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加密貨幣交易中計算倉位規模以更好地進行風險管理

引言

假設您已經決定進入加密貨幣市場,但您不知道如何管理您的錢包。您無法承擔將所有資產用於期貨交易,因爲這風險太大。同樣,全力投入現貨交易可能也會耗費太多時間,因爲您可能需要字面上持有幣種多年才能獲得理想的收益。考慮到這一切,您需要學習如何管理您的交易和交易中的頭寸規模。

爲什麼需要計算頭寸大小?

計算交易頭寸的大小有助於您管理風險。風險管理是良好交易的關鍵。如果您忽視這一點,您在幾個月和幾年的進展可能會在單筆交易中被抹去。人們常說,您不應該努力去贏,而是要努力不輸。在享受大額利潤的想法之前,試着想象潛在的損失。在加密交易中,虧損的可能性如此之高,幾乎可以說是必然。世界上沒有任何交易者可以聲稱自己從未遭受過損失。事實上,大多數交易者的虧損超過了盈利。然而,專業交易者之所以能夠獲利,完全是由於正確的風險管理。

倉位大小與交易管理

建立一個通過自己計算交易頭寸的交易系統也很重要,這樣可以讓你保持情緒穩定。加密市場的高波動性可能會讓你措手不及。損失可能會讓你在勝利的邊緣跌落。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沒有任何備份計劃,你會變得緊張,被清算,並進行報復性交易,結果又會再次虧損。簡而言之,你的個人交易系統可以幫助你避免做出有害的衝動決策。

在制定交易系統以計算頭寸規模時,有幾個重要事項需要考慮。其中最重要的有兩點:你的啓動資金是多少,以及你能承受多少風險。

帳戶規模是什麼?

在加密交易中,如果您知道如何找出您帳戶的實際規模,頭寸的大小很容易確定。您不能在期貨交易中冒險投入所有資產,這會帶來非常高的清算風險。考慮帳戶規模時,您的長期投資組合不算在內。這個長期投資組合可能在任何交易所,甚至在冷錢包中。只有買入並持有策略適用於長期持倉。您不能將其用於剝頭皮、日內交易、波段交易或趨勢交易。

帳戶風險

在確定對一個頭寸規模真正重要的實際大小後,有必要決定您可以在該交易帳戶上承受的風險。在加密貨幣以外的金融世界中,遵循的是2%的規則。這意味着在一筆交易中只使用您交易帳戶的2%。由於加密貨幣市場的波動性遠高於普通股票市場,因此最好將這一規則限制在更保守的方法上,將其減半至1%。衆所周知,幾乎每個交易者在加密市場的成功率爲50%或更低,因此您應該採取保守策略。1%的規則規定,您必須設置止損單,以確保您的損失不超過1%。

交易想法失效

無論在進入交易之前你的分析多麼完美,總會有一個時刻你承認你的研究還不夠,然後你就會退出交易。你通常會基於一些支撐或阻力、趨勢反轉、結構突破等來制定你的交易想法。如果你在進行波段交易或趨勢交易,你也可以借助基本面分析或宏觀經濟因素的指標。然而,加密市場的不確定性可能會讓你的分析變得混亂。這就是爲什麼設置止損(SL)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計算您的倉位大小

當你學會如何計算你的真實帳戶規模,如何確定風險因素以及你能夠承受的風險金額,最後如何在交易變成災難時退出交易時,你就達到了一個可以輕鬆計算你的持倉規模的階段。

假設您在交易帳戶中有10,000美元。1%規則規定您在一次交易中不能承受超過100美元的損失。接下來的要點是您必須找出在交易的哪個點上您的100美元將會損失,換句話說,您必須在什麼點上設置止損單。我們假設該點距離您的交易有15%的距離。您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輕鬆計算您的倉位大小:

頭寸大小 = 帳戶大小 x 帳戶風險 / 失效點

現在,讓我們將數值代入公式,以找出頭寸大小。

持倉大小 = 10,000 x 0.01/0.15

666.67 = 10,000 x 0.01/0.15

計算顯示您需要以$667開倉。從計算中可以明顯看出,您的止損越遠,頭寸規模越小。這意味着您可以以更少的帳戶資金風險進行相同的交易。例如,假設您的止損距離入場點25%,計算如下:

333.34=10,000 x 0.01/0.30

將SL移離您的入場點2倍將把您的頭寸大小減少一半。

結論

在進行交易時,計算頭寸大小非常重要,特別是在考慮風險管理和投資回報的情況下。除非您知道在交易中可以承受的風險,否則您可能會打開一個非常危險的頭寸,這可能會摧毀您的交易帳戶。此外,不知道您交易的確切頭寸大小可能會導致情緒波動,從而導致您做出更多錯誤的決策。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