi)功能和進行鏈上數據分析等。
這類 AI 代理有着具體直接的應用場景,即進行交易,它們與區塊鏈技術的結合尤爲緊密,能夠直接創造收入,引入新的交易場景,以及優化區塊鏈的使用體驗。這種結合實際上是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進階敘事,通過交易活動創造利潤,吸引資本投入,創造炒作機會,從而驅動旁氏飛輪效應的運轉。
AI 交易代理通常是從社區中以較低的市場價值啓動,參與成本低,因此具有較好的投資回報潛力。
Morpheus 是一個 AI 去中心化算力市場,基於 Arbitrum 建立,幫助用戶建立基於大語言模型的代理 AI,由代理 AI 調用智能合約。激勵面向包括提供算力的礦工、stETH 質押、協議開發貢獻者與社區 api 運行者。項目團隊在網站上使用《黑客帝國》電影中的角色名(Morpheus、Neo、Trinity)作爲化名。
核心開發者是 David Johnston,他在投資和擔任 CEO 方面有多年經驗,自 2013 年起參與比特幣基金會,之後加入 Multicoin Capital 和 Space Fund,2021 年至今在 DLTx 工作。2023 年,他創建了「智能代理」框架,並開始投入 Morpheus 的開發。
Morpheus 社區關注度較高,採取 fair launch 的形式分發。第一階段的質押代碼完成度較好,且經過了安全審計,社區也有 bug bounty,代碼安全性也較強,但是關於 AI Agent 的代碼更新較慢,核心模塊的進展不明朗。主要參與方式包括:質押 stETH 參與 capital 部分的分發;爲 Morpheus 提供代碼支持;5 月 8 日,計算網路啓動後參與挖礦;做一些網路看板和工具,成爲社區貢獻者。
QnA3.AI 提供信息管理、資產管理及權利管理等全生命週期的全場景服務。技術上,QnA3 利用 RAG(檢索增強生成)技術,結合 LLM 理解、預訓練、擴展性與推理能力,優化信息檢索與生成,提高時效性與準確性。同時,團隊強調在資產管理和權利管理上的 AI+Trading 和 AI+DePIN 概念,推進去中心化機器學習的實踐。QnA3.AI 由 Binance Labs 孵化並於 2024 年 2 月 25 日獲得 Solana 基金會的投資。
QnA3.AI 項目起步於 2023 年 1 月,僅一年內經歷了快速發展。項目於 6 月推出問答功能,用戶數迅速增加;9 月推出了意圖爲中心的 Telegram 機器人,用戶數激增至 30 萬;到 12 月,日活躍用戶數在 BNB Chain 上達到第一,用戶總數突破 200 萬。至今,用戶數已超千萬。
Autonolas 是一個用於創建和使用去中心化的人工智能代理的開放市場。Autonolas 還爲開發者提供一套工具,用於構建鏈下托管的人工智能代理,並能夠連接到包括 Polygon、以太坊、Gnosis Chain 和 Solana 在內的多條鏈。他們目前有一些活躍的代理概念驗證產品,包括用於預測市場和 DAO 治理的產品。
David Minarsch 是 Autonolas 母公司 Valory 的首席執行官兼聯合創始人,擁有劍橋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專攻多智能體服務。此前,他曾在 Fetch.ai 擔任多代理服務主管。投資者包括 Signature Ventures、Semantic Ventures、True Ventures、Proof Group 等。
SingularityNET 是一個開放、去中心化的人工智能服務網路,其使命是打造一個去中心化、民主化、包容化、有益的通用人工智能。開發人員可以將他們的服務發布到 SingularityNET 網路,任何可以訪問互聯網的人都可以使用這些服務。開發人員可以使用原生 AGIX 令牌對其服務的使用收費。
創建者是 Dr. Ben Goertzel 和 Dr. David Hanson,早前著名的智能類人機器人 Sophia 的核心開發者之一。SingularityNET 的投資者包括 Fundamental Labs。2022 年 5 月,SingularityNET 和 Singularity DAO 獲得了投資集團 LDA Capital 的 2500 萬美元投資承諾。
