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联合创始人闫欣:区块链重塑全球信任 打造链上身份验证新范式

robot
摘要生成中

区块链重塑全球信任:Sign联合创始人闫欣谈身份验证新范式

在去中心化浪潮席卷全球之际,信任仍然是现实世界与区块链融合的关键纽带。作为领先的链上验证系统,Sign以其核心产品Sign Protocol为基础,致力于使身份、协议和信用等信息能够像区块链交易一样在全球范围内得到验证。近日,Sign联合创始人闫欣接受了专访,深入探讨了Sign的愿景、技术突破及未来规划,阐述了如何通过区块链技术重塑信任机制,并推动公共服务向区块链迁移。

闫欣介绍,Sign成立于2021年,其团队成员来自哈佛、康奈尔、哥伦比亚大学等顶尖学府,涵盖中国、美国和印度等多个国家的人才。公司已获得红杉资本美国、印度和中国三家基金的联合投资,2024年收入达到1500万美元。Sign的核心目标是将全球最重要的场景和公共服务转移到区块链上,利用区块链作为最强大的世界账本,实现信息、资质和身份数据的实时、准确、可审计的全球验证。

谈到Sign Protocol的核心价值,闫欣将其比喻为"链上公证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依赖公证机构、银行或政府等权威机构进行信息真实性的认证。而在区块链世界里,Sign Protocol承担了类似的职责,通过提供全链上的证明机制,确保每一条链上信息和交易都由经过认证的身份背书,保证其真实性和有效性。对普通用户而言,这意味着他们的身份和信息可以得到透明、安全的验证,不仅仅是一个钱包地址,而是代表具备完整社会信用和背景的"人"。

闫欣强调,验证在未来数字社会中将成为刚需。他举例说明,目前许多需要验证的场景效率低下,如中国公民申请美国签证时需要提供各种纸质证明,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几周时间,但实际上完全可以通过技术在几分钟内完成。Sign Protocol的目标就是通过与现有体系合作和兼容,利用区块链技术提高这些验证过程的效率。

在技术层面,Sign Protocol大量使用了零知识证明(zk)技术,但尚未涉及完全同态加密(FHE)。闫欣表示,目前的应用场景并不需要过于复杂的系统,主要聚焦于验证功能,而不涉及敏感信息的上链存储,以确保符合GDPR等数据保护法规。

关于Sign的产品线,EthSign作为Sign Protocol在电子协议领域的应用,其主要优势在于文件可在全球范围内免费验证,无需订阅,不会收到垃圾邮件,且文件永久加密存储。SignPass则是一套新的身份验证系统,目前已在塞拉利昂和阿联酋的一个酋长国开始提供支持。

面对全球不同的监管要求,SignPass采取了技术合规和政策合规双轨并行的策略。在技术层面,SignPass从设计之初就引入了Privacy by Design理念,使用零知识证明等隐私增强技术,确保用户敏感信息最小化披露。在政策层面,SignPass的各项功能都可以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监管框架进行模块化配置,实现"本地合规插件"的即插即用。

展望未来,Sign计划在今年重点探索"链上政府效率"(onchain gov efficiency),从国际层面推动区块链应用,将公共服务迁移到区块链这一公共基础设施上。长期来看,Sign还计划推出一款类似支付宝的应用程序,集成身份验证、钱包管理等多种功能。

通过这次深度对话,我们得以一窥Sign如何利用区块链技术重新定义信任机制,以及其在推动全球身份验证标准化和提升公共服务效率方面的雄心。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场景的拓展,Sign的创新或将为构建一个更加高效、透明和可信的数字世界贡献重要力量。

SIGN-1.1%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8
  • 分享
评论
0/400
梭哈爸爸vip
· 07-05 12:36
这波稳了 麻了上车就完事
回复0
幻觉丛生vip
· 07-05 12:07
出道即巅峰?
回复0
DegenWhisperervip
· 07-05 05:28
这波能处!
回复0
GasFeeCryervip
· 07-04 15:41
这鬼gas要花多少钱
回复0
ResearchChadButBrokevip
· 07-03 02:00
号称全球化 说说印度那边战况咋样
回复0
难道我又错过空投vip
· 07-03 01:44
好高级 说不定又错过一个零撸机会
回复0
元宇宙包租婆vip
· 07-03 01:38
真tm高大上
回复0
MEV猎人不看涨vip
· 07-03 01:36
有了哥们搞的协议 以后诈骗都无处遁形了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