SingularityNET 的服務可以提供跨多個領域的推理或模型訓練,例如圖像、視頻、語音、文本、時間序列、生物啓發的人工智能和網路分析。這些服務可以像封裝衆所周知的算法一樣簡單,也可以是針對行業問題的完整端到端解決方案,也可以是獨立的 AI 應用程序。開發人員還可以部署與網路上的其他服務互操作的自主 AI 代理。例如,通過多方托管促進信任和自動化交易,在區塊鏈上發布新的人工智能服務和組織,跟蹤成功的 API 調用,以及定義定價策略。
Fetch.AI 是最早部署的人工智能代理協議之一,已經開發了一個生態系統,用於在鏈上使用其 FET 代幣和 Fetch.AI 錢包構建、部署和使用代理。該協議提供了一套全面的工具和應用程序,用於使用代理,包括與代理進行交互和下達命令的錢包內功能。
Fetch 開發團隊大多畢業自名校,或出身 500 強企業,且均爲 AI 或算法相關領域的大牛。值得一提的是,CEO、CTO 都與 Deepmind 這家企業有關,Deepmind 是 Google 旗下 AI 企業,招牌產品 Alphago 曾打敗韓國圍棋冠軍李世石,還在星際爭霸 2 上還打敗了職業選手。顧問團隊則大多爲名校教授,整體學術背景深厚。融資方面,2021 年 3 月, 多倫多數字資產公司 GDA Group 投資 500 萬美元;2022 年 3 月,Fetch 推出 1.5 億美元發展基金,用於鼓勵開發者在其生態上開發項目,該基金有 MEXC Global 領投,火幣和 Bybit 參投。
Humans.ai 是一個 AI 區塊鏈平台,將圍繞使用 AI 進行大規模創作的利益相關者生態系統聚集在一起,將人工智能工具庫整合到一個創意工作室套件中,用戶可以在這裏挑選並實現自己的創意。個人有權創建並擁有自己的數字肖像,這些肖像可被自己和他人用於創建任意數量的數字資產。合成媒體、AI 應用程序和其他數字資產可利用區塊鏈技術生成 NFT。Humans.ai 代幣 HEART 總供應量爲 78 億枚,流通供應量約爲 51.2 億枚,市值約爲 8596 萬美元。
Metatrust 是 Crypto 賦能的 AI Agent 網路。MetaTrust 構建了世界上第一套全方位 Web3 安全解決方案,涵蓋整個軟件開發生命週期(SDLC), 由南洋理工大學全球知名的研究團隊創立。種子輪融資 $1000 萬,由 M23 Fund 領投,Redpoint,BCHDE, LongHash Ventures,Hash Capital 參與。
AgentLayer 是基於 OP Stack+EigenDA 的核心鏈結構,是 Metatrust 團隊構建的去中心化 agent 網路。EigenDA 能夠兼顧數據的高效可用性和大幅度提升 AgentNetwork 的整體性能與安全性。OP Stack 作爲 layer2 一整套工具箱,支撐了 Optimism 和其他 Rollup 實現,提供了如 sequencer、節點、合約等關鍵組件,可以獨立應用於不同擴容實施方案。
DAIN 正在 Solana 上構建 agent2agent 經濟。DAIN 的目標是讓來自不同企業的 agent 代理可以通過通用 API 無縫地相互交互,從而大大開放 AI 代理的設計空間,重點是實現能夠與 web2 和 web3 產品交互的代理。2024 年一月份,DAIN 宣布與 Asset Shield 首次合作,使用戶能夠將「代理籤名者」添加到其多重籤名中,這些籤名者能夠根據用戶設置的規則解釋交易並批準 / 拒絕。DAIN 正在開發一個能獲取鏈上信息並進行交易的 Agent,對鏈上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chat 形式給出購買等建議
ChainGPT 是一個爲區塊鏈和加密設計的 AI 模型,其產品包括 AI NFT 生成器、AI 生成新聞、AI 交易助手、智能合約生成器、智能合約審計器等。ChainGPT 獲 2023 年 9 月 BNB 生態 Catalyst 獎。代幣 CGPT 市值約爲 4063 萬美元。
數據賽道結合 AI 與加密技術,被視爲具有巨大潛力的領域,其核心價值在於數據與算力作爲 AI 的基礎生產資料。不同於算力去中心化可能會降低效率,數據在一定程度的去中心化處理是有其合理性的,原因在於數據的生產本身就是分散的。因此,從理論上講,數據賽道在 AI 與加密技術結合的領域中有着較大的發展潛力。
然而,這一領域面臨的核心挑戰是,傳統市場上缺乏成熟的數據交易市場,這使得對數據進行有效的估值和標準化變得極爲困難。項目方難以通過代幣激勵來吸引大量資本,因爲在缺乏有效評估機制的情況下,數據的價值很難反映在代幣價格上。這種情況導致了潛在的「飛輪效應」斷裂,即使是數據賽道內部極具潛力的項目也難以通過低成本代幣激勵來撬動大規模資本。
盡管面臨挑戰,但也有項目嘗試從不同角度切入數據賽道,探索新的模式和解決方案。例如,Sapien 這樣的項目專注於提供 AI 所需的標記數據市場,試圖解決 AI 訓練數據的獲取問題。另外,考慮到 AI 去中心化訓練對帶寬的高需求,帶寬提供商成爲了數據賽道內的一個新的切入點。流量作爲容易量化的資產,項目如 grass.io 正嘗試構建去中心化的帶寬生態系統,間接爲 AI 訓練提供數據,這展示了在數據賽道內尋找新機會和解決方案的嘗試。
Synesis One 是一個 Solana 上的數據衆包平台,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完成訓練 AI 的微任務來賺取 $SNS。鏈下標注,傳給鏈上驗證者驗證通過後發獎勵。
韓國開發團隊,在 2023 年 10 月 11 號進行了重組。Isaac Bang 擔任 CEO,他是 Synesis One 的前增長主管。目前 Synesis One 與 Mind AI 合作,Mind AI 會用 Synesis One 搜集的數據訓練 AI,並預計在未來支持音視頻和圖像數據以及 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Mind AI 已經和通用汽車和印度政府籤署了合作協議。融資額 950 萬美元。
Grass.io 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帶寬市場。用戶可以將他們多餘的帶寬出售給使用它從互聯網上抓取數據的人工智能公司。目前已經有超過 200 萬的個人 ip 網路地址,只有實時在線的用戶才可以獲得 Grass 積分。
已獲得 $3.5M 的種子輪融資,由 Polychain Capital 和 Tribe Capital 領投,Bitscale Captial,Typhonv 等參與。Tokenomics 未公布,據團隊成員稱預計年底發 token。
GagaNode 是下一代去中心化住宅帶寬市場,旨在通過 Web3.0 技術緩解全球 IPv4 地址短缺問題。目前對於各大系統(包括移動端)客戶端有較好的支持。代碼已開源。
Ocean Protocol 允許任何擁有搶手數據集的人將他們的數據標記化並在 Ocean Market 上提供,用戶可以創建代表其數據的數據 NFT,並使用數據代幣購買。可以通過構建 AI 交易機器人,質押 token,參加數據挑戰賽參與。
創始人 Bruce Pon 梅賽德斯奔馳工作了 5 年以上,在 MIT、牛津大學、紐約大學和歐洲管理學院(ESMT)進行了客座講座,並在區塊鏈、加密貨幣和去中心化技術方面進行了 200 多次公開演講。在全球擁有超過 35 名顧問。
通過將 ZK 引入到機器學習領域,允許在不透露信息的情況下,快速驗證模型的計算正確性。對模型的去信任驗證使得 zkml 可以作爲一種去信任的代理,或者被運用在一些隱私場景,比如以 Worldcoin 爲代表的應用層。
同時,機器學習有可能通過 ZK 的方式被運行在智能合約中,讓智能合約實現更強大的自動化與靈活性;同時,ML 模型作爲一個「黑匣子」,其去信任問題也可以通過 ZK 驗證解決。
如上,ZkML 的基礎設施部分分爲了以 Modulus Labs 爲代表的鏈上 ML,以及 Giza、EZKL 爲代表的可信推斷證明服務,此外還包括以 Risc Zero 和 Axiom 爲代表的協處理器。這個賽道目前還比較早期,需要考量其技術能力與團隊背景。
WorldCoin 由 OpenAI 推出,需要用戶掃描他們的虹膜生成唯一 ID。未來,生物識別 ID 可以通過使用加密存儲在個人設備上自我保管,所需的模型用於本地驗證這些生物識別信息。用戶可以提供他們的生物識別信息的證明,而無需透露自己的身分,從而抵御女巫攻擊,同時確保隱私。是目前 AI 領域的龍頭。Worldcoin 已經從 a16z、Khosla Ventures、Bain Capital Crypto、Blockchain Capital 和 Tiger Global 等投資者的多輪融資中籌集了超過 25000 萬美元。
目前活躍用戶超過 100 萬人。使用設備驗證的 World ID 或經過 Orb 驗證的 World ID 在 DRiP 上進行身分驗證,並立即解鎖獎勵 Droplet。
EZKL 是開源的,通過生成零知識證明證明模型產生了某些結果,而不必揭示模型本身。過去幾個月,EZKL 在增強 zkML 解決方案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主要側重於降低成本、提高安全性和加快證明生成速度。例如,2023 年 11 月,EZKL 集成了一個新的開源 GPU 庫,可將聚合證明時間縮短 35%;今年 1 月,EZKL 發布了 Lilith,這是一種軟件解決方案,用於在使用 EZKL 證明時集成高性能計算集羣和編排並發作業系統。目前官宣了與 OP 進行合作。
Jason Morton 是 EZKL 首席執行官,也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數學博士、密歇根大學經濟學學士。
Giza 是一個基於 StarkNet 構建的機器學習平台。除了提供用於創建可驗證的機器學習模型的工具外,Giza 還計劃實現相當於 Hugging Face 的 web3,爲 zkML 協作和模型共享開放用戶市場,並最終集成去中心化計算產品。近期 Giza Datasets 爲 Web3 數據集框架,針對 ML 工作流程進行了優化,並以模型訓練爲目的進行結構化。
Giza 於 2022 年 10 月由 Cem Dagdelen、Fran Algaba 和 Renç Korzay 創立。完成了由 CoinFund 領投的 300 萬美元 Pre-Seed 輪融資,CoinFund 領投,StarkWare、TA Ventures 和 Arrington Capital 參投。Giza 尚未發幣。
RiscZero 提供一種新型的 ZK 虛擬機(ZKVM),使開發者能夠在保護隱私的同時執行任意計算。Brian Retford 是 RISC Zero 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此前,他曾擔任 Vertex.AI 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並曾在谷歌擔任軟件工程經理。已完成 4000 萬美元 A 輪融資,Blockchain Capital,Bain Capital Crypto,Geometry,Alchemy Ventures,IOSG Ventures 參與。
RISC Zero 的兩個主要產品是 zkVM 和 Bonsai。zkVM 是一個 RISC Zero 的零知識虛擬機,它允許用戶證明任意 Rust 代碼的正確執行。底層是 zk-STARK;Bonsai Network 是 RISC Zero 的 L2。應用程序將協同處理請求發送到 Bonsai Relay,然後將證明請求轉發到 Bonsai 證明服務。 RISC Zero zkVM 執行程序並生成證明來驗證代碼的正確執行,任何人都可以驗證。隨後,Bonsai Relay 在鏈上發布證明,應用程序通過回調函數接收結果。
Modulus 正在開發一種專爲人工智能模型量身定制的新的 zk-proof 技術。Modulus 在 11 月推出了 Remainder,這是一個專門爲降低 AI 模型成本和證明時間而構建的專業零知識證明器,旨在使項目能夠經濟上可行地大規模集成模型到他們的智能合約中。
Modulus Labs 的領導團隊成員有 Daniel Shorr、Nicholas Cosby 和 Ryan Cao。Daniel Shorr 是該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他就讀於斯坦福大學,以其領導力和公開演講技巧而聞名。
融資情況:在 Bain Capital Crypto 的帶領下籌集了 1200 萬美元的種子輪資金;Bain Capital Crypto 領投,Blockchain Capital,galaxy,DELPHI VENTURES,Figment Capital IOSG CENTURES 參與,完成了 4000 萬美元的 A 輪融資。
2024 年,Modulus Labs 將發布 Modulus API,其代碼庫將爲開源的。Modulus Labs 計劃在 2024 年 Q1 和 Q2 將該產品集成到各種 dApp 中。
Pi Squared 使用零知識證明(ZK)技術來驗證任何程序的執行正確性,無需依賴於特定的編程語言(PL)或虛擬機(VM)。其基於 K 框架和匹配邏輯,提供一種通用且高效的驗證方法。旨在實現區塊鏈、語言和應用程序的無縫互操作性。
K framework 是一個類似形式化驗證的框架,過程是按照 K framework 的要求寫出源碼執行的 spec ,K framework 可以證明源碼是否是符合 spec 。可以兼容多種語言,這也是 Pi Squared general verify 的底層支持; Proof 實現邏輯是 K framework 形式化驗證會輸出「mathematics proofs」,Pi Squared 將驗證這個 mathematics proofs 的過程用 zk 電路實現,並可生成證明,該證明可以在鏈上被驗證;因此, Pi Squared 可以被用來給智能合約做鏈上可信證明:通過鏈下 K framework 生成證明並把驗證過程 zk 化,可以在鏈上驗證 proof of proof,相當於給智能合約做形式化驗證的,即鏈上可校驗的代碼審計。這也是 Pi Squared 項目的 Near term 預期實現的功能,提供合約的審計和開發者驗證工具。其官方 github 中展示的 benchmark 也證明了這個邏輯確實大部分可行,但是過於復雜的邏輯會消耗更多的時間或計算資源。
基於這套驗證邏輯可實現對交易的驗證,即把交易、合約、執行和產生 proof 的過程全部放到鏈下,通過 K framework 和 proof of proof 服務生成 zk proof。所有的 validator 不再維護一條 chain,而改爲驗證 zk proof 來做狀態轉移,完成鏈下執行鏈上校驗的業務邏輯。
目前正在募資 5.3M$,估值 50M$。FDV 是 $200, 000, 000,團隊佔比 12%,1-4 年的 FDV 成長因子是 1.5。
這裏指將 AI 能力引入到現有的 crypto 業務中去,如在 DeFi 中引入 AI 實現自動投資,獲得更高效的收益能力,在 Gamefi 中引入雲遊戲,或使用 AI 的生產能力生產遊戲資源,AI 扮演角色等等。這類項目數量衆多,需要結合其具體業務進行分析。
Hooked Protocol 是 Web3 遊戲化社交教育平台,已於 2022 年底開始構建 Hooked AI,該產品包括由 AIGC 提供支持的 Hooked Avatar NFT、由 ChatGPT 支持的有感知力的人工智能導師 Hooked Academy 等。Hooked Protocol 代幣 HOOK 總供應量爲 5 億枚,流通供應量約爲 1.1 億枚,市值約 1.3 億美元。
Terminus OS 是一個基於開放和專有區塊鏈 - 邊緣節點 - 客戶端(BEC)架構的 Web3 操作系統,由 ByteTrade 開發。在這種架構中,客戶端是用戶的輕量級軟件,可以部署在瀏覽器、移動設備或任何設備上,實現面向 AI 時代的 AI POI(Proof of Intelligence)。Terminus OS 尚未發幣。2022 年 6 月,ByteTrade Lab 完成 5000 萬美元 A 輪融資,SIG 海納亞洲創投基金、INCE Capital、BAI Capital、雲九資本、藍馳創投、PCG 等參投。
AI 與加密貨幣技術的融合爲各行各業帶來了革新的機會,從算力雲到 AI 應用,從數據資產化到零知識機器學習,無不展示着技術融合的深遠影響。隨着更多創新項目的湧現,我們有理由相信,AI 加密領域的未來將更加多元、智能和安全。未來,我們期待見證更多跨界合作與創新技術的誕生,共同推動人工智能和區塊鏈技術走向更加廣闊的